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坏血酸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昊 刘佰运 茆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4-1738,共5页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对颅脑创伤后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假手术+抗坏血酸组、打击+生理盐水组、打击+抗坏血酸组,每组12只。建立中度颅脑损伤模型,颅脑创伤后24h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 目的探讨抗坏血酸对颅脑创伤后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假手术+抗坏血酸组、打击+生理盐水组、打击+抗坏血酸组,每组12只。建立中度颅脑损伤模型,颅脑创伤后24h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测定脑含水量及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颅脑创伤后24 h的损伤侧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打击+生理盐水组比较,打击+抗坏血酸组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减轻(P<0.05),脑水肿程度降低(P<0.05),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明显降低(P<0.05),TNF-α和AQP-4的含量降低(P<0.05)。结论抗坏血酸可以减轻打击后脑水肿和血脑屏障的破坏,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抗坏血酸 脑水肿 氧化应激
下载PDF
Small Maf转录因子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高飞 刘佰运 茆翔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13-117,共5页
Small Maf转录因子(sMafs),即MafF、MafG、MafK,一组含有碱性亮氨酸拉链结构的高度同源性蛋白,由于其自身缺乏转录激活域,在体内主要与Cap‘n’Collar蛋白及Bach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以及自身之间形成同源二聚体发挥作用。氧化应激和炎... Small Maf转录因子(sMafs),即MafF、MafG、MafK,一组含有碱性亮氨酸拉链结构的高度同源性蛋白,由于其自身缺乏转录激活域,在体内主要与Cap‘n’Collar蛋白及Bach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以及自身之间形成同源二聚体发挥作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共同特征,并在神经损伤、神经认知、神经发育及其他神经功能中具有损伤性的作用。sMafs在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中起着保护作用,本文现就sMafs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抗氧化、抗炎以及其在神经损伤、认知、发育及其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Maf转录因子 神经系统疾病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微弧氧化和碱处理技术在多孔钽修复兔颅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振宗 薛亚轲 高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6-322,共7页
目的观察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对多孔钽表面性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多孔钽片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孔数量、表面钙磷沉积和接触角。植入钽片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在4周和12周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扫描电镜... 目的观察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对多孔钽表面性状、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微弧氧化和碱处理多孔钽片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微孔数量、表面钙磷沉积和接触角。植入钽片修复兔颅骨缺损模型,在4周和12周观察骨愈合情况。结果扫描电镜显示处理组表面有更多的微孔和钙磷沉积以及更小的接触角(P<0.05)。植入多孔钽片后,所有动物均生长良好,伤口愈合佳。CT观察多孔钽片和周围骨组织耦合良好;钙黄绿素标记检测显示12周时有新生骨长入多空钽材料内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4周时多空钽材料内部有新生血管,12周时有骨小梁长入材料内部。结论微弧氧化和碱处理能改变多孔钽材料表面形状,处理后多孔钽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成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钽 骨修复 生物相容性 微弧氧化 碱修复
下载PDF
CT定量分析技术在诊治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许菲璠 郝淑煜 +3 位作者 徐珑 鲍圣德 李京生 刘佰运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354-357,共4页
目的使用CT定量分析技术研究围手术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变化与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54例CSDH病例,共含血肿64个。研究围手术期多项典型CT指标与术后血肿复发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例病人(20.4%)出现术后血肿复发... 目的使用CT定量分析技术研究围手术期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变化与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纳入54例CSDH病例,共含血肿64个。研究围手术期多项典型CT指标与术后血肿复发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1例病人(20.4%)出现术后血肿复发。术前血肿量较大(>120 ml)和(或)出院前硬膜下残液量较大(>22 ml)者术后复发率显著升高;而当硬膜下积液量小于上述阈值时,血肿不复发率分别为92.7%和95.2%。术前血肿宽度较大(>15.1 mm)和(或)术后残余血肿腔宽度较大(>11.7 mm)的CSDH病人术后复发率也明显上升。结论 CT定量容积分析技术证明术后血肿"自我吸收期"硬膜下残余积液量的变化是预测血肿复发的一种有效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硬膜下 慢性 计算机断层摄像 计算机辅助定量分析 预后 复发
下载PDF
维生素C在急性大剂量乙醇摄入后颅脑损伤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伍宵 高飞 +2 位作者 董金千 茆翔 刘佰运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在急性大剂量乙醇摄入后颅脑损伤(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打击+生理盐水组(TBI+only);打击+乙醇+生理盐水组(TBI+EtOH);打击+VitC组(TBI+VitC);打击+乙醇+VitC组(TBI+EtOH+... 目的探讨维生素C(VitC)在急性大剂量乙醇摄入后颅脑损伤(TBI)后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打击+生理盐水组(TBI+only);打击+乙醇+生理盐水组(TBI+EtOH);打击+VitC组(TBI+VitC);打击+乙醇+VitC组(TBI+EtOH+VitC),每组10只。建立中度TBI模型,TBI后24 h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及伊文氏蓝含量测定;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BI后24 h的损伤侧脑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CYP2E1),水通道蛋白-4(AQP-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脑屏障紧密连结蛋白(Occludin)的表达情况。结果打击24 h后,TBI+EtOH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脑含水量和伊文氏蓝含量明显增加,VitC干预后,各项指标明显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BI+EtOH组相比,TBI+EtOH+VitC组的CYP2E1表达减少,AQP-4和MMP-9的含量降低,Occludin的含量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乙醇摄入加剧了TBI后细胞毒性脑水肿,而VitC可通过CYP2E1减少AQP-4和MMP-9的激活,增加Occludin蛋白的表达,减少血脑屏障紧密连接的分解及完整性的破坏,降低血脑屏障的开放并减轻脑水肿,最终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摄入 颅脑损伤 维生素C CYP2E1
原文传递
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刘佰运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63-1164,共2页
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现代医学对颅脑创伤的救治不仅仅是救命,更要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积极防治创伤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重型颅脑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如不能有效解决... 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得现代医学对颅脑创伤的救治不仅仅是救命,更要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因此,积极防治创伤后并发症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有着重要意义。重型颅脑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脑积水,如不能有效解决,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恢复。近年来,针对创伤性脑积水的治疗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但由于创伤后发生脑脊液循环异常的机制十分复杂,导致治疗上出现偏差和一些争议问题。笔者对创伤性脑积水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积水 临床研究 颅脑创伤后 生活质量 后并发症 医学科技 现代医学 循环异常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重型颅脑损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标准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69
7
作者 刘佰运 +5 位作者 侯立军 张赛 苏宁 徐珑 郭尔安 茆翔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0年第2期68-75,共8页
大骨瓣开颅手术概念已在我国应用了近20年,经过众多临床医生的不断实践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已被接受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成千上万的急重危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得到了救治。尽管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该手... 大骨瓣开颅手术概念已在我国应用了近20年,经过众多临床医生的不断实践和完善,这一治疗方法已被接受并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成千上万的急重危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得到了救治。尽管理论和实践均已证明该手术的有效性,但不同于其他受医生个体技术水平影响小的临床方法研究[如某种药物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大骨瓣开颅手术是一门由医生操作的手术技术,医生对该手术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操作的技术水平是决定患者抢救结果的主要因素。如何掌握手术指征、如何选择适合的手术入路和方法、如何在手术中保护重要组织、如何清除血肿和坏死组织、如何处理骨瓣等相关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TBI发病率较高及其救治的“就近就急”的特点,决定了我国急性TBI的救治主体是基层医院,因此基层医生的技术能力决定了我国TBI救治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大骨瓣开颅术 标准技术 成人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氢水对小鼠闭合性轻型颅脑损伤后焦虑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探讨
8
作者 卢盛华 徐晓健 +9 位作者 王学蛟 高飞 张斌 葛芊芊 杨梦石 牛非 董金千 庄园 刘佰运 田润发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68-74,共7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闭合性反复轻型颅脑损伤(rmTBI)动物模型,探讨氢水对rmTBI模型动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导致的行为学结果差异。方法选用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打击组(8只)和干预组(8只),打击组和干预组使用闭合性颅脑打... 目的建立并验证闭合性反复轻型颅脑损伤(rmTBI)动物模型,探讨氢水对rmTBI模型动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导致的行为学结果差异。方法选用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打击组(8只)和干预组(8只),打击组和干预组使用闭合性颅脑打击装置,打击1次/d,连续5 d。对照组和打击组使用纯净水喂养,干预组使用氢水(H2含量0.003‰)喂养,打击后1、3、5、7、15、30 d应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平台迷宫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结果末次打击后3 d,对照组小鼠悬尾实验静止潜伏期显著长于打击组(P<0.05),探索高架十字迷宫开臂时间显著长于打击组(P<0.05),而与干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打击后15 d,旷场实验中对照组静止时间显著短于打击组与干预组(P<0.05),攀壁次数显著多于打击组与干预组(P<0.05),而打击组与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打击后30 d,对照组小鼠高架十字平台迷宫探索开臂时间显著长于打击组及干预组(P<0.05),而打击组与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水对rmTBI小鼠伤后早期易激惹、活动减少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但对预防和治疗伤后中远期的抑郁样行为及学习探索能力障碍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轻型颅脑损伤 脑震荡 脑震荡后综合征 慢性创伤性脑病 实验装置设计 动物行为学实验
原文传递
创伤性脑积水患者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卢盛华 刘佰运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2年第3期178-182,共5页
创伤性脑积水(PTH)是继发于颅脑损伤的脑积水,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目前临床对PTH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对临床表现的评价主要分为日常生活功能的评价、认知功能的评价、步态障碍的评价、排尿功... 创伤性脑积水(PTH)是继发于颅脑损伤的脑积水,早期准确的诊断对改善患者预后十分重要。目前临床对PTH的诊断主要基于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对临床表现的评价主要分为日常生活功能的评价、认知功能的评价、步态障碍的评价、排尿功能障碍的评价以及对脑积水症状的综合评价。通过目前国际公认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评定量表,评价PTH患者的功能变化,能够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本文就适合PTH患者功能评价的量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积水 颅脑损伤 预后评价 精神状态与痴呆测试 康复
原文传递
脑室-腹腔分流术的“三步消毒法”介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佰运 郭尔安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65-67,共3页
感染是脑室-腹腔(V-P)分流术最常见、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术后感染,极少患者能够带管抗感染成功,通常均需要取出分流管,导致分流失败。笔者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以往的病历资料并参考国内外大量的文献... 感染是脑室-腹腔(V-P)分流术最常见、最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一旦发生术后感染,极少患者能够带管抗感染成功,通常均需要取出分流管,导致分流失败。笔者通过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以往的病历资料并参考国内外大量的文献,发现术前的无菌消毒是影响术后感染的主要因素,因此本研究根据V-P分流术的特点,结合患者的生理解剖特点,提出了V-P分流术的“三步消毒法”。现对“三步消毒法”的具体技术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三步消毒法 无菌消毒 脑积水
原文传递
“三步消毒法”降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率初步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卢盛华 赵志刚 +7 位作者 王学蛟 王翀昊 田润发 王琳琳 李晶 牛非 张斌 刘佰运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评价“三步消毒法”降低脑室-腹腔(V-P)分流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的效果,并对出现感染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前瞻性单中心临床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4月至12月行V-P分流手术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50例... 目的评价“三步消毒法”降低脑室-腹腔(V-P)分流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的效果,并对出现感染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前瞻性单中心临床观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4月至12月行V-P分流手术患者共69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18~77岁,年龄(54.32±11.52)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三步消毒法”进行术前消毒,观察患者围术期、术后6和12个月的颅内感染情况。随访采用术后病房观察,早期门诊复查,中远期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随访截止日期为2020年12月。结果本组6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未出现颅内感染病例,术后10 d~6个月出现颅内感染患者2例,术后6个月~1年无新发颅内感染患者。术后1年内累计颅内感染发生率为2.89%。结论初步观察“三步消毒法”可以降低V-P分流术后的颅内感染发生率,值得进一步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分组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内感染 术前消毒
原文传递
颅脑外伤后无瞳孔散大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早期结果及出院死亡率的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田润发 董金千 +9 位作者 刘伟明 卢盛华 杨梦石 张斌 高飞 庄园 葛芊芊 徐晓健 牛非 刘佰运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2期75-81,共7页
目的分析影响无瞳孔散大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的早期结果和出院死亡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7月至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DC治疗的167例无瞳孔散大的TBI患者,并对其... 目的分析影响无瞳孔散大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行去骨瓣减压术(DC)治疗的早期结果和出院死亡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年7月至2017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DC治疗的167例无瞳孔散大的TBI患者,并对其进行了评估(13个变量)。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寻找独立预测因子,建立预后回归方程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预测TBI后行DC治疗的早期结果和出院死亡率。结果对于无瞳孔散大且接受DC治疗的TBI患者,年龄越小(P=0.047)、入院GCS评分越高(P=0.001)且住院期间未行气管切开术(P<0.001)与早期预后良好相关,而年龄越小(P=0.031)、瞳孔对光反射越灵敏(P=0.008)及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P=0.011)与较低的出院死亡率相关。ROC曲线预测早期预后良好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48.9%;预测较低的出院死亡率时的敏感性为81.3%,特异性为48.7%。结论年龄越小、入院GCS越高且未行气管切开术等因素可作为评估早期良好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年龄越小、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及行单侧去骨瓣减压术的无瞳孔散大且接受DC治疗的TBI患者其出院死亡率较低。初步建立的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在临床实践中也可尝试用于预测早期预后和出院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术 早期预后 出院死亡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