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采油井筒温度计算及隔热管柱优化设计 被引量:23
1
作者 周赵川 王辉 +2 位作者 代向辉 李登 徐明海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8,共6页
基于海上水平井稠油开采物理模型,考虑空气、海水及地层温度场沿垂深方向线性变化,依据能量守恒定理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数学模型,以井底油温作为方程初值条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对某海上3口油井进行了计算,... 基于海上水平井稠油开采物理模型,考虑空气、海水及地层温度场沿垂深方向线性变化,依据能量守恒定理和传热学原理建立了井筒温度计算数学模型,以井底油温作为方程初值条件,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进行数值求解,对某海上3口油井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非常接近,验证了模型和解法的准确性。分析了油井产量、含水体积分数、油管导热系数和下入深度等参数对井口油温的影响。以隔热油管下入深度最低为目标,以产液温度不低于防蜡温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隔热管柱优化设计模型,并引入试射法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设计隔热油管下深能在用料最省的前提下提高油流温度,避免井筒结蜡,这对原油经济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采油 井筒温度 数值模拟 防蜡 隔热油管 下入深度
下载PDF
低渗透纵向非均质油层水驱波及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沈瑞 赵芳 +2 位作者 高树生 胡志明 段宝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1-93,117,共3页
多层非均质油藏普遍存在层间矛盾,导致低渗透层动用程度、水驱波及程度及采收率低,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通过单岩心水驱油、岩心组合模型水驱油实验,结合多层非均质油层注水量劈分公式和水驱波及系数计算方法,... 多层非均质油藏普遍存在层间矛盾,导致低渗透层动用程度、水驱波及程度及采收率低,纵向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通过单岩心水驱油、岩心组合模型水驱油实验,结合多层非均质油层注水量劈分公式和水驱波及系数计算方法,研究了渗透率级差对水驱波及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岩心组合模型的吸水量分配符合多层非均质油藏吸水量劈分理论公式,岩心组合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非均质油藏的水驱波及规律;随着岩心组合模型渗透率级差的增大,高渗透层的吸水量比例逐渐增加,当渗透率级差大于9时,注入水几乎无法波及低渗透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水驱 波及系数 低渗透 岩心组合模型
下载PDF
一种水驱剩余油物模实验相似转化方法数模验证
3
作者 王锦林 王宏申 +5 位作者 翁大丽 刘全刚 易飞 王成胜 李芳 沈思 《海洋石油》 CAS 2014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水驱剩余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中,目前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转化方法,即通过运动速度(渗流真实速度)相等求取的物模实验排量,在岩心物性、流体性质相似,几何尺寸成比例的不同物理模型中驱替,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采效果相似,该规律是文中... 在水驱剩余油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中,目前提出了一种新的相似转化方法,即通过运动速度(渗流真实速度)相等求取的物模实验排量,在岩心物性、流体性质相似,几何尺寸成比例的不同物理模型中驱替,其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采效果相似,该规律是文中相似方法的核心规律,它可以有效地应用到室内物理模型实验对矿场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中去。此文重点考虑了重力、毛管力对运动速度相似转化方法的影响与修正,并设计了20余套数值模拟方案,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 相似方法 数值模拟 运动速度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斜井射孔完井出砂预测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宜伟 谢双喜 +3 位作者 陈舟圣 崔刚 胡云亭 冯毅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09期30-33,共4页
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考虑井眼围岩应力对射孔孔壁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了定向油井井眼围岩的应力状态和射孔孔壁的应力分布;利用孔壁应力分布和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所建立的出砂预测模型编写预测软件。对渤海地区某油田几口油井的出... 以线弹性理论为基础,考虑井眼围岩应力对射孔孔壁应力状态的影响,分析了定向油井井眼围岩的应力状态和射孔孔壁的应力分布;利用孔壁应力分布和Drucker-Prager破坏准则所建立的出砂预测模型编写预测软件。对渤海地区某油田几口油井的出砂进行预测,预测结果与油井实际情况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砂 岩石力学 围岩应力 破坏准则 射孔完井
下载PDF
聚合物驱后储层及水洗特征研究
5
作者 翁大丽 王成胜 张相春 《天津科技》 2012年第5期23-25,共3页
利用双河油田Ⅱ油组聚合物驱后油层新鲜岩心的现场观察结果,分析化验以及测、录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储层特征、水洗特征,及不同水洗程度下剩余油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渗透率增大,孔喉大小偏于粗孔喉,聚合物驱后强水洗厚... 利用双河油田Ⅱ油组聚合物驱后油层新鲜岩心的现场观察结果,分析化验以及测、录井等资料,综合研究了聚合物驱后储层特征、水洗特征,及不同水洗程度下剩余油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随渗透率增大,孔喉大小偏于粗孔喉,聚合物驱后强水洗厚度占76.21%,平均驱油效率44.57%,油层润湿性由"偏中性-弱亲水"向"亲水-强亲水"转化,总结出聚驱后剩余油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岩心 聚合物驱后 储层特征 水洗程度 润湿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