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沿海污损性无柄蔓足类生态特点概述 被引量:6
1
作者 曹文浩 严涛 +3 位作者 李静 陈如江 杨天笑 刘永宏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67-73,共7页
按从北往南的顺序,综合分析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污损性无柄蔓足类的种类组成、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特点。污损性无柄蔓足类在中国沿海主要有34种,其中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amphitrite)、网纹藤壶(B.reticulatus)、糊斑藤... 按从北往南的顺序,综合分析我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污损性无柄蔓足类的种类组成、分布状况和季节变化等特点。污损性无柄蔓足类在中国沿海主要有34种,其中纹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amphitrite)、网纹藤壶(B.reticulatus)、糊斑藤壶(B.cirratus)、三角藤壶(B.trigonus)、泥藤壶(B.uliginosus)、钟巨藤壶(Megabalanus tintinnabulum tintinnabulum)、高峰星藤壶(Chirona amaryllis)、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等种类均是沿海污损生物群落的优势种。纹藤壶在北方的渤海、黄海海区是主要的致污种类,网纹藤壶则在东海和南海沿岸海区占绝对优势。由北往南随着纬度的降低,污损性无柄蔓足类的附着期明显延长,甚至出现全年均可附着的现象,而且其种类数量也有所增加。海水盐度和离岸距离也是影响污损性无柄蔓足类分布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无柄蔓足类 种类 分布
下载PDF
番禺4-2油田调整井出砂预测与防砂设计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欧映辰 杨志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16期171-172,共2页
针对番禺4-2油田油藏储存特点,对储层段出砂可能性进行了预测,并对该油田上部稠油藏拟开发水平井进行了防砂方式和防砂参数设计,确定了油田开采的防砂方案。
关键词 孔隙度 出砂预测 砂桥 防砂
下载PDF
阀式连续循环钻井技术在番禺油田大位移井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田志欣 李文金 +1 位作者 张武辇 贾银鸽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3-416,共4页
针对番禺10-8油田大位移井?215.9 mm井段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最小1.30~1.70 g/cm^3)、需穿越断层,且上部?311.2 mm稳斜井段长(3 508 m)、井斜角大(最大达到80°)、岩屑易堆积等问题,引入阀式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技... 针对番禺10-8油田大位移井?215.9 mm井段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最小1.30~1.70 g/cm^3)、需穿越断层,且上部?311.2 mm稳斜井段长(3 508 m)、井斜角大(最大达到80°)、岩屑易堆积等问题,引入阀式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技术的现场应用效果,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及改进措施。通过分析番禺10-8油田PY10-8-A3井?215.9 mm井段的钻井技术难点,阐述了引入连续循环钻井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设备,分析了该钻井技术的作业特点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全井段钻井液循环当量密度(ECD)变化率小于7.6%,井内循环压力稳定,平均机械钻速高达21.7 m/h,井眼清洗效果良好,安全平稳钻过断层,未发生任何漏垮卡等复杂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阀式连续循环钻井 大位移井 ECD控制 番禺油田
下载PDF
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模式及特点研究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陈明若 《化工管理》 2014年第18期26-27,共2页
海洋石油开采是一个高技术要求,高难度的行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加强对海洋石油安全的管理是保证石油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和高技术性要求,对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有很高的标准。本文根据对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模式... 海洋石油开采是一个高技术要求,高难度的行业,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因此加强对海洋石油安全的管理是保证石油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由于施工的复杂性和高技术性要求,对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有很高的标准。本文根据对海洋石油安全管理模式以及其特点的分析,阐述了海洋石油安全的现状,对未来海洋石油安全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石油安全 管理 模式 管理特点
下载PDF
PDC钻头优化及其在南海番禺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田志欣 刘俊 《石油机械》 2016年第11期33-37,42,共6页
南海番禺油田存在地层软硬交错频繁易损坏钻头和工具、塑性软泥易产生钻头泥包,井眼连续造斜要求高,以及前期井钻井效率低等技术难题。鉴于此,在分析钻头结构参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钻头与地层的匹配性,钻头自身的稳定性、攻击性、耐久... 南海番禺油田存在地层软硬交错频繁易损坏钻头和工具、塑性软泥易产生钻头泥包,井眼连续造斜要求高,以及前期井钻井效率低等技术难题。鉴于此,在分析钻头结构参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钻头与地层的匹配性,钻头自身的稳定性、攻击性、耐久性和导向性等因素,对后期井进行针对性的钻头优化设计,并通过有限元水力模拟,优化了喷嘴位置和喷射角度,改善了钻头水力性能。现场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钻头机械钻速提高96.5%,后期井单只钻头平均进尺增加了115.1%,且实现了1趟钻钻至设计井深。优化后的PDC钻头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钻头 优化设计 连续造斜 水力性能 机械钻速
下载PDF
物联网技术在石油装备制造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贺国祥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3-195,共3页
对石油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并通过依托于FRID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例,证实了借助物联网技术可以促进石油装备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以及管理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石油装备制造业 FRID
下载PDF
番禺油田多管齐下的稳油控水措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林 陶彬 +2 位作者 冯缙 孟庆友 余恝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3期31-31,59,共2页
番禺油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即使大量采用水平井技术阻止水淹,边底水锥进仍然较快,尤其是稠油油藏。为实现稳油控水,地质油藏人员通过点线面结合深化油藏认识,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大力优化完井工艺,利用中心管、星孔梯级筛管、均衡式筛管等... 番禺油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即使大量采用水平井技术阻止水淹,边底水锥进仍然较快,尤其是稠油油藏。为实现稳油控水,地质油藏人员通过点线面结合深化油藏认识,以多管齐下的方式大力优化完井工艺,利用中心管、星孔梯级筛管、均衡式筛管等多元耦合的完井管串,取得很好效果,为番禺油田连年高产做出了较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油控水 多管齐下 完井工艺
下载PDF
针对海洋石油现场安全管理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明若 《科技与企业》 2015年第6期40-40,共1页
海洋石油施工技术含量高,且施工难度大,施工现场一般都是在陆地上搭建平台,再连接导管,搭接导管架等预制设备。海洋石油的整个施工过程都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此,海洋石油的安全方面是一个决不能忽视的地方。
关键词 海洋石油 安全管理 现场 研究
下载PDF
海洋石油装备现状分析与国产化发展方向 被引量:4
9
作者 张践 《通讯世界》 2017年第2期248-249,共2页
装备国产化作为一项利民利国的大事,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而海洋工程装备的国产化则是一项艰巨、长期的工作。本文结合我国海洋石油装备现状,对装备国产化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结合实情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为实践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洋 石油装备 现状 国产化发展
下载PDF
石油开采中油藏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庆友 《化工管理》 2018年第30期164-164,共1页
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石油开采企业的压力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提高油田管理水平,就需要对油藏管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重视其对石油开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对上述内容进行阐... 在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石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形势下,石油开采企业的压力不断增加,为了提高石油开采效率,提高油田管理水平,就需要对油藏管理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进行分析,重视其对石油开采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对上述内容进行阐述,并重点分析和研究油藏管理技术在石油开采中的具体应用情况,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开采 油藏管理技术 应用
下载PDF
某海上石油钻采平台在用防爆电气设备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旭 《电气防爆》 2017年第3期24-27,共4页
根据数个海上石油钻采平台在用防爆电气设备安全隐患排查的调研结果,通过对常见问题分布情况的数据汇总梳理和危害分析,清晰地展示了目前在用防爆电气设备的管理现状,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在用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安全隐患 危害
下载PDF
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显英 《通讯世界》 2017年第17期296-296,共1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在技术的潮流中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在不断壮大的背景之下,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随之被广泛应用,由于我国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了显著提...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石油化工技术在技术的潮流中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在我国的石油化工产业在不断壮大的背景之下,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随之被广泛应用,由于我国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了显著提高,所以我们要在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上加大力度,提高水平,以便于我国的石油化工企业可以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就石油化工仪表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含义进行了介绍,并对各项控制系统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理论性的判断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化工仪表 自动化 智能化 控制技术
下载PDF
探讨无火花型电机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薛旭 《电气防爆》 2018年第1期33-35,共3页
针对海洋石油钻井平台特殊作业工况环境的特点,结合爆炸危险场所电气设备选型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遵循安全优先、经济合理、绿色发展的理念,对在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中的爆炸危险2区场所和非爆炸危险场所,推广应用无火花型电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 无火花型电气设备 防爆安全
下载PDF
番禺油田大位移井固井技术
14
作者 杜福云 龚勇 +1 位作者 雷鸿 唐道兵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1-55,共5页
番禺油田位于珠江口盆地珠I坳陷恩平凹陷西侧边缘,含油构造内发育多条断层,固井漏失风险大。固井通过单级双封、漂浮下套管、井眼清洁、断层防漏等一系列技术措施,有效降低了钻井和固井过程中的漏失,确保固井质量,满足后续生产要求。
关键词 断层 漏失 单级双封 井眼清洁 固井质量
下载PDF
石油开采企业EAM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5
作者 贺国祥 《前沿》 2013年第6期70-71,共2页
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其资产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企业在市场核心竞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石油企业作为典型的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就更需要采用EAM系统,来实现企业良好的开发和管理。
关键词 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研究 实现
下载PDF
番禺油田油藏一体化研究应用
16
作者 陶彬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第4期187-188,共2页
文章通过研究番禺油田岩石物理模型和弹性模量的正演关系,找出测井声波与地震弹性响应代表的物理意义,正确解释储层顶面构造,并通过地质分析、沉积研究及岩石物理分析成果来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建立储层油藏模型,以动态生产数据为校验... 文章通过研究番禺油田岩石物理模型和弹性模量的正演关系,找出测井声波与地震弹性响应代表的物理意义,正确解释储层顶面构造,并通过地质分析、沉积研究及岩石物理分析成果来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建立储层油藏模型,以动态生产数据为校验筛选模型,得到最理想的油藏模型。这一综合过程充分融合了测井、地震、地质、油藏等多学科知识,实现了油藏研究的一体化,从而含油圈闭更加落实,储层非均质性和剩余油预测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禺油田 一体化研究 地质统计学反演 理想油藏模型
下载PDF
番禺油田水下基盘更换工程
17
作者 陈捷俊 杨天笑 陈池 《中国海洋平台》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该文对番禺油田旧基盘更换中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论证,最终采用原基盘不动,重新设计、建造一个新基盘,安装在原基盘附近的可行性方案。全文阐述了该项目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对基盘更换工程的技术结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其他类似项目... 该文对番禺油田旧基盘更换中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了论证,最终采用原基盘不动,重新设计、建造一个新基盘,安装在原基盘附近的可行性方案。全文阐述了该项目主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对基盘更换工程的技术结论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盘 柔性立管 海缆
下载PDF
浅析番禺11-5油田运行工艺方案
18
作者 李伟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6年第5期104-104,共1页
以番禺11-5油田运行过程为例,通过对油田开发数据、生产能力、产品质量指标一系列设计参数的分析,总结得出油田总体的运行工艺方案。
关键词 设计参数 运行工艺 油田运行
下载PDF
近海污损生物生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静 严涛 +2 位作者 曹文浩 陈池 陈如江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污损生物是影响海洋设施安全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差异,各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点会出现不同,但基本上均由双壳类和无柄蔓足类构成污损生物群落的主要框架。开展数学生态模型研究是准... 污损生物是影响海洋设施安全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差异,各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点会出现不同,但基本上均由双壳类和无柄蔓足类构成污损生物群落的主要框架。开展数学生态模型研究是准确预测污损生物群落形成和发展过程的关键,但这需以大量的实海调查资料及数据库的构建为基础。此外,探讨污损生物群落的演替变化机制还可为海洋恢复生态学的发展提供借鉴。因此,开展近海污损生物研究不仅在海洋产业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而且在基础研究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损生物 近海 海洋设施
下载PDF
基于智能钻柱的控压钻井溢流实时评价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熊继有 荣继光 +2 位作者 田志欣 王猛 於贤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5-90,共6页
在对传统地面溢流评价方法滞后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智能钻柱的井下溢流实时评价方法研究。该方法是利用分布于智能钻柱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将所钻井段分为若干个控制区域,通过监测各区域中地层流入井筒的流体流量来确定溢... 在对传统地面溢流评价方法滞后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基于智能钻柱的井下溢流实时评价方法研究。该方法是利用分布于智能钻柱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将所钻井段分为若干个控制区域,通过监测各区域中地层流入井筒的流体流量来确定溢流大小和发生溢流的位置。基于软测量的基本思想,使用了两相流井筒瞬态流动模型,并采用无迹卡尔曼滤器对智能钻柱上传感器节点处井筒压力测量值进行了实时校正。现场试验证明,与井筒压力最接近的地层孔隙压力区域最易发生溢流,基于智能钻柱技术的溢流实时评价方法能够在溢流发生后的100 s内较为准确地预测地层流入井筒的流体流量和发生溢流的位置,具有很高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发展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 控压钻井 智能钻柱 实时 水力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