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近远期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魏海亮 李翠君 +4 位作者 刘吉祥 李建华 裴献光 史艳梅 牛丽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8期84-87,91,共5页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2012年8月~2014年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双微导管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支架辅助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实施介入手术,术后即刻造影显示,两组患者填塞密度和栓塞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APTT、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未出现再出血和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微导管技术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近远期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技术 颅内动脉瘤 疗效 血管痉挛 凝血功能 血栓
下载PDF
双微导管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情况及血浆MMP、TIM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魏海亮 李建华 李翠君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IA)患者预后情况及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表达的影响。方法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双微导管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对颅内动脉瘤(IA)患者预后情况及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表达的影响。方法9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双微导管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不同时刻[术前(T1)、术中(T2)、术毕(T3)、术后24 h(T4)]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输出量(CO)、心脏排血指数(CI)、每博心输出量(SV)、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预后效果、出院时生活质量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治疗前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的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及SV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I、CO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和T4时,观察组患者的SBP、DBP、HR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4时的CO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生理机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个月,观察组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P-2、MMP-9、TIMP-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微导管联合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高,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血浆MMP、TIMP表达,改善预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微导管 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