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志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5期823-825,共3页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HRV)检查观察急性脑卒中(ACA)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情况,比较不同卒中类型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CA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56例,另选同期8... 目的通过心率变异性(HRV)检查观察急性脑卒中(ACA)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变情况,比较不同卒中类型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方法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ACA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脑出血30例,脑梗死56例,另选同期82例无心脑血管疾病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HRV参数指标,包括时域参数[窦性RR间期总体标准差(SDNN)、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5 min 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频域参数[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比较两组HRV指标及观察组脑出血、脑梗死患者HRV指标。结果观察组SDNN、PNN50、RMSSD、SDANN、LF、HF值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出血、脑梗死患者SDNN、PNN50、RMSSD、SDANN、LF、HF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V检查显示,ACA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与无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同,但不同卒中类型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无显著差异。HRV指标可用于预测ACA患者病情变化与演变趋势,有助于发现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ST段回落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徐小翠 孙莉 李小刚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278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进行心电图(ECG)检查ST段回落(STR)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中牟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22年5月行PCI术治疗的278例STEMI患者,PCI术后180 min,根据ECG... 目的探讨278例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进行心电图(ECG)检查ST段回落(STR)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中牟县人民医院2013年5月至2022年5月行PCI术治疗的278例STEMI患者,PCI术后180 min,根据ECG检查结果,分为STR不良组(STR<50%)、STR良好组(STR≥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STR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PCI术后ECG检查结果显示,STR不良组61例,STR良好组217例,STR不良发生率为21.94%(61/278)。单因素结果显示,STR不良组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LAD)、入院时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入院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入院时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水平、术前有心电图碎裂性QRS(fQRS)波与STR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相关血管为LAD、入院时血清NT-proBNP水平(>2861.18pg/mL)、入院时血清cTnI水平(>1.97ng/mL)、25-(OH)-D_(3)水平(≤18.81 nmol/L)、术前有fQRS波为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STR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STR不良的发生与梗死相关血管为LAD、入院时血清NT-proBNP、cTnI、25-(OH)-D_(3)水平及术前有fQRS波等因素有关,临床应据此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PCI术后STR不良的发生,从而改善STEMI患者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术 ST段回落
下载PDF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联合NLR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3
作者 马志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2期4172-4174,共3页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 目的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恶性心律失常(M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5月中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AMI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同期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是否发生MA将观察组患者分为非恶性组(56例)和恶性组(36例)。所有入选者接受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监测QT间期变异性(QTV)、心率变异性(HRV)。QTV按时段划分为Day-QTV(8:00—22:00)、Night-QTV(22:00—8:00)。HRV包括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24 h连续5 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均值(SDNN index)等。统计NLR。分析QTV、HRV、NLR对AMI并发MA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RMSSD、SDNN、SDNN index、SDANN、24 h QTV、Day-QTV、Night-QTV均低于对照组,NLR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RM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SDNN、SDNN index、SDANN、24 h QTV、Day-QTV、Night-QTV较非恶性组低,NLR较非恶性组高(均P<0.05)。24 h QTV、HRV与NLR联合对AMI并发MA的敏感度为97.45%,特异度为42.29%。结论QTV、HRV、NLR联合在预测AMI并发MA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心律失常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 敏感度 特异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