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南海北部新能源与油气耦合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陈冰洁 何建东 贾艳雨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4期15-22,共8页
海洋能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油气企业开始探索海洋油气与新能源耦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模式。南海北部海南岛周边海域内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等主要含油气盆地均属风资源丰富区,太阳能资源很-极丰富,地温梯度超过3... 海洋能源种类丰富、储量巨大,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油气企业开始探索海洋油气与新能源耦合开发利用的发展模式。南海北部海南岛周边海域内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等主要含油气盆地均属风资源丰富区,太阳能资源很-极丰富,地温梯度超过3℃/100m,均具备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区内主要油气区与海南省“十四五”期间规划的海上风电项目匹配性好,海洋新能源与油气相关产业技术关联度高、耦合利用潜力巨大。挪威、英国等沿海油气资源国都在陆续开展近海油气田群的风电配套项目,中国海油也在文昌油田群开展了该领域的实践探索。结合中国石化现有产业,可以将海上风电作为核心,合理配比分布式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支撑南海油气产业和沿海炼化企业绿色用能。近期应重点培育耦合利用模式和建设示范项目,未来重点围绕以北部湾盆地为代表的油气区块、粤港澳大湾区和远海岛屿三个方向逐步展开,打造海上油气、绿电、绿氢一体化综合供应基地,发展与海洋牧场、海水淡化等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提升海洋能源综合利用能力,实现油气与新能源产业融合互促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海洋油气 耦合开发利用 海上风电 分布式光伏 新型产业模式
下载PDF
关中盆地西安凹陷新近系砂岩热储特征研究
2
作者 吴陈冰洁 罗璐 +2 位作者 高楠安 汪新伟 崔梓贤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71-1584,共14页
层状热储的微观特征及宏观展布研究是砂岩热储地热资源精细评价和规模开发的重要依据。关中盆地西安凹陷新近系自下而上发育高陵群、蓝田—灞河组、张家坡组三套砂岩孔隙型热储,本文利用凹陷内咸阳、西安、周至等地16口地热井的测录井... 层状热储的微观特征及宏观展布研究是砂岩热储地热资源精细评价和规模开发的重要依据。关中盆地西安凹陷新近系自下而上发育高陵群、蓝田—灞河组、张家坡组三套砂岩孔隙型热储,本文利用凹陷内咸阳、西安、周至等地16口地热井的测录井及岩心测试资料,对西安凹陷内新近系砂岩热储特征进行系统论述,探讨储层特征对砂体产水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西安凹陷新近系地层整体为河流-三角洲-湖相砂泥岩互层沉积,具有下粗上细的正韵律特征。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溶蚀孔隙和原生孔隙为主,整体物性较好,张家坡组热储平均孔隙度30.02%,平均渗透率451.82×10^(-3)μm^(2),属中高孔中高渗热储层;蓝田—灞河组热储平均孔隙度20.43%,平均渗透率140.7×10^(-3)μm^(2),属中高孔中低渗热储层;高陵群热储平均孔隙度17.28%,平均渗透率109.5×10^(-3)μm^(2),属中低孔中低渗热储层。热储温度随深度增加一般呈线性升高,表现出传导型地热资源特征,典型地热井温度-深度曲线可分为直线式、折线式两类形态;部分位于渭河断裂带的地热井温度-深度曲线为“局部竖直式”,表现出传导-对流型地热资源特征。热储砂体在凹陷内广泛分布,整体厚度大、富水性好,单砂厚度一般小于5 m,蓝田—灞河组和高陵群砂体发育在垂向和平面上均优于张家坡组。热储特征影响地热井的产水能力,物性是砂体实际产水与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单层砂体的产水能力主要受到物性和泥质含量的影响,泥质含量越低,渗透率越好,单层砂体产水量往往越高。综合砂体物性、厚度、温度等因素,蓝田—灞河组是最优的开发层段,其科学可持续开发是区域地热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凹陷 砂岩热储 储层特征 地温场 产水能力
下载PDF
浅海气顶边底水油藏开发技术政策优化研究——以新北垦东481区块为例
3
作者 王楠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0期0060-0065,共6页
研究针对新北油田垦东481区块气顶边底水油藏开发中存在的区块整体水淹严重、地层压降纵向严重不均衡、单井液量偏低等问题,采用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水驱状况分析等技术,优化开发政策,整体采用0.8的注采比、150m3的单井液量注水,... 研究针对新北油田垦东481区块气顶边底水油藏开发中存在的区块整体水淹严重、地层压降纵向严重不均衡、单井液量偏低等问题,采用油藏数值模拟、历史拟合、水驱状况分析等技术,优化开发政策,整体采用0.8的注采比、150m3的单井液量注水,达到最佳开发效果,对于剩余油富集区的3口低液量高含水井进行了提液稳产措施,平均3口井日增油23.0t/d,平均单井日产油能力增加7.7t/d,年累增油0.69×104t,通过限液量、提水量进行能量补充,扩大水驱波及,分别对4口注水井的该层注采比由1.0提高至1.5,3口油井平均日增油量9.2t,平均含水下降了3.9%。先后完成了18井次6个注采单元的注采调整方案,自然递减率较调整前下降了8.0%,含水上升率下降了3%,注采对应率提高了24.2%,有效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同时也为今后此类开发管理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水驱状况 提液 注采比 剩余油
下载PDF
雄安新区蓟县系岩溶热储缝洞储层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魏广仁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8期248-249,共2页
通过开展地层对比和储层研究综合分析了雄安新区牛驼镇凸起和容城凸起上的蓟县系地层发育特征,明确区域地层剥蚀规律;同时开展岩心测试分析,成像井解释等明确岩溶热储的裂缝发育热储特征,明确热储主要参数等。为地热田开发提供技术参数... 通过开展地层对比和储层研究综合分析了雄安新区牛驼镇凸起和容城凸起上的蓟县系地层发育特征,明确区域地层剥蚀规律;同时开展岩心测试分析,成像井解释等明确岩溶热储的裂缝发育热储特征,明确热储主要参数等。为地热田开发提供技术参数支撑,制定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县系地层 容城凸起 岩溶热储 裂缝发育
下载PDF
地热井用潜水泵选型应用软件研究与开发
5
作者 李瑞霞 王天任 +2 位作者 祁紫伟 姬忠礼 张永学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9,64,共9页
针对地热井用潜水泵选型效率低、校核工况点计算成本过大等问题,借助计算机辅助选型技术,采用Python作为编程语言,PyQt构建图形化用户界面,MySQL作为选型数据库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了地热井用潜水泵选型应用软件。该软件一方面根... 针对地热井用潜水泵选型效率低、校核工况点计算成本过大等问题,借助计算机辅助选型技术,采用Python作为编程语言,PyQt构建图形化用户界面,MySQL作为选型数据库系统,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了地热井用潜水泵选型应用软件。该软件一方面根据潜水泵产品属性,建立了样本数据库模块;依据潜水泵现场运行数据和管路阻力曲线,以最高效率下降5%为界,建立了高效数据库模块;基于样本数据库和高效数据库构建潜水泵初选系统,筛选出满足现场作业要求并且在高效区间内运行的初选泵型号;基于地热井用潜水泵的性能参数、经济成本、运维费用和耐久性,采用熵权TOPSIS法建立潜水泵效能评价体系,对各初选泵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最后高效简便地为用户提供最优潜水泵型号;另一方面基于高效区间数据库建立了潜水泵运行工况反馈模块,根据泵型号对应转速下的运行参数,反馈潜水泵运行状态,非高效运行时根据相似定律和调速区间给出合理的转速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井用潜水泵 选型软件 多目标优化设计 PyQt 数据库
下载PDF
影响岩溶热储采出温度的开采参数敏感性研究——以河南清丰地区为例
6
作者 韩昀 李克文 +2 位作者 何继富 汪新伟 高楠安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2,共10页
采出温度是影响地热能有效利用率的关键指标,采出温度越高,热储开发效果越好。岩溶热储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热储层类型,其采出温度受到储层参数的影响。以河南清丰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为例,通过建立热储地质模型并利用7口地热井资料,进行... 采出温度是影响地热能有效利用率的关键指标,采出温度越高,热储开发效果越好。岩溶热储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热储层类型,其采出温度受到储层参数的影响。以河南清丰地热田奥陶系岩溶热储为例,通过建立热储地质模型并利用7口地热井资料,进行基于热流和井储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探讨储层地质条件和回灌参数对采出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断层的存在加速了热储中低温区向生产井的扩散,导致热突破时间的提前。在开采后期,有断层情况下采出温度较高,且变化曲线斜率远高于无断层情况,表明断层有助于提高清丰地区热平衡时的采出温度,最终有利于增加采热量。目前,一般认为,注采井距越小采出温度越低。但是,当回灌速率高于50 kg/s时,随着开采时间的增加,采出温度呈现快速下降趋势,注采井距835 m下的采出温度甚至高于1000 m的情况。最后,确定清丰地区特定场景下的最优回灌参数组合为:回灌温度20℃、回灌速率50 kg/s、注采井距835 m。本研究结果将为清丰地区或其他类似岩溶热储开发方案的制定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热储 回灌参数 采出温度 耦合 断层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氢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中部分非金属材料与冷却液兼容性异常的研究
7
作者 徐庐飞 杜春暖 +2 位作者 张凯蛟 杨华 齐同仑 《石油商技》 2024年第S01期66-71,共6页
近年来氢燃料电池车(HFCV)推广进入高速发展期,截至2023年底中国氢燃料电池车的保有量已超过1.8万辆,但是规模化投运的首批氢燃料电池车才陆续出质保期。在HFCV的新工况下,部分材料间的兼容性的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氢燃料电池冷... 近年来氢燃料电池车(HFCV)推广进入高速发展期,截至2023年底中国氢燃料电池车的保有量已超过1.8万辆,但是规模化投运的首批氢燃料电池车才陆续出质保期。在HFCV的新工况下,部分材料间的兼容性的新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比如氢燃料电池冷却液,这是采用不同于传统发动机冷却液的非离子配方的新型液体零部件,会与热管理系统中的材料长期接触作用,但没有实际的长周期车辆运行数据来支撑这些常用材料与氢燃料电池冷却液的兼容性,尤其是非金属材料。本文选取市售4种氢燃料冷却液,针对部分非金属材料在技术验证和实际运维中发现的兼容性进行研究,发现了PA66醇解/水解和硅橡胶热降解的问题,为后续HFCV热管理系统的材料选型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CV 燃料电池 热管理 冷却液 兼容性 PA66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河南省地热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
8
作者 王茜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CAS 2024年第4期21-26,72,共7页
近年来,随着实现碳中和政策的持续推进,清洁供暖趋势日益明显。该文分析了河南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整体来看,省内可利用的浅层地热能储量为3.2×10^(15 )kJ/a,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中深层地热能主要以砂岩热储和岩溶型热储... 近年来,随着实现碳中和政策的持续推进,清洁供暖趋势日益明显。该文分析了河南浅层地热能资源分布情况。整体来看,省内可利用的浅层地热能储量为3.2×10^(15 )kJ/a,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条件;中深层地热能主要以砂岩热储和岩溶型热储为主,按照4000 m以浅计算,中深层地热资源可采资源量110.8×10^(8) GJ。目前河南浅层地热能开发方式以商业、公共建筑为主,中深层地热能利用方式由早期的温泉开发转变为地热供暖。但由于地热勘察资料的综合利用及管理机制不明,制约了河南地热能高质量发展。建议开发利用过程中,在行政管理流程、运营监管政策方面做好优化,加快地热能开发,对改善大气环境、促进能源生产和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河南 地热能 中深层 发展前景
下载PDF
雄安新区岩溶热储钻井地质关键要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慧盈 汪新伟 +6 位作者 毛翔 张海雄 王强 罗璐 王迪 吴陈冰洁 王婷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9-81,I0005,I0006,共15页
基于区域地质、二维地震和131口地热井等资料,分析雄安新区热储—热盖层组合、热盖层特征和岩溶热储内幕3个地质关键要素,进行有利区带优选。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发育2种热储—热盖层组合,新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组合,发育于热储顶面埋深... 基于区域地质、二维地震和131口地热井等资料,分析雄安新区热储—热盖层组合、热盖层特征和岩溶热储内幕3个地质关键要素,进行有利区带优选。结果表明:雄安新区发育2种热储—热盖层组合,新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组合,发育于热储顶面埋深小于1500 m的容城和牛驼镇凸起;古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组合,发育于热储顶面埋深大于1500 m的牛北斜坡。新近系砂岩热盖层成岩作用较弱,热储和热盖层接触不稳定,凸起区埋深为450~700、800~1000 m的厚层疏松砂岩层段更易发生井壁失稳坍塌事故。热储内幕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带特征。潜山岩溶作用控制优质热储的形成,Ⅰ类、Ⅱ类热储主要发育于距雾迷山组顶部不整合面350 m范围;地热井取水层段优化厚度由西向东逐渐变小,容城凸起厚度为1000 m,牛北斜坡厚度为880 m,牛驼镇凸起厚度为500 m。容城和牛驼镇凸起周缘热储顶面埋深为1250~1500 m区带,热储埋藏适中、储层物性好,热盖层成岩作用强、钻井风险小,是最有利的勘探开发区。该结果可为雄安新区岩溶热储地热井的成功钻探和地热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地质要素 钻井优化 热储—热盖层组合 热盖层特征 岩溶热储 新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 古近系—蓟县系雾迷山组
下载PDF
东濮凹陷奥陶系岩溶型热储分布特征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刘金侠 毛翔 +1 位作者 季汉成 李海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0-189,共10页
科学开发、利用东濮凹陷地热资源对于缓解雾霾与大气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东濮凹陷及周边基岩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地层厚度约0~1 200m,岩溶热储型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受控于区域构造发育史,加之多期岩溶作用叠加改造,各区域岩溶作用强度... 科学开发、利用东濮凹陷地热资源对于缓解雾霾与大气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东濮凹陷及周边基岩主要为奥陶系灰岩,地层厚度约0~1 200m,岩溶热储型地热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受控于区域构造发育史,加之多期岩溶作用叠加改造,各区域岩溶作用强度、影响的奥陶系地层、形成的岩溶类型均不相同。纵向上峰峰组下段、上马家沟组、冶里—亮甲山组为岩溶发育有利区;平面上北部地区岩溶储层相对较差,南部兰聊断层上升盘为有利岩溶发育区。东濮凹陷地热田增温机制主要为热传导型,地温梯度等值线与"两凹一隆"的构造形态相对应,呈NE—NNE向展布,中央隆起部位地温梯度高于次凹部位;凹陷南部地温梯度高于北部。地温梯度、基底断裂、奥陶系矿化度等平面展布特征表明,黄河断裂具有导水导热性质;长垣、兰聊断裂、奥陶系岩溶风化壳具有导水性能,且凹陷东西两侧都具有地下水源补给区;奥陶系地层具有良好的储水性能,其上的石炭—二叠系可作为热储盖层。东濮凹陷北区、中区以及南区的地热田模型特征均表现大地热流供热—低热导率岩层聚热—大气降水侧向径流补给—岩溶热储,但北区和中区为传热模式热传导,而南区为热传导兼局部深循环热对流。南区较高的地热背景、良好的导水导热通道,加之南区奥陶系基底破碎、储水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东濮凹陷是油气开发的传统地区,充分利用区内油气勘探资料与废弃油气井,是高速、经济开发其地热资源的一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 奥陶系岩溶热储 东濮凹陷 地热田模型
下载PDF
影响灰岩热储开发的主要因素及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杜利 赵磊 +1 位作者 魏广仁 王玉星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清丰县地热资源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总体处于岩溶斜坡,断裂发育,富水性好。在对于清丰县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规律研究、精细建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发规律对于清丰地区三维精细模型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对于已投入运行的清丰老区在满足... 清丰县地热资源属于中低温地热资源,总体处于岩溶斜坡,断裂发育,富水性好。在对于清丰县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规律研究、精细建模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发规律对于清丰地区三维精细模型进行校正。在此基础上对于已投入运行的清丰老区在满足供暖需求的采灌条件下,预测整体开发规律,提出可持续开发的相关方案,从而形成已开发的灰岩热储整体调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陶系灰岩 岩溶热储 开发规律
下载PDF
热源温度和流量对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骥飞 李瑞霞 +1 位作者 苗政 徐进良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6-112,共7页
针对地热、太阳能集热等中低温热源驱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多工况运行需求,测试了采用R245fa工质的4 k W级ORC实验机组在热源温度和流量变化条件下的多工况动态/稳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换热器... 针对地热、太阳能集热等中低温热源驱动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多工况运行需求,测试了采用R245fa工质的4 k W级ORC实验机组在热源温度和流量变化条件下的多工况动态/稳态运行特性。结果表明:在换热器面积冗余较大,热源温降较小的情况下,热源温度变化对膨胀机进出口温压参数和机组输出功率的影响更显著,而热源流量变化的影响可以忽略;相对于热源流量变化,热源温度调整后ORC机组的趋稳时间较长;ORC机组输出功对热源温度和工质流量变化敏感,测试工况范围内,在热源温度150℃时获得最大输出功约3 800 W,最大热效率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热源流量 热源温度 轴功率 热效率
下载PDF
雄安新区中深层地热井钻完井难点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鹏鹏 《中国矿业》 2023年第9期119-128,共10页
雄安新区地质条件复杂,近几年勘探空白区的探井钻井施工复杂与事故率较高,对于大规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有不利影响。为了降低雄安新区钻井施工风险,通过研究区域地质条件和分析区域地热井施工经验,认为蓟县系顶部风化壳漏失严重卡层困难... 雄安新区地质条件复杂,近几年勘探空白区的探井钻井施工复杂与事故率较高,对于大规模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有不利影响。为了降低雄安新区钻井施工风险,通过研究区域地质条件和分析区域地热井施工经验,认为蓟县系顶部风化壳漏失严重卡层困难、碳酸盐岩井段持续漏失钻井施工风险高、区域地层造斜能力强易井斜超标和地层可钻性差钻头磨损快寿命短是当前雄安新区地热井施工面临的主要技术难点。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计算必封点、膨胀管封隔和调整为四开结构等三种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论述了清水充空气正循环钻井工艺、气举反循环钻井工艺以及气举正循环钻井工艺等三种欠平衡钻井工艺的原理、应用效果分析及施工不利因素,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三种工艺的评价优选模型,具体实施时可基于项目条件优选最适用的工艺技术。研究提出的易斜地层井眼轨迹控制方案、取芯钻具和钻头优选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区域地热井井斜超标、取芯收获率低和钻头寿命短的问题,并通过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证明了技术对策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地热资源 钻完井 地热井 技术难点
下载PDF
深水气田疏松砂岩储层出砂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邓福成 徐志会 +3 位作者 谭章龙 桂福林 张海雄 龚宁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9,共10页
在深水油气开采过程中,储层出砂已成为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深水气田高产气井中过高的生产速率提高了砂粒的运移能力。利用现场取心完成出砂临界流速试验,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考虑渗流-应力全耦合和气田砂粒侵蚀准... 在深水油气开采过程中,储层出砂已成为影响油气井正常生产的重要问题,特别是深水气田高产气井中过高的生产速率提高了砂粒的运移能力。利用现场取心完成出砂临界流速试验,并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建立了考虑渗流-应力全耦合和气田砂粒侵蚀准则的高压气井出砂定量预测模型,结合自适应网格技术分析不同岩石强度参数和生产参数下深水气井开采过程中的出砂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破坏首发点在最小主应力方向,且在地应力和拖曳力的协同作用下不断向井口内部突进;地层黏聚力和生产压差对储层出砂影响较大,其主要影响近井筒地带储层的塑性变形及塑性区内流体的流动特性,进而影响储层的出砂量;对于目标开采储层需采取有效的防砂工艺,并精确控制生产压差来降低出砂风险,或将出砂率控制在可控水平进行开采作业。所得结论可为高产气井的防砂增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气田 疏松砂岩储层 出砂侵蚀 流固耦合 孔隙度 储层破坏 防砂
下载PDF
西咸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供暖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武明辉 隋少强 黄旭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7期154-155,共2页
结合西咸新区构造位置、热储地质特征等因素采用蒙特卡洛法模拟估算该区中深层年均可采地热资源量期望值3.70×10^(16)J,折合标煤126万t。通过合理规划,中深层地热资源能够满足规划区建筑供暖需求。
关键词 关中盆地 地热资源 评价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长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适宜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天任 李瑞霞 +1 位作者 李骥飞 李蕾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90-94,共5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长江流域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级打分给出适宜性评价标准,计算出项目适宜性综合评价权重指数,为长江流域建设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适宜性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对长江流域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级打分给出适宜性评价标准,计算出项目适宜性综合评价权重指数,为长江流域建设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适宜性提供了一种分析方法和决策依据。结果表明,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所占权重依次降低;对江水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是江水温度、初投资和城市人均GDP;影响权重最大的指标是长江主流处稳定水温,其次是江水含沙量和江水流量。用该体系对长江流域12座城市的江水源热泵系统适宜性进行评价,确定适宜性最高的4个城市依次为重庆、上海、南京和武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江水源热泵 层次分析法 适宜性评价
下载PDF
干热岩发电技术模拟研究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骥飞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114-119,共6页
应用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进行发电系统建模与模拟,并完成细分温度等级下有机朗肯循环发电(ORC)工质筛选和不同发电技术的优化及性能分析。研究显示,在干热岩的预估采出温度下,R245fa综合性能最佳。在120~160℃,3000 kPa的热源条件下... 应用Aspen Hysys流程模拟软件进行发电系统建模与模拟,并完成细分温度等级下有机朗肯循环发电(ORC)工质筛选和不同发电技术的优化及性能分析。研究显示,在干热岩的预估采出温度下,R245fa综合性能最佳。在120~160℃,3000 kPa的热源条件下,对于系统净发电功率有:闪蒸-ORC联合方式>ORC>双级闪蒸>单级闪蒸。而180~200℃时,ORC发电模式的净发电功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岩发电 工质筛选 闪蒸 有机朗肯循环 参数寻优
下载PDF
能源行业地热能标准体系解析及高质量发展建议 被引量:2
18
作者 向烨 赵丰年 马春红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8期165-169,174,共6页
"十三五"期间,地热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建立地热能标准体系。"十四五"期间这些标准将陆续完成制订和发布实施,地热能标准体系也将进一步优化。为了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十四五"地... "十三五"期间,地热能标准化事业快速发展,已经初步建立地热能标准体系。"十四五"期间这些标准将陆续完成制订和发布实施,地热能标准体系也将进一步优化。为了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十四五"地热产业规划,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地热产业,提供低碳绿色可再生能源。本文在能源行业已有的地热能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浅析该地热标准体系的不足,并尝试提出高质量发展地热标准体系构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能 标准体系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中深层砂岩热储层高效回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俞文 牛海瑞 +2 位作者 王茜 贾艳雨 刘艺 《石油石化绿色低碳》 2022年第1期65-71,共7页
当前,地热能供暖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清洁供暖方式。地热回灌技术是保障地热田可持续开发、保护地表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以河南省兰考地区为例,评价分析其地热回灌性能,根据目前地热回灌情况,剖析造成目前地热回灌效率降低的原因... 当前,地热能供暖是我国北方地区重要的清洁供暖方式。地热回灌技术是保障地热田可持续开发、保护地表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文以河南省兰考地区为例,评价分析其地热回灌性能,根据目前地热回灌情况,剖析造成目前地热回灌效率降低的原因,从完井工艺、地面流程、日常运营等多方面综合研究,提出提高回灌效率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回灌 砂岩热储 回灌率
下载PDF
基于TRNSYS的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研究
20
作者 丁欣颖 王天任 +1 位作者 李蕾 吴俐辰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3期126-128,共3页
为研究江水源热泵空调+水蓄能空调系统节能降费的运行优势,以武汉某区域供能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节能运行研究。利用eQU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项目全年冷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负荷变化规律,利用TRNSYS运行能耗模拟软件对江水源... 为研究江水源热泵空调+水蓄能空调系统节能降费的运行优势,以武汉某区域供能项目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节能运行研究。利用eQUE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对项目全年冷热负荷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负荷变化规律,利用TRNSYS运行能耗模拟软件对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和江水源热泵+水蓄能空调系统两种空调系统进行建模计算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江水源热泵+水蓄能空调系统比江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全年运行电耗减少10.81%,运行电费减少302.6万元,CO_(2)排放量减少41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负荷 江水源 热泵空调系统 TRNSYS模拟 节能减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