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海相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1
作者 高东峰 孙淑丽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7-20,共4页
针对江汉平原海相地震资料静校正问题突出、干扰波发育、信噪比低等特点,研究采用层析静较正,叠前多域去噪,CRS叠加等关键技术提高平原海相资料成像品质,并总结出一套适合江汉平原海相低信噪比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海相资料 信噪比 静校正
下载PDF
高精度三维各向异性RTM在油田研究与开发
2
作者 刘彦琼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1期96-97,共2页
随着油田勘探工作的进行,地震资料品质的处理技术成为关键的应用型问题,高精度三维各向异性RTM(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结合油田实际工区情况以提高地震资料品质。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 RTM技术 地震勘探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央坳陷侏罗系三工河组沉积相与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孟翠萍 朱美衡 +2 位作者 杨晓梅 易小芹 周晓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1,164,共5页
目前,对三工河组层序地层的划分以及三工河组二段砂体的成因类型存在一定的争议。从沉积相研究入手,通过野外露头剖面的观察,结合岩心、测井以及相序组合特征的分析,认为三工河组主要为滨浅湖沉积,而三工河组二段砂体为陆上辫状河沉积... 目前,对三工河组层序地层的划分以及三工河组二段砂体的成因类型存在一定的争议。从沉积相研究入手,通过野外露头剖面的观察,结合岩心、测井以及相序组合特征的分析,认为三工河组主要为滨浅湖沉积,而三工河组二段砂体为陆上辫状河沉积。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层序界面的识别结果以及层序划分的基本原则,把侏罗系三工河组重新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其中,三工河组二段砂体主要分布在SQ2~SQ4层序的低位体系域中,属低位体系域晚期的陆上河道侵蚀充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下载PDF
江陵凹陷复杂构造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夏荣 田汉兵 +1 位作者 邱建军 董樱花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9-172,共4页
江陵凹陷是在前白垩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白垩-第三系断坳型沉积凹陷,有较大勘探潜力。应用地震层位标定、放大剖面精细解释小断层、水平时闾切片和方差体等物探解释技术对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圈闭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并对有利目标区进行... 江陵凹陷是在前白垩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白垩-第三系断坳型沉积凹陷,有较大勘探潜力。应用地震层位标定、放大剖面精细解释小断层、水平时闾切片和方差体等物探解释技术对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圈闭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并对有利目标区进行了优选。确定了李6井、沙26x-8井、沙30井、沙305井、路18井等勘探井的井位,其中沙30井、沙26x-8井成功获得工业油流。研究加深了江陵凹陷新沟嘴组油藏构造的认识,提高了江陵凹陷新沟嘴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陵凹陷 新沟嘴组 精细解释 复杂构造
下载PDF
匹配滤波技术在江汉平原海相大剖面拼接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敏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7年第2期165-173,共9页
在江汉平原海相大剖面拼接处理中,不同年代和不同采集方式采集的地震资料的振幅、相位、频率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使江汉平原海相大剖面拼接处理中的可控震源采集和炸药震源采集的重合区域的地震数据具有统一的地震特征,在地震资料处理... 在江汉平原海相大剖面拼接处理中,不同年代和不同采集方式采集的地震资料的振幅、相位、频率会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使江汉平原海相大剖面拼接处理中的可控震源采集和炸药震源采集的重合区域的地震数据具有统一的地震特征,在地震资料处理中采用匹配滤波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分析江汉平原探区不同数据的特征,设计了一套合理的流程进行匹配滤波解决该探区大剖面拼接的问题,首先进行极性调查,将负极性进行相位旋转;然后对炸药震源和可控震源道集进行分别叠加,在CDP点重叠部分进行分析判断两种震源是否有相位差;最后用匹配滤波技术来解决不同震源的相位时差,在可控震源和炸药震源两个数据集之间求出一个匹配滤波器,迫使一个数据集的相位和振幅特征与另外的数据集相匹配。江汉平原海相大剖面拼接处理采用匹配滤波处理方法,消除了地震记录子波在振幅、相位、频率上的差异,在不同震源衔接处的振幅、频率和相位都得到了较好的匹配,从而使深层、浅层的反射波数据都能得到较好的拼接,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接处理 可控震源 炸药震源 振幅 相位 匹配滤波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4+5层沉积微相研究
6
作者 周从业 张春生 +2 位作者 何瑶瑶 曾凡成 王文乐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2012年第1X期25-28,共4页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根据已有的岩心、测录井资料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三叠纪长4+5期的沉积相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沉积微相展布进行了系... 上三叠统延长组长4+5层是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重要的勘探开发目的层.根据已有的岩心、测录井资料及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对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三叠纪长4+5期的沉积相类型、沉积微相特征及沉积微相展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华庆地区元281~白284井区三叠纪长4+5期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缺三角洲平原亚相和前三角洲亚相;长4+5期由于后期发生了一次湖侵,砂体产生退积,分流河道变宽,分割性减弱,砂体沉积范围较前期扩大;三角洲前缘亚相可划分为6种微相类型,其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最为发育,是该区内良好的储集层,也是今后勘探和开发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华庆地区 长4+5 沉积微相 展布
下载PDF
江汉盆地陈沱口凹陷新沟嘴组下段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査光煜 乐乐 +2 位作者 周晓 丁超逸 郭勋臣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41-46,68,共7页
从物源与地震相两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江汉盆地陈沱口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的沉积相展布特征,明确了陈沱口凹陷存在华容隆起与老新-新沟两支物源。通过地震波振幅、频率、连续性、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等特征研究,将陈沱口凹陷目的层划分... 从物源与地震相两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了江汉盆地陈沱口凹陷新沟嘴组下段的沉积相展布特征,明确了陈沱口凹陷存在华容隆起与老新-新沟两支物源。通过地震波振幅、频率、连续性、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等特征研究,将陈沱口凹陷目的层划分为3种地震相类型,再结合物源分析的结论与井-震转换,将地震相转化为沉积相。研究表明,陈沱口凹陷新沟嘴组下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相与湖泊相两大沉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分析 地震相 沉积相 新沟嘴组下段 陈沱口凹陷 江汉盆地
下载PDF
QN地区不同类型砂体地震刻画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翠平 钟庆良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4年第5期21-23,共3页
QN地区新沟嘴组下段(Ex)发育三角洲前缘的河道砂、滩坝砂、坡折砂等多种类型的砂体,不同类型的砂体具有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对河道砂体、断裂坡折砂体、滩坝砂体3种类型砂体的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模式是短轴强... QN地区新沟嘴组下段(Ex)发育三角洲前缘的河道砂、滩坝砂、坡折砂等多种类型的砂体,不同类型的砂体具有不同的地震响应特征。对河道砂体、断裂坡折砂体、滩坝砂体3种类型砂体的地震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河道砂体的地震识别模式是短轴强振幅反射,断裂坡折砂体一般表现为增幅增强的地震响应特征,滩坝砂体地震视时间厚度明显增大,地震相图上有明显的异常表现。并针对新沟嘴组下段不同类型砂体建立了相应的储层预测模式,与地震储层预测的结果基本相符,并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砂 滩坝砂 坡折砂 储层预测
下载PDF
地震资料一致性处理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周艳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0-12,共3页
受几何扩散和大地吸收作用的影响,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路程的增加,反射能量逐渐变弱;另外,受地震采集施工方法、激发接收条件和地下传播介质等因素的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子波和相位在不同区域也存在一定差别,这些变化与... 受几何扩散和大地吸收作用的影响,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过程中,随着传播路程的增加,反射能量逐渐变弱;另外,受地震采集施工方法、激发接收条件和地下传播介质等因素的影响,原始地震记录的子波和相位在不同区域也存在一定差别,这些变化与地下地质信息无关,容易导致解释陷入误区。因此,处理中应采用有效的一致性处理技术,补偿地震记录能量的损失,改善地震记录能量的横向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扩散 反射能量 子波相位 一致性处理 保幅处理
下载PDF
蚌湖洼陷岩性识别的多解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琼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25-27,80,共4页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主要以岩性油藏勘探为主,随着勘探难度的逐步增大,该凹陷除广北、严河少数岩性油藏成功外其他油藏落空井很多。分析其原因,认为岩性圈闭地震识别多解性是造成该区岩性目标失利的主要因素。地震识别多解性主要包括地震...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主要以岩性油藏勘探为主,随着勘探难度的逐步增大,该凹陷除广北、严河少数岩性油藏成功外其他油藏落空井很多。分析其原因,认为岩性圈闭地震识别多解性是造成该区岩性目标失利的主要因素。地震识别多解性主要包括地震资料多解、地震波形多解和地震属性多解。开展宽方位地震资料采集,加强地震资料保幅性处理研究,攻关薄储层的预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多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江凹陷蚌湖洼陷 岩性圈闭地震识别多解性 保幅性处理 薄储层预测研究
下载PDF
鄂西渝东山地资料叠前去噪技术研究
11
作者 关彩琼 文宁香 +1 位作者 毛诗仙 李红艳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0年第3期209-211,共3页
鄂西渝东地区表层和深层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类型的干扰波发育、能量强,原始资料信噪比低。叠前偏移技术的应用,要求叠前数据有更高质量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以鄂西渝东利川地区山地资料为研究对象,在解决近地表静校正的基础上,根... 鄂西渝东地区表层和深层地质条件复杂,不同类型的干扰波发育、能量强,原始资料信噪比低。叠前偏移技术的应用,要求叠前数据有更高质量的信噪比、分辨率和保真度。以鄂西渝东利川地区山地资料为研究对象,在解决近地表静校正的基础上,根据信号与噪声在能量、频率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差异,采用多处理系统多域去噪的方法压制原始资料中的干扰波,合理的高保真叠前去噪提高了处理剖面的信噪比,资料品质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前去噪 干扰波 低信噪比
下载PDF
八面河油田孔店组勘探潜力分析
12
作者 田汉兵 邱建军 +2 位作者 董樱花 张成 陈爱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6-202,共7页
对八面河油田孔店组的地层特征、区域构造背景及构造带划分、成油气基本地质条件、保存条件和成藏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孔店组做出了包括主体鼻状构造带、广北斜坡带和南部斜坡带三个区带的勘探评价及孔店组的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对八面河油田孔店组的地层特征、区域构造背景及构造带划分、成油气基本地质条件、保存条件和成藏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孔店组做出了包括主体鼻状构造带、广北斜坡带和南部斜坡带三个区带的勘探评价及孔店组的油气勘探潜力分析。最终得出八面河油田孔店组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和开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店组 勘探评价 潜力分析
下载PDF
加蓬lotus地区地震资料处理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建 陈军芳 徐文萍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3年第6期68-71,共4页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资料具有静校正问题严重、各种噪音发育、信噪比低和叠加成像困难等特点。采用静校正、叠前去噪以及精细速度分析等关键技术通过对加蓬lotus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采用上述技术能够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 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资料具有静校正问题严重、各种噪音发育、信噪比低和叠加成像困难等特点。采用静校正、叠前去噪以及精细速度分析等关键技术通过对加蓬lotus地区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研究表明,采用上述技术能够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从而取得较好的叠加成像效果,可以为类似地区复杂地表条件下的地震资料处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处理方法 静校正 均值加权噪音衰减 精细速度分析
下载PDF
石油石化企业的安全管理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光华 《安全》 2016年第3期51-52,共2页
石油石化的主要生产形式是以石油、天然气等作为生产原料,通过各种繁琐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制出石油石化产品,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危行业。因而,石油石化企业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叙述了石油石化... 石油石化的主要生产形式是以石油、天然气等作为生产原料,通过各种繁琐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制出石油石化产品,属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高危行业。因而,石油石化企业建立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本文简要叙述了石油石化企业相关安全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企业 安全管理 对策
下载PDF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探索
15
作者 刘春燕 李忠平 +1 位作者 何莉 唐斌 《江汉石油科技》 2008年第2期12-17,24,共7页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战略突破区。经多年对平原海相地层地震资料的分析和方法攻关,从地震资料特征出发,选择有效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从资料处理的角度,阐述了提高海相地层地震资料品质的技术思路... 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是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战略突破区。经多年对平原海相地层地震资料的分析和方法攻关,从地震资料特征出发,选择有效的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从资料处理的角度,阐述了提高海相地层地震资料品质的技术思路与关键技术。围绕噪声衰减技术、静校正技术、一致性处理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开展攻关研究,使江汉平原海相地层地震资料处理方法日臻完善。采用该方法对簰洲二维地震资料、江汉平原区域地震大剖面和沔阳三维地震资料的实际处理,表明这些方法在平原海相资料处理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海相 低信噪比 去噪 一致性处理 层析静校正 偏移成像
下载PDF
湘鄂西山地双复杂介质条件下的静校正技术研究
16
作者 程朋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1-12,18,共3页
湘鄂西地区具有表层结构复杂多变、深部逆掩推覆构造特征强烈的双重复杂性,该区地形起伏剧烈,多种表层结构类型交替出现,野外静校正问题非常突出。TOMODEL层析静校正是一种非线性反演技术,利用地震波初至时间和射线路径反演出近地表速... 湘鄂西地区具有表层结构复杂多变、深部逆掩推覆构造特征强烈的双重复杂性,该区地形起伏剧烈,多种表层结构类型交替出现,野外静校正问题非常突出。TOMODEL层析静校正是一种非线性反演技术,利用地震波初至时间和射线路径反演出近地表速度模型,然后求取静校正量值,从而消除静校正影响。采用初至互换差属性和建立合理的高速顶顶界面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层析反演的近地表速度模型精度,使最终的静校正量值更为合理,进一步提高了地震剖面的成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TOMODEL层析静校正 互换差属性 高速层层速度
下载PDF
湘鄂西中生代弧形叠加扩展的变形记录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永 胡望水 +4 位作者 朱美衡 宋换新 孟江辉 唐文军 王鹏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7-1214,共18页
通过对湘鄂西构造带进行大量的构造形迹测量、解析,结合研究区内构造变形年龄数据的统计分析。明确燕山中期(J;—K_(2))早期弧形构造弧顶方向为330°,并向两侧发散状分布,以大别山、黔中、黄陵隆起为约束点,湘鄂西形成了由南东侧至... 通过对湘鄂西构造带进行大量的构造形迹测量、解析,结合研究区内构造变形年龄数据的统计分析。明确燕山中期(J;—K_(2))早期弧形构造弧顶方向为330°,并向两侧发散状分布,以大别山、黔中、黄陵隆起为约束点,湘鄂西形成了由南东侧至北东侧构造迹线由NE→NEE→EW→NWW逐渐偏转的弧形构造,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近114°。同时早期弧形构造扩展过程中,分别会在弧形构造两翼,形成近SN向(大耳山-茶园断层、乌江-大千断层)和NW向走滑断裂(仙女山断层);燕山晚期(K_(2)末期—K_(2))晚期弧形构造弧顶方向为296°,由于受到齐岳山断裂的影响,晚期弧形构造分成两幕,K_(2)末期(燕山晚期弧形一幕形成)、K_(2)(燕山晚期弧形二幕形成时期)。以大巴山、黔中、黄陵隆起为约束点,湘鄂西形成了由南东侧至北东侧构造迹线由SN向NE逐渐偏转的弧形构造,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近86°。并逐渐向四川盆地扩展,至到华蓥山断裂。两期弧形构造影响强度范围有一定的差异,研究区北东侧以燕山中期弧形构造主控,西南侧以燕山晚期弧形构造主控,造就湘鄂西北东侧与西南侧油气藏赋存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 弧形构造叠加 构造应力场 燕山期
下载PDF
变速成图技术在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低幅度构造解释中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雷卫兵 曹坚明 查树贵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5年第10期91-94,共4页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大,在寻找低幅度构造,用常规速度量板进行地震时深转换,已无法满足高精度构造分析的需要。构造成图精度取决于反射时间的拾取精度和应用于时深转换的速度场精度。在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低幅度构...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地层横向速度变化大,在寻找低幅度构造,用常规速度量板进行地震时深转换,已无法满足高精度构造分析的需要。构造成图精度取决于反射时间的拾取精度和应用于时深转换的速度场精度。在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低幅度构造解释中,采用了波组闭合法在叠偏剖面上进行精细层位追踪,并采用变速构造成图方法即采用层位反偏移技术对零偏移距时间域T 0图进行空间偏移归位,进行逐层层速度反演与三维射线追踪时深转换构造成图。提高了低幅度构造成图精度,是寻找低幅度构造和高精度勾绘构造图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 地层横向速度 低幅度构造 变速成图技术 地震勘探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沙漠区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几个相关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伟 周艳 王玉兰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7期62-64,共3页
阐述了沙漠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提高地震资料品质的关键在于获得尽可能高信噪比原始资料,并对野外采集的表层结构调查、激发药量和接收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影响沙漠区地震资料品质的几个主要因素的方法。
关键词 沙漠区 资料处理 信噪比 采集 激发接收
下载PDF
基于地震数据体结构识别与划分含油气单元
20
作者 李谋杰 蔡炳坤 +1 位作者 袁世雄 林昌荣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1-47,共7页
油气藏(田)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任务,油气单元的有效识别与划分是油气藏(田)勘探成败的关键,是提高油气勘探效率、降低勘探风险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建立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分析含气、含油、含水3种情况下的地球物理响应... 油气藏(田)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重要任务,油气单元的有效识别与划分是油气藏(田)勘探成败的关键,是提高油气勘探效率、降低勘探风险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通过建立水平层状介质模型,分析含气、含油、含水3种情况下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提取和分析地震数据体结构特征。结合实际资料研究表明,在含气、含油情况下,地震数据存在明显的结构特征异常,可以有效识别与划分含油气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地震数据体结构 流体识别 含油气单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