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中-新生代岩石圈厚度演化——来自地热学的证据 被引量:24
1
作者 焦亚先 邱楠生 +3 位作者 李文正 左银辉 阙永泉 刘芳龙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051-3060,共10页
盆地热历史可以为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信息.本文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了鄂尔多斯盆地从东到西7口典型井的热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盆地中生代晚期、古近纪初期以及现今的“热”岩石圈厚度.结果显示,鄂尔... 盆地热历史可以为揭示深部动力学过程提供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信息.本文利用镜质体反射率古温标模拟了鄂尔多斯盆地从东到西7口典型井的热历史,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盆地中生代晚期、古近纪初期以及现今的“热”岩石圈厚度.结果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在早白垩世末期经历了一次热流高峰,热流值为73~78 mW/m2,此后的热流值一直降低至今,现今的平均值61.8 mW/m2;早白垩世末期盆地“热”岩石圈厚度也经历了一次减薄高峰,平均“热”岩石圈厚度为65 km左右,此后逐渐增厚至现今的125 km左右.鄂尔多斯盆地现今“热”岩石圈厚度中等,早古生代200 km的厚岩石圈已不存在;早白垩世末期是其地质发展历史的一个重大变革期,此时“热”岩石圈厚度发生减薄,深部构造活动强烈导致浅部盆地拾升剥蚀剧烈,周缘岩浆活动强烈,多种能源矿产形成,这与华北克拉通东部构造转折的时间以及华北克拉通破坏的高峰时限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构造-热演化 热历史 "热"岩石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