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山凹陷异常高孔带成因与勘探深度下限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磊 孟元林 +4 位作者 曲国辉 陶士振 陶泳行 宋丽环 杨威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7-93,共7页
为了预测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勘探深度下限,根据测井孔隙度、实测孔隙度等资料,研究了福山凹陷异常高孔带的分布和成因。结果表明,福山凹陷纵向上发育4个异常高孔带(Ⅰ-Ⅳ),其深度范围分别为900~1700 m、1800~2850 m、2850~3500 m、350... 为了预测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勘探深度下限,根据测井孔隙度、实测孔隙度等资料,研究了福山凹陷异常高孔带的分布和成因。结果表明,福山凹陷纵向上发育4个异常高孔带(Ⅰ-Ⅳ),其深度范围分别为900~1700 m、1800~2850 m、2850~3500 m、3500~4200 m,对应的孔隙度分别为20%~36%、12%~27%、8%~28%、5%~23%;第Ⅰ、Ⅱ、Ⅲ高孔带的成孔机制,是干酪根脱羧形成的有机酸溶蚀储集层中的长石和碳酸盐胶结物形成次生孔隙,第Ⅳ高孔带主要由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无机酸溶蚀储集层形成;福山凹陷储集层中的岩屑主要为石英岩,具有良好的抗压实性能和护孔作用;福山凹陷储集层含油气的孔隙度下限为10%,勘探深度下限为4100 m,对应于异常高孔带消失、致密砂岩出现的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孔带 致密砂岩 成孔机制 护孔作用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深湖重力流成因分类、发育机制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媛 林松 +1 位作者 林正良 马庆林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3-345,共23页
福山凹陷为北部湾盆地南缘海南隆起斜坡上的一个新生代断陷湖盆。本文充分利用岩心、测井以及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多种理论为指导,结合沉积岩石学、地震沉积学等相关技术,于古近系流沙港组SQEl... 福山凹陷为北部湾盆地南缘海南隆起斜坡上的一个新生代断陷湖盆。本文充分利用岩心、测井以及覆盖整个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等多种理论为指导,结合沉积岩石学、地震沉积学等相关技术,于古近系流沙港组SQEls_2EST+LST时期,在福山凹陷识别出4种深湖重力流沉积岩相类型;通过岩相组合及其转换特征、砂分散体系、地震相分析,对该时期沉积体系展布特征进行细致剖析,进而建立福山凹陷深湖重力流发育机制和沉积模式:西部地区发育以浊流为主、具有典型浊积水道的湖底扇沉积;而东部地区则以砂质碎屑流沉积形成的远端孤立朵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湖重力流 砂质碎屑流 浊流 湖底扇沉积 福山凹陷
下载PDF
福山凹陷花场——白莲地区储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威 肖丽华 +4 位作者 张芬英 崔凯 陶永行 杨家义 包雄峰 《中国锰业》 2017年第3期9-11,共3页
为确定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地区粘土矿物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以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为基础,对福山凹陷花场—白莲北部地区流一段岩心取样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结果表明:福山断陷花场—白莲地区的储层具有强水... 为确定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地区粘土矿物对储层敏感性的影响,以储层敏感性流动实验为基础,对福山凹陷花场—白莲北部地区流一段岩心取样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了敏感性类型、伤害程度。结果表明:福山断陷花场—白莲地区的储层具有强水敏、强盐敏以及酸敏性变化范围大、弱—中等盐敏、弱—无速敏特征;储层流动敏感性综合评价结果为弱敏感。影响储层敏感性最直接的因素是敏感性矿物的分布,即储层所处的成岩相带决定其敏感性类型及敏感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流一段非均质性 储层敏感性
下载PDF
福山凹陷花场北部流一段储层沉积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武 孟元林 +3 位作者 崔凯 陶泳行 刘思琪 余麒麟 《中国锰业》 2017年第3期16-20,共5页
为解决福山凹陷中特低渗透储量比例大、注水开发矛盾突出的问题,利用岩芯、测井、录井等资料,探讨花场地区流一段储层的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分析储层的岩相特征,明确储层的沉积环境。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屑描述建立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 为解决福山凹陷中特低渗透储量比例大、注水开发矛盾突出的问题,利用岩芯、测井、录井等资料,探讨花场地区流一段储层的岩石类型、构造特征,分析储层的岩相特征,明确储层的沉积环境。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屑描述建立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探究砂体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花场北部流一段储层发育两点物源,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微相类型包括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5种类型;流一段储层沉积的砂体以水下分流河道为主,砂体分布具有明显规律性和方向性,水下分流河道的砂体宽度较大,由南至北呈叶状展布。该研究可为福山凹陷进一步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花场地区 流一段 辫状河三角洲
下载PDF
福山凹陷油气分布主控因素与源汇聚成藏模式 被引量:1
5
作者 齐振国 卢政环 +7 位作者 姜福杰 宋泽章 陈迪 张宇琦 郭婧 房舟 王夕榕 刘一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7-792,共16页
福山凹陷是一个“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是北部湾盆地和南海的油气成藏研究的借鉴和参考.福山凹陷油气分布具有“东气西油”、“深气浅油”、“中、东富集”的特点,但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尚不明确,制约着勘探方向的选择.本文在... 福山凹陷是一个“小而肥”的富油气凹陷,是北部湾盆地和南海的油气成藏研究的借鉴和参考.福山凹陷油气分布具有“东气西油”、“深气浅油”、“中、东富集”的特点,但油气运聚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尚不明确,制约着勘探方向的选择.本文在原油和烃源岩色谱-质谱分析、包裹体荧光观察及均一温度测定等实验基础上,结合盆地数值模拟开展了油气运聚成藏过程的分析,重点从源、汇、聚3个关键方面总结了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和规律.结果表明:受东部火成岩侵入的影响,白莲次凹流二段烃源岩成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生烃能力更强;流一段、流三段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断层在涠洲组沉积时期活动速率高,与砂体共同构成了油气输导体系,控制油气运汇的过程和方向,但断层泥质含量南北有较大差异,导致现今断层封闭能力不同;受源、汇、聚3个成藏关键要素控制,皇桐次凹油气主要向北(永安)、东南(红光、花场)、西(朝阳、美台)汇聚,白莲次凹油气主要向北(北部海域)、东南(金凤)、西南(花场)汇聚,与油气运移地化指标示踪结果一致.总体上具有“热促生烃、两凹供烃、断-砂输导、高位聚集、凹早凸晚、深浅分隔、复式成藏”的油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汇聚成藏特征 油气运聚 成藏模式 福山凹陷
原文传递
采油联合站含油污水处理药剂筛选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振 刘瑞刚 +1 位作者 杨亚洲 李平原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3年第20期116-118,共3页
某油田联合站采出水具有高含油、高悬浮物、高细菌、高含硫,并具有高腐蚀和结垢趋势等特点。为保证油田注水水质条件,对污水相应的净水剂、杀菌剂、缓蚀剂、防垢剂开展筛选评价。最终确定的药剂体系处理效果良好,其中净水剂在投加浓度为... 某油田联合站采出水具有高含油、高悬浮物、高细菌、高含硫,并具有高腐蚀和结垢趋势等特点。为保证油田注水水质条件,对污水相应的净水剂、杀菌剂、缓蚀剂、防垢剂开展筛选评价。最终确定的药剂体系处理效果良好,其中净水剂在投加浓度为80 mg/L时,悬浮物可减低至20 mg/L以下,水中含油降低至5 mg/L以下;杀菌剂投加浓度为100 mg/L时,杀菌率可达90%以上;缓蚀剂投加浓度为50 mg/L时,腐蚀速率从0.127 mm/a降低至0.033 mm/a;阻垢剂投加浓度为20 mg/L时,阻垢率达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净水剂 杀菌剂 缓蚀剂 防垢剂
原文传递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层序地层样式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19
7
作者 马庆林 赵淑娥 +1 位作者 廖远涛 林正良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678,共12页
为探究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层序地层样式,运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建立了流沙港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构造活动、盆缘背景、物源供给等影响因素,并结合福山凹陷在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层段以及层序发... 为探究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层序地层样式,运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建立了流沙港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构造活动、盆缘背景、物源供给等影响因素,并结合福山凹陷在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层段以及层序发育的时空差异性特点,将流沙港组层序构成样式总结为4种:断控陡坡型、多级断阶带型、挠曲坡折带型和斜坡型.通过对以上层序样式特征及其内部沉积特点的研究,总结了在不同层序构成样式控制下发育的油气藏圈闭类型,为福山凹陷油气藏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古近系 流沙港组 层序样式 沉积学 油气藏
原文传递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双层结构形成机制 被引量:7
8
作者 林正良 王华 +3 位作者 李红敬 马庆林 李媛 赵淑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9-178,共10页
以北部湾盆地区域构造分析为基础,在福山凹陷构造活动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山凹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了凹陷东部地区古近系地层中双层结构的形成机制问题.研究认为:福山凹陷在平面上受红河断裂的左行走滑和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的双... 以北部湾盆地区域构造分析为基础,在福山凹陷构造活动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山凹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了凹陷东部地区古近系地层中双层结构的形成机制问题.研究认为:福山凹陷在平面上受红河断裂的左行走滑和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的双重作用,流三段沉积期凹陷在旋转-拉分作用下发生强烈的水平伸展,为东部地区下构造层中的反向断层提供动力源,海南隆起的快速隆升作用形成了上构造层中的重力滑动生长断层,渐新统早期在流二段泥岩中发育的火成岩侵入体在凹陷的东部地区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最终形成双层结构.结果表明,双层结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裂陷雏形期、下构造层伸展断裂期、中部塑性层发育期、上构造层形成期以及双层结构定形期5个主要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伸展 双层结构 成因机制 福山凹陷 北部湾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福山凹陷流二段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正良 李红敬 +1 位作者 马庆林 李媛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8,共6页
综合利用钻井、分析化验、岩心等资料,研究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西部地区流二段(流沙港组二段)湖底扇的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通过钻井标定,结合地震属性分析,精细刻画湖底扇体的空间分布形态。结果表明,流二段湖底扇形成于福山凹陷的缓坡... 综合利用钻井、分析化验、岩心等资料,研究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西部地区流二段(流沙港组二段)湖底扇的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通过钻井标定,结合地震属性分析,精细刻画湖底扇体的空间分布形态。结果表明,流二段湖底扇形成于福山凹陷的缓坡带一侧,其受控于同生断裂所形成的断裂坡折;流二段湖底扇主要由南部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滑塌体经过多级断裂控制后进入湖底形成,具有近物源区、多期叠置发育的特点;流二段湖底扇形成于低位体系域形成晚期,主要包括浊积型、滑塌型两种成因类型,扇体形成的触发机制主要为凹陷内强烈的火山活动;流二段湖底扇上部及下部发育巨厚的暗色泥岩,是凹陷内最主要的烃源岩,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底扇 沉积特征 地震属性 福山凹陷
原文传递
福山凹陷西部地区原油地化特征与油源对比 被引量:12
10
作者 卢政环 甘华军 +3 位作者 时阳 陈善斌 王华 马庆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09-1920,共12页
福山凹陷是北部湾盆地的重要含油气单元,是一个"小而肥"的富生烃凹陷.充分利用烃源岩和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数据,针对凹陷内研究较少的西部地区的原油进行地化特征分析,进而研究该区油气藏的油源.研究结果显示凹陷... 福山凹陷是北部湾盆地的重要含油气单元,是一个"小而肥"的富生烃凹陷.充分利用烃源岩和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测试数据,针对凹陷内研究较少的西部地区的原油进行地化特征分析,进而研究该区油气藏的油源.研究结果显示凹陷西部原油主要为轻质油,族组分以高饱和烃和芳烃含量、低非烃+沥青质含量为特点.凹陷西部的原油生油母质为陆源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的混合来源,为陆相湖盆混合型母质特征,不同区块不同层段原油的生油母质具有一定的差别.研究区生油母质沉积环境为偏淡水氧化沉积环境的湖沼相,结合原油成熟度,可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3类:(1)美台-红光流三上段原油,具有"中等成熟度,低奥利烷含量"特征;(2)永安流一上段原油,具有"高成熟度,高奥利烷含量"特征;(3)朝阳流一上段原油,具有"低成熟度,中等奥利烷含量"特征.进一步油源对比结果显示,美台-红光地区流三段原油来自流三段和流二下段烃源岩,而永安地区的流一段烃源岩为永安地区的原油提供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山凹陷 流沙港组 原油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石油地质. PETROLEUM geology.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