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几年国外测井技术进展综述
1
作者 原宏壮 陆大卫 张辛耘 《测井与射孔》 2004年第4期71-80,共10页
在过去五年里,受石油勘探开发需要的推动,并借助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新成就,测井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器的出现,使地层各向异性研究成了热点。新的测井仪器,如裸眼井新型组合测井仪、三... 在过去五年里,受石油勘探开发需要的推动,并借助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新成就,测井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三分量感应和正交偶极声波等新型成像测井仪器的出现,使地层各向异性研究成了热点。新的测井仪器,如裸眼井新型组合测井仪、三分量阵列感应测井仪、油基泥浆电阻率成像测井仪、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等不断出现并得到改进。新的测量工艺技术,如井下永久传感器工艺技术等日趋成熟。本文综合评述了近五年国外测井技术六个方面的重大进展:(1)测井应用基础研究;(2)测井地面系统;(3)裸眼井测井;(4)套管井测井;(5)随钻测井;(6)射孔、取心和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量 测井技术 成像测井仪 地层各向异性 核磁共振测井仪 阵列感应 取心 裸眼井 随钻 射孔
下载PDF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储层岩石油水两相分离数值模拟 被引量:2
2
作者 朱益华 陶果 方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2,共5页
针对岩石物理试验中出现的孔隙流体(油水)两相分离现象,应用格子Boltzmann(LB)方法中的两相不相溶流体的伪势模型,对油水界面动力学行为进行微观数值模拟,分析多孔介质中两相流动的微观特征,并从理论上给出两相不相溶流体界面张力因子G... 针对岩石物理试验中出现的孔隙流体(油水)两相分离现象,应用格子Boltzmann(LB)方法中的两相不相溶流体的伪势模型,对油水界面动力学行为进行微观数值模拟,分析多孔介质中两相流动的微观特征,并从理论上给出两相不相溶流体界面张力因子Gf值的确定方法。模拟由于表面张力造成的油水两相分离现象,在此基础上研究润湿性对真实储层岩心孔隙流体两相分离的影响,并实现全程动态可视化。研究表明,用LB方法进行储层岩石油水两相分离简便易行、形象直观,是研究流体分离规律和特点的重要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岩石 两相分离 格子BOLTZMANN 伪势模型 润湿性
下载PDF
评估射孔井总表皮因子
3
作者 Turhan Yildiz 李鹤昇(译) 《测井与射孔》 2006年第3期49-61,共13页
本文阐述了预测垂直井全层段射孔后的产能和总表皮因子的各种有效方法和软件。把这些方法与电解装置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检查它们的准确度。用半解析三维模型、SPAN6.0软件以及本文描述的简易混合模型,都很好地再现了试验结果。... 本文阐述了预测垂直井全层段射孔后的产能和总表皮因子的各种有效方法和软件。把这些方法与电解装置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检查它们的准确度。用半解析三维模型、SPAN6.0软件以及本文描述的简易混合模型,都很好地再现了试验结果。另一方面,McLeod方法和Karakas-Tariq方法的估计结果,基本上偏离实验数据,因此,使用这两个方法都应当慎重。 文献中有许多方程式.它们预测垂直井的部分层段射孔总表皮因子。用半解析三维模型的结果比较了若干通用模型,结果表明,总表皮因子方程式用各单项指标分量的和来表示是不合适的。 经过对半解析三维模型进行修改,建立了均质地层中全层段射孔和油层段部分射孔的倾斜井的近似模型。另外,文章给出了计算倾斜井射孔总表皮因子的简易混合模型。用于倾斜井射孔的混合模型与近似的三维模型很一致。把计算倾斜井射孔的总表皮因子的若干通用模型,与近似三维模型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它们的准确度。 最后,已经成功开发了预测水平井射孔总表皮因子的简单模型。用这种简单模型证明了,长井段与穿透损害带的射孔相结合,能够克服井眼周围严重的地层损害引起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孔 表皮因子 预测 模型 污染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