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化学水处理体系中气泡特征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童志明 江南 +1 位作者 韦树霞 陈武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150-3154,3161,共6页
介绍了电化学水处理体系中气泡研究新动态。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化学水处理体系中气泡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电化学反应器中气泡生成的4个区域及气泡生成过程的6个阶段;接着介绍了可观测气泡尺寸、行为特征的几种方法及分析模型;重点介绍了... 介绍了电化学水处理体系中气泡研究新动态。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化学水处理体系中气泡产生的机理,并介绍了电化学反应器中气泡生成的4个区域及气泡生成过程的6个阶段;接着介绍了可观测气泡尺寸、行为特征的几种方法及分析模型;重点介绍了气泡尺寸特征、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根据气泡对电化学水处理体系的影响,分析了气泡的正负效应。指出弄清气泡尺寸和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可以控制气泡产生速率及产气量,为电化学水处理技术工业化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水处理 气泡观测 特征与行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流域氟化物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江南 伍名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46-51,共6页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拟合具有趋势性和季节性的流域水体中氟化物含量并进行预测。利用清水江流域2013—2018年的每月氟化物监测数据,用差分和季节差分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平稳化,采用ARIMA乘积季节模型(p,d,q)(P,D,Q)s拟合序列,应用残差...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拟合具有趋势性和季节性的流域水体中氟化物含量并进行预测。利用清水江流域2013—2018年的每月氟化物监测数据,用差分和季节差分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平稳化,采用ARIMA乘积季节模型(p,d,q)(P,D,Q)s拟合序列,应用残差和BIC进行模型参数调整,建立氟化物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对测试集月均氟化物浓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虽然与实测结果有差距,对可能产生预测误差的原因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本模型受环保控污政策及季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氟化物 时间序列
下载PDF
聚硅酸盐絮凝剂絮凝处理含油废水机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洋 张珊慧 +1 位作者 陈武 费伯成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期17-21,共5页
采用测定废水添加絮凝剂前后Zeta电位变化、判别絮凝剂与废水胶粒结合键型、观察絮体的微观结构及测定絮体特性参数与絮凝剂及搅拌条件的变化关系,对合成的7种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定性定量探讨。结果表明,系列聚硅酸盐絮凝... 采用测定废水添加絮凝剂前后Zeta电位变化、判别絮凝剂与废水胶粒结合键型、观察絮体的微观结构及测定絮体特性参数与絮凝剂及搅拌条件的变化关系,对合成的7种聚硅酸盐絮凝剂的絮凝机理进行了定性定量探讨。结果表明,系列聚硅酸盐絮凝剂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废水Zeta电位显著降低,絮凝剂中Mn、B的引入可使絮体强度增强;絮凝剂絮凝性能是絮体多个参数综合的结果,絮体粒径的大小与絮体强度不成正相关,絮体粒径的大小不是决定除浊率的唯一因素,絮体粒径分布集中、强度因子大的沉降速度快,除浊效果好,因此进行水处理时须综合考虑。聚硅酸盐絮凝剂处理模拟含油废水效果好,是絮凝剂吸附电中和/压缩双电层、吸附架桥/沉淀网捕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酸盐絮凝剂 含油废水处理 絮凝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