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椎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林 潘晓东 +3 位作者 李隽 明康 周德 黄丽卿 《颈腰痛杂志》 2015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椎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运用价值。方法对29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行颈部MSCT椎动脉成像并做了DSA的患者椎动脉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所有病例均行MIP等三维成像。结果经MSCT血管成像诊断40支椎动脉狭窄,其中重...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技术对椎动脉狭窄程度评估的运用价值。方法对29例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缺血,行颈部MSCT椎动脉成像并做了DSA的患者椎动脉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所有病例均行MIP等三维成像。结果经MSCT血管成像诊断40支椎动脉狭窄,其中重度狭窄10支,中度8支,轻度22支。DSA共诊断39支椎动脉狭窄,其中重度狭窄10支,中度8支,轻度21支。经与DSA椎动脉造影对比,2种方法在狭窄程度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SCT颈椎动脉成像可多方位立体显示颈椎动脉的形态、走形及狭窄情况,经MIP等三维软件处理后,可获得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MSCT颈椎动脉成像可作为评价椎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椎动脉 后循环缺血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脱水葡萄糖醇与平均血糖及漂移幅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徐蓉 邱凌 +2 位作者 汪思阳 沈婷婷 曲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3年第8期607-610,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脱水葡萄糖醇(1,5-AG)与平均血糖(MBG)及漂移幅度的关系,探讨1,5-AG是否可作为糖尿病临床观察及治疗监控的指标之一。方法选取95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性65例,女性30例,年龄70~88(80.1...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5-脱水葡萄糖醇(1,5-AG)与平均血糖(MBG)及漂移幅度的关系,探讨1,5-AG是否可作为糖尿病临床观察及治疗监控的指标之一。方法选取95例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男性65例,女性30例,年龄70~88(80.1±4.3)岁,连续进行3d的动态血糖监测,统一进餐时间,期间记录每日参比血糖、饮食、服药及锻炼等活动事件。在第3天禁食8h以上,抽取空腹静脉血分别测定1,5-A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蛋白(GSP)等数值。结果1,5-AG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GSP、3d MBG及平均血糖漂移幅度呈负相关(均P<0.05),将1,5-AG与日内不同时段的MBG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其与早餐前1h、早餐后2h、早餐后3h、晚餐后2h、晚餐后3h及2∶00~4∶00的MBG呈负相关(均P<0.05),与其他时段MBG相关性不明显。结论1,5-AG能较好地反映短时间内的MBG水平和血糖漂移,可作为糖尿病筛查和治疗监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1 5-脱水葡萄糖醇 动态血糖监测 血糖漂移
下载PDF
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君君 郑宏超 曹阳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6年第1期37-41,共5页
过去的几十年,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术后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综述近十年的报道,聚焦于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短、... 过去的几十年,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获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生物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术后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现综述近十年的报道,聚焦于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短、长期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预后
下载PDF
比较两种测量方法获得的血压波动对老年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蓉 黄婧娟 +4 位作者 李瑞琳 荣棣君 郝长宁 石一沁 段俊丽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4年第33期6460-6463,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压波动测定方法测定的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456名患有动脉硬化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颈动脉斑块组(n=1012)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44...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血压波动测定方法测定的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关系。方法:以1456名患有动脉硬化老年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根据有无颈动脉斑块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颈动脉斑块组(n=1012)和无颈动脉斑块组(n=444),分别采用经典的标准差方法(SD法)和个体血压波动测定方法(个体法)分别测定每位患者的血压波动,回顾性分析这两种方法测定的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关联性。结果:SD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24 h收缩期血压波动(SBPV)、白天SBPV、夜间SBPV以及24 h舒张期血压波动(DBPV)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而白天和夜间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体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24 h SBPV、白天SBPV、24 h DBPV以及白天DBPV水平较无颈动脉斑块组均明显升高(P<0.05);夜间SBPV和夜间DB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颈动脉斑块组SBPV值出现次数,SD法测定SBPV最多的是10-15 mmHg(n=541),其次是大于15 mmHg(n=399);个体法测定颈动脉斑块组SBPV值出现次数最多的是0-8 mmHg(n=490),其次是8-10 mmHg(n=350)。结论:在老年男性动脉硬化相关疾病患者中,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两种方法均可测定血压波动,但以个体血压波动测定方法更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波动 颈动脉斑块 老年男性 血压水平
原文传递
生物标志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训练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米琼瑶 曹阳 +4 位作者 杨坚 袁文超 范利 刘功亮 邢瑞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35期6997-7000,6945,共5页
运动训练作为心脏康复的核心成分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运动训练的方式、强度、持续周期因不同患者的状态不同或同一患者的不同状态而异。本文主要介绍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或/和冠心病患者运动训练相关的生物... 运动训练作为心脏康复的核心成分是目前心血管疾病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运动训练的方式、强度、持续周期因不同患者的状态不同或同一患者的不同状态而异。本文主要介绍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或/和冠心病患者运动训练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不同的运动训练方式和训练时间对其循环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旨在为这类生物标志物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训练疗效的评估价值提供参考,为心血管患者的康复训练评估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冠心病 运动训练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制与去甲基化药物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熊红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5期7-8,共2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HSC)的克隆性疾病。根据WHO关于血液肿瘤的分类,MDS属于髓系肿瘤,被分成了五种类型,都以骨髓增生而外周血细胞减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stemcell,HSC)的克隆性疾病。根据WHO关于血液肿瘤的分类,MDS属于髓系肿瘤,被分成了五种类型,都以骨髓增生而外周血细胞减少、病态造血及较高的白血病转化风险为特征。根据最通用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可以将MDS分成低危(包括低危和中危.1)和高危(包括中危-2和高危)两个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药物治疗 去甲基化 发病机制 外周血细胞减少 造血干细胞 克隆性疾病 白血病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