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高真空环境类金刚石碳基薄膜摩擦机理研究获进展 被引量:1
1
《表面工程资讯》 2014年第1期28-29,共2页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维材料摩擦学课题组在高真空环境下类金刚石碳基薄膜摩擦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工作相继发表在近期出版的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3,5,5889~5893)和Carbon(2014,66,259~266)。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摩擦机理 碳基薄膜 类金刚石 真空环境 中科院 低维材料 课题组
下载PDF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料研究获进展
2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4期57-57,共1页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胡丽天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胡丽天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在新型仿生结构纳米复合陶瓷润滑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纳米复合陶瓷 润滑材料 仿生结构 中科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础研究 计划项目
下载PDF
中科院兰化所:热喷涂陶瓷涂层摩擦学性能研究获进展
3
作者 《表面工程与再制造》 2020年第3期83-83,共1页
热喷涂陶瓷涂层的摩擦系数较高,传统的润滑剂引入导致涂料的机械性能下降,限制了其应用。由于热喷涂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高耐磨性,因此,开发具备较长使役寿命的自润滑陶瓷涂层,对于解决苛刻工况下机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损和润... 热喷涂陶瓷涂层的摩擦系数较高,传统的润滑剂引入导致涂料的机械性能下降,限制了其应用。由于热喷涂陶瓷涂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和高耐磨性,因此,开发具备较长使役寿命的自润滑陶瓷涂层,对于解决苛刻工况下机械零部件的摩擦、磨损和润滑问题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涂层 热喷涂 机械零部件 润滑问题 摩擦系数 自润滑 摩擦学性能 苛刻工况
下载PDF
第十九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
4
《稀土信息》 2013年第8期46-46,共1页
7月17日,第十九届全国稀土催化学术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期间,展示了包括“新型稀土催化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稀土催化反应机理研究”、“稀土催化与环境保护”、“稀土催化与石油精细化工”、“稀土催化与新能源”等最新成果及进展。
关键词 稀土催化材料 学术会议 兰州 催化反应机理 环境保护 精细化工 新能源
下载PDF
中科院兰化所开发成功环保型三价铬电镀新工艺
5
《表面工程资讯》 2007年第4期9-9,共1页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固体润滑围家重点实验室张俊彦课题组目前开发出一种环保型三价铬电镀新工艺,并已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
关键词 三价铬电镀 环保型 中科院 工艺 重点实验室 固体润滑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表面包覆BaTiO_3纳米复合微粒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6
6
作者 邹玲 乌学东 +2 位作者 王大璞 吴旦 杨生荣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0-594,共5页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了表面包覆硬脂酸的钛酸钡纳米复合微粒。通过FT-IR和XPS可以确认有机修饰层的极性基团通过化学键与无机内核结合;虽然BaTiO3结晶形为无定型,但通过Raman和XRD依然可以确定四方相结构,TEM结果显示纳米微粒的尺寸在1... 通过湿化学法合成了表面包覆硬脂酸的钛酸钡纳米复合微粒。通过FT-IR和XPS可以确认有机修饰层的极性基团通过化学键与无机内核结合;虽然BaTiO3结晶形为无定型,但通过Raman和XRD依然可以确定四方相结构,TEM结果显示纳米微粒的尺寸在10-20nm左右。由于有机修饰层的在影响了BaTiO3的成核机理和晶体生长过程中的择优取向。提出了硬脂酸表面有机修饰BaTiO3纳米微粒的形成机理,并给出其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学法 表面包覆 BATIO3 纳米复合微粒 结构表征 钛酸钡 表面修饰 取向生长 纳米材料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DLC膜及其表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阎兴斌 徐洮 +1 位作者 王博 杨生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56-659,共4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 ,甲醇有机溶剂作碳源 ,在直流电源作用下在单晶硅表面沉积得到碳薄膜。薄膜不溶于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具有较高的硬度 (16GPa左右 ) ,用AFM、Raman和FTIR分析手段对该薄膜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 ,Raman和FTIR结果...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 ,甲醇有机溶剂作碳源 ,在直流电源作用下在单晶硅表面沉积得到碳薄膜。薄膜不溶于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具有较高的硬度 (16GPa左右 ) ,用AFM、Raman和FTIR分析手段对该薄膜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 ,Raman和FTIR结果表明电化学沉积得到的是含氢的类金刚石碳薄膜。通过研究样品薄膜的XPS和XAES谱图特征 ,进一步证实薄膜是DLC薄膜 ,并用线性插入法估算出样品薄膜中SP3的相对含量为 6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DLC膜 甲醇 单晶硅 硬度 线性插入法 类金刚石碳膜
下载PDF
栀子花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宋家玲 杨永建 +1 位作者 戚欢阳 李强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52-755,共4页
目的:研究栀子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各种波谱技术(NMR)及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栀子花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黄酮(1)、5,7,3',5... 目的:研究栀子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利用各种波谱技术(NMR)及理化性质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栀子花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7,3'-三羟基-6,4',5'-三甲氧基黄酮(1)、5,7,3',5'-四羟基-6,4'-二甲氧基黄酮(2)、山柰酚(3)、槲皮素(4)、3β,23-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5)、3β,19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6)、3β,19α,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7)、大黄素(8)、大黄素甲醚(9)、西红花苷-I(10)、β-胡萝卜苷(11)、β-谷甾醇(12)、硬脂酸(13)、棕榈酸(14)、油酸(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栀子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和6为首次从栀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用XPS和XAES分析电化学沉积的DLC膜 被引量:3
9
作者 阎兴斌 徐洮 +1 位作者 王博 杨生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69-573,共5页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以甲醇溶剂作碳源,直流电压作用下在单晶硅表面沉积得到碳薄膜。通过研究石墨、金刚石和样品薄膜的XPS和XAES谱图特征,证明了此方法沉积得到的是DLC薄膜;利用曲线拟合技术在C1s电子能谱图中拟合出sp3峰与sp2峰,并计...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以甲醇溶剂作碳源,直流电压作用下在单晶硅表面沉积得到碳薄膜。通过研究石墨、金刚石和样品薄膜的XPS和XAES谱图特征,证明了此方法沉积得到的是DLC薄膜;利用曲线拟合技术在C1s电子能谱图中拟合出sp3峰与sp2峰,并计算出样品薄膜中sp3碳的相对含量为55%;研究石墨、金刚石和样品薄膜的一阶微分XAES谱图,用线性插入法估算出样品薄膜中sp3碳的相对含量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制备 类金刚石碳膜 DLC膜 XPS XAES 电子能谱 结构特征
下载PDF
有机硅与聚氨酯预聚体或甲基丙烯酸丁酯化学共混物的相结构 被引量:11
10
作者 田军 薛群基 《涂料工业》 CAS CSCD 1997年第2期6-7,共2页
有机硅(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有机树脂,其相界面为一过渡层,改善了两者之间的相容性。而有机硅分散相则根据有机树脂的不同,显示的相也大小不一。聚氨酯预聚体-有机硅共混物的微相分离程度优于甲基丙烯酸丁酯-有机  硅共... 有机硅(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有机树脂,其相界面为一过渡层,改善了两者之间的相容性。而有机硅分散相则根据有机树脂的不同,显示的相也大小不一。聚氨酯预聚体-有机硅共混物的微相分离程度优于甲基丙烯酸丁酯-有机  硅共混物。材料的加工过程影响高聚物的聚集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聚氨酯预聚体 甲基丙烯酸酯 共混物 结构
下载PDF
大叶盘果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永红 张建钢 +2 位作者 何荔 魏小宁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29-231,共3页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大叶盘果菊(Prenanthes macrophylla Franch)中初步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木栓酮(friedelin,1)、木栓醇(friedelanol,2)、α-香树脂醇(α-amyrin,3)、α-香树脂醇乙酸脂(α-amyrin acet... 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和波谱方法鉴定结构,从大叶盘果菊(Prenanthes macrophylla Franch)中初步分离鉴定出8个化合物:木栓酮(friedelin,1)、木栓醇(friedelanol,2)、α-香树脂醇(α-amyrin,3)、α-香树脂醇乙酸脂(α-amyrin acetate,4)、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in acetate,5)、蒲公英甾醇乙酸酯(taraxasteryl acetate,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8),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果菊属 大叶盘果菊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灌木亚菊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永红 魏小宁 +2 位作者 李光文 罗红斌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B06期64-66,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甘肃产灌木亚菊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90.49%,其中单萜、倍半萜类成分较多,这两类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42.39%和27.09%。...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甘肃产灌木亚菊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44种成分,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90.49%,其中单萜、倍半萜类成分较多,这两类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42.39%和27.09%。含量居前三位的成分分别是1,7,7-三甲基-双环庚-2-酮(12.83%),桉叶油素(9.94%)和十氢-α,α,4α-三甲基-8-亚甲基-2-甲醇萘(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亚菊 挥发油 气/质联用
下载PDF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纳米金属多层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石雷 刘维民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8-80,共3页
介绍了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金属多层膜的现状 ,纳米金属多层膜的摩擦学、机械、磁学、电学、光学和催化性能 。
关键词 金属多层膜 组分调制合金 电化学沉积 制备 纳米材料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箭叶橐吾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莉 汪汉卿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24-226,共3页
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技术 ,结合标准谱库 ,对青海产箭叶橐吾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分离鉴定了 39个化合物 ,主要成分为 2 甲基丁烯酸 (5 0 0 1% )、顺 β 松油醇 (2 0 82 % )、反 β 松油醇 (4 0 6 9% )、4 甲基 1... 运用气相色谱 质谱 计算机联用技术 ,结合标准谱库 ,对青海产箭叶橐吾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分离鉴定了 39个化合物 ,主要成分为 2 甲基丁烯酸 (5 0 0 1% )、顺 β 松油醇 (2 0 82 % )、反 β 松油醇 (4 0 6 9% )、4 甲基 1 异丙基 R 3 环己烯 1 醇 (15 4 6 7% )、十二烷 (2 181% )、十四烷 (2 2 76 % )、Tau . Muurolol(3 10 8% )、α 杜松醇 (5 6 82 % )、十六醛 (2 2 6 6 % )、6 ,10 ,14 三甲基 2 十五烷酮(3 4 2 1% )、三十烷 (2 370 % )、二十五烷 (3 76 6 % )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叶橐吾 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 菊科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器接口的制作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关宾 杜斌 +1 位作者 欧庆瑜 俞惟乐 《分析仪器》 CAS 1995年第1期48-51,共4页
介绍了三种用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器的接口的制作方法,对三种结口的性能作了比较.用自制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对Cu^(2+)所作的区带电泳表明,Nafin溶液制备的C型Nafion密封膜式接口性能最好.尽管三种接口均允许对分离毛细... 介绍了三种用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器的接口的制作方法,对三种结口的性能作了比较.用自制高效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对Cu^(2+)所作的区带电泳表明,Nafin溶液制备的C型Nafion密封膜式接口性能最好.尽管三种接口均允许对分离毛细管施加电压,且可有效地隔离两个电化学系统的干扰,但C型接口不会给系统引入附加体积,电阻小,强度高,制作工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器 接口
下载PDF
电解铜品质提升试验研究
16
作者 袁晶晶 牛振华 +3 位作者 李亦婧 殷勤生 鲁兴武 程亮 《甘肃冶金》 2024年第4期86-90,共5页
西北某公司铜系统生产的阴极铜物理外观品质一直存在板面结晶粗糙、结粒严重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多次技术攻关,虽然成品率有所提高,但均未彻底解决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试验研发铜电解液深度净化、固体杂质精密固液分离、添加剂组分... 西北某公司铜系统生产的阴极铜物理外观品质一直存在板面结晶粗糙、结粒严重等问题。针对该问题多次技术攻关,虽然成品率有所提高,但均未彻底解决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本试验研发铜电解液深度净化、固体杂质精密固液分离、添加剂组分及浓度优化的物理化学机理,解决了铜电解生产中质量不稳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铜 添加剂 电解液净化 固液分离
下载PDF
壳聚糖的改性及在化学修饰电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声 苏中兴 +2 位作者 孙新枝 刘岿 冯小强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18-22,31,共6页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衍生物,是一类结构类似于纤维素的氨基多糖生物聚合物,是少数具有荷电性的天然产物之一。壳聚糖分子结构的基本性质是:(1)高分子量、线型聚胺;(2)活性胺基与羟基;(3)阳离子聚合电解质。由于其结...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后的衍生物,是一类结构类似于纤维素的氨基多糖生物聚合物,是少数具有荷电性的天然产物之一。壳聚糖分子结构的基本性质是:(1)高分子量、线型聚胺;(2)活性胺基与羟基;(3)阳离子聚合电解质。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所以具有吸附、螯合金属离子的性能。预计,对壳聚糖改性后,将进一步提高对离子的吸附、螯合能力和选择性。应用在化学修饰电极中将进一步提高离子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及检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改性 分子结构 化学修饰电极 灵敏度 螯合能力
下载PDF
水热法制备硫化镉-氧化石墨烯复合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敏 邵鑫 刘凤珍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1期53-56,共4页
采用Hummers法以鳞片状石墨粉为原料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并用水热法使其与硫化镉复合,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硫化镉的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量弥散X射线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多种现代测试方法对还原氧化石墨烯... 采用Hummers法以鳞片状石墨粉为原料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并用水热法使其与硫化镉复合,制得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硫化镉的复合物.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量弥散X射线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多种现代测试方法对还原氧化石墨烯、还原氧化石墨烯与纳米硫化镉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使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纳米硫化镉 还原氧化石墨烯 复合物
下载PDF
高效毛细管电泳碳柱电极安培电化学检测的理论研究
19
作者 李关宾 欧庆瑜 俞惟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5-58,共4页
推导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碳柱电极安培电化学检测的检测电流表达式,并以自制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对给定直径的工作电极,检测电流正比于碳柱工作电极插入检测毛细管长度的2/3次方,也正比于液体电渗平均体... 推导了高效毛细管电泳碳柱电极安培电化学检测的检测电流表达式,并以自制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系统对其进行了实验验证。对给定直径的工作电极,检测电流正比于碳柱工作电极插入检测毛细管长度的2/3次方,也正比于液体电渗平均体积流速的1/3次方。实验结果与公式吻合很好,说明了检测电流表达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毛细管电泳 电化学检测 HPCE 碳柱电极
下载PDF
电化学制备CN_x薄膜及其结构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刚 阎兴斌 +1 位作者 刘惠文 徐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32-734,共3页
在甲醇 尿素有机溶液中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 ,在单晶硅表面沉积得到掺氮的类金刚石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立叶分光红外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电化学沉积得到的... 在甲醇 尿素有机溶液中 ,采用电化学沉积方法 ,在单晶硅表面沉积得到掺氮的类金刚石薄膜。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立叶分光红外光度计、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其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 :电化学沉积得到的薄膜表面致密 ,但粗糙度较大 ;Raman光谱中出现明显的D峰和G峰 ,说明薄膜中存在无定形结构的碳基质 ;薄膜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为C ,还有少量的N ,C、N之间主要以单键和双键形式相连 ;薄膜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 β C3N4 晶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沉积 CNX薄膜 XP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