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改变大豆皂甙糖基的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田晶 苏志国 +2 位作者 徐龙权 鱼红闪 金凤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4-17,共4页
研究了用酶水解大豆皂甙分子上的部分糖基 ,使皂甙部分水解生成低糖、高活性皂甙的方法。探讨了八种霉菌菌株对七种糖苷键及对皂甙糖基的水解能力 ,得到三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 ,用于水解大豆皂甙。它们分别是 A.niger 848s,A.oryzae慢 ... 研究了用酶水解大豆皂甙分子上的部分糖基 ,使皂甙部分水解生成低糖、高活性皂甙的方法。探讨了八种霉菌菌株对七种糖苷键及对皂甙糖基的水解能力 ,得到三种具有较高活性的菌株 ,用于水解大豆皂甙。它们分别是 A.niger 848s,A.oryzae慢 s,A.oryzae 39s。并通过 TLC和 HPLC分析得到大豆皂甙酶解最佳反应条件为 pH=5,温度 40℃,时间 1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甙 低糖大豆皂甙 酶水解 菌株 水解能力
下载PDF
AB-8树脂法提取大豆皂苷的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田晶 卢明春 +1 位作者 苏志国 金凤燮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6-18,共3页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 ,研究了 AB-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大豆皂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乙醇浸泡浓度为 4 0 % ,最佳流速为 2 .4 ml/ min,最佳乙醇洗脱浓度为 50 % ,建立了AB-8树脂提取大豆皂苷的方法。测定了 AB-8树脂的吸附容量为 1 0 3 .... 以脱脂大豆为原料 ,研究了 AB-8大孔吸附树脂提取和纯化大豆皂苷的方法。确定了最佳乙醇浸泡浓度为 4 0 % ,最佳流速为 2 .4 ml/ min,最佳乙醇洗脱浓度为 50 % ,建立了AB-8树脂提取大豆皂苷的方法。测定了 AB-8树脂的吸附容量为 1 0 3 .2 mg/ g,大豆皂苷的提取率为 9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皂甙 提取 AB-8树脂 脱脂大豆
下载PDF
聚合硫酸铁盐基度与絮凝性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解立平 徐向荣 曾凡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通过对聚铁的絮凝性能实验研究 ,得出了聚铁的盐基度与其絮凝性能的关系 ,并通过对两种不同盐基度聚铁溶液的电动电位测定 ,分析了聚铁的絮凝机理。
关键词 聚合硫酸铁 盐基度 絮凝性能 ζ-电位 絮凝剂
下载PDF
转炉氧枪超音速射流速度衰减和分布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春霞 蔡志鹏 许志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10-13,43,共5页
基于湍流射流理论,对转炉氧枪超音速射流的速度分布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首次得到其动量传递系数k_j和断面速度分布系数λ_j的关系为λ_j<;
关键词 氧枪 超音速射流 动量传递系数 转炉炼钢
下载PDF
神经网络方法在预报高炉铁水硅含量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铁栋 杨章远 许志宏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20,26,共4页
讨论了人工神经元网络(ANN)方法在铁水含硅量预报上的应用策略。选定若干参数作为硅含量的相关变量,建立一个三层BP网络结构,结合现场数据进行学习和预报,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高炉 铁水 含硅量 神经网络
下载PDF
秸秆好氧厌氧耦合发酵生产生物饲料——厌氧发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雪霞 陈洪章 李佐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26-29,共4页
采用固态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相结合的工艺来转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 ,主要研究了厌氧发酵阶段菌种的筛选 ,糖蜜浓度和接种量对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考察了各菌的生长曲线 ,pH、乳酸和还原糖等一些生化特性。结果表明 ,除发酵乳杆菌 1 2 0 ... 采用固态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相结合的工艺来转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 ,主要研究了厌氧发酵阶段菌种的筛选 ,糖蜜浓度和接种量对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考察了各菌的生长曲线 ,pH、乳酸和还原糖等一些生化特性。结果表明 ,除发酵乳杆菌 1 2 0 2 9外 ,其余各菌均适合厌氧发酵 ,糖蜜浓度升高 ,增强厌氧效果 ,5 %的接种量既能启动厌氧发酵。在优化的条件下 ,pH可在 12h内下降到 4 2左右 ,还原糖快速消耗 ,乳酸含量可达 4 %左右 ,菌数达 10 10 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好氧发酵 厌氧发酵 生物饲料 生产
下载PDF
汽爆玉米秸秆固态发酵生产饲料的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杨雪霞 陈洪章 李佐虎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 ,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优化了发酵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发酵温度为 37℃ ,固液比为 1∶3,培养基中 (NH4 ) 2 SO4 的添加量为 4.5 % ,经过 4d发酵 ,蛋白含量为 16 .7% ,FPA酶活为9.5U/g .min ,... 以汽爆玉米秸秆为原料 ,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 ,优化了发酵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发酵温度为 37℃ ,固液比为 1∶3,培养基中 (NH4 ) 2 SO4 的添加量为 4.5 % ,经过 4d发酵 ,蛋白含量为 16 .7% ,FPA酶活为9.5U/g .min ,失重率为 2 7%。汽爆秸秆发酵结果好于未处理的秸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固态发酵 汽爆 饲料 生产
下载PDF
内循环快速流化床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兆霖 姚建中 +2 位作者 刘淑娟 李洪钟 郭慕孙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6-30,共5页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内循环流化床并实现了快速流态化运转,根据轴向和径向颗粒浓度的测定结果,分析了气固环隙流动和圆管流的差异,经实验数据关联,得到了曳力系数比值C_d/C_(ds)随浓稀相极限颗粒浓度的变化趋势;实验中还考...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内循环流化床并实现了快速流态化运转,根据轴向和径向颗粒浓度的测定结果,分析了气固环隙流动和圆管流的差异,经实验数据关联,得到了曳力系数比值C_d/C_(ds)随浓稀相极限颗粒浓度的变化趋势;实验中还考察了颗粒浓度受操作条件及物性参数的影响结果,并与传统空管快速床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快速流态化 流动特性 流化床
下载PDF
5000m扬矿管纵向振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冯雅丽 李浩然 张云仙 《有色金属》 CSCD 1999年第4期13-18,共6页
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深海采矿系统中的扬矿管进行了静力分析和动态分析,将5000m扬矿管等分成20个两节点梁单元,应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及结构对地震的反应原理建立了扬矿管纵向运动模型.采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研究在... 运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深海采矿系统中的扬矿管进行了静力分析和动态分析,将5000m扬矿管等分成20个两节点梁单元,应用等效线性化方法及结构对地震的反应原理建立了扬矿管纵向运动模型.采用ADINA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研究在海水中不同海浪周期下扬矿管的振动特性可知:扬矿管的一阶纵向共振周期处于海洋中海浪通常出现的周期范围内;共振时扬矿管顶端与末端的纵向振动的相位差接近180°,产生轴向应力很大,给管子的设计和操作带来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采矿 扬矿管 有限元 纵向振动
下载PDF
负压差移动床立管料斗中散体颗粒流动特征Ⅰ流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景山 李洪钟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41,共8页
通过对负压差移动床立管料斗中的散体颗粒流动状态的观察,结合散体颗粒通过料斗的平均质量流率和压力波动信号分析,将散体颗粒流动分成压力控制区、气泡控制区、气栓控制区以及悬料区,并分析了孔口直径、料斗的半锥角和物料特性对流... 通过对负压差移动床立管料斗中的散体颗粒流动状态的观察,结合散体颗粒通过料斗的平均质量流率和压力波动信号分析,将散体颗粒流动分成压力控制区、气泡控制区、气栓控制区以及悬料区,并分析了孔口直径、料斗的半锥角和物料特性对流区的影响,给出流区划分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差移动床 料斗 流区 移动床 立管 流动
下载PDF
矿热炉炉料逾渗结构的冷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储少军 牛强 +1 位作者 刘新宇 王欣 《铁合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共4页
简要论述逾渗理论在矿热炉无 渣法碳热还原冶金工艺中的应用。采用冷态模拟实验研究炉料的“物理配碳”问题,得到导 电钢球粒度和占有比例对模拟炉料比电导的影响规律,建议采用的参数方程描述混合炉料的 比电导。
关键词 埋弧炉 炉料电阻 逾渗结构 矿热炉 物理配碳 冷态模拟 铁合金 碳热还原 还原剂
下载PDF
水溶液中As(Ⅲ)的空气氧化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发饶 柯家骏 赖雅银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2-26,共5页
水溶液中As(Ⅲ)的空气氧化研究张发饶,柯家骏,赖雅银(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赣州钴冶炼厂)1前言砷是有色金属矿产中一种常见的伴生元素。如何有效、经济地脱除砷是湿法冶金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另外,由于砷有剧毒,为减少... 水溶液中As(Ⅲ)的空气氧化研究张发饶,柯家骏,赖雅银(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赣州钴冶炼厂)1前言砷是有色金属矿产中一种常见的伴生元素。如何有效、经济地脱除砷是湿法冶金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另外,由于砷有剧毒,为减少和避免砷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液 脱砷 空气 氧化
下载PDF
细菌浸出含镍磁黄铁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洪枚 《湿法冶金》 CAS 1999年第3期8-12,共5页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硫杆菌浸出含镍磁黄铁矿的研究现状,包括浸出条件、机理和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细菌浸出 含镍磁黄铁矿
下载PDF
ZrO_2陶瓷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岚 李锐星 +2 位作者 梁焕珍 喻克宁 白辰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9-132,135,共5页
对ZrO2 陶瓷粉末制备工艺和ZrO2 陶瓷烧结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 ,并对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简要的概括和说明。
关键词 陶瓷粉末 制备 烧结 氧化锆陶瓷
下载PDF
乙烯氧乙酰化催化剂颗粒异形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振兴 王尚弟 +2 位作者 陈甘棠 王祯祺 杨忠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783-785,共3页
采用颗粒异形化技术研究了球状颗粒开孔孔径和孔数目对乙烯氧乙酰化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颗粒外表面积,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且单孔颗粒的催化剂性能优子多孔颗粒。
关键词 颗粒异形化 乙烯氧 乙酰化 催化剂 活性
下载PDF
折流移动床用于除尘的研究
16
作者 金鑫 宋波 +2 位作者 郭占成 于宪溥 唐惠庆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在折流移动床的气固流动特性的研究基础上,以小米为除尘介质,对折流移动床在除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各种操作条件对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折流移动床用于烟道气除尘效果很好,产物均匀且易于调控,可以实现连续操作,... 在折流移动床的气固流动特性的研究基础上,以小米为除尘介质,对折流移动床在除尘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各种操作条件对过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折流移动床用于烟道气除尘效果很好,产物均匀且易于调控,可以实现连续操作,同时多层床的实现,提高了除尘效率,并且此新型装置的压损显著低于固定床,降低了动力消耗.理论分析建立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流移动床 除尘 烟溢气 废气净化 压损 动力消耗 废气回收
下载PDF
三相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的液相混合特性 被引量:15
17
作者 丛威 刘建国 +1 位作者 欧阳藩 廖永红 《化工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6-79,共4页
在6L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以自行研制的颗粒状固定化酶载体为固相,研究了通气量、颗粒体积和固含量对液体混合时间和循环时间的影响.实验发现,液体的混合时间和循环时间随通气量的增加而降低,颗粒粒度和固含量对循环时间影响较... 在6L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中,以自行研制的颗粒状固定化酶载体为固相,研究了通气量、颗粒体积和固含量对液体混合时间和循环时间的影响.实验发现,液体的混合时间和循环时间随通气量的增加而降低,颗粒粒度和固含量对循环时间影响较小,对混合时间影响较大.高通气量时,固含量几乎不影响循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 反应器 循环时间 混合时间 载体颗粒
下载PDF
大肠杆菌E.coli HB101(pBR322)高密度培养过程质粒的稳定性 被引量:12
18
作者 喻国策 焦瑞身 +1 位作者 王骥程 王树青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5-188,共4页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大肠杆菌E.coli HB101-pBR322)高密度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对质粒的稳定性和β(内酰胺酶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温度在33(39oC、pH为6.4-7.2、DO为 40%-80%、 补料速率在5.4-10.8 g/h范围内变化,以及细胞密度... 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大肠杆菌E.coli HB101-pBR322)高密度培养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对质粒的稳定性和β(内酰胺酶活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温度在33(39oC、pH为6.4-7.2、DO为 40%-80%、 补料速率在5.4-10.8 g/h范围内变化,以及细胞密度达到27.3 g/L、比生长速率达到0.73 h-1时,质粒没有发生丢失现象,但在培养过程中β-内酰胺酶的活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E.coli HB101 (pBR322) 高密度培养 质粒稳定性 Β-内酰胺酶 基因工程菌 发酵
下载PDF
光照与培养密度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长海 鞠宝 欧阳藩 《化工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71-375,共5页
利用光生物反应器对螺旋藻在自然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培养密度对藻体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在通气培养条件下,当培养密度较高时,螺旋藻细胞不仅能耐受超高光照强度的照射,而且还... 利用光生物反应器对螺旋藻在自然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培养密度对藻体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在通气培养条件下,当培养密度较高时,螺旋藻细胞不仅能耐受超高光照强度的照射,而且还可以获得很高的生长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光强 培养密度 温度 生长
下载PDF
藻胆蛋白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HBsAg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萍 顾铭 +1 位作者 戚艺华 欧阳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目的 研制藻胆蛋白荧光标记诊断试剂盒。方法结合检测乙 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以硝酸纤维素膜作为固相包 被载体,采用藻胆蛋白免疫荧光一步法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定值的标准质控 抗原HBsAg样品以及500份血清样品进行同时测... 目的 研制藻胆蛋白荧光标记诊断试剂盒。方法结合检测乙 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以硝酸纤维素膜作为固相包 被载体,采用藻胆蛋白免疫荧光一步法检测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定值的标准质控 抗原HBsAg样品以及500份血清样品进行同时测定。结果目前本法用于血清抗原的检测是可行的,与ELISA法比较,无假阳性现象,随机检出 率达96.6%。结论进一步提高该方法的检出灵敏 度,使之有望成为一种优良、安全、快速的检测标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胆蛋白 免疫 荧光标记法 乙型肝炎 HBSA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