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77
1
作者 董雅文 周雯 +1 位作者 周岚 周慧 《现代城市研究》 1999年第2期6-8,10,共4页
关键词 生态防护体系 城市化地区 江苏省 南京市 城市生态 生态用地 高等级公路 城市规划 生态区 生态走廊
下载PDF
中国农业地理学研究的回顾与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立三 吴楚材 张海亮 《人文地理》 CSSCI 1996年第S1期11-16,共6页
中国农业地理是在不断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继承发扬古代农业研究中地理传统的基础上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并通过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而不断发展。中国农业地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古代农业研究中的地理思想形成时期;... 中国农业地理是在不断借鉴西方研究成果,继承发扬古代农业研究中地理传统的基础上产生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并通过服务于农业生产实践而不断发展。中国农业地理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古代农业研究中的地理思想形成时期;(2)西方具有近代科学特征的农业地理学引进与中国农业地理学初创时期;(3)建国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地理发展时期;(4)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地理研究振兴时期。中国农业地理伴随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正在走向技术化、应用化和工程化,并出现新的综合化和理论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地理 发展历史 成就回顾
下载PDF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太湖水质的研究 被引量:48
3
作者 王永兴 吴庆龙 +2 位作者 孔志明 臧宇 陈开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太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太湖各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39个样点中有6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 应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太湖水质进行监测,测定太湖各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并进行F检验。结果表明,各样点MCN‰有显著性差异,39个样点中有6个采样点的PI在2以上,和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太湖部分区域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水质监测 蚕豆根尖细胞 微核技术
下载PDF
太湖螺类的实验生态学研究——以环棱螺为例 被引量:20
4
作者 白秀玲 谷孝鸿 张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49-654,共6页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环棱螺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因子及环棱螺对水体悬浮物、透明度及浮游植物的影响等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及进食状况对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均有显著影响.15℃时,环棱螺氨氮的释放速率约为55.60±4.95μg/(g·... 通过室内实验探讨环棱螺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因子及环棱螺对水体悬浮物、透明度及浮游植物的影响等生态特性.结果表明:温度及进食状况对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均有显著影响.15℃时,环棱螺氨氮的释放速率约为55.60±4.95μg/(g·d),磷酸根的释放速率约为2.073±0.120μg/(g·d);而25℃时,环棱螺磷酸根的释放速率是2 819±0.075μg/(g·d),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环棱螺营养盐的释放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且进食状态下环棱螺的营养盐释放速率高于饥饿状态.此外,环棱螺虽在短时间内可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但其释放的营养盐可引起局部水体溶解态氮磷含量的增加,在没有其它初级生产者争夺营养盐和光照等资源的情况下,水体中藻类的再生速率会加快,环棱螺难以对藻类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南此建议在利用螺类进行生态调控的过程中,必须与沉水植物的恢复紧密结合,通过合理的空间搭配,实现水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棱螺 悬浮物质 叶绿素A 太湖
下载PDF
江苏省国内旅游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吴泓 顾朝林 +1 位作者 马荣华 徐晓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55-761,共7页
运用西方旅游者研究理论,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旅游结构特征,通过江苏国内旅游问卷调查,首次对江苏国内旅游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旅游者社会经济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认为江苏国内旅游表现出... 运用西方旅游者研究理论,分析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旅游结构特征,通过江苏国内旅游问卷调查,首次对江苏国内旅游结构特征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旅游者社会经济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产业结构和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认为江苏国内旅游表现出工业社会初期与中后期交错叠合的阶段特征,产业结构正处在明显转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旅游 结构特征 旅游行为 江苏
下载PDF
铜绿微囊藻磷代谢过程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杨柳燕 王勤 +3 位作者 史小丽 蒋丽娟 肖琳 秦伯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6-689,共4页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 将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接入不同磷浓度的培养基中进行光照培养,在分析水中溶解性磷浓度的同时,测定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和微囊藻中总磷、聚磷、可溶性磷以及糖原含量的变化过程,了解不同外源性磷浓度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磷代谢过程。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初始磷浓度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已不再限制微囊藻的生长。处于延迟期的铜绿微囊藻能从水环境中吸收外源性磷,在对数生长初期,藻利用体内的磷进行代谢,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即使外界还有较高的磷,铜绿微囊藻中总磷浓度也随着其生长而不断下降;在稳定期的初期微囊藻中可溶性磷含量达到最高值,藻中聚磷含量在对数期末明显增加,随后下降,而铜绿微囊藻中糖原含量在衰亡期显著增高,以细胞内聚磷变化趋势相反,从而与聚磷互补储存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总磷 聚磷 可溶性磷
下载PDF
东部平原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演变及区域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张运林 秦伯强 黄群芳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49-553,共5页
从区域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东部平原地区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重点湖泊富营养化的演变过程(列举东湖、淀山湖, 巢湖和太湖),阐述东部平原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态及区域特征,并对富营养化区域政策及产业作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 了... 从区域的角度系统分析了东部平原地区主要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重点湖泊富营养化的演变过程(列举东湖、淀山湖, 巢湖和太湖),阐述东部平原地区湖泊富营养化的形态及区域特征,并对富营养化区域政策及产业作了分析,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 了湖泊富营养化防治的区域对策和建议,为寻求生物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 东部平原地区 湖泊富营养化 区域分析 水体污染
下载PDF
零价铁去除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罗梅 刘昔 +4 位作者 陈国梁 邓强 童征 杨宏伟 胡细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4-158,共5页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特点,文章提出了零价铁微电解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质量的废铁屑进行烧杯实验,测定了水样中总磷和总铁等指标,研究了该方法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总磷去除率与反应时间和废铁屑质量成正比关系... 针对微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特点,文章提出了零价铁微电解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同质量的废铁屑进行烧杯实验,测定了水样中总磷和总铁等指标,研究了该方法对微污染水源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研究表明:总磷去除率与反应时间和废铁屑质量成正比关系;除磷优选条件为废铁屑180 g/L,腐木质量为0.5 g/L,铁铜质量比为10∶1,反应时间为6 h时,对总磷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除磷优选条件下的反应为一级反应,速率系数K=0.247;处理后总磷含量低至0.05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质要求,总铁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标准限值0.3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价铁 微电解 微污染 除磷 一级反应
下载PDF
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9
作者 朱广伟 陈英旭 田光明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8-380,共3页
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所储存的过量有机质、N、P等营养物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后,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评述了目前较多采用的强化的自然消减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治理技术以及生态疏浚技术等几种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 介绍了水体沉积物中所储存的过量有机质、N、P等营养物及其他污染物释放后,对水体质量及水生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威胁;评述了目前较多采用的强化的自然消减技术、原位覆盖技术、原位治理技术以及生态疏浚技术等几种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体 技术研究进展 沉积物 污染控制技术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秋瑾 高光 陈伟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61-763,共3页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研究进展 毒性 安全学 蓝藻水华
下载PDF
不同模拟条件下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孙慧卿 王平 江和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146,共6页
随着大量的磷输入水体,太湖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上覆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太湖特征,模拟影响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过程因素中的扰动、溶解氧和pH条件研究表层沉积物的内源磷行... 随着大量的磷输入水体,太湖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湖泊上覆水体磷浓度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针对太湖特征,模拟影响沉积物内源磷释放过程因素中的扰动、溶解氧和pH条件研究表层沉积物的内源磷行为。结果表明,在厌氧环境下有利于磷的释放,且没有扰动条件要比有扰动的释放量大,达到0.297 mg/L;好氧条件不利于磷的释放,经过好氧培养的沉积物中有机磷平均减少了约50%,好氧-厌氧交替使得铁结合态磷提高了0.001 8 mg/g。pH 8.2~8.6有助于沉积物磷的释放,且不同pH值下沉积物磷的最大释放时间不同,pH 9.0沉积物磷在1 d时最大释放量达到0.162 mg/L;沉积物中磷在不同pH下的形态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变,其中铁结合态磷(Fe-P)的转变最大。可见扰动、溶解氧、pH对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有着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磷释放 扰动 好氧 厌氧 太湖沉积物
下载PDF
基于Web GIS技术的湖泊信息资源共享 被引量:7
12
作者 江南 施晶晶 吕恒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2期87-93,共7页
采用Browser/Server系统架构,使用ArcIMS作为网络地图发布平台,结合先进的ASP技术,开发网络湖泊数据库,实现湖泊信息资源的共享。湖泊信息资源包括湖泊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以及湖泊的地图、遥感影像和风景照片等。基于WebGIS... 采用Browser/Server系统架构,使用ArcIMS作为网络地图发布平台,结合先进的ASP技术,开发网络湖泊数据库,实现湖泊信息资源的共享。湖泊信息资源包括湖泊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以及湖泊的地图、遥感影像和风景照片等。基于WebGIS的湖泊信息系统,其功能有湖泊数据库的基本管理功能和基本空问分析功能,它们主要是空间与属性数据的编辑与更新,信息的检索与查询,矢量数据的显示、缩放、漫游,缓冲区分析,以及专题图制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IS技术 数据库 信息共享 湖泊
下载PDF
浅水富营养化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大型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对水质影响(英文)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玉超 于谨磊 +1 位作者 陈亮 刘正文 《生态科学》 CSCD 2008年第5期376-379,共4页
实现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修复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的建立,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核心则是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因此,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水质变化,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 2... 实现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修复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的建立,而实现这一途径的核心则是沉水植物群落的恢复。因此,研究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水质变化,对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的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 2007 年 12 月至 2008 年 7 月,对惠州西湖南湖生态修复过程中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以及对水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生态修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结果表明:5 月份之前,南湖中黑藻比例明显高于苦草,分别为 65%和 30%左右;之后,在鱼类调控以及人为干扰等措施下,黑藻比例急剧下降,降至约 5%以下;而苦草则大幅增到 95%左右。沉水植物覆盖率也从 40%增加到约 95%左右。由此可见,南湖已由先锋物种黑藻为主的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以苦草为主生态系统。在沉水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过程中,水中 TN、TP 以及 chl a 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群落结构变化之前都保持较低水平,在 5 月份达最大值后迅速降低。其可能原因是沉水植物群落转变过程中,生态系统内部各因子变化剧烈,由原来以吸收水体中营养为主的黑藻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以底泥中营养为主的苦草生态系统,加之鱼类搅动及此过程中人为、降雨等因素干扰,导致营养盐水平和 chl a 浓度增加,但随着生态系统的逐步稳定,经过大型沉水植物对营养盐的竞争、悬浮物抑制以及克藻效应等因素,水体质量又逐步得到改善, TN、TP 浓度迅速降到 0.840 mg?L-1和 0.028 mg?L-1L,chl a 则降到 2.562μg?L-1左右,透明度增加到 120cm。由此可见,南湖已由修复前浮游植物主导的混浊态,经过一个短暂的黑藻为主的生态系统,逐步过渡到已苦草为主且较稳定的清水态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生态修复 浅水湖泊
下载PDF
地下水流量预测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向速林 刘占孟 尤本胜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7,共2页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系统,本文根据地下水流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地下水流量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遵义市海龙坝的地下水流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建立的模型较符合本研究区的... 地下水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系统,本文根据地下水流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线性回归分析法的地下水流量预测模型,并将其用于遵义市海龙坝的地下水流量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建立的模型较符合本研究区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流量 预测 降雨量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下载PDF
乡村聚落群结构分形性特征研究——以浙江省平湖县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管驰明 陈干 贾玉连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7-62,共6页
利用概率累积曲线与频率曲线分析浙江省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聚落组成特点 ,初步认为本区聚落群由发展聚落、现存聚落、残遗聚落所组成。应用Hausdorff维数 ,以乡为单位 ,测算并分析了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等级体系结构与组成特征 ;在乡级... 利用概率累积曲线与频率曲线分析浙江省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聚落组成特点 ,初步认为本区聚落群由发展聚落、现存聚落、残遗聚落所组成。应用Hausdorff维数 ,以乡为单位 ,测算并分析了平湖县乡村聚落群的等级体系结构与组成特征 ;在乡级聚落群体系中 ,残遗聚落与发展聚落不属于无标度区 ;在县级聚落群体系中 ,残遗聚落不属于无标度 ,大多数发展聚落属于无标度区。定性分析了乡村聚落群结构分形性形成演化过程 ,表明聚落分形为多重分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群结构 频率曲线 概率累积曲线 形成机制 残遗聚落 发展聚落
下载PDF
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丁建中 金志丰 陈逸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0-36,共7页
研究目的: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探讨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方法,为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计算出6126个网格单元、95个乡镇(街道)、6... 研究目的:深化对主体功能区的认识,探讨基于空间开发潜力评价的泰州市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方法,为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研究结果:(1)计算出6126个网格单元、95个乡镇(街道)、6个市(区)的空间开发潜力指数以及泰州市极限建设用地容量;(2)建设用地预测建立在供给——需求关系之上,根据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和建设用地需求预测,计算出泰州市建设用地总量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城镇用地指标区域分配方案、建设用地城乡统筹方案。研究结论:空间开发潜力评价是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也是建设用地空间配置的重要依据;建设用地空间上的拓展与空间开发潜力指数基本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空间配置 空间开发潜力评价 GIS空间分析法 泰州市
下载PDF
湖磷迁移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文钰 舒金华 +1 位作者 吴延根 舒振文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4-38,共5页
通过湖磷的来源途径(入湖河道、湖区径流、湖面沉降、养殖投饵、底泥释放)和湖体各要素中(水体、浮游植物、大型水生植物、鱼类等)磷迁移过程调查资料的分析,建立了描述磷在上述各要素中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的验证,... 通过湖磷的来源途径(入湖河道、湖区径流、湖面沉降、养殖投饵、底泥释放)和湖体各要素中(水体、浮游植物、大型水生植物、鱼类等)磷迁移过程调查资料的分析,建立了描述磷在上述各要素中迁移过程的数学模型,经实测资料的验证,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湖磷的迁移过程及动态变化规律,对该湖磷浓度预测及磷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磷迁移模型 水污染
下载PDF
基于SWAT模型的图们江流域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尹刚 王宁 +1 位作者 袁星 张捷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4-710,共7页
运用数学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输移转化机制,是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流域尺度长时段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应用于我国南方许多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上都取得了... 运用数学模型模拟非点源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输移转化机制,是当前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流域尺度长时段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应用于我国南方许多流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上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利用SWAT模型建立了东北图们江流域非点源污染数据库,对该流域(中国一侧)划分为5个小流域46个水文单元,分别进行了水文模拟、降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计算。结果表明,图们江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主要的发生区在流域中部,海兰河和布尔哈通河交界的区域内。该区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非点源污染负荷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推测认为该区域为延边州首府延吉市所在地,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繁荣,也造成了局部地区的植被破坏、土地裸露,水保能力下降,因此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另外,通过分析流域内有机氮和有机磷的时空变化特征发现,2007年延吉、龙井地区为氮磷营养物非点源污染最大发生区(有机氮9.76t.a-1,有机磷1.24t.a-1),而2008年除延吉、龙井地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和有机磷非点源污染均有加重的趋势(分别由1.39t.a-1上升到3.82t.a-1,0.17t.a-1上升到0.48t.a-1);氮磷营养物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2007年与2008年除了延吉、龙井一带为最大发生区外,珲春地区有机氮流失有所加重(从1.39t.a-1上升到3.81t.a-1),有机磷流失也有所加重(0.17t.a-1上升到0.48t.a-1),而安图等地区则有所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GIS 非点源污染 图们江流域
下载PDF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吴建楠 程绍铂 姚士谋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7-101,共5页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地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 在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的推动下,城市群地区将成为区域空间未来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研究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有助于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中把握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本研究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空间演化阶段、演化模式、动力机制、城市群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城市群空间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空间结构 研究进展 展望
下载PDF
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20
作者 朱英明 姚士谋 《世界地理研究》 2001年第2期16-24,共9页
区域联系是提高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因此 ,国外对区域联系研究极为重视。本文对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了综述。就研究内容而言 ,包括 :地区联系、中心地联系、城市等级联系、商品流联系、相互作用联系、扩散联系、... 区域联系是提高区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求 ,因此 ,国外对区域联系研究极为重视。本文对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的主要方面进行了综述。就研究内容而言 ,包括 :地区联系、中心地联系、城市等级联系、商品流联系、相互作用联系、扩散联系、模型模拟间接反映的区域联系等七个方面 ;就时序发展看 ,有的区域联系的时间界限非常清晰 ,但大多数区域联系内容是交叉和重叠的 ,贯穿于各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联系 外国 地区联系 中心地联系 城市等级联系 商品流联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