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4·20”芦山强烈地震科研应急简讯
1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3,共1页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迅速启动科技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科技救灾专家组,分四路赶赴地震灾区开展山地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评价、无人机航拍监测...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科院成都山地所迅速启动科技救灾应急预案,成立了"4·20"芦山地震抗震救灾领导小组和科技救灾专家组,分四路赶赴地震灾区开展山地次生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与评价、无人机航拍监测等工作。截至5月10日,专家组分别对芦山县、宝兴县和邛崃市等地的250余个次生山地灾害点进行了调查,查明了芦山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征。并对乐山峨眉山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及灾害治理工程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安全复核,针对各类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科研 山地灾害 芦山县 中科院 成都 次生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类型 抗震救灾
下载PDF
都市近郊型生态农业建设的模式、尺度与对策——以四川成都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邓玉林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共4页
关键词 成都市 生态农业 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 科学技术
下载PDF
山地科学发展三论——为纪念丁锡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作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国阶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5-678,共4页
丁锡祉先生出任成都山地研究所所长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的拨乱反正时期,全国百废待兴,科学研究处于濒危待复状态。成都山地所成立于1966年,刚成立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十多年中基本没开展过像样、完整的科研工作。加之,大部分科研人员... 丁锡祉先生出任成都山地研究所所长是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的拨乱反正时期,全国百废待兴,科学研究处于濒危待复状态。成都山地所成立于1966年,刚成立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十多年中基本没开展过像样、完整的科研工作。加之,大部分科研人员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缺乏科研训练和经验,更缺乏有学术地位的有权威的学术带头人、领导者和组织者。丁先生的到来确如雪中送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祉 自然地理学 科研训练 功能区规划 生态安全 科研人员 三论 学术带头人 全国经济发展 空间发展
下载PDF
陈述彭学术思想及对数字山地研究启示座谈会——纪念陈述彭先生100周年诞辰(1920—2020)
4
作者 文安邦 邓伟 +8 位作者 程维明 范明华 江晓波 陶和平 李爱农 秦保芳 朱颖彦 范建容 南希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2-159,共8页
2020年2月28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陈述彭院士(1920—2008)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1965年,在陈述彭先生的指导下,以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 2020年2月28日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图学家、遥感地学专家,中国遥感应用和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创建者和奠基人,地球信息科学的倡导者陈述彭院士(1920—2008)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1965年,在陈述彭先生的指导下,以原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图室的部分人员为班底,在成都组建了地图室西南分室(2008年更名为成都山地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这对成都山地所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19年12月23日,《山地学报》编辑部、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山地专委会、成都山地所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成都山地所离退休服务与管理中心在成都共同举办了“陈述彭学术思想及对数字山地研究启示座谈会———纪念陈述彭先生100周年诞辰”。座谈会特别邀请了陈述彭先生的弟子、当年与先生共事过以及同期调来成都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历任主任出席。本刊编辑整理刊发一组与会者的发言录音摘录及书面稿,内容涉及陈先生的学术思想、科学精神、人格魅力以及对成都山地所发展的重要贡献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 遥感应用 陈述彭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球信息科学 地理研究所 地图学家 著名地理学家
下载PDF
成都市域农村经济发展特征
5
作者 黄炳康 《国土经济》 1998年第6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成都市 市域经济 农村经济 经济发展
下载PDF
推陈出新 打造成都现代休闲产业与休闲文化
6
作者 陈国阶 《成都发展改革研究》 2009年第6期50-51,共2页
现代体闲是对传统休闲的继承与发展,是与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相联系的,休闲产业更是工业化带来的新型产物。因此,成都的休闲应该走出“农耕文化”之韵味,丰富现代“休闲”之内涵。充分发挥“休闲”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树立新的“... 现代体闲是对传统休闲的继承与发展,是与物质文明的发展程度相联系的,休闲产业更是工业化带来的新型产物。因此,成都的休闲应该走出“农耕文化”之韵味,丰富现代“休闲”之内涵。充分发挥“休闲”的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树立新的“休闲”观,扩大休闲产业,创建产业文化,将最优的宜居环境、创新创业环境与休闲产业和休闲文化创建结合起来,提高成都市的文化魅力和经济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 休闲产业 休闲文化
下载PDF
以剑桥为鉴──谈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
7
作者 方一平 《国土经济》 1995年第3期29-33,共5页
以剑桥为鉴──谈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一平高技术开发区已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起来,并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而科研力量与特定的公司或企业进行... 以剑桥为鉴──谈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方一平高技术开发区已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蓬勃发展起来,并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家科技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而科研力量与特定的公司或企业进行高度专一地结合,已是高新技术开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开发区 经济发展 成都市
下载PDF
基于专家知识的滑坡危险性模糊评估方法 被引量:24
8
作者 朱阿兴 裴韬 +3 位作者 乔建平 陈永波 周成虎 蔡强国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2,共12页
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其危险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多呈非线性关系,同时各因素之间也存在或强或弱的相关性,而目前的危险性评价方法难以体现这些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借助滑坡专家知识并利用模糊推理理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 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众多,其危险性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多呈非线性关系,同时各因素之间也存在或强或弱的相关性,而目前的危险性评价方法难以体现这些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借助滑坡专家知识并利用模糊推理理论进行滑坡危险性评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了①坡度与岩层倾角之差和坡向与岩层倾向之差、②坡度和岩性、③临空面和岩性、④坡形和岩性等四种环境因子组合,以此将不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融入各组合模型中,并将四种组合所得的模糊危险度进行叠加用于滑坡危险度的模糊评价。环境组合模型中的参数利用专家经验给出。将该方法应用于三峡库区云阳-巫山段,得到了滑坡危险性的分级分布图。从滑坡危险性分布图上可清楚发现,本方法所计算出的危险性值在滑坡发生的地区明显高于未发生滑坡的地区,该结果可以用于城镇建设和重要基础规划设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模糊推理 滑坡危险性 三峡 专家知识
下载PDF
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9
9
作者 陈克亮 朱晓东 +2 位作者 朱波 王向华 蔡邦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60-1064,共5页
通过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对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地下水中氮素各种形态的监测分析,研究了该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特征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污染强度约从6月开始上升,一直... 通过2002年4月至2003年4月对川中丘陵区小流域地下水中氮素各种形态的监测分析,研究了该流域地下水硝态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川中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特征与流域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污染强度约从6月开始上升,一直持续到10月,集中在降雨丰富的时段。夏季3个月(6月—8月)是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的高发季节,这与年雨量的60%集中于该季节而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有关。小流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强度中以小流域上部为最高,明显高于该流域的中下部。小流域上部的塘边井样点地下水硝态氮浓度平均达11.26mg·L-1,最高值达14.23mg·L-1,超过WHO所规定的生活饮用水NO-3-N浓度上限的42.3%;小流域中下部地下水硝态氮的污染水平相对较小,以张飞井为最低,平均浓度仅为1.03mg·L-1。小流域地下水中氮素存在形态以NO3--N为主,平均占97.6%,最高达9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地下水 硝态氮
下载PDF
两种主要泥石流排导槽的比较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晓清 王士革 +1 位作者 李德基 崔鹏 《灾害学》 CSCD 2001年第3期12-16,共5页
通过大量的实例工程的考察 ,对两种主要泥石流排导槽——东川槽和 V型槽的设计、投资及运行现状进行比较 ,分析总结出两种排导槽各自的优缺点 ,以供以后设计时参考 ,优化设计 ,更有效防治泥石流 ,节约投资 ,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 泥石流 排导槽 优化设计 东川槽 V型槽
下载PDF
车辆荷载对支护桩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邱洪志 孔纪名 +2 位作者 王仁超 黄森旺 崔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6-493,共8页
通过现场车辆加载试验,测定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及桩后土压力,分析车辆的振动特性,得到了振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进而基于极限平衡分析理论,得到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桩后主动土压力的计算表达式,并讨论了水平振动加速度系数、... 通过现场车辆加载试验,测定加载过程中产生的加速度及桩后土压力,分析车辆的振动特性,得到了振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进而基于极限平衡分析理论,得到了车辆荷载作用下桩后主动土压力的计算表达式,并讨论了水平振动加速度系数、土体内摩擦角、土体重度及桩–土外摩擦角对桩后主动土压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行驶速度越大,引起的响应峰值加速度越大,产生的动土压力幅值越大。当车速相同,加载车辆与桩间距越大,产生的动土压力值越小。通过对文中车辆荷载作用下桩后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的验证,发现实测土压力值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较好。因此,该土压力计算公式可作为车辆荷载作用下支护桩后主动土压力的计算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 车辆荷载 支护桩 基坑
下载PDF
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被引量:47
12
作者 何丙辉 徐霞 辜世贤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30-133,共4页
以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图为主要数据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景观斑块数、斑块形状、多样性、均匀度及破碎度计算、分析和对比,揭示研究区内土地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潼南县以农业景观为背景,其土地利... 以2000年土地利用类型图为主要数据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工具,对潼南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进行景观斑块数、斑块形状、多样性、均匀度及破碎度计算、分析和对比,揭示研究区内土地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表明潼南县以农业景观为背景,其土地利用斑块形状较单一,景观多样性低、异质性差,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 景观生态学 潼南县 景观指数
下载PDF
“4·25”尼泊尔M_(s)8.1地震西藏重灾区次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与危险性分区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森旺 孔纪名 +2 位作者 崔云 王仁超 邱洪志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0-88,共9页
以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899处次生地质灾害点。选取地形、地质、地震、气象水文和人类活动等5类共9项指标,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灾害和各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基于K-prototy... 以地质灾害调查数据为基础,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899处次生地质灾害点。选取地形、地质、地震、气象水文和人类活动等5类共9项指标,利用GIS技术对地质灾害和各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基于K-prototypes聚类分析和最大似然分类法对灾区次生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分区和评价。结果表明:灾区地质灾害因类型而异,呈间断性集中分布;灾害危险性以中、高和极高危险为主,分别占总面积的35.10%、21.67%和24.38%,而极低和低危险区共占18.85%;灾害点的空间分布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危险性分区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次生地质灾害 空间分布 危险性分区
下载PDF
泥石流源地土壤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以蒋家沟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廖超林 何毓蓉 徐佩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5-69,共5页
土壤团聚体的抗蚀性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还未见有泥石流源地土壤团聚体与抗蚀性研究的报道。本文通过对蒋家沟泥石流源地典型剖面土壤团聚体抗蚀性研究,发现由于受山地垂直性气候的影响,该区土壤团聚... 土壤团聚体的抗蚀性特征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已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还未见有泥石流源地土壤团聚体与抗蚀性研究的报道。本文通过对蒋家沟泥石流源地典型剖面土壤团聚体抗蚀性研究,发现由于受山地垂直性气候的影响,该区土壤团聚体抗蚀性与海拔呈协同性变化规律,随着海拔的增加,年降雨量增加,植被覆盖增加,土壤持水量、有机质等胶结物质相对增加,土壤结构相对较好,稳定性好,土壤抗蚀能力增强,水土流失相对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土壤团聚体 化学稳定 抗蚀性
下载PDF
深部储集层孔隙保存的岩石力学实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曹耀华 张年富 +2 位作者 林金凤 况军 李伟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93-396,共4页
岩石力学实验和深井钻探结果表明,在沉积物固结成岩或岩浆冷凝成岩以后,如果地层因溶蚀作用发育较高的孔隙度,这样的储集层不会因上覆地层压力而损失其孔隙性,如果不存在强烈的胶结作用,这种岩石孔隙可以在7~8km甚至更深的条... 岩石力学实验和深井钻探结果表明,在沉积物固结成岩或岩浆冷凝成岩以后,如果地层因溶蚀作用发育较高的孔隙度,这样的储集层不会因上覆地层压力而损失其孔隙性,如果不存在强烈的胶结作用,这种岩石孔隙可以在7~8km甚至更深的条件下得以保存。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孔隙度 岩石力学 油矿床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泥石流的运动机理和减阻 被引量:17
16
作者 王兆印 崔鹏 余斌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43,共7页
野外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两种具有不同动力学特征和机理的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和两相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由卵石、沙和粘土构成,难以区分固相和液相,为典型的非牛顿体,具有间歇性流动、“铺床现象”。高达60%的减阻和显著超高... 野外调查研究发现,存在着两种具有不同动力学特征和机理的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和两相泥石流。粘滞性泥石流由卵石、沙和粘土构成,难以区分固相和液相,为典型的非牛顿体,具有间歇性流动、“铺床现象”。高达60%的减阻和显著超高等流动特点。粘滞性泥石流的阻力远小于流变参数所代表的阻力,传统的利用本构方程研究阻力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研究表明,其30%的减阻是由于铺床作用,另外20%~30%是由于流动混合物充气所致。两相泥石流主要由粗颗粒物质构成,两相之间有明显的相对流动,显示较大的阻力和发生“石街”现象。粘滞性泥石流沟谷的中值坡度为0.16,两相泥石流阻力大,因而河谷的平均坡度较大 (0.19~0.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减阻现象 充气减阻 石街现象 铺床作用 运动机理
下载PDF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64
17
作者 张保华 张二勋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本文从定性、定量两方面分析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必要性,从农村经济现状、投资效益分析两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并对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原则、模式和实施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土地整理 可行性分析 整理模式
下载PDF
汶川地震引起的老虎嘴山体崩塌形成机理与治理方案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赵升 郑明新 王全才 《隧道建设》 2009年第2期243-245,251,共4页
都汶路(都江堰—汶川)作为生命线在5.12大地震中一度被阻断,给人们抗震救灾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结合都汶路老虎嘴路段崩塌体的地质构造、节理裂隙等对它的形成机理以及发生过程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崩塌体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方案。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都汶路 山体崩塌 形成机理 治理方案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法分离鱼腥草总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靖 吕瑞 邓俊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319-323,共5页
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鱼腥草总黄酮进行萃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PEG分子量、两相质量比、萃取温度、萃取p H对分离提取鱼腥草中总黄酮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萃取工艺。经优化后,鱼腥草总黄酮在以mPEG800... 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鱼腥草总黄酮进行萃取分离。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PEG分子量、两相质量比、萃取温度、萃取p H对分离提取鱼腥草中总黄酮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优化了萃取工艺。经优化后,鱼腥草总黄酮在以mPEG800∶m(NH4)2SO4=2.0∶2.0为双水相体系,萃取p H为3.0,水浴温度为50℃时,萃取率可高达98.96%。本方法简单高效,绿色环保,可为鱼腥草总黄酮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鱼腥草 总黄酮 正交实验法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生态学特征随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红丽 田雨 +3 位作者 刘兴良 蔡小虎 何飞 李迈和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32-2839,共8页
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T.P.Yi)分株的丛结构,比叶面积(SLA)、基... 海拔梯度由于包含了温度、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剧烈变化而成为研究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理想区域。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沿海拔梯度研究了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Mitford)T.P.Yi)分株的丛结构,比叶面积(SLA)、基径、株高、枝下高、单株地上部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的分配。结果表明:华西箭竹丛结构表现为平均单丛面积和丛密度随着海拔升高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而单丛分株数先减少后增大;华西箭竹分株生长特征除SLA和枝下高线性降低,其他各调查变量随着海拔升高,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变化趋势,高峰值在2 800 m附近。反映了环境因子随海拔升高的非线性变化。分析认为,高海拔地区的华西箭竹对温度较为敏感,气候变暖将有利于它的生长,因此其分布上限可能会提高。本研究结果拓展和丰富了海拔梯度上植物对异质性环境的适应和响应的规律研究,也可对地震后保护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梯度 气候变暖 种群结构 SLA 地上生物量 华西箭竹 卧龙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