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短尾猴和恒河猴的社会行为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任仁眉 严康慧 +2 位作者 苏彦捷 王庆炜 孙耀忠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07-112,共6页
短尾猴和恒河猴同是猴科猕猴属中两个不同的物种。从习性学的观点看,它们的社会行为模式应是大同而小异的。作者通过对生活在自然栖息地和实验笼内短尾猴所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同文献中已公认的恒河猴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这两种动... 短尾猴和恒河猴同是猴科猕猴属中两个不同的物种。从习性学的观点看,它们的社会行为模式应是大同而小异的。作者通过对生活在自然栖息地和实验笼内短尾猴所观察到的行为模式,同文献中已公认的恒河猴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后发现,这两种动物的社会行为模式虽然在基本上是相似的,但也有明显的差异。有的是行为模式相同,社会含意不尽相同;有的是社会含意相同,模式不同;也有的模式只是短尾猴有,而恒河猴没有。本文把初步观察到的7种不同情况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模式 社会行为 习性学 恒河猴 心理学报 短尾猴 攻击行为 面部表情 活动模式 友谊
下载PDF
左旋咪唑对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ICAM-1、iNOS及IFNγ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邢清和 郑荣远 +2 位作者 韩钊 王永铭 贺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0-421,共2页
关键词 左旋咪唑 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 ICAM-1 INOS IFNΓ MRNA表达 LMS EAE
下载PDF
电针对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内IL-1βmRNA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肖达 陈坚 +2 位作者 陈汉平 雎久红 黄诚 《江苏中医》 CAS 2001年第10期49-50,共2页
本文观察了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大鼠脑水肿程度、脑梗塞灶体积和脑内IL - 1β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MCAO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 ,脑梗塞灶体积明显增大 ,MCAO大鼠皮层、纹状体内 IL - 1βm 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 本文观察了电针对大脑中动脉阻塞 (MCAO)模型大鼠脑水肿程度、脑梗塞灶体积和脑内IL - 1βm RNA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 :MCAO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 ,脑梗塞灶体积明显增大 ,MCAO大鼠皮层、纹状体内 IL - 1βm RNA的表达量明显增加 ;针刺可明显减少脑组织含水量 ,缩小脑梗塞灶体积 ,明显减少纹状体内 IL - 1βm RNA的表达量 ,但对皮层内 IL - 1βm RNA的表达量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 ,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降低脑内 IL - 1β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损伤 IL-1ΒMRNA 电针疗法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快速周期伏安法在定量研究脑内核团多巴胺释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谢俊霞 周宇 姜宏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和方法 :采用快速周期伏安法 (FCV)在体研究电刺激内侧前脑束 (MFB)或腹侧背盖区 (VTA)诱发的纹状体 (CPu)、伏核 (Acb)或中央杏仁核 (CAN)多巴胺 (DA)释放的特点 ,探索电刺激诱发不同核团DA释放的适宜刺激参数。结果 :CPu、Acb与CA... 目的和方法 :采用快速周期伏安法 (FCV)在体研究电刺激内侧前脑束 (MFB)或腹侧背盖区 (VTA)诱发的纹状体 (CPu)、伏核 (Acb)或中央杏仁核 (CAN)多巴胺 (DA)释放的特点 ,探索电刺激诱发不同核团DA释放的适宜刺激参数。结果 :CPu、Acb与CAN的DA释放量及释放动力学特征均有不同。结论 :在应用FCV技术研究脑内不同部位DA释放时 ,应重视适宜刺激参数的选择及运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周期伏安法 电刺激 多巴胺 定量研究 释放
下载PDF
M受体机制在粉防己碱保护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中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钟宁 钱家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 探讨M受体对粉防己碱抗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豚鼠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为心肌损伤模型 ,观察乙酰甲胆碱 (Mch ,0 1μmol·L-1) ,粉防己碱 (Tet,0 3μmol·L-1)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 对照组在缺血... 目的 探讨M受体对粉防己碱抗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豚鼠工作心脏缺血再灌注为心肌损伤模型 ,观察乙酰甲胆碱 (Mch ,0 1μmol·L-1) ,粉防己碱 (Tet,0 3μmol·L-1)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 对照组在缺血复灌后 2 0min ,主动脉压 (A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 (+dp/dtmax) ,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 (-dp/dtmax)仅分别恢复至缺血前的 6 5 6 %±3 6 9%、6 7 9%± 9 0 9%、5 8 8%± 7 6 4%、48 6 %±8 38%。Mch、Tet使AP恢复至缺血前的 80 7%±11 70 %、77 2 %± 6 96 % (P <0 0 1vscontrol) ,LVSP恢复至 97 9%± 6 32 %、93 9%± 10 1% (P <0 0 1vscon trol) ,+dp/dtmax 恢复至 91 2 %± 11 99%、80 0 3%±9 2 4% (P <0 0 1vscontrol) ,-dp/dtmax恢复至 92 13%±6 89%、79 43%± 8 83% (P <0 0 1) ;对照组复灌后心输出量 (CO)、冠脉流量 (CF)均降低 ,恢复率不足 5 0 % ;Mch、Tet能使CO、CF维持于缺血前水平的 90 %、80 %以上。给予阿托品 0 1μmol·L-1阻断心脏M受体可见Mch、Tet保护心功能的作用明显受到抑制 ,心功能各项指标恢复程度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调节心脏M受体能影响Tet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M受体 粉防已碱
下载PDF
高频语抗噪声通讯系统的语言可懂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唐志文 鲁毅钧 +3 位作者 黄锋 梁振幅 童娜 梁之安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1,共4页
通过对高频语抗噪声通讯系统的研究,并经实验证明该系统的高频语通讯具有很强的抗环境噪声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噪声环境中的传递语音。高频语生成的数学表达;高频语通讯装置的研究设计;采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内分别用语音声级85、90、95dB(... 通过对高频语抗噪声通讯系统的研究,并经实验证明该系统的高频语通讯具有很强的抗环境噪声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噪声环境中的传递语音。高频语生成的数学表达;高频语通讯装置的研究设计;采用该装置在实验室内分别用语音声级85、90、95dB(A)在高于该声级的噪声环境下作可懂度实验研究;高频语声级90dB(A)在舰船主机舱室105dB(A)环境下戴与不戴耳塞的可懂度试验。该系统的形成,在语音、环境噪声比为-10至-15dB时语言可懂度可达90%以上。从理论上升到研制装置成功,突破了传统的语言传递遵循部位机理的信噪比必须为+5dB的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噪声通讯系统 语言可懂度 实验研究 高频语 时间机理 语言传递 时间编码
下载PDF
帕金森病鼠的行为和免疫组化及脑微透析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迎春 刘振国 +3 位作者 陈生弟 余慧贞 蒋芝华 周长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应用6-羟多巴胺(6-OHDA)损毁 SD 大鼠单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鼠模型。3周后根据药物诱发试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证实模型制作成功。并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 HPLC-ECD 在体检测 PD 鼠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结果:82只... 应用6-羟多巴胺(6-OHDA)损毁 SD 大鼠单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鼠模型。3周后根据药物诱发试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证实模型制作成功。并用脑微透析技术结合 HPLC-ECD 在体检测 PD 鼠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含量。结果:82只大鼠中有36只阿朴吗啡诱发的旋转次数>7r/min。6-OHDA 注射侧黑质 DA 神经末稍已绝大多数被损毁。6-OHDA 损毁侧纹状体多巴胺及代谢产物明显低于健侧(P<0 05,P<0.01)。结论认为,应用6-OHDA 制备的偏侧 PD 鼠模型是 PD 研究的理想模型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免疫组织化学 脑微透析 多巴胺
下载PDF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2S274位点杂合缺失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崇治 裘国强 +2 位作者 张放 贺林 彭志海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 (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当一条等位基因已经异常的抑癌基因发生杂合缺失可导致肿瘤的形成。本实验通过对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 2S2 74位点杂合缺失情况作一研究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微... 目的 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 (LOH)被认为是结直肠癌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 ,当一条等位基因已经异常的抑癌基因发生杂合缺失可导致肿瘤的形成。本实验通过对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D2 2S2 74位点杂合缺失情况作一研究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微卫星DNA标记D2 2S2 74与 83例结直肠癌病例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PCR反应。 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 ,男 4 0例 ,女4 3例 ,年龄 31至 84岁 ,中位年龄 6 6岁。PCR产物在ABIPrism 377自动荧光测序仪进行电泳 3小时 ,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 2 .1软件进行遗传位点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LOH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采用 χ2 检验 ,P <0 .0 5被视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2 2S2 74 (2 2 q13.32 13.33)位点的杂合缺失率 34.0 4 %。直肠癌的杂合缺失率为 5 0 % (9/ 18) ,高于近端结肠癌的 12 % (2 / 17) (P =0 .0 18) ,远端结肠癌的杂合缺失率为 4 2 % (5 / 12 )较近端结肠的杂合缺失率高 ,但无统计学差异 ,然而将远端结肠、直肠一起考虑 ,它们的杂合缺失率 (14 / 30 ,4 7% )高于近端结肠 (2 / 15 ,13% ) (P =0 .0 15 ) ,提示远端结肠、直肠癌与近端结肠癌发生机制可能有所不同。结论  2 2 q13.32 13.33区域可能存在与结直肠癌发生相关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结直肠癌 D22S274位点杂合缺失分析 微卫星 杂合缺失
下载PDF
带培养室的倒置显微镜下人雪旺细胞形态和运动的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勤 邱云芳 +2 位作者 汪洋 沈馨亚 刘才栋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9-100,共2页
为了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三维结构上人雪旺细胞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将引产人胎儿坐骨神经的雪旺细胞培养在聚酯纤维上,用带培养室的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人雪旺细胞呈梭形,绕聚酯纤维作螺旋式迁移;有的细胞同时抓住两根纤维;在相对静止期... 为了显示体外培养条件下三维结构上人雪旺细胞的形态和运动方式,将引产人胎儿坐骨神经的雪旺细胞培养在聚酯纤维上,用带培养室的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人雪旺细胞呈梭形,绕聚酯纤维作螺旋式迁移;有的细胞同时抓住两根纤维;在相对静止期,细胞虽无位置的迁移,但有频繁的形态变化;分裂后的子细胞有形态和运动时相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体外培养 细胞形态 细胞运动 聚酯纤维
下载PDF
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
10
作者 汤道强 张云怡 +6 位作者 张彦 张湘燕 胡宝瑜 傅爱芬 赵伶兹 郭晓奎 姜叙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1-81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豚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炎症反应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豚鼠腹腔内分别注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无毒株IPAV株,以及非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观察豚鼠各...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豚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炎症反应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豚鼠腹腔内分别注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无毒株IPAV株,以及非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观察豚鼠各脏器的病理改变;EnVision二步法检测钩端螺旋体在各脏器中的分布;应用Real-ti me RT-PCR法检测豚鼠血液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2、MCP-1mRNA的表达。结果钩端螺旋体IPAV株和Patoc1株不能引起豚鼠组织病变,但是在感染早期引起细胞因子的高表达;而Lai株可以引起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病变,但是在感染早期引起细胞因子较低表达。结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毒力株Lai株引起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致病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和赖型无毒株IPAV株,可能与钩端螺旋体病炎症反应轻微有关,有利于钩端螺旋体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在体内繁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外源性牛初乳短链IGF-1治疗改善糖尿病大鼠GH/IGF-1轴的紊乱 被引量:1
11
作者 叶红英 俞茂华 +1 位作者 游利 颜贻谦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观察外源性牛初乳短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BC- t IGF- 1)对糖尿病生长激素 GH/ IGF- 1轴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 (STZ) 5 5 mg/ kg空腹腹腔注射 (IP)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 (DM- C,生理盐水0 .1ml/ d IP)... 目的 观察外源性牛初乳短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BC- t IGF- 1)对糖尿病生长激素 GH/ IGF- 1轴的影响。方法 链脲佐菌素 (STZ) 5 5 mg/ kg空腹腹腔注射 (IP)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 ,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 (DM- C,生理盐水0 .1ml/ d IP)和糖尿病治疗组 (DM- BC,BC- t IGF- 12 5 0 ng/ kg· d- 1 IP)。并设正常对照组 (NC) ,每组 n=5。治疗前测定尾尖血血糖 (BG0 ) ,治疗 6周后测定尾尖血血糖 (BG)、血清果糖胺 (FMN)、甘油三酯 (TG)、胆固醇 (CHO)、GH、IGF- 1和肝脏 IGF- 1含量。结果 与 NC相比 ,DM- C血清 FMN、TG明显升高同时血清 GH升高而血清和肝脏 IGF- 1降低 ;与DM- C相比 ,DM- BC血清 FMN、TG明显降低同时血清 GH降低而肝脏 IGF- 1显著升高。结论 外源性 BC- t IGF- 1治疗改善糖尿病大鼠代谢同时改善了糖尿病时的 GH/ 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短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生长激素 治疗
下载PDF
针刺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雪朝 肖茂磊 孙国杰 《华夏医学》 CAS 2000年第4期556-558,共3页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脑功能 针刺疗法
下载PDF
脑内信息加工的不连续性假说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孝威 孙复川 《应用心理学》 CSSCI 1999年第1期53-54,共2页
根据阅读眼动的实验资料 ,提出脑内信息加工的时间不连续性假说 ,认为脑内加工相继信息间存在暂时性中断。最近观察到的注意间隙现象为这一假说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
关键词 信息加工 阅读眼动 时间不连续性假说 注意间隙
下载PDF
皮质酮对高钾诱导PC12细胞内钙升高的非基因组调节作用
14
作者 娄淑杰 黄秀英 +3 位作者 韩建忠 陈菲 陈宜张 路长林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 :分析皮质酮快速抑制高钾诱导PC12细胞内钙升高的机制。方法 :使用荧光影像系统 ,实时检测细胞内钙变化。结果 :①在预处理PC12细胞 5min后 ,皮质酮可呈量 -效关系抑制高钾诱导的PC12细胞内钙升高。②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的皮质酮 (B ... 目的 :分析皮质酮快速抑制高钾诱导PC12细胞内钙升高的机制。方法 :使用荧光影像系统 ,实时检测细胞内钙变化。结果 :①在预处理PC12细胞 5min后 ,皮质酮可呈量 -效关系抑制高钾诱导的PC12细胞内钙升高。②牛血清白蛋白耦联的皮质酮 (B BSA)可模拟皮质酮快速抑制高钾诱导PC12细胞内钙升高的作用 ,并呈现量 -效关系。③糖皮质激素的细胞内受体拮抗剂RU38486对皮质酮快速抑制效应无明显拮抗作用。④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预处理细胞 3h后 ,皮质酮对高钾诱导PC12内钙升高仍有较强抑制作用。结论 :①皮质酮的作用点位于细胞膜上。②皮质酮的快速作用不直接依赖细胞内蛋白合成和不依赖细胞内糖皮质激素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酮 高钾 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非基因组作用 PC12细胞 非基因组机制 调节作用
下载PDF
转基因成肌细胞脑内移植后帕金森病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变化
15
作者 赵迎春 刘振国 +6 位作者 陈生弟 余慧贞 曹蕾 郑仲承 刘新垣 蒋芝华 周长福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1-51,共1页
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30~250克,用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损毁大鼠右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模型建立三周后,用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向左侧(未损伤侧)旋转... 材料与方法雄性SD大鼠100只,体重230~250克,用6-羟多巴胺(6-OHDA)立体定向微量注射损毁大鼠右侧黑质制备偏侧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模型建立三周后,用阿朴吗啡(APO)诱发大鼠向左侧(未损伤侧)旋转,表明模型制作成功。以往,我们将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颤性麻痹 纹状体 多巴胺 转基因 成肌细胞移植
下载PDF
新型咽鼓管开放功能测试训练仪的研制
16
作者 杨玉明 姜峰 +6 位作者 王云景 鲁毅均 徐瑞俊 梁振幅 唐志文 史秀凤 梁之安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77-278,共2页
介绍ET-100咽鼓管开放功能测试训练议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应用。
关键词 研制 咽鼓管 传声测量法
下载PDF
随机点立体图刺激的立体视觉诱发电位的神经起源探讨
17
作者 杨东生 胡聪 +4 位作者 李慧 冯波 李欣 胡学华 胡波 《眼科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36-38,共3页
记录A组37例正常人随机点立体图刺激的立体视诱发电位(S-VEP)和B组40例正常人图形翻转刺激的图形翻转视诱发电位(Pr-VEP)。发现:A组有13.5%、35.2%和51.3%的受检者,其S-VEP最大振幅分别出... 记录A组37例正常人随机点立体图刺激的立体视诱发电位(S-VEP)和B组40例正常人图形翻转刺激的图形翻转视诱发电位(Pr-VEP)。发现:A组有13.5%、35.2%和51.3%的受检者,其S-VEP最大振幅分别出现在颅表O1、Oz及O2处。B组受检者Pr-VEP最大振幅在O1、Oz及O2处的分布比例为2.5%、92.5%和5%。两组资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认为S-VEP与Pr-VEP的神经起源有差别,S-VEP主要起源于18区并有右侧大脑半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电位 视觉 神经元 随机点立体图
下载PDF
脑激活水平和主观体验强度的定量关系
18
作者 唐孝威 孙复川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1年第1期41-43,共3页
综合现有各种实验资料 ,推导对于同一个物理刺激 ,人的脑区激活水平和人的主观体验强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
关键词 脑区激活水平 主观体验强度 数学公式
下载PDF
外源ble基因在杜氏盐藻中的瞬时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子兴 孙煜 +2 位作者 刘志学 宋任涛 许政暟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1-416,共6页
利用电击法将带有ble基因的pSP124S转入杜氏盐藻细胞内进行瞬时表达,研究了外源基因在盐藻内的存留及表达情况,确定了合适的电击转化条件,发现利用电击法可以使大量的质粒导入盐藻细胞,质粒在细胞中逐渐降解但至少96h内可以检测得到,外... 利用电击法将带有ble基因的pSP124S转入杜氏盐藻细胞内进行瞬时表达,研究了外源基因在盐藻内的存留及表达情况,确定了合适的电击转化条件,发现利用电击法可以使大量的质粒导入盐藻细胞,质粒在细胞中逐渐降解但至少96h内可以检测得到,外源启动子能够使ble基因有效转录,转录至少可以持续72h,ble基因能够在盐藻细胞中正确翻译,可以作为盐藻遗传转化研究的筛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盐藻 ble基因 电击法 瞬间表达 外源基因 瞬时表达 E基因 盐藻细胞 转化条件 筛选标记
下载PDF
用于提取生物体心脏生化信息的核磁共振技术
20
作者 吕幼华 卢智 周兆年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4,共4页
在国外 ,用核磁共振技术3 1 P -NMR去研究生物体心脏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并逐渐成为核磁共振研究的一大分支。在国内 ,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迟 ,所获得的成果较少。该文简要的介绍了用于提取生物体心脏生化信息的核磁共振技术 ,包括调谐 ... 在国外 ,用核磁共振技术3 1 P -NMR去研究生物体心脏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并逐渐成为核磁共振研究的一大分支。在国内 ,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迟 ,所获得的成果较少。该文简要的介绍了用于提取生物体心脏生化信息的核磁共振技术 ,包括调谐 ,匀场 ,T1的测量 ,3 1 P -NMR参数设置和信息提取方法 ,并给出在各种低氧条件下大鼠心脏生化指标的测量结果。由此可见 ,非损伤性的动态研究 ,并可在同一实验中测定多项生物体的生化指标是3 1 P -NMR的最重要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体 心脏 生化信息 核磁共振技术 弛豫时间T1 非损伤性 动态研究 P-NM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