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EChERS-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28种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24
1
作者 董伟峰 杨春光 +7 位作者 徐凤敏 吴远高 李妍 王法众 刁文婷 马嗣同 田苗 曹际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78-85,共8页
目的采用QuEChERS法净化-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28种菊酯及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补水还原的方法加入去离子水将样品的含水率模拟至大致75%(5 g样品+12 m L水),选取无水硫酸镁、PSA、C18作为吸附剂,根据秤样量确定3种吸附剂的量为150 ... 目的采用QuEChERS法净化-气相色谱法检测大米中28种菊酯及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补水还原的方法加入去离子水将样品的含水率模拟至大致75%(5 g样品+12 m L水),选取无水硫酸镁、PSA、C18作为吸附剂,根据秤样量确定3种吸附剂的量为150 mg:25 mg:25 mg。提取净化后的大米用气相色谱-ECD检测。结果待测物质在0.01~2.00μ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为0.9735~0.9991),28种农药加标回收率为71.1%~116.8%,精密度为4.1%~15.2%。该方法的检测低限可达0.01~0.10 mg/kg。结论此法完全可满足日常进出口大米农残检验工作,同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节能环保、操作简单、节约成本、省时高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QuEChERS法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玉米存储过程中真菌毒素污染控制与监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翠芬 董伟峰 +5 位作者 李莉 刁文婷 靳胜 王法众 田苗 曹际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30-34,共5页
玉米的安全卫生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一是重金属的污染、二是药剂残留、三是苯并芘污染、四是真菌毒素的侵染。在粮库中长期存储的玉米在贮藏期间质量变化可分为内因的陈化与外因的霉变。其中霉变引起的真菌毒素感染是对玉米品质危害最... 玉米的安全卫生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一是重金属的污染、二是药剂残留、三是苯并芘污染、四是真菌毒素的侵染。在粮库中长期存储的玉米在贮藏期间质量变化可分为内因的陈化与外因的霉变。其中霉变引起的真菌毒素感染是对玉米品质危害最大的因素。本文主要介绍了玉米霉变后能够产生的四种主要真菌毒素的特点及产生条件。通过减少玉米籽粒的破损、控制水分、分类储存等手段来预防玉米霉菌的生长。通过对霉菌活性、霉菌数量和类群、粮温、粮堆气体成分变化、玉米品质指标的理化及微生物的检测等手段来监控和判定玉米品质的变化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存储 真菌毒素 检测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糙米中9种拟除虫菊酯的残留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妍 董伟峰 +6 位作者 王璇 刁文婷 王法众 张静波 刘慧颖 马嗣同 曹际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糙米中9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进行测定。结果 9种农药均在18 min之内流出,相关系数r在0.99以上,回收率均为79.9%~122.8%之...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糙米中9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残留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C18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串联法进行测定。结果 9种农药均在18 min之内流出,相关系数r在0.99以上,回收率均为79.9%~122.8%之间,重现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在11%以内。结论本方法可以简便快捷地一次性检测出糙米中9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较实用于日常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拟除虫菊酯
下载PDF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一级大豆油过氧化值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刘洪生 李博 慈贺 《食品界》 2023年第6期109-111,共3页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是一种抗氧化剂,广泛适用于食品工业。本试验向5L小包装一级大豆油中添加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同时做空白对比实验,在保质期内每月检测两组样品的过氧化值,进行数据对比,从而验证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5L小包装一...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是一种抗氧化剂,广泛适用于食品工业。本试验向5L小包装一级大豆油中添加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同时做空白对比实验,在保质期内每月检测两组样品的过氧化值,进行数据对比,从而验证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对5L小包装一级大豆油的抗氧化和延长保质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级大豆油 过氧化值 抗氧化剂 小包装 数据对比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食品工业 对比实验
下载PDF
脂肪乳注射液用低甲氧基苯胺值的大豆油精炼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法众 朱靖博 +2 位作者 加国义 林茂森 孙鹏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1-34,共4页
对脂肪乳注射液用低甲氧基苯胺值的大豆油精炼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大豆原料的选择进行分析,脱色工艺中脱色温度、脱色时间、活性白土添加量进行优化,脱臭工艺中脱臭温度进行分析,以甲氧基苯胺值为考察指标,确定了大豆油精炼工艺条件。... 对脂肪乳注射液用低甲氧基苯胺值的大豆油精炼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对大豆原料的选择进行分析,脱色工艺中脱色温度、脱色时间、活性白土添加量进行优化,脱臭工艺中脱臭温度进行分析,以甲氧基苯胺值为考察指标,确定了大豆油精炼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选择美国大豆为原料,脱色工艺条件为脱色温度90~100℃、活性白土添加量0. 5%~1. 0%、脱色时间20~25 min,脱臭温度230~240℃,在此精炼工艺条件下可以获得甲氧基苯胺值小于2. 0的精炼大豆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苯胺值 脂肪乳注射液 大豆油 精炼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