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固定化及其在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王鸿艳 周玲妹 +2 位作者 张晓健 刘鹏 夏筱媛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从10种树脂中筛选出3种固定化效果较好的树脂ECR1030M、LX-1000EP和MC150EP,优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固定化方法。其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的最佳参数为:介质为p H 8.0或6.0的Na_2HPO_4-柠檬酸缓冲液,18 g/L酶液和树脂按20∶1(V/W)比例混合... 从10种树脂中筛选出3种固定化效果较好的树脂ECR1030M、LX-1000EP和MC150EP,优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的固定化方法。其物理吸附法固定化的最佳参数为:介质为p H 8.0或6.0的Na_2HPO_4-柠檬酸缓冲液,18 g/L酶液和树脂按20∶1(V/W)比例混合,30℃、180 r/min固定化3 h,应用于维生素A棕榈酸酯合成研究,所得固定化脂肪酶的酯化比酶活分别为1 055.7 U/g(ECR1030M树脂)、1 077.0 U/g(LX-1000EP树脂)和1 024.3 U/g(MC150EP树脂),同时对固定化酶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其中,ECR1030M树脂固定化酶表现出更好的操作稳定性,重复使用7个批次反应后,固定化CALB的残余酶活90%以上,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产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B 固定化 比酶活 维生素A棕榈酸酯
下载PDF
乳制品常见致病菌选择性共增菌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巧艳 何腾飞 +2 位作者 范萍 平丽英 周育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0,共5页
以乳制品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研究6种基础培养基、2种培养模式、20种培养基添加剂对增菌的影响,并以无显著抑制效应的添加剂对背景微生物进行了抑菌效应研究,建立了一种选择性富集目标菌的ESS培养基... 以乳制品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研究6种基础培养基、2种培养模式、20种培养基添加剂对增菌的影响,并以无显著抑制效应的添加剂对背景微生物进行了抑菌效应研究,建立了一种选择性富集目标菌的ESS培养基。使用该培养基37℃静止培养16 h,可实现目标菌的共增菌,对可能影响目标菌检测的乳制品中其他致病菌有一定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富集培养基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抑菌剂
下载PDF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米尔贝霉素工艺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谢捷 施睿 +2 位作者 匡春兰 方一民 张薇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13-417,共5页
旨在筛选出分离纯化发酵液中米尔贝霉素A3/A4的较佳大孔吸附树脂以及工艺条件.采用静态吸附与解吸、动态吸附与解吸相结合的方法,以树脂的最大吸附量、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HZ816树脂对米尔贝霉素A3/A4有较好... 旨在筛选出分离纯化发酵液中米尔贝霉素A3/A4的较佳大孔吸附树脂以及工艺条件.采用静态吸附与解吸、动态吸附与解吸相结合的方法,以树脂的最大吸附量、解吸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HZ816树脂对米尔贝霉素A3/A4有较好的吸附与解吸效果,吸附等温线属Langmiur型.其较佳的工艺条件为粗提液中米尔贝霉素A3/A4的质量浓度为1 212mg/L,上样流速1.5BV/h,吸附1.5h后,先用7BV的70%乙醇溶液进行洗涤,然后用4BV的90%的乙醇溶液进行洗脱,米尔贝霉素A3/A4的质量浓度可由纯化前的6.4%提升至16.8%,解吸率大于78%.应用HZ816大孔树脂对发酵液中的米尔贝霉素A3/A4进行分离纯化,其工艺简单稳定,具有吸附率和解吸率高、洗脱剂安全低毒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尔贝霉素 大孔树脂 分离
下载PDF
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种子培养工艺及移种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匡春兰 张燕南 +2 位作者 方一民 谢捷 方丽纳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5年第3期28-33,共6页
为提高米尔贝霉素发酵效价及发酵稳定性,对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的种子培养工艺和移种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级种子培养的较佳条件为:接孢量为3%(斜面孢子生长8 d,孢子悬液浓度为1×108~7×108个/m L),28℃培养41 h。可适... 为提高米尔贝霉素发酵效价及发酵稳定性,对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的种子培养工艺和移种标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级种子培养的较佳条件为:接孢量为3%(斜面孢子生长8 d,孢子悬液浓度为1×108~7×108个/m L),28℃培养41 h。可适用于菌株的分离纯化及摇瓶发酵的种子液制备。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发酵罐的放大研究相衔接,采用二级种子培养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一级种子培养30 h后,接入二级种子培养基,培养43 h,此时种子液p H值约7.2,菌浓约29%~33%,总糖含量20 g/L,氨基氮含量292 mg/L,与一级种子的生长状况和生产水平相比,种子液菌浓和米尔贝霉素产量分别提高了4%和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尔贝霉素 种子培养工艺 移种标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