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参真武汤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赵研 甘芮溪 +5 位作者 张小月 程晓昱 葛岚 彭代银 王红松 陈卫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77-82,共6页
目的 探究二参真武汤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灌胃给予SPF大鼠二参真武汤、贝那普利7 d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从出生3 d内的乳鼠心脏中提取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和台盼蓝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与成活率,采用CCK-... 目的 探究二参真武汤抑制心肌细胞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灌胃给予SPF大鼠二参真武汤、贝那普利7 d的方法制备含药血清,从出生3 d内的乳鼠心脏中提取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采用免疫荧光和台盼蓝染色法鉴定细胞纯度与成活率,采用CCK-8法确定二参真武汤含药血清的最佳给药浓度与给药时间,采用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刺激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复制心肌纤维化模型,将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参真武汤组、贝那普利组,采用ELISA法检测胶原蛋白(collagenase,Col)-Ⅰ和Col-Ⅲ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Col-Ⅰ、Col-Ⅲ、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α-SMA、Col-Ⅰ、Col-Ⅲ、PI3K、AKT、mTOR mRNA表达水平。结果 提取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与成活率均达到95%以上。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ol-Ⅰ、Col-Ⅲ含量显著升高(P<0.05),α-SMA、Col-Ⅰ、Col-Ⅲ、p-PI3K、p-AKT、p-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参真武汤组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中α-SMA、Col-Ⅰ、Col-Ⅲ、p-PI3K、p-AKT、p-mTOR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二参真武汤抑制心肌纤维化的机制与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原代心肌成纤维细胞 二参真武汤 PI3K AKT MTOR 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树种栽培茯苓品质的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悦航 张越 +9 位作者 段雨婷 庞梦迪 程玥 丁泽贤 孙明杰 王雷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刘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比较松树、泡桐树、枫香树、杜仲树、香椿树栽培茯苓的品质。方法测定不同树种栽培茯苓的生物转化率、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水溶性多糖、总三萜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茯苓可寄生于香椿树以外的其他4种树种,生物转... 目的比较松树、泡桐树、枫香树、杜仲树、香椿树栽培茯苓的品质。方法测定不同树种栽培茯苓的生物转化率、水分、灰分、浸出物及水溶性多糖、总三萜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茯苓可寄生于香椿树以外的其他4种树种,生物转化率、浸出物在杜仲树栽培条件下最高,水分在松树栽培条件下最低,水溶性多糖含量在枫香树栽培条件下最高,灰分在枫香树栽培条件下最低,总三萜含量在泡桐树栽培条件下最高。主成分分析可反映原信息量的85.705%。第一主成分贡献率最高,浸出物及水溶性多糖、总三萜含量在第一主成分上有较高载荷。结论杜仲树、枫香树、泡桐树均有成为代替松木栽培茯苓的潜力,以杜仲树栽培的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栽培基质 树种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ICP-MS及化学计量学研究不同产地茯苓微量元素的差异 被引量:5
3
作者 丁泽贤 姜悦航 +6 位作者 张越 张彩云 王雷 彭代银 俞年军 方玲 陈卫东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10期2133-2139,共7页
目的采用多元素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不同产地茯苓的微量元素差异。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安徽、湖北、云南3个省中6个产地的茯苓样品中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 目的采用多元素结合化学计量学探究不同产地茯苓的微量元素差异。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安徽、湖北、云南3个省中6个产地的茯苓样品中2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两个化学计量学工具构建判别方法。结果 PLS-DA和OPLS-DA分析方法均可将3个产地样品的微量元素明显区分,OPLS-DA的拟合数据程度与预测能力均强于PLS-DA,其中锶(Sr)、铷(Rb)、铯(Cs)、锰(Mn)、钡(Ba)、钼(Mo)和钒(V)元素是最重要的7个变量。结论该方法科学准确,结合PLS-DA和OPLS-DA化学计量学工具,可以明确区分安徽、湖北、云南3个产地茯苓样品的微量元素,为中药茯苓的产地鉴别提供科学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茯苓不同部位16种元素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丁泽贤 姜悦航 +4 位作者 范小玉 李迎凯 张越 陈卫东 方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83-88,共6页
目的测定茯苓的白茯苓、赤茯苓及茯苓皮3个部位的16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茯苓不同部位元素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茯苓不同部位16种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部分元... 目的测定茯苓的白茯苓、赤茯苓及茯苓皮3个部位的16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茯苓不同部位元素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茯苓不同部位16种元素的含量,并对其进行非参数检验、因子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部分元素在茯苓皮中含量较高;不同部位中V、Cr、Mn、Fe、Zn、Rb、Sr、Mo、Cd、Cs、Ba、Pb元素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Ni、Cu、A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u、Cd、Zn、Ba元素是茯苓3个部位的特征性元素;大多数元素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茯苓不同部位对不同元素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不同部位的元素之间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不同部位 元素 分布规律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茯苓多糖的分离纯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孙明杰 张越 +9 位作者 姚亮 王雷 程玥 丁泽贤 姜悦航 段雨婷 黄佳静 俞年军 彭代银 陈卫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分离纯化得到带电性不同的茯苓多糖组分,分析其化学组成性质,比较多糖粗提物和其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茯苓多糖粗提物(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利用二乙氨基乙基(diehlaminowthy,DEAE)-纤维素阴... 目的分离纯化得到带电性不同的茯苓多糖组分,分析其化学组成性质,比较多糖粗提物和其不同组分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茯苓多糖粗提物(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利用二乙氨基乙基(diehlaminowthy,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柱法对多糖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不同带电性的多糖组分PCP-1(水洗糖)和PCP-2(盐洗糖)。结合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测定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衍生化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法等方法对多糖粗提物和2种不同组分的化学组成性质进行研究。以多糖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为评估体外抗氧化活性指标。结果PCP、PCP-1和PCP-2的多糖含量分别为78.16%、93.53%、90.84%,红外光谱出现相似吸收峰,均有多糖的典型吸收。3种多糖均为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按照不同比例组成的杂多糖,分别由不同分子量的多糖片段构成,微观形态没有显著差异。体外抗氧化实验提示PCP-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最高。结论经过分离纯化后的不同茯苓多糖组分的化学结构性质不同,相较于茯苓多糖粗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更强,其中PCP-2的活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多糖 分离纯化 组成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茯苓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程玥 丁泽贤 +6 位作者 张越 姜悦航 王雷 罗建平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73-77,共5页
目的研究茯苓不同提取部位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水飞蓟素100 mg/kg),茯苓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30、60、1... 目的研究茯苓不同提取部位对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水飞蓟素100 mg/kg),茯苓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30、60、120 mg/kg),茯苓醇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以及茯苓多糖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kg),连续灌胃两周后腹腔注射0.5%CCl4溶液诱发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复制12 h后处死小鼠,检测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各给药组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ALT、AST、MDA、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且茯苓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以茯苓多糖高剂量组最接近阳性药物组。结论3种茯苓提取物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以茯苓多糖效果最为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及减轻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提取部位 保肝 抗氧化 抗感染
下载PDF
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快速鉴别不同环境发汗丹参 被引量:4
7
作者 刘洁 单晓晓 +5 位作者 李国转 彭代银 王雷 俞年军 王国凯 陈卫东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空旷阴凉、空旷光照及室内环境下堆积发汗丹参中水提物及醇提物特征,快速鉴别其质量。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ahalanobis distance,PC... 目的采用红外光谱法测定空旷阴凉、空旷光照及室内环境下堆积发汗丹参中水提物及醇提物特征,快速鉴别其质量。方法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建立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ahalanobis distance,PCA-MD)判别模型鉴别分析不同环境下发汗丹参的水提物和醇提物。结果丹参的红外光谱图中主要特征吸收峰在3305、2929、1601、1520、1362、1260、1171、1041、869 cm^(-1)附近;不同环境发汗丹参的水提物和醇提物吸收峰基本相似,但部分特征吸收峰存在数目、位置和吸收强度的差异,表明丹参经不同环境发汗后化学成分和含量发生了改变。在1520、1262 cm^(-1)附近发汗后吸收峰强度增加,推测发汗后水提物中酚酸类含量增加,且3号堆(室内环境)强度明显高于其他炮制品,2号堆次之;发汗醇提物在1740~1650 cm^(-1)处吸收峰增强,提示发汗后酮类含量升高,且2号堆(空旷光照)强度最高,3号堆次之;在发汗过程中1041 cm^(-1)附近吸收峰强度降低,可能发生糖苷的水解和糖类的代谢。PCA-MD判别分析显示,不同环境发汗丹参可完全区分,推测丹参经发汗后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红外光谱结合PCA-MD判别分析可用于不同发汗环境下丹参的准确、快速鉴别及质量评价,为丹参产地不同发汗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化学计量学 丹参 发汗
下载PDF
中药衍生碳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黄倩倩 吴成圆 +7 位作者 滕云峰 杨一凡 梁玉杰 杨尚青 王中 彭代银 王雷 陈卫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089-5097,共9页
中药炭药及中药提取物经高温炭化会产生"中药炭质药物纳米粒",其过程与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的制备工艺类似。由于粒径小于10 nm,称之为"中药衍生碳量子点"。炭药的质量标准是"存性",以中... 中药炭药及中药提取物经高温炭化会产生"中药炭质药物纳米粒",其过程与碳量子点(carbon quantum dots,CDs)的制备工艺类似。由于粒径小于10 nm,称之为"中药衍生碳量子点"。炭药的质量标准是"存性",以中药为原材料制备而成的CDs,不仅具有止血、抗肿瘤等功效,而且具有低毒、水溶性好、生物相容性高、光致发光性能优异等特点,可用于离子检测、药物分析传感、细胞成像、药物递送等领域。从中药衍生碳点在疾病治疗、生物传感和细胞成像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当前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衍生碳点 荧光特性 疾病治疗 生物传感 细胞成像 药物递送
原文传递
茯苓多糖提取物调控CYP2E1及NF-κB炎症通路改善小鼠酒精性肝病 被引量:25
9
作者 姜悦航 张越 +7 位作者 王妍妍 张文馨 王梦文 刘超群 彭代银 俞年军 王雷 陈卫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34-140,共7页
建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模型,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PCP)提取物对ALD小鼠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及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AL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60只SPF级雄性C57BL... 建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模型,研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PCP)提取物对ALD小鼠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及核因子κB(NF-κB)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AL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60只SPF级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联苯双酯200 mg·kg^(-1))、茯苓多糖低剂量组(50 mg·kg^(-1))、茯苓多糖高剂量组(200 mg·kg^(-1)),建立Gao-binge模型并给药。观察肝脏形态及病理学变化,计算脏器指数,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试剂盒分别测定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巨噬细胞激活情况,Western blot分析主要代谢酶CYP2E1及Toll样受体4(TLR4)、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PCP给药组可显著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肝组织炎性巨噬细胞数量减少,并且各给药剂量组ALT、AST、MDA、IL-6、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茯苓多糖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调控代谢酶CYP2E1的表达和抑制TLR4/NF-κB炎症信号通路,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抑制ALD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酒精性肝病 CYP2E1 NF-ΚB
原文传递
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03
10
作者 邓桃妹 彭代银 +6 位作者 俞年军 王雷 张越 丁泽贤 程玥 陈卫东 刘昌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703-2717,共15页
茯苓Poriacoco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在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 茯苓Poriacocos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在药品、食品及保健品中均有广泛应用。随着对茯苓的深入研究,其三萜类和多糖等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应用开发研究备受关注。对茯苓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系统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的概念,从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效、传统药性、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加工方法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茯苓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为茯苓质量评价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质量标志物 药食同源 三萜类 多糖类
原文传递
甘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探讨 被引量:176
11
作者 邓桃妹 彭灿 +3 位作者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王雷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60-2676,共17页
甘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草药,其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甘草在食品、医药及化工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日益上涨,因此解决甘草... 甘草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草药,其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类、香豆素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抗纤维化等多种药理活性。随着甘草在食品、医药及化工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日益上涨,因此解决甘草的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通过总结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并结合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从植物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功效和药性、入血成分、化学成分可测性、不同加工炮制方法等几个方面对甘草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为建立甘草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质量标志物 三萜皂苷类 黄酮类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6
12
作者 程玥 丁泽贤 +6 位作者 张越 姜悦航 王雷 罗建平 彭代银 俞年军 陈卫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4332-4340,共9页
茯苓为国家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多糖作为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存在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 茯苓为国家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多糖作为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存在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总结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全面深入探讨茯苓多糖的化学组成和活性,讨论当前存在问题,为深入探究茯苓多糖构效关系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化学结构 结构修饰 药理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