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例四肢多发痛风石的手术治疗
1
作者 吴丹丹 赵雁波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69-370,385,共3页
目的探讨四肢多发痛风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20年1月起,对12例四肢多发痛风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积极控制尿酸水平。结果术后12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全部愈合,无1例感染,患处外观、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血尿酸水平控... 目的探讨四肢多发痛风石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自2020年1月起,对12例四肢多发痛风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积极控制尿酸水平。结果术后12例获得6~12个月随访,切口全部愈合,无1例感染,患处外观、关节功能恢复满意,血尿酸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无1例复发。结论手术是治疗四肢多发痛风石的有效措施,可以改善外观及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 痛风石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及诊疗对策研究
2
作者 张广峰 张晨阳 +1 位作者 孙伟杰 王兴存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7期77-79,共3页
探讨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及诊疗对策。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176例飞行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像学检查,并根据其飞行机种、飞行时间及体重指数(BMI)的差异,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6例... 探讨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因及诊疗对策。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来我院体检的176例飞行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影像学检查,并根据其飞行机种、飞行时间及体重指数(BMI)的差异,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6例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人数38例(21.59%);客机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机种飞行员(P<0.05);飞行时间>2000h的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显著高于飞行时间≤2000h以下的飞行员(P<0.05);24 kg/m2≤BMI<28 kg/m2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病率显著高于BMI指数<24kg/m2飞行员(P<0.05);多元Logtisic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飞行机种、飞行时间及BMI指数均是影响影响飞行员罹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因素。结论 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风险高,其发生与其飞行机种、飞行时间及BMI等存在密切关联,因此要提高警惕,加强疾病的预防及治疗,保证飞行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病因 诊疗对策
下载PDF
研究飞行员罹患颈椎疾病的因素及康复治疗的效果
3
作者 张广峰 赵雁波 +1 位作者 杜有生 王兴存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32-34,共3页
对飞行员罹患颈椎疾病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1~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86例飞行员为研究主体,通过双盲抽签的方式加以分组,即对照组(n=93)与观察组(n=93),分别采取常规康复及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 对飞行员罹患颈椎疾病的因素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1~12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186例飞行员为研究主体,通过双盲抽签的方式加以分组,即对照组(n=93)与观察组(n=93),分别采取常规康复及综合康复治疗,对比2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及颈椎曲度评分。另外通过1:1配比选取186例未合并颈椎病的飞行员并将其纳入非颈椎病组,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患颈椎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2组在年龄及飞行时间等方面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97.85%VS84.95%)(P<0.05);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颈椎曲度评分变化显著,呈下降及提升趋势,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飞行员患颈椎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及飞行时间等,及时开展全面有效的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颈椎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员 颈椎疾病 相关因素 康复治疗
下载PDF
不同入路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雁波 张晨阳 +1 位作者 陈兴康 王国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8期721-725,共5页
目的观察比较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与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八”字入路组(... 目的观察比较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与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骨折复位、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9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八”字入路组(n=54)和“L”形入路组(n=53),“L”形入路组行传统“L”形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八”字入路组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1 d、3 d疼痛介质[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SP)]水平,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影像学指标(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术后12个月手术优良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八”字入路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L”形入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L”形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清5-HT、PGE_(2)、SP水平组间、不同时间点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八”字入路组术后1 d、3 d血清5-HT、PGE_(2)、SP水平较“L”形入路组低(P<0.05)。“八”字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70%)低于“L”形入路组(1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12个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Gissane角、Bohler角、跟骨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治疗中,传统“L”形切口入路和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下钢板内固定疗效均确切,可恢复跟骨结构和形态,但后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疼痛介质释放,对患者术后早期恢复、预后改善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跗骨窦“八”字切口入路 传统“L”形切口入路 内固定 跟骨骨折 骨折复位 疼痛介质 手术优良率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42例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赵雁波 张广峰 吴丹丹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各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程度、年龄及患者意愿,分别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闭合或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结合单边外固定架固定、切开... 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各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骨折类型、程度、年龄及患者意愿,分别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闭合或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或结合单边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后摄X线片定期复查骨折复位情况,指导功能训练,记录治疗1~2年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40例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区均愈合好,13例手法复位保守治疗患者中,骨折区高度小部分丢失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掌倾角丢失,手术治疗患者无高度丢失。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25例,良10例,差5例。结论手术治疗可积极恢复腕关节功能,能有效避免桡骨远端骨折区高度丢失。特别是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年龄偏大者,即使不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行闭合牵引手法整复后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也可一定程度避免保守治疗所致高度丢失发生,影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石膏外固定 骨折固定术 内固定
下载PDF
三种皮瓣修复足前部创面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赵雁波 赵聪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344-345,共2页
目的探讨三种皮瓣修复足前区皮肤缺损伴骨或肌腱组织外露的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8年6月,对收治的58例外伤致足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包括当时缺损及损伤性坏死后缺损)伴不同程度的骨或肌腱组织外露,经清创后,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第1... 目的探讨三种皮瓣修复足前区皮肤缺损伴骨或肌腱组织外露的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8年6月,对收治的58例外伤致足前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包括当时缺损及损伤性坏死后缺损)伴不同程度的骨或肌腱组织外露,经清创后,采用跗外侧动脉皮瓣、第1跖背逆行皮瓣、交腿皮瓣修复创面。结果皮瓣均成活,达到修复闭合创面目的。结论三种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肌腱组织外露创面,血运可靠,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基层医院易于开展,手术成功率高,可用于足前区缺损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足前区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前臂水泥搅拌机绞轧离断伤成功保肢1例救治体会
7
作者 赵雁波 赵聪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502-503,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因水泥搅拌机绞轧致右前臂中远段离断伤1 h急诊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查及异常。专科查体:右前臂距腕上3~7 cm区呈环形皮肤软组织挫断裂损伤,周围皮肤呈环形宽窄不一的紫褐色挫伤,水泥及砂石污染... 1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因水泥搅拌机绞轧致右前臂中远段离断伤1 h急诊入院。入院查体:患者一般情况好,心肺腹未查及异常。专科查体:右前臂距腕上3~7 cm区呈环形皮肤软组织挫断裂损伤,周围皮肤呈环形宽窄不一的紫褐色挫伤,水泥及砂石污染重,创面有出渗血,背侧伸肌腱组织完全断裂,并有不同程度牵拉抽出损伤,尺楼骨完全骨折断裂,呈粉碎性,断端外露,仅剩掌侧少部分屈肌腱组织相连,腕上区未触及尺橈动脉搏动,查及右手呈暗灰青紫色,皮温低,无血运,感觉缺失,各指呈部分屈曲位,无自主屈伸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绞轧离断 保肢
下载PDF
损伤控制理论对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疗效分析
8
作者 赵雁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分析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理论(DamageControlOrthopaedics,DCO)对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严重的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进行组,其... 分析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理论(DamageControlOrthopaedics,DCO)对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50例严重的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进行组,其中25例为对照组,25例为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行DCO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病死情况、凝血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手术成功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干预组的手术时间(158.69±14.73)min与住院天数(21.85±2.66)d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ISS评分31-50分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总并发症率(12.00%)低于对照组(40.00%)(P<0.05),干预组术后3d的PT水平(12.98±1.57)s与APPT水平(28.84±7.22)s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应用DCO的效果显著,能改善其凝血功能,有效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理论 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 凝血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后路开放与经皮椎间孔镜入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广峰 王兴存 +2 位作者 尤兆山 杜金 朱立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开放髓核摘除术(open lumbar microdiskectomy,OLM)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中部战区空军... 目的对比腰椎后路开放髓核摘除术(open lumbar microdiskectomy,OLM)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分析2012年3月-2016年3月中部战区空军医院骨科收治的72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OLM组32例,男性15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9.31±10.48)岁,平均随访时间(32.59±11.00)个月;PELD组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3.40±13.16)岁,平均随访时间(33.08±12.88)个月。记录患者手术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翻修率、术前/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两组基线资料及围术期指标无明显差异,但PELD组在住院时间[(1.60±0.74)d vs(2.50±0.67)d]、术中出血量[(24.05±11.03)ml vs(47.75±12.79)ml]方面优于OL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疼痛指标VAS及功能指标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除在术后1 d PELD组VAS-B(1.95±0.71 vs 2.34±0.86,P<0.05)显著低于OLM组以外,其余各时间点VAS-L及ODI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PELD组有4例翻修,OLM组无翻修,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翻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OLM与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效果相近,PELD住院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程度上有一定优势,但PELD组有一定的翻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后路开放髓核摘除术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联合切开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雁波 张晨阳 +2 位作者 贾桂 王国平 赵聪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联合切开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共42例,接受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联合切开负压封闭吸引治疗,比较病人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跟骨长度、宽度、高度、跟骨...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联合切开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病人共42例,接受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联合切开负压封闭吸引治疗,比较病人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跟骨长度、宽度、高度、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跟骨交叉角Gissane角的变化,分析末次随访Maryland足部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42例病人均按要求完成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8±3.2)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和末次随访时跟骨长度、宽度、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均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末次随访跟骨高度分别为(30.527±4.689)mm、(40.307±4.518)mm、(39.841±4.599)mm,术前、术后、末次随访宽度分别为(38.512±4.428)mm、(27.637±2.114)mm、(27.211±2.480)mm,术前、术后、末次随访长度分别为(64.852±7.592)mm、(71.043±7.486)mm、(72.268±6.812)mm,术前、术后、末次随访Bohler角分别为(3.912±23.432)°、(32.831±5.679)°、(32.272±5.232)°,术前、术后、末次随访Gissane角分别为(98.499±9.321)°、(115.599±7.999)°、(115.903±7.7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ryland足部评分提示优良率为88.10%;42例病人术后未发生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结论经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联合切开负压封闭吸引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可有效恢复跟骨正常长度、宽度及高度,恢复Bohler角、Gissane角解剖水平,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关节内骨折 跗骨窦入路钢板内固定 负压封闭吸引
下载PDF
ERAS指导微创股肌下与传统髌内侧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雁波 张晨阳 +2 位作者 贾桂 王国平 赵聪 《西部医学》 2020年第8期1175-1179,共5页
目的探讨ERAS理念指导采用微创股肌下与传统髌内侧入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骨性关节炎(OA)患者手术方案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9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ERAS理念指导采用微创股肌下与传统髌内侧入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骨性关节炎(OA)患者手术方案的治疗提供新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99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n=52)和传统组(n=47)。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总失血量,术前、术后24 h的血红蛋白含量(Hb),手术前后的VAS评分,下肢周径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微创组术中、术后、总失血量明显低于传统组,术后24 h Hb明显高于传统组(均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时,微创组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5)。微创组术后1天、1周、1个月下肢周径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ERAS理论指导下微创股肌下入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能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理论 微创股肌下入路 传统髌内侧入路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VAS评分
下载PDF
环状RNA hsa_circ_0017247高表达促进骨肉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12
作者 张广峰 王兴存 朱立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34-639,共6页
目的研究环状RNA hsa_circ_0017247在骨肉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骨肉瘤与瘤旁组织,以及Saos-2细胞与hFOB1.19细胞中hsa_circ_0017247表达... 目的研究环状RNA hsa_circ_0017247在骨肉瘤细胞侵袭和迁移的作用。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骨肉瘤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骨肉瘤与瘤旁组织,以及Saos-2细胞与hFOB1.19细胞中hsa_circ_0017247表达。通过小干涉RNA(siRNA)下调Saos-2细胞hsa_circ_0017247的表达,TranswellTM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Saos-2细胞上皮钙黏素(E-cadherin)和神经钙黏素(N-cadheri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水平。结果与瘤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hsa_circ_0017247高表达。高表达hsa_circ_0017247的骨肉瘤具有更高的临床分期及转移率。Saos-2细胞中hsa_circ_001724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hFOB1.19细胞。转染siRNA后,Saos-2细胞内hsa_circ_0017247的表达明显下调,hsa_circ_0017247的低表达可抑制Saos-2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下调hsa_circ_0017247的表达可促进E-cadherin的表达,同时抑制N-cadherin的表达。结论hsa_circ_0017247高表达促进上皮间质转化进而促进骨肉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环状RNA(circRNA) hsa_circ_0017247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下载PDF
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高培刚 张晨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7期782-784,共3页
目的观察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06—2020-06手术治疗的48例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 目的观察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7-06—2020-06手术治疗的48例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联合自体红骨髓移植治疗,对照组24例仅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一期愈合率、术后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结果4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19个月,平均15.5个月。术后未出现骨髓炎、舟骨缺血性坏死、内固定移位或断裂。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骨折不愈合,其余23例(95.8%)骨折一期愈合;对照组4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其余18例(75.0%)骨折一期愈合。观察组骨折一期愈合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撬拨复位经皮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Herbert B型腕舟骨骨折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舟骨血运的破坏,而自体红骨髓移植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降低骨折不愈合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撬拨复位 HERBERT螺钉 内固定 自体红骨髓移植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双极脱位四例
14
作者 高培刚 王兴存 鲍红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例锁骨双极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22年6月,收治4例锁骨双极脱位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7~63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矿车挤压伤2例,交通事故伤1例,重物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7 d,平均5....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例锁骨双极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7年6月—2022年6月,收治4例锁骨双极脱位患者。男3例,女1例;年龄27~63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矿车挤压伤2例,交通事故伤1例,重物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7 d,平均5.0 d。胸锁关节脱位分型:GradeⅡ型1例,Ⅲ型3例;前脱位3例,后脱位1例。肩锁关节脱位分型:TossyⅡ型2例,Ⅲ型2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胸锁关节、肩锁关节分别采用外踝锁定钛板、锁骨钩钢板固定。结果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根据Rockwood评分法评定,获优3例、良1例。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发生。4例均于术后5~7个月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平均6个月;取出后无关节再脱位发生。结论锁骨双极脱位切开复位后,以外踝锁定钛板固定胸锁关节、锁骨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性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势,患者肩部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双极脱位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胸锁及肩锁关节同时脱位漏诊1例
15
作者 高培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1期1222-1223,共2页
肩锁关节脱位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12%,而胸锁关节脱位仅占肩部损伤的3%,在所有关节脱位中的发生率<1%^([1])。胸锁及肩锁关节同时脱位(又称“漂浮锁骨”)在临床中更是罕见,并且容易出现漏诊情况。为提高胸锁及肩锁关节同时脱位的诊... 肩锁关节脱位发生率约占肩部损伤的12%,而胸锁关节脱位仅占肩部损伤的3%,在所有关节脱位中的发生率<1%^([1])。胸锁及肩锁关节同时脱位(又称“漂浮锁骨”)在临床中更是罕见,并且容易出现漏诊情况。为提高胸锁及肩锁关节同时脱位的诊断率,笔者回顾性分析于2019-02诊治的1例胸锁关节及肩锁关节同时脱位漏诊患者,了解其发生机制并分析漏诊原因、总结防范措施,以期为胸锁关节及肩锁关节同时脱位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漏诊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锁关节 肩锁关节 漏诊
原文传递
军训致耻骨支应力性骨折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6
作者 高培刚 张晨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10期1107-1108,共2页
临床中应力性骨折较常见,发生率较高,容易发生在经常参加运动及军事训练的人群中。下肢是应力性骨折的高发部位,但是耻骨支应力性骨折较少见,容易与肌肉拉伤等周围软组织疾病混淆,进而出现漏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笔者于2020-03与... 临床中应力性骨折较常见,发生率较高,容易发生在经常参加运动及军事训练的人群中。下肢是应力性骨折的高发部位,但是耻骨支应力性骨折较少见,容易与肌肉拉伤等周围软组织疾病混淆,进而出现漏诊,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笔者于2020-03与2021-07诊治2例耻骨支应力性骨折,分析此类骨折容易漏诊的原因,并进行文献复习,为患者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支骨折 应力性骨折 漏诊
原文传递
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骨折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培刚 孟龙 张晨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848-1852,共5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60例肱骨投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增加小切口拉力螺钉固定(外固定组),30例采用钢板内...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1月60例肱骨投弹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医患沟通结果,30例采用外固定架固定,必要时增加小切口拉力螺钉固定(外固定组),30例采用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情况、随访结果和影像资料。[结果]术中桡神经损伤外固定组为1例,内固定组为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14.23±1.89)个月。外固定组术后开始主动活动时间和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内固定组(P<0.05)。随术后时间推移,两组肘伸屈ROM、肩上举ROM及MEPS、Constant-Murley评分均逐渐增加,且外固定组肘伸屈ROM及MEPS评分优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肩上举ROM及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显示两组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固定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内固定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与钢板内固定均为治疗肱骨投弹骨折的较好方法。外固定架固定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势,骨折可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 投掷骨折 外固定架 钢板内固定
原文传递
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于早期应力性骨折诊断中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广峰 王兴存 +1 位作者 尤兆山 张晨阳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早期应力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驻晋北部队至中部战区空军医院骨科就诊的215例下肢疼痛新兵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经验选择早期应力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应用非条件Logistic... 目的探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早期应力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驻晋北部队至中部战区空军医院骨科就诊的215例下肢疼痛新兵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临床经验选择早期应力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建立早期应力性骨折的诊断模型,并对模型诊断效能进行评价。结果训练强度主观感受、短跑成绩、5 km长跑成绩、无明确诱因固定肿痛、组织水肿、疼痛与训练强度关系、发病前是否有大项军事运动、存在指压及扣压痛为应力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非条件Logisitc回归模型灵敏度为78.13%,特异度为86.89%,约登指数为0.6502,Kappa一致性系数为0.533。结论建立的早期应力性骨折的诊断模型可有效发现早期应力性骨折患者,适合应用于基层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性骨折 早期诊断 非条件Logisitc回归模型
下载PDF
胸椎暴裂骨折致迟发性脾破裂误诊1例
19
作者 高培刚 张晨阳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1期111-111,共1页
笔者于2020-01收治胸椎暴裂骨折致迟发性脾破裂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45岁,入院前6 h在井下工作不慎被顶板砸伤,当即感胸腰背部疼痛,不能站立。入院后诉胸腰背部疼痛明显,不能活动,轻度腹胀,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 Hg,心率10... 笔者于2020-01收治胸椎暴裂骨折致迟发性脾破裂1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45岁,入院前6 h在井下工作不慎被顶板砸伤,当即感胸腰背部疼痛,不能站立。入院后诉胸腰背部疼痛明显,不能活动,轻度腹胀,入院查体:血压110/70 mm Hg,心率100次/min,心肺查体无异常,腹部轻度膨隆,按压腹部时无肌紧张及反跳痛,上腹部按压时胸背部疼痛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背部疼痛 迟发性脾破裂 井下工作 腰背部疼痛 病例报道 入院前 肌紧张 骨折
原文传递
关于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广峰 朱立强 +2 位作者 王兴存 赵雁波 张晨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18-21,共4页
分析研究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1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应用不平衡最小指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五十五例,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行钢板螺钉... 分析研究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10例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应用不平衡最小指数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五十五例,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研究组,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五十五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肢体功能评分(89.42±3.17)分,VAS评分(2.21±0.15)分,对照组(74.47±3.29)分,VAS评分(4.24±0.16)分,研究组各项数据明显更好(P<0.05),研究组愈合优良率较高,为96.36%,高于对照组(81.82%)(P<0.05),研究组身体功能以及活力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术后下床更快,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效果更好,提高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螺钉内固定 愈合优良率 生活质量 肢体功能 疼痛程度 四肢长管骨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