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强化调脂对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氧化应激和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好考 陈青 +1 位作者 栾荣华 王琼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强化调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行PCI术的AMI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予以基础治疗。两组均加用瑞舒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剂量为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强化调脂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需行PCI术的AMI患者,术前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均予以基础治疗。两组均加用瑞舒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剂量为10 mg,观察组剂量为20 m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MDA、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OD和MDA、hs-CRP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调脂治疗可以减少SOD的消耗量,缓解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和血清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瑞舒伐他汀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雷胜凯 樊雪芳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6期6716-6718,共3页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改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改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28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胸比、左室射血分数(LVEF)、LVED、LVES和6MWD等。结果:B组心功能LVEF改善优于A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改善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的疗效优于一般常规药物治疗。曲美他嗪可作为治疗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辅助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心功能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樊雪芳 雷胜凯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6期6720-6721,共2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0.2g,3次/d,5~7d后改为0.2g,2次/d,连服l周,之后以0.1~0.2g,l次/d...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口服胺碘酮0.2g,3次/d,5~7d后改为0.2g,2次/d,连服l周,之后以0.1~0.2g,l次/d,维持4周,用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效果、心功能变化、心率、QT及QTd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心功能提高1级者占82.7%,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为73.1%,治疗前后心率、QT、QTd间期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老年人 慢性心力衰竭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用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樊雪芳 雷胜凯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2期2120-2121,共2页
目的:探讨美托诺尔联用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NYHA分级为(Ⅲ-Ⅳ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试验组加美托诺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加福辛普利治疗。均治疗2... 目的:探讨美托诺尔联用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所有患者NYHA分级为(Ⅲ-Ⅳ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人,试验组加美托诺尔联合福辛普利治疗,对照组加福辛普利治疗。均治疗24周,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左室射血分数(LEVF)、心脏指数(C1)、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等指标。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x^2=5.06,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在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比较(t=6.28,t=3.95,t=4.54,p值均<0.05)。治疗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LEVF、CI、LVEDV,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有t=17.44,t=15.03,t=5.55,p值均<0.05。结论:美托诺尔连用福辛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托诺尔 福辛普利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黎军德 左梅 赵娟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1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静脉泵入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9例,均为无条件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在术前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72小时,术前、术...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前静脉泵入替罗非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13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对照组69例,均为无条件行急诊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组在术前持续静脉泵入替罗非班24~72小时,术前、术后应用阿司匹林300mg/天,氯吡格雷75mg/天、术前总量≥600mg,低分子肝素钙5 000U皮下注射1次/12小时,ACEI、β受体阻断剂、他汀类调脂药物,对照组除不用替罗非班外,余治疗同治疗组。观察PCI术中、术后TIMI血流,术中无复流现象发生率,术后30天内出现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心肌再灌注,改善TIMI血流,减少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不增加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术后30天出血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替罗非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