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下连续墙对高架桥桩基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卓旭炀 《隧道建设》 2009年第6期645-647,677,共4页
采用DP模型和接触面单元对基坑开挖工程中周边桥桩基水平位移影响进行了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影响桥桩基水平位移的各种因素,为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DP模型 接触面单元 基坑加固 桩基础
下载PDF
盾构下穿地铁区间隧道衬砌受力特征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亮亮 《土工基础》 2012年第2期31-34,共4页
考虑时空效应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受力特征计算,对盾构工程风险控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南京地铁新建三号线区间盾构下穿既有一号线矿山法区间隧道为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按施工过程对既有一号线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计... 考虑时空效应的盾构下穿既有地铁隧道结构受力特征计算,对盾构工程风险控制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以南京地铁新建三号线区间盾构下穿既有一号线矿山法区间隧道为例,利用有限差分软件,按施工过程对既有一号线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特征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措施后,盾构下穿既有矿山法隧道施工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下穿 矿山法隧道 受力特征 时空效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铁盾构隧道下穿清水库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桑中顺 《江西建材》 2014年第10期194-195,共2页
某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市自来水厂清水库,本文结合地质条件对二者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安全性分析。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了二者的相互影响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了保护措施,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下穿 安全性分析 保护
下载PDF
预应力锚索加固洞室抗爆性能试验
4
作者 杨靖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0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研究预应力锚索锚固洞室在爆炸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征对认识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和完善洞室加固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集中装药爆炸波作用下直墙圆拱式洞室围岩介质内应力波宏观变化特征和峰值应力... 研究预应力锚索锚固洞室在爆炸波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征对认识预应力锚索加固机理和完善洞室加固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在集中装药爆炸波作用下直墙圆拱式洞室围岩介质内应力波宏观变化特征和峰值应力衰减规律,从而得出抗爆锚固洞室周边围岩的受力变形状态和动力反应特征,分析了预应力全长粘结式锚索的索端张力变化特征和锚固段轴应变变化波形,结果表明抗爆洞室围岩抵抗变形能力得到一定地提高。采用显式动力分析程序得出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吻合性较好,进一步证实了模型参数和建模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波 预应力锚索 抗爆性能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三维精细模拟的盾构施工引起地层位移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5
作者 胡云世 谢俊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1年第8期214-218,共5页
基于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利用应力释放理论对盾构法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的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型中构筑了盾构机壳体单元、管片结构单元、盾尾注浆单元等,考虑了盾构到达前的扰动、盾壳对地层的临时支护效应、盾尾注浆的固结效应等... 基于ANSYS通用有限元软件,利用应力释放理论对盾构法施工的全过程进行了动态的三维数值模拟,数值模型中构筑了盾构机壳体单元、管片结构单元、盾尾注浆单元等,考虑了盾构到达前的扰动、盾壳对地层的临时支护效应、盾尾注浆的固结效应等施工过程中的因素,探明了地层位移在盾构施工中的动态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变化 应力释放 地层位移 盾构法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填方隧道地震响应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向晓辉 《土工基础》 2017年第3期325-329,共5页
以某隧道工程为例,建立了隧道地震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对高烈度地震区对填方地基修建的隧道结构进行动力响应特征研究,探讨隧道不同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及覆土厚度等参数对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 以某隧道工程为例,建立了隧道地震动力分析数值模型,对高烈度地震区对填方地基修建的隧道结构进行动力响应特征研究,探讨隧道不同衬砌厚度、混凝土强度及覆土厚度等参数对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衬砌厚度和覆土厚度对隧道各部位弯矩荷载值及剪力荷载值影响较大,特别是在衬砌底板与中墙连接部位影响显著;衬砌混凝土等级超过C30后对隧道衬砌结构的受力状态影响很小;对于隧道上部的回填覆土,应尽量避免单侧覆土,必要时增加水平支撑的方式以改善隧道受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方隧道 地震响应 数值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