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福 王丽萍 +1 位作者 刘铁成 刘昕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207-1208,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对腰麻针置入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可能性的影响。方法ASAI或II级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经第三四腰椎间隙(L3,4)行腰-硬联合阻滞穿... 目的探讨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腰硬联合阻滞)对腰麻针置入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可能性的影响。方法ASAI或II级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经第三四腰椎间隙(L3,4)行腰-硬联合阻滞穿刺失败的患者100例,均改为经第二三腰椎间隙(L2,3)进行穿刺。根据穿刺手法不同,随机分为2组:传统方法组(C组)和改良法组(G组)。观察两组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G组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均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任何症状。结论改良法经第二三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阻滞可降低在该间隙穿刺腰麻针置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出现神经刺激症状的发生率和硬膜外导管置入蛛网膜下腔的发生率,从而可避免脊髓圆锥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法 腰硬联合阻滞 脊髓损伤
下载PDF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女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2
作者 孙景芬 乔丽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34-537,共4页
目的 探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女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研究双性化人格特征女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双性化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某医学院校164名本科1~3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女生作为被试,实际完成研究162例。采用修订的贝... 目的 探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女生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情况,研究双性化人格特征女生的应对方式特点及双性化人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抽取某医学院校164名本科1~3年级临床医学专业在校女生作为被试,实际完成研究162例。采用修订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第三版进行测验。结果 研究群体中,双性化个体占70.37%;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应对方式比较中,解决问题量表具有较大差异,双性化性别角色与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3个年级的双性化人格学生应对方式比较中,自责、求助、合理化有统计学差异(P <0.05)。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的应对方式中,幻想因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了解双性化人格特征女生在应对方式上的特点,分析其面对困难的应对方式,可以为学生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专业 性别角色 双性化人格 应对方式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T315I突变细胞株KBM5R的诱导凋亡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小丰 李景贺 +6 位作者 王春红 王秀丽 刘秋菊 徐文 郏博 邱林 马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43-647,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耐伊马替尼(IM)并有T315I点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KBM5R的诱导凋亡作用。选择T315I点突变的CML细胞KBM5R和野生型细胞KBM5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KBM5R细胞对IM的耐药性及ATO对KBM5、KBM5R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耐伊马替尼(IM)并有T315I点突变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细胞株KBM5R的诱导凋亡作用。选择T315I点突变的CML细胞KBM5R和野生型细胞KBM5为研究对象,用MTT法检测KBM5R细胞对IM的耐药性及ATO对KBM5、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TO诱导KBM5、KBM5R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TO对KBM5、KBM5R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9的影响。结果表明,①IM作用于KBM5R细胞的IC50值为12.66±0.565μmol/L,明显高于对KBM5细胞的IC50值(0.303±0.031)μmol/L,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不同浓度ATO作用于KBM5、KBM5R细胞24、48、72、96小时均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相同的药物浓度和时间点ATO对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强于对KBM5细胞;③ATO(2、4、8μmol/L)作用于细胞48小时后KBM5、KBM5R细胞凋亡率均以药物浓度依赖形式增加,且相同药物浓度时KBM5R细胞凋亡率较KBM5细胞高;④4μmol/LATO作用于KBM5、KBM5R细胞24小时后,细胞内cleaved caspase-3、-8、-9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KBM5R细胞对IM具有显著的耐药性;ATO对KBM5、KBM5R细胞均具有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与野生型细胞KBM5比较,ATO对T315I突变的KBM5R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更强;ATO通过活化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9诱导细胞KBM5和KBM5R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伊马替尼耐药 T315I点突变 KBM5R细胞株
下载PDF
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沈晓明 杜元灏 +5 位作者 阎莉 夏阳 颜红 韩桂茹 郭永铁 石学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7-349,共3页
目的:观察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西药组30例;采用临床疗效统计、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及放射免疫分析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5例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6... 目的:观察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35例,西药组30例;采用临床疗效统计、更年期综合征症状评分及放射免疫分析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35例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痊愈12例,显效16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达97.14%;症状评分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下降的雌二醇(E_2)水平上升、升高的卵泡刺激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下降;并且针刺组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在临床疗效、症状评分改善,尤其是对血清有关激素的影响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结论: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综合征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神益肾针法 更年期综合征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CD8^+、CD19^+细胞的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顾绍庆 曹巧云 +2 位作者 张希云 彭惠兰 孔向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 :分析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三个时期内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8+ 、CD19+ 细胞阳性率的变化情况及比例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CD19+ 细胞的阳性率... 目的 :分析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三个时期内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CD4+ 、CD8+ 、CD19+ 细胞阳性率的变化情况及比例关系。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分析。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CD19+ 细胞的阳性率显著升高 ,CD4+ 、CD8+ 细胞的阳性率比例显著降低 ,且CD4+ /CD8+ 比例倒置。在诱导疗程后期 ,CD19+ 细胞阳性率下降 ,CD4+ 、CD8+细胞阳性率比例相对升高 ,但CD4+ /CD8+ 比例仍然倒置。在缓解期 ,CD19+ 细胞阳性率下降 ,CD4+ 、CD8+ 细胞阳性率比例升高 ,CD4+ /CD8+ 比例升高至正常水平。结论 :在B系急淋患儿未经治疗时 ,肿瘤负荷较重 ,CD4+ 、CD8+ 细胞DNA增殖受到抑制 ,细胞免疫水平低下。在诱导疗程后期 ,肿瘤负荷下降 ,细胞免疫水平仍然低下。在缓解期 ,细胞免疫水平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诊断 治疗 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外周血 CD4^+ CD8^+ CD19^+
下载PDF
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临床分析(附68例报告) 被引量:3
6
作者 宋禾 董明 +3 位作者 曲必成 周建平 孔凡民 李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82-684,共3页
目的总结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LMPM)的诊治经验。方法检索并筛选出2014年10月以前国内正式发表的LMPM的临床研究文献38篇,获得病例65例,合并同期我院收治的3例,共计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 目的总结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LMPM)的诊治经验。方法检索并筛选出2014年10月以前国内正式发表的LMPM的临床研究文献38篇,获得病例65例,合并同期我院收治的3例,共计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38例,男女比例为1∶1.27,平均年龄为57.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腹胀不适(76.9%)和上腹肿块(58.5%)。有石棉接触史患者占41.7%。48例(92.3%)患者行CT检查,其中腹腔积液16例,肝脏转移11例。术后病理所见肿瘤类型以上皮型多见(76.7%),肿瘤平均直径为12.2 cm。治疗方式以细胞减瘤手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为主。结论LMPM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好发生于老年人,男女比例接近。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不典型,联合实验室检查方法有助于提示本病,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开展细胞减瘤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限型恶性腹膜间皮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电针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郭泽新 汪润生 +1 位作者 唐巍 郭小川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99-301,共3页
关键词 电针缓解 中风偏瘫 痉挛状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脑苷肌肽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宁 孙慧娜 +1 位作者 王平 银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5期574-575,共2页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发病在3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甘露醇脱水)以及红黄黄色素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d;治疗组60例予... 目的观察脑苷肌肽联合红花黄色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发病在3d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5例)分为两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甘露醇脱水)以及红黄黄色素1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d;治疗组60例予脑苷肌肽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d。两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14d后血浆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明显下降(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疗效好(P<0.05)。结论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明显,且联用脑苷肌肽与红花黄色素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脑苷肌肽 红花黄色素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下载PDF
60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罗萍 卢珊 +1 位作者 卢雪红 罗曼宇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207-209,211,共4页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肾炎 病理学 肾活检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玉福 王丽萍 +1 位作者 刘昕宇 卢晟晔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2009-2010,共2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ASAI或II级的妇产科门诊手术病人81例,随机分为3组(n=27):P组单纯异丙酚组;F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 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ASAI或II级的妇产科门诊手术病人81例,随机分为3组(n=27):P组单纯异丙酚组;F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 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 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和阿托品0.25 mg。其余处理3组均相同。记录麻醉前即刻(T0)、扩宫开始时(T1)、吸宫出现肢体反应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T0相比较,P组和F组T1时MAP和HR均下降、T2时的MAP下降(P<0.05或0.01)。与P组相比,F组和A组的异丙酚首剂量和总剂量均减少(P<0.05或0.01),但F组和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人意识消失、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少量的阿托品可使患者麻醉和术中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种更佳的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的麻醉药物配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哌替啶类 麻醉 静脉 妇产科 门诊手术
下载PDF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9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刁翔文 陈雅莹 +3 位作者 田婧 刘振涛 何志承 刘凌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进一步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指标。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六年期间诊断为DIC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常规止凝血指标、原发病等。结果:98例DIC患者中共92例(94%)有... 目的:进一步探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指标。方法:对我院2003年4月至2009年4月六年期间诊断为DIC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症状、常规止凝血指标、原发病等。结果:98例DIC患者中共92例(94%)有不同程度的出血,59例(60%)出现休克,84例(86%)合并器官衰竭。D-D二聚体(D-D)、抗凝血酶-3(AT-3)与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浓度(Fib)这些常规实验室指标相比诊断阳性率更高,分别为94.1%和85.2%(p<0.05)。死亡组和未死亡组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阳性率死亡组显著高于未死亡组(p<0.05)。共83例DIC患者在怀疑出现DIC后复查了血常规,死亡组PLT最大下降率与未死亡组相比差异缺乏统计学意义(p>0.05)。产科原发病组的器官衰竭率(25%)、死亡率(0%)和PT>3s阳性率(37.5%)均最低(p<0.05),而血浆Fbg浓度亦低于感染组及血液恶性肿瘤组(p<0.05)。结论:D-D、AT-3与一般的出凝血指标相比具更高的敏感性,而Fib则对DIC诊断敏感性较低,预后相关性也较差。炎症反应机制在DIC发病过程中占重要地位,SIRS评定对DIC诊断和预后评估具重要意义。血小板数量下降率对DIC的诊断和预后的价值则有待进一步研究。产科原发病患者出血率高但器官衰竭率和死亡率较低,而感染原发病器官衰竭率和死亡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D二聚体(D—D) 抗凝血酶-3(AT-3) 纤维蛋白原浓度(Fib)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刁翔文 刘凌 +3 位作者 黄明礼 梁颖 曾莉君 冯莹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了解近10年广州5大医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6月广州5大医院收治265例IT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ITP类型、诱因、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抗心磷脂抗体(ACA... 目的:了解近10年广州5大医院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7年1月-2007年6月广州5大医院收治265例ITP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ITP类型、诱因、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抗体(ANA)、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骨髓细胞学检查等实验室数据,分析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与骨髓中巨核细胞数的关系。结果:①儿童组ITP男女比例为1:0.90(31/28),急性型(69.4%,41/59)高于慢性型(30.5%,18/59)(P<0.05)。②成人ITP中育龄组(≥14岁且<50岁)男女比例为1:2.59(39/101),女性患病(72.1%,101/140)高于男性(27.9%,39/140)(P<0.05),慢性型(58.6%,82/140)高于急性型(41.4%,58/140)(P<0.05)。③老年组(≥50岁)男女比例为1∶1.54(26/40),急性型占33.3%(22/66)。④诱因中,前躯感染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41.4%,24/58)。急性ITP前驱感染率(33.9%,41/121)高于慢性ITP(11.8%,17/144)(P<0.05)。⑤抗体检测PAIg的阳性率(51.1%,48/94)显著高于ANA、ENA抗体阳性率(27.9%,17/61;25.8%,16/62)(P<0.05)。⑥成人组巨核细胞数增加或正常者激素治疗效果优于巨核细胞数减少者(P<0.05)。结论:儿童ITP患者男女比例基本相等,以急性型为主。育龄期女性ITP患病高于同龄男性,以慢性型为主。ITP患者除可能有针对自身血小板的免疫异常或其它有核细胞的免疫异常,需要进一步追踪随诊。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巨核细胞数相关,巨核细胞数增加或正常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相关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ACA) 核抗体(ANA) 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 诱因
下载PDF
广州地区恙虫病演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婥 杜宇 +2 位作者 周宇辰 陈志伟 叶晓光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1-592,共2页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恙虫病演变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恙虫病的新认识,有助于降低恙虫病的误、漏诊率及病死率。方法:将138例从1985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广州地区恙虫病,以2000年1月为时间分界点分两组(A组:2000年以前,B组:2000年... 目的:分析广州地区恙虫病演变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恙虫病的新认识,有助于降低恙虫病的误、漏诊率及病死率。方法:将138例从1985年6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广州地区恙虫病,以2000年1月为时间分界点分两组(A组:2000年以前,B组:2000年以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A组典型恙虫病多见,病死率低,而B组非典型恙虫病趋多,年龄、职业结构有所变化,临床表现趋向多样化、复杂化,多脏器损害多见,病死率也有所增加。结论:近8年来,恙虫病从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甚至实验室检查方面发生了变化,趋向不典型,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临床 演变
下载PDF
NKCC1和Na-K-ATPase通道蛋白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及其在老年性耳聋不同阶段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秋坚 杨海弟 代天星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6期424-428,共5页
目的:通过对C57BL/6J小鼠耳蜗中NKCC1和Na-K-ATPase的年龄相关性表达的研究,分析其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老年性耳聋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分别检测C57BL/6J小鼠在4、24和48周年龄段的... 目的:通过对C57BL/6J小鼠耳蜗中NKCC1和Na-K-ATPase的年龄相关性表达的研究,分析其与老年性耳聋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在老年性耳聋发生发展不同阶段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BR)分别检测C57BL/6J小鼠在4、24和48周年龄段的听力水平。采用实时免疫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检测NKCC1和Na-K-ATPase mRNA在各年龄段小鼠耳蜗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C57BL/6J鼠龄的增加,其ABR反应阈值逐渐升高(P〈0.05)。RT-PCR显示NKCC1和Na-K-ATPase mRNA在耳蜗的表达水平存在随鼠龄增加逐渐下降的趋势(P<0.01)。结论 C57BL/6J小鼠的ABR反应阈值随鼠龄增加逐渐增高,具有老年性耳聋的特征;NKCC1和Na-K-ATPase两种通道蛋白随鼠龄的增加逐渐下降,与C57BL/6J小鼠的年龄相关性听力下降密切相关,可能与老年性耳聋后期发展及恶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J小鼠 老年性耳聋 NKCC1 NA-K-ATPASE 听性脑干反应 实时免疫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祥吉 卢可宝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202-203,共2页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10 0例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BPRS≥ 18分、服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mo后无效者的住院患者 ,给予利培酮治疗 ,在治疗前及治疗第 1、2、4、8、12w末分别采用B... 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 10 0例符合CCMD 2 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BPRS≥ 18分、服用其它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3mo后无效者的住院患者 ,给予利培酮治疗 ,在治疗前及治疗第 1、2、4、8、12w末分别采用BPRS、CGI、TES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为 6 5 % ,显效率 11% ,BPRS总分及各因子分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治疗 2w起效。不良反应 :激越 7例 (7% ) ,失眠 8例 (8% ) ,震颤 5例 (5 % ) ,静坐不能 4例 (4 % ) ,其他不良反应较轻。结论 利培酮是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利培酮 疗效
下载PDF
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时统君 杨海涛 《医院管理论坛》 2008年第6期13-15,共3页
建构和谐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医患关系紧张仍是我国当前社会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当代哲学以人性理解为主题的转向,为和谐医患关系指明了方向,使得人对人的理解成为建构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
关键词 和谐医患关系 哲学 医患关系紧张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不同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观察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婥 杜宇 +4 位作者 黄远明 周宇辰 何纬 叶晓光 周元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评价慢性丙型肝炎(CHC)不同抗病毒药物及方案的疗效与副作用,以优化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策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动态观察、比较经典治疗组(普通干扰素α/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利/巴韦林组的临床疗... 目的:评价慢性丙型肝炎(CHC)不同抗病毒药物及方案的疗效与副作用,以优化慢性丙型肝炎治疗策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动态观察、比较经典治疗组(普通干扰素α/利巴韦林)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 a(PEG-IFNα-2 a)利/巴韦林组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PEG-IFNα-2 a利/巴韦林组与经典治疗组比较,其快速应答率高,早期的不良反应相对少而轻,对不良反应的总体耐受性好,疗效高并且稳定。结论:PEG-IFNα-2 a联合利巴韦林方案较优,治疗中密切观察处理不良反应、施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提高总体疗效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慢性 干扰素 治疗
下载PDF
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DNA增殖能力的研究
18
作者 顾绍庆 曹巧云 +2 位作者 张希云 彭惠兰 孔向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观察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 3个时期内B系急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DNA体外合成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3 H TDR掺入法。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受到抑制。在诱导疗程后期 ,T淋巴细胞的... 目的 :观察诱导疗程前、疗程中及缓解期 3个时期内B系急淋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DNA体外合成能力的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3 H TDR掺入法。结果 :在B系急淋未经治疗的情况下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受到抑制。在诱导疗程后期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能力仍然底下。在缓解期 ,T淋巴细胞的DNA体外合成能力明显增强 ,甚至略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B系急淋患儿在自然状态下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显著低下 ;在诱导疗程后期 ,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仍然低下 ;在治疗后缓解期T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恢复正常 ,甚至出现反跳现象。同时 ,我们认为无限增殖的肿瘤细胞和大剂量的化疗药物是影响患儿T细胞功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T淋巴细胞 DNA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19
作者 乔士兴 乔昕 王文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1-34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的检测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及20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表达。结果: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组CK-20 mRNA表达...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的检测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0例胃癌患者及20例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患者手术前后血中游离癌细胞CK-20 mRNA表达。结果:胃、十二指肠良性疾病组CK-20 mRNA表达均为阴性,胃癌组术后CK-20 mRNA表达阳性率(37.5%,15/40)明显高于术前(22.5%,9/40)(P<0.05)。术中先结扎肿瘤周围回流静脉组(A组)术后CK-20 mRNA表达阳性率为35%,不结扎回流静脉组(B组)术后阳性率为40%,二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K-20 mRNA阳性检出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012,P>0.05),与Bormann分型亦无明显相关性(r=0.024,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前已有部分患者血中存在游离癌细胞,手术中的牵拉刺激可增加癌细胞血行播散的可能性,术中单纯靠结扎回流静脉的方法无法完全阻断癌细胞播散入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肿瘤循环细胞 CK-20 MRNA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变异型二例
20
作者 詹青 顾勤 +1 位作者 肖俊杰 姜嘟嘟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变异型 文献复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