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临床医学论文撰写中的技巧与要点
1
作者 伊地力斯.阿吾提 阿不都艾尼.吐尔洪 +2 位作者 张力为 张海平 买地尼也提.尼亚孜 《新疆医学》 2013年第12期136-137,19,共3页
1医学论文的性质和意义医学论文是医疗、科研、教学等人员在实验和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结果的总结分析,它是具有一定规范的格式与结构的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文稿,医学论文作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可反映着一个国家和... 1医学论文的性质和意义医学论文是医疗、科研、教学等人员在实验和调查研究中所取得的结果的总结分析,它是具有一定规范的格式与结构的医学科学研究成果的书面文稿,医学论文作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可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个医院和医护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技术水平。通过发表医学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实际应用价值可以判定和评估一个医院的科研、教学、医疗水平的高低,评价一个医师的科研水平和临床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论文撰写 医学论文 科研人员 医疗水平 教学工作 科学研究 临床技术
下载PDF
波生坦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薛强 鲁一兵 +3 位作者 张伟华 光雪峰 杨栋 戴海龙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的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组标准者10例...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8月到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就诊的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筛选,符合入组标准者10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43.04±19.74)岁;均予以波生坦+西地那非联合治疗6月,主要研究终点为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等临床指标,次要研究终点为肺动脉压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波生坦+西地那非联合治疗6月,WHO功能分级等主要研究指标与基线相比较有显著改善,肺动脉压力、心输出量等次要研究指标亦有不同程度改善,同时红细胞、尿酸等理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尖瓣反流速度、转氨酶等理化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亦未发现影响治疗的严重副反应.结论波生坦+西地那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生坦 西地那非 先心病 肺动脉高压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突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3
作者 侯志强(综述) 王秋菊(审校)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8-421,共4页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患病的平均年龄为50~60岁[1],针对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约7 500例突聋患者的研究表明,典型突聋发生在43~53岁之间[2],但它也可以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老年等各年龄阶段[3]。由... 突发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患病的平均年龄为50~60岁[1],针对来自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约7 500例突聋患者的研究表明,典型突聋发生在43~53岁之间[2],但它也可以发生在儿童、青少年、老年等各年龄阶段[3]。由于人体各年龄段生理特点不同,因此各年龄段的突聋患者在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可能会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年龄 突聋 临床特点 患者 预后 突发性聋 生理特点 临床表现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HSP27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彭辉 张潇 +5 位作者 刘涛 郑树涛 刘清 申铜雪 马蓉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443-445,450,共4页
目的探讨HSP2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HSP27表达情况。结果 HSP27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HSP27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HSP27表达情况。结果 HSP27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HSP27阳性表达与T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HSP27阳性表达情况与食管鳞状细胞癌T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提示HSP27可能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以及治疗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27(HSP27) 食管癌 病理参数
下载PDF
PBL结合循证医学理念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李瑞 秦丽岩 +4 位作者 姚华 苗蕾 张蓓 刘璐 孙玉萍 《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41-42,共2页
目的探索PBL结合循证医学理念在我国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收集有关研究报道。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与LBL相比PBL+EBM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 目的探索PBL结合循证医学理念在我国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6个数据库,收集有关研究报道。经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Meta分析显示,与LBL相比PBL+EBM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SMD=1.94,95%CI=1.10~2.78,Z=4.54,P<0.001)和操作技能成绩(SMD=2.15,95%CI=0.97~3.32,Z=3.59,P<0.001)。结论临床护理教学中,PBL+EBM的教学效果优于LBL,但其应用形式多样、教学标准不一,评价指标体系也较局限,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问题的学习 循证医学 临床护理 META分析
下载PDF
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烧烫伤瘢痕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晨颖 张高飞 +4 位作者 娄涵潇 王迪 李佳美 曾跃勤 刘文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554-2558,共5页
研究如何治疗烧伤后瘢痕,改善烧伤后瘢痕的颜色、厚度、柔韧性是众多研究者面临的难题。同时,对于烫伤后适当的激光参数的设置还没有很好地定义,激光治疗的总体疗效尚未明确。本文将针对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烧烫伤瘢痕中的临床应... 研究如何治疗烧伤后瘢痕,改善烧伤后瘢痕的颜色、厚度、柔韧性是众多研究者面临的难题。同时,对于烫伤后适当的激光参数的设置还没有很好地定义,激光治疗的总体疗效尚未明确。本文将针对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在烧烫伤瘢痕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治疗后瘢痕状态的改善、治疗时间、激光相关参数设置、联合治疗和不良反应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烧烫伤创面,减少瘢痕和改善瘢痕状态提供更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瘢痕 肥厚性瘢痕 剥脱性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激光辅助给药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帮豪 袁腾 +5 位作者 赵翎 阿曼古丽·如则 尼鲁帕尔·谢甫开提 马依彤 杨毅宁 高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7-1824,共8页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关于PNI在各系统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少有文献探讨PN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53例行PCI术的STEMI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资料,计算PNI,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7例)和非MACE组(876例)。同时依据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686例)与低PNI组(36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后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PNI对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PN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CE组和非MACE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清葡萄糖、Killip分级、乳酸脱氢酶、心率、肌红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脑钠肽(BNP)、PNI、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葡萄糖升高(OR=1.055,95%CI=1.002~1.112,P=0.044)、GRACE评分高(OR=1.034,95%CI=0.876~0.939,P<0.001)是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PNI升高(OR=0.907,95%CI=1.017~1.050,P<0.001)是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保护因素。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34(95%CI=0.694~0.77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模型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91(95%CI=0.753~0.858)。低PNI组发生MACE、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住院天数、血清葡萄糖、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BNP、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高于高PNI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血红蛋白低于高PNI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NI与血红蛋白、H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PNI与血清葡萄糖、肌酐、尿素氮、BNP、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PNI是STEMI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中可作为监控患者免疫营养状态且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营养指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8
作者 丹尼尔·多里坤 伊地力斯·阿吾提 +3 位作者 卡吾力·居买 杨宁 张力为 买地尼也提·尼亚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170-1175,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食管鳞癌组织EGFR蛋白过表达...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患者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特点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患者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情况,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患者食管鳞癌组织EGFR蛋白过表达率为71.83%,不同性别组、不同年龄组、不同肿瘤分化程度组、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以及不同浸润深度组之间比较,EGF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浸润深度患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扩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比较,EGFR基因扩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相关,尤其是高表达(2/3+)与基因扩增密切相关。EGFR基因扩增的患者生存时间短于EGFR无扩增的患者,EGFR基因扩增是食管鳞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EGFR基因参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的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食管癌预后及指导靶向药物治疗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国际合作背景下医联体临床研究人才培育路径及效果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晋 汪秀琴 +7 位作者 叶玮 徐海鹏 蒋贝 徐文华 王悦 唐少文 梁宁霞 占伊扬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39-942,共4页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如何利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国际化优势,通过共享国际交流渠道,为医联体单位培养一批优秀的临床研究人才,提升医联体单位研究创新能力,对建立高水平区域临床研究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医联体龙头医院,... 在医联体建设过程中,如何利用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国际化优势,通过共享国际交流渠道,为医联体单位培养一批优秀的临床研究人才,提升医联体单位研究创新能力,对建立高水平区域临床研究网络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人民医院作为医联体龙头医院,依托国际合作平台,通过和哈佛大学附属布莱根和妇女医院合作设立"临床研究骨干培育项目",在这一领域做了积极探索。培育项目采取分阶段分层次长期培养模式,分为面上培训、集中强化、实际演练三个阶段。项目执行的初步结果提示,这种培训模式被医联体单位的接受程度高,培训效果好。通过培训,拉近了牵头医院和医联体基层医院的关系,为将国外先进理念和技术下沉到基层医院提供了条件,从而可实质性提升医联体单位临床研究人才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合作 医联体 临床研究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山莴苣素调控线粒体功能改善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及抗NAFLD的作用研究
10
作者 雷毅 叶银松 +3 位作者 马晓丽 米娜 康金森 杨建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6期41-49,共9页
研究山莴苣素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探索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机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变性(构建NAFLD体外模型),给予山莴苣素共同处理48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检测... 研究山莴苣素通过调控线粒体功能对游离脂肪酸(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的影响,探索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机制。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变性(构建NAFLD体外模型),给予山莴苣素共同处理48 h。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含量,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脂肪酸β氧化的活力以及高通量电子显微镜观察MitoSOX Red与Mitotracker Red的荧光强弱;qRT-PCR法检测脂质代谢与线粒体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测定PPARα的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山莴苣素抑制FFA诱导HepG2细胞内脂滴的增加,降低TG含量、MitoSOX Red的荧光强度以及SREBP1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脂肪酸β氧化的活力、Mitotracker Red的荧光强度以及AMPK、PPARα、CPT1A、PPARγ、PINK1、Parkin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和PPARα蛋白表达水平。山莴苣素通过PPARα/CPT1A,PINK1/Parkin的信号转导恢复线粒体功能,改善FFA诱导HepG2细胞脂质堆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莴苣素 线粒体损伤 脂质堆积 NAFLD
下载PDF
LAG3对多房棘球蚴感染小鼠模型CD8^(+)T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阿比旦·艾尼瓦尔 孜比姑·肉素 +4 位作者 阿迪莱·多力坤 邓冰清 李静 王慧 张传山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0-667,674,共9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对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取C57BL/6野生型(Wild-type,WT)和LAG3缺陷型(Knock-out,KO)小鼠各10只,每只小鼠经肝门静脉接种3000个多...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 3,LAG3)对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小鼠CD8^(+)T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取C57BL/6野生型(Wild-type,WT)和LAG3缺陷型(Knock-out,KO)小鼠各10只,每只小鼠经肝门静脉接种3000个多房棘球蚴原头节建立多房棘球蚴感染模型。感染12周后,分别取两组小鼠肝脏和脾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肝脏病灶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和病理表现,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肝脏病灶周围“炎症微环境”与脾脏中CD8^(+)T的比例。收集两组小鼠肝脏与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不同CD8^(+)T细胞亚群,检测CD8^(+)T细胞、效应记忆CD8^(+)T细胞(Effector memory CD8^(+)T cell,CD8^(+)Tem)、中心记忆CD8^(+)T细胞(Central memory CD8^(+)T cell,CD8^(+)Tcm)、初始CD8^(+)T细胞(Naive CD8^(+)T cell,CD8^(+)Tn)比例与绝对数,以及分泌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比例。通过多房棘球蚴虫体蛋白体外刺激两组小鼠肝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FN-γ、IL-10和IL-17A的比例。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形成的炎性病灶数量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病灶周围CD8^(+)T细胞募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3缺陷型小鼠脾脏CD8^(+)T细胞募集有降低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效应记忆型CD8^(+)T细胞比例有升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脏CD8^(+)T细胞比例降低,脾脏CD8^(+)Tem表型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AG3缺陷型小鼠肝脏和脾脏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L-10能力均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房棘球蚴的虫体蛋白体外刺激肝脏淋巴细胞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小鼠比较,LAG3缺陷型小鼠CD8^(+)T细胞分泌IFN-γ、IL-10比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3缺陷型小鼠CD8^(+)T细胞分泌IL-17A的能力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在小鼠多房棘球蚴慢性感染中,LAG3可抑制肝脏和脾脏CD8^(+)T细胞免疫应答能力,调节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房棘球蚴 多房棘球蚴病 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 CD8^(+)T细胞
下载PDF
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作为潜在的肝细胞癌诊断标志物的研究
12
作者 麦尔哈巴·麦麦提艾力 张凯楠 +3 位作者 赵辉 亚库甫·托合提 叶建蔚 吕国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4060-4065,共6页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HCC发病率上升。甲胎蛋白(AFP)是HCC诊断中的经典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低,亟待研发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早期诊断。目的检测HCC患者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PARP2)蛋白表达水...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肝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HCC发病率上升。甲胎蛋白(AFP)是HCC诊断中的经典血清标志物,但其灵敏度低,亟待研发新型分子生物标志物用于HCC的早期诊断。目的检测HCC患者血清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2(PARP2)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是否可以作为潜在的HCC诊断标志物。方法在TCGA数据库中分析50例健康体检者与371例HCC患者的PARP2 mRNA水平,通过PARP2表达量绘制诊断HC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效能。在HCC细胞和正常肝细胞中检测PARP2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水平。收集2021年3月—2022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8例新发HCC患者的血清样本及同期38例体检健康者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PARP2蛋白水平,并分析HCC患者血清PARP2蛋白水平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血清PARP2表达水平用于HCC诊断与AFP阴性HCC(AFP<20μg/L)诊断的效能分析,评估血清PARP2与AFP联合诊断HCC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的效能。结果基于TCGA的大数据分析,癌组织PARP2 mRNA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P<0.001);HCC细胞HepG2中PARP2 mRNA表达水平、PAR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肝细胞WRL68(P<0.05)。HCC患者血清PAR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体检健康者(P<0.001)。不同淋巴转移、肿瘤数目者血清PARP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RP2表达水平诊断HCC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灵敏度为76.32%,特异度为97.37%,截断值为19.45μg/L。经血清AFP检测,38例HCC患者中21例为AFP阴性HCC。血清PARP2蛋白水平诊断AFP阴性HCC的AUC为0.95(95%CI=0.88~1.00),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7.37%,截断值为19.59μg/L。进一步评估PARP2联用AFP的诊断效能,使用“并联”的联合诊断模式,结果显示:联合诊断HCC的灵敏度为92.11%,特异度为94.74%,AUC为0.9342;针对AFP阴性的HCC患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85.71%,特异度为94.74%,AUC为0.9023。结论PARP2在HCC中高表达,可以作为HCC筛查的生物学标志物,尤其是AFP阴性的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PARP2 甲胎蛋白 诊断标志物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KRAS及PIK3CA基因突变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13
作者 古丽亚·买买提 孟存仁 +3 位作者 刘清 郑树涛 卢晓梅 刘涛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63-168,共6页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10例食管鳞癌... 目的分析食管鳞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210例食管鳞癌患者的组织标本进行DNA提取和目标位点扩增,再利用一代测序的方法对EGFR18号和21号外显子、KRAS2号外显子、PIK3CA9号外显子进行测序,探讨各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不同基因突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10例食管鳞癌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27.14%,KRAS基因突变率为14.29%,PIK3CA基因突变率为18.59%,EGFR和KRAS双基因联合突变率为4.76%,EGFR和PIK3CA双基因联合突变率为5.71%,EGFR、KRAS、PIK3CA三基因联合突变率为1.43%。EGFR基因突变与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KRAS基因突变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T分期、临床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PIK3CA基因突变与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EGFR和PIK3CA联合突变与性别、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P<0.05)。EGFR基因突变与KRAS基因突变具有相关性(P<0.05),而EGFR基因突变与PIK3CA基因突变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最高,PIK3CA基因突变率次之,KRAS基因突变率最低;EGFR与KRAS或PIK3CA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irste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下载PDF
miR-19a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功能机制研究
14
作者 刘涛 古丽亚·买买提 +3 位作者 谭依依 彭天元 王薇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讨miR-19a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功能机制。方法收集30对新鲜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别分为高-中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mi... 目的探讨miR-19a在食管鳞癌组织及细胞中的功能机制。方法收集30对新鲜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根据病理分化程度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分别分为高-中分化组和中-低分化组,淋巴结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miR-19a的表达。在细胞水平上,干扰和过表达miR-19a后,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细胞划痕、transwell试验检测miR-19a对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miR-19a后对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周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组织水平上,miR-19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表达量(11.07±12.08),明显高于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1.36±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iR-19a在中-低分化组(6.92±3.61)和转移组(6.50±4.21)中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与其对应的高-中分化组(2.92±2.84)和未转移组(2.55±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细胞水平上,在食管鳞癌Eca109细胞中,转染miR-19a Mimics促进了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转染miR-19a Mimics后促进食管鳞癌细胞进入S期,抑制细胞凋亡,而转染miR-19a Inhibitor抑制了食管鳞癌细胞系Eca10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将细胞阻滞在G2期,促进了细胞凋亡。结论miR-19a在食管鳞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分化程度和转移相关,促进了食管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改变,有可能作为食管鳞癌临床诊治及精准诊疗的候选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miR-19a 迁移 侵袭 恶性表型
下载PDF
CXC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5
作者 黄丛改 刘清 +7 位作者 郑树涛 刘涛 谭依依 彭天元 陈娇 杨志惠 罗星 卢晓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5(CXC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ESCC患者74例,采用免疫组化经典EnVision法检测经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和癌旁... 目的探讨C-X-C趋化因子5(CXCL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ESCC患者74例,采用免疫组化经典EnVision法检测经手术切除的ESCC组织和癌旁正常食管组织中CXCL5表达的差异,分析ESCC组织中CXCL5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CXCL5在E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85.1%)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食管组织(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CC组织中CXCL5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及神经侵犯均无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脉管瘤栓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生物信息分析显示CXCL5高表达与ESCC的预后不良相关(P<0.05)。结论ESCC组织中CXCL5表达上调,CXCL5高表达与ESCC转移和预后不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趋化因子5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临床意义 病理特征
下载PDF
RELN基因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景琳霞 毛俊雄 +4 位作者 张婷婷 马琦 彭朕磊 袁慧博 伊琦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4期58-62,共5页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严重、复杂的精神疾病,对公众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及神经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RELN基因位于人类的7q22.1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细胞外基质的丝氨酸蛋白RELN,该蛋白在大脑... 精神分裂症(SCZ)是一种严重、复杂的精神疾病,对公众健康产生极大影响,其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及神经发育异常等多种因素相关。RELN基因位于人类的7q22.1号染色体上,编码一种细胞外基质的丝氨酸蛋白RELN,该蛋白在大脑皮质及海马体中合成,参与神经元迁移和大脑新皮质发育。RELN及其信号通路异常可限制树突增殖、影响神经发生和突触传递,从而导致认知缺陷和大脑形态异常。既往基于多群体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RELN基因是SCZ的重要候选基因。本文对RELN的功能特点、基因多态性及其在SCZ发生和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阐明RELN基因在SCZ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为SCZ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LN 神经发育 精神分裂症 基因多态性 信号通路
下载PDF
p62体募集自噬相关蛋白WIPI2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张金佩 冯学召 +6 位作者 刘梦薇 何心瞳 徐梦波 阿来依·买提卡比力 麦尔哈巴·达毛拉 衡锐 米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8-674,共7页
目的探讨自噬接头蛋白(Sequestosome 1,SQSTM1/p62)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PI3K)复合物的结合蛋白WD重复结构域磷酸肌醇互作蛋白2(WD repeat domain phosphoinositide-interacting protein 2,WIPI2)在空间... 目的探讨自噬接头蛋白(Sequestosome 1,SQSTM1/p62)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PI3K)复合物的结合蛋白WD重复结构域磷酸肌醇互作蛋白2(WD repeat domain phosphoinositide-interacting protein 2,WIPI2)在空间上定位的调控关系。方法使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正常大鼠肾上皮细胞(Normal rat kidney,NRK)中的自噬相关基因2A(Autophagy-related gene,Atg2A)、自噬相关基因2B(Autophagy-related gene,Atg2B)和p62基因,建立Atg2A和Atg2B基因敲除的细胞系(Atg2AB double knockout,Atg2AB DKO)以及p62基因敲除细胞系(p62 knockout,p62 KO);透射电镜观察Atg2AB DKO细胞中p62体周围囊泡的定位;活细胞成像观察Atg2AB DKO细胞内p62体与自噬相关蛋白WIPI2的定位变化;光漂白实验观察相变蛋白p62与WIPI2的荧光漂白恢复;通过免疫荧光观察WT、p62 KO和Atg2AB DKO细胞中WIPI2与p62的定位关系;通过蛋白免疫印记检测WT和p62 KO细胞中WIPI2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建立了Atg2AB DKO和p62 KO细胞系;透射电镜显示Atg2AB DKO细胞中p62附近聚集了大量囊泡;在Atg2AB DKO中,通过活细胞成像观察到tdTomatop62与WIPI2-GFP高度共定位;荧光漂白实验观察到WIPI2具有流动性;通过免疫荧光观察到,与WT细胞相比,在Atg2AB DKO中WIPI2点的数量明显增多(P<0.0001);与WT细胞相比,p62 KO细胞中WIPI2点的数量和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无膜细胞器p62能够与具有流动性的WIPI2阳性囊泡动态融合,促进自噬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体 自噬接头蛋白 WD重复结构域磷酸肌醇互作蛋白2
下载PDF
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风险遗传因果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18
作者 邓安霞 王子豪 +6 位作者 丁芸发 赵翎 李秋林 赵帮豪 胡苏 阿曼古丽·如则 高晓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070-1078,共9页
目的应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技术探究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已知731种免疫细胞特征,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开放数据库获取数据,使用双样本MR方法揭... 目的应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技术探究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已知731种免疫细胞特征,从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开放数据库获取数据,使用双样本MR方法揭示免疫细胞特征是否对细菌性肺炎发生风险具有直接影响。两样本MR分析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根据效应指标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评估结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包括但不限于结果的稳健性验证、潜在的异质性检验以及多效性检验等确保最终结论的科学性及准确性。为避免反向因果关系,将细菌性肺炎作为暴露因素,筛选的六种免疫细胞特征作为结局事件,进行反向MR分析。结果通过MR分析识别出CD33^(-)HLA-DR^(+)髓样细胞、CD86^(+)树突状细胞、CD39^(+)调节性T细胞、HLA-DR^(+)自然杀伤细胞、CD14^(+)CD16^(+)单核细胞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单核细胞等六种检验效能P<0.01的免疫细胞特征与细菌性肺炎风险存在因果关联。反向MR结果未发现细菌性肺炎与上述六种免疫细胞特征存在因果关系。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遗传因素在免疫细胞特征及功能与细菌性肺炎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筛选并鉴定了多种与细菌性肺炎存在显著联系的免疫细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肺炎 免疫细胞特征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逆方差加权法 两样本 双向
下载PDF
不同细胞亚定位的PKM2在肿瘤细胞中发挥作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卢晓梅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PKM2(Pyruvate kinase M2)是M2型丙酮酸激酶的简称,参与无氧糖酵解代谢过程。作为一种代谢或非代谢(激酶)酶,PKM2因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包括增殖、迁移、侵袭、代谢等)而受到广泛关注。PKM2在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外泌体甚... PKM2(Pyruvate kinase M2)是M2型丙酮酸激酶的简称,参与无氧糖酵解代谢过程。作为一种代谢或非代谢(激酶)酶,PKM2因其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包括增殖、迁移、侵袭、代谢等)而受到广泛关注。PKM2在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外泌体甚至体内循环中,可以作为一种RNA结合蛋白(RBP)来自我支持其代谢功能。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PKM2在肿瘤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但有关PKM2在其作为RNA结合蛋白、保护高尔基体和重塑微环境等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就PKM2在非代谢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M2 RNA结合蛋白(RBP) 非代谢 肿瘤细胞
下载PDF
不同功能化合物对迁移体形成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何佳钰 刘梦薇 +5 位作者 麦尔哈巴·达毛拉 黄毅 衡锐 张金佩 席庆 米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10-816,823,共8页
目的探讨SF1670、秋水仙碱、二甲双胍、阿司匹林等4种不同功能化合物对迁移体形成的影响。方法Vigofect化学转染法构建L929过表达Tspan4-mCherry细胞系,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含任何药物的完全培养基)、SF1670组(4μmol/L)、秋水仙碱组(0.6... 目的探讨SF1670、秋水仙碱、二甲双胍、阿司匹林等4种不同功能化合物对迁移体形成的影响。方法Vigofect化学转染法构建L929过表达Tspan4-mCherry细胞系,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含任何药物的完全培养基)、SF1670组(4μmol/L)、秋水仙碱组(0.6μmol/L)、二甲双胍组(32μmol/L)和阿司匹林组(1μmol/L),分别作用11 h;活细胞成像实验拍摄细胞产生的迁移体;Fiji-Image J统计迁移体产生数量,收缩纤维形成面积,直径及长度。结果共聚焦成像结果显示,L929过表达Tspan4-mCherry细胞系建立成功,产生了收缩纤维和迁移体。4种药物对迁移体影响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F1670组迁移体产生数量减少(P<0.01),收缩纤维的形成面积和长度被明显抑制(P<0.0001);秋水仙碱组迁移体产生数量明显减少(P<0.0001),收缩纤维的形成面积轻微减少(P<0.05);二甲双胍组细胞收缩纤维形成面积(P<0.05)和直径(P<0.0001)均减少;阿司匹林组细胞迁移体产生数量增加(P<0.01),收缩纤维的直径轻微缩短(P<0.05)。结论SF1670、秋水仙碱、二甲双胍、阿司匹林对迁移体和收缩纤维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迁移体可能在肿瘤、2型糖尿病、炎症、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体 SF1670 秋水仙碱 二甲双胍 阿司匹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