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162
1
作者 高炜 李健民 《考古》 1983年第1期30-42,100-103,共17页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发掘工作,是从1978年春季开始的,根据遗址内涵所反映的文化面貌,初步认为是中原龙山文化的一个地域性变体,定名为"陶寺类型"。墓地位于遗址东南隅(图一),据目前勘察,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这处墓地,于...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的发掘工作,是从1978年春季开始的,根据遗址内涵所反映的文化面貌,初步认为是中原龙山文化的一个地域性变体,定名为"陶寺类型"。墓地位于遗址东南隅(图一),据目前勘察,面积在三万平方米以上。这处墓地,于1978年秋季开始发掘,至1980年底,已进行五个季度的田野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龙山文化 图版 随葬品 墓葬 陶器 居住遗址 发掘 山西省 文化面貌 出土
原文传递
陶寺遗址1983—1984年Ⅲ区居住址发掘的主要收获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天麟 李健民 《考古》 1986年第9期773-781,865-866,共11页
陶寺遗址1978年开始发掘时,根据工作的需要曾将遗址划分为五个发掘区。Ⅲ区在陶寺村与南沟之间。1978年和1979年曾在Ⅲ区的西北部作过小规模的试掘。1983—1984年,主要在Ⅲ区的西南部进行发掘。共开5×5米探方六十六个,发掘面积1570... 陶寺遗址1978年开始发掘时,根据工作的需要曾将遗址划分为五个发掘区。Ⅲ区在陶寺村与南沟之间。1978年和1979年曾在Ⅲ区的西北部作过小规模的试掘。1983—1984年,主要在Ⅲ区的西南部进行发掘。共开5×5米探方六十六个,发掘面积1570.25平方米,除发现陶寺类型龙山文化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外,还发现有庙底沟第二期文化的较丰富的遗迹和遗物。现将这两年的主要发掘收获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山文化 二期文化 庙底沟 发掘 遗址 绳纹 住址 文化遗存 出土 早期
原文传递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 被引量:45
3
作者 张岱海 《考古》 1984年第12期1069-1071,1068+1155,共5页
1983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在 M3296号墓中,首次发现一件铜器。M3296位于陶寺遗址东南隅、陶寺墓地第三发掘区、探方 T3112的东南角。开口在第二层(近、现代扰土层)下。墓呈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口中线长215厘米,宽65—80厘米,头端略小,墓... 1983年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在 M3296号墓中,首次发现一件铜器。M3296位于陶寺遗址东南隅、陶寺墓地第三发掘区、探方 T3112的东南角。开口在第二层(近、现代扰土层)下。墓呈长方形,土圹竖穴。墓口中线长215厘米,宽65—80厘米,头端略小,墓深220厘米。方向115°,无葬具。墓底埋葬骨架一具,保存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次发现 早期铜器 中原龙山文化 文化遗址 山西 襄汾 短对角线 墓葬 出土 考古研究
原文传递
晋南曲沃苏村汉墓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文君 卫新民 《文物》 1987年第6期61-68,共8页
1985年4月中旬,曲沃县城关镇苏村居民盖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砖室墓。我局文物干部到现场进行了清理。此墓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的苏村村南。这一带地势平缓,交通方便,村西侧有太茅公路,北缘有二峰山铁路,村南有浍河,西北部有汾河。清理时,... 1985年4月中旬,曲沃县城关镇苏村居民盖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座砖室墓。我局文物干部到现场进行了清理。此墓位于县城东北2公里的苏村村南。这一带地势平缓,交通方便,村西侧有太茅公路,北缘有二峰山铁路,村南有浍河,西北部有汾河。清理时,墓室上部已被破坏,下部及随葬器物保存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葬器物 汉墓 晋南 口径 长方形 平底 曲沃 砖室墓 釉陶 城关镇
原文传递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85
5
作者 高天麟 张岱海 《考古》 1980年第1期18-31,100-102,共17页
襄汾县是1954年由汾城和襄陵两县合并而成的,南同浦铁路与汾河在县城(史村)的西侧平行穿过。陶寺遗址位于县城东北约十五华里,塔儿山的西麓。遗址分布在陶寺、李庄、中梁、东坡沟四个自然村之间,东西长约二千米,南北宽约一千五百米,总... 襄汾县是1954年由汾城和襄陵两县合并而成的,南同浦铁路与汾河在县城(史村)的西侧平行穿过。陶寺遗址位于县城东北约十五华里,塔儿山的西麓。遗址分布在陶寺、李庄、中梁、东坡沟四个自然村之间,东西长约二千米,南北宽约一千五百米,总面积达三百多万平方米(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山西襄汾县 发掘简报 县城 汾河 自然村 合并 铁路 东北 中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