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分制”与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通识课程新探索-谈临沂大学《钢琴初级演奏与弹唱》课程建设 被引量:6
1
作者 彭程 王霄 《临沂大学学报》 2016年第6期34-41,共8页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以概论与欣赏为主的课程建设思路是向教育成本制约妥协后的选择,效果无法令人满意。目前哈佛大学的音乐通识课程《聆听的艺术》与《首演之夜》已远离该思路,具有极佳的通识教育效果。受师资等情况限制,"... 我国普通高校音乐通识课程以概论与欣赏为主的课程建设思路是向教育成本制约妥协后的选择,效果无法令人满意。目前哈佛大学的音乐通识课程《聆听的艺术》与《首演之夜》已远离该思路,具有极佳的通识教育效果。受师资等情况限制,"哈佛经验"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不具备推广价值。临沂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开发、实践的课程《钢琴初级演奏与弹唱》基于"学分制"与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发展,创新通识课程教学法与教学内容,颠覆传统的专业音乐教学思维与音乐通识课程模式,不仅具有巨大的成本优势,便于在我国综合性大学推广,而且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发展力及应用能力等方面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分制 电钢琴 通识教育 音乐通识课 哈佛大学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新探——以临沂大学“第一书记助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彭洪君 阿义达娜·库斯甫拉提 +2 位作者 吕泽森 王跃辉 彭芃 《科技视界》 2019年第14期127-128,134,共3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舞台的大小与国家战略契合度成正相关。“三农”事关国计民生之本,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同志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好“三农”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在农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舞台的大小与国家战略契合度成正相关。“三农”事关国计民生之本,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同志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解决好“三农”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实现进程中,创新创业机会的风口将持续二十多年,此间将有多波大风口。临沂大学坚持创新创业办学定位,发扬光大“生死与共水乳交融”的沂蒙精神,以“第一书记助手”为牵领,鼓励大学生以小分队的形式,助力第一书记开展贫困村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在多种形式的助力实践中,大学生向农民学习,向大自然学习,跟着第一书记锻炼意志品质,在项目对接和落地中得到传帮带,从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兴产业等多个维度得以成长。“第一书记助手”队伍在临沂大学迅速发展,还辐射到省内外多所高校。大学生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寻找和抓取机遇的能力得到提升,为将来回到农村创新创业探寻出了一条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精神 红色接班人 乡村振兴 大学生 创新创业机遇 创新创业路径
下载PDF
论如何加强高师音乐系院大学生思想教育
3
作者 苏恩华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58-159,161,共3页
高师音乐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采用与音乐学院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方法。由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使音乐系大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院系学生的一些新特点,是音乐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作... 高师音乐院校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部分,需要采用与音乐学院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有针对性的方法。由于高师音乐专业教育的特殊性,使音乐系大学生具有不同于其他院系学生的一些新特点,是音乐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作用与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强 高师音乐系院 大学生 思想教育
下载PDF
礼乐文化与沂蒙文化——临沂出土编钟的音乐文化学思考
4
作者 冯丽娜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107-109,共3页
礼乐文化是沂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沂出土的大量编钟见证了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兴盛。先秦时期临沂地区已经受到了来自中原礼乐文化的强烈影响,成为礼乐文化辐射到的一个重要区域。而现存的民间鼓吹乐透露出礼乐观念在民间的延... 礼乐文化是沂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沂出土的大量编钟见证了先秦时期礼乐制度的兴盛。先秦时期临沂地区已经受到了来自中原礼乐文化的强烈影响,成为礼乐文化辐射到的一个重要区域。而现存的民间鼓吹乐透露出礼乐观念在民间的延续。无论是临沂出土的先秦编钟还是现存的农村礼俗用乐,均反映了礼乐制度、礼乐文化对临沂地方文化的深远影响。礼乐文化跨越历史至今犹存,理应是沂蒙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文化 沂蒙文化 编钟 鲁东南鼓吹乐
下载PDF
沂蒙老区地方传统音乐教育现状调查——以临沂河东区小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雨 张晓(指导)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8期169-169,共1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音乐层出不穷,西方音乐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中小学生被灌输的大多为西方音乐思想,导致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音乐了解甚少,致使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消失,且许多传统音乐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音乐层出不穷,西方音乐成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当代中小学生被灌输的大多为西方音乐思想,导致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音乐了解甚少,致使宝贵的传统音乐文化逐渐消失,且许多传统音乐种类已经到了后继无人的程度。本文以沂蒙老区-临沂河东区小学为例分析了老区传统音乐教育发展的现状,并指出了传统音乐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从而让人们转变原有的传统音乐教育观念,认识到传统音乐教育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沂蒙老区 地方音乐 传统音乐 音乐教育
下载PDF
文献学视域下的俄罗斯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以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发表论文为例(1989-2019)
6
作者 王德聪 《音乐文化研究》 2023年第1期120-131,6,共13页
我国九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刊是中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对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在中国知网(CNKI)发表论文的整理与研究,从文献学视角,能够探寻1989-2019年之间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分布特征、增长规律以及相关研究与文献... 我国九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刊是中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对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在中国知网(CNKI)发表论文的整理与研究,从文献学视角,能够探寻1989-2019年之间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分布特征、增长规律以及相关研究与文献发展趋势。而标准文献和资料库的建立,将为中国学者的俄罗斯音乐研究提供“经典”与“规范”,为后续研究者作出有益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音乐 文献学 CNKI文献
下载PDF
钢琴创作中民族音乐的融合
7
作者 张珊珊 《文化产业》 2024年第26期58-60,共3页
钢琴创作融合民族音乐是一种艺术创新的体现,既是对传统钢琴艺术的丰富,也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现以推动钢琴创作融合民族音乐为目的展开探讨,首先对钢琴创作融合民族音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论述,其次就如何在钢琴创作中融合民族音乐... 钢琴创作融合民族音乐是一种艺术创新的体现,既是对传统钢琴艺术的丰富,也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传承。现以推动钢琴创作融合民族音乐为目的展开探讨,首先对钢琴创作融合民族音乐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论述,其次就如何在钢琴创作中融合民族音乐提出了具体策略,一是钢琴创作中融入民族语言,满足不同听众的音乐品位;二是创作中借鉴民族音乐曲调,增强音乐作品艺术表现力;三是创作中模仿民族乐器音色,展现作品浓郁的民族韵味;四是音乐创作中应用民族和声,突出和声语言的民族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音乐 钢琴创作 和声语言 传统钢琴 音乐创作 民族韵味 民族和声 音乐作品
下载PDF
俄罗斯“多声部音乐”课程管窥及其与中国同类课程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彭程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7-21,共5页
根据我国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这门新课程已经或即将在各相关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是"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在我国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新创造",因此可借鉴的国外资料较少。上个世纪末俄罗斯音乐教师教育课... 根据我国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这门新课程已经或即将在各相关院校开设。这门课程是"西方传统作曲技术理论在我国民族文化环境中的新创造",因此可借鉴的国外资料较少。上个世纪末俄罗斯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新设立的"多声部音乐"是与该课程最接近的课程之一。两者在课程建设思路上大致相当,但在具体的课程组织、对学生基础的要求、课程内容及其结构、最终需要达到的培养目标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少差异。俄方教学的组织及内容方面虽具有明显的俄罗斯教育文化特点,但对我国相关课程的学科建设同样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音乐学 教师教育 多声部音乐 课程比较
下载PDF
音乐教育的文化自觉——重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乡土音乐课程 被引量:3
9
作者 冯丽娜 《临沂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46-48,共3页
当代音乐教育呼唤文化自觉,乡土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乡土音乐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西方音乐体系下的乡土音乐欣赏,而应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通过乡土音乐表演、中西音乐比较以及乡土音... 当代音乐教育呼唤文化自觉,乡土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自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乡土音乐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西方音乐体系下的乡土音乐欣赏,而应充分挖掘其文化价值:通过乡土音乐表演、中西音乐比较以及乡土音乐民族志研究三个手段,培养学生多元音乐文化观念和民族身份认同意识,从而弥补单纯西方音乐体系教学所带来的民族与文化意识的缺失,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文化自觉 乡土音乐 沂蒙民间音乐
下载PDF
乡民社会与残疾人艺术——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看临沂地区的盲人说书
10
作者 冯丽娜 辛琳琳(编辑) 《临沂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77-79,共3页
音乐本体的研究是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组成部分和唯一的研究逻辑起点。对临沂地区盲人说书现象的认知,既要从音乐本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更要从其所在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背景中进行认知,从而做到宏观地统摄盲人说书的... 音乐本体的研究是民间说唱音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组成部分和唯一的研究逻辑起点。对临沂地区盲人说书现象的认知,既要从音乐本体的角度进行分析,更要从其所在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背景中进行认知,从而做到宏观地统摄盲人说书的地域性差异和历史分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脚打鼓 平调丝弦大鼓 盲人说书 音乐文化 音乐历史
下载PDF
音乐风格对影片《李米的猜想》的塑造与影响
11
作者 冯丽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117-118,共2页
影片《李米的猜想》的配乐不同寻常,独具特色。影片主要曲作者窦唯的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对电影作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片主题曲透露出的灰色抒情在刻画人物心理、深化影片主题上效果显著;曲作者空灵飘远、颇具平和之美的创作风格,在... 影片《李米的猜想》的配乐不同寻常,独具特色。影片主要曲作者窦唯的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对电影作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影片主题曲透露出的灰色抒情在刻画人物心理、深化影片主题上效果显著;曲作者空灵飘远、颇具平和之美的创作风格,在渲染和推动剧情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曲作者的音乐表情被恰当地应用在影片主角李米的心灵刻画上,从而深化了影片对社会的批判,强化了影片的社会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米的猜想》 音乐分析 创作风格 社会表达 灰色抒情
下载PDF
以史鉴今:对京剧“样板戏”音乐创作之“失”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秀庭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6-103,共8页
京剧"样板戏"在艺术上最为突出的成就是音乐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肯定,这些好的方面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同时也存在一些失当的地方,而这些失败的弊端同样可以作为今后的教训来吸取。文章主要从其"三突出"阴影... 京剧"样板戏"在艺术上最为突出的成就是音乐方面,有许多成功之处值得肯定,这些好的方面可以作为今天的借鉴。同时也存在一些失当的地方,而这些失败的弊端同样可以作为今后的教训来吸取。文章主要从其"三突出"阴影笼罩下的音乐模式化,遏制传统京剧音乐能量发挥的"革命派",大型乐队导致伴奏的单一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不论得与失,样板戏音乐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戏曲音乐 京剧 样板戏 京剧音乐 伴奏 音乐模式化
下载PDF
现代网络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惠 王雅宁 《戏剧之家》 2017年第5期218-219,共2页
音乐教育是高等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渠道。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 音乐教育是高等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元素,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渠道。伴随着现代化科技的发展,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音乐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如何合理地运用这些现代化技术,让现代网络技术与音乐教育紧密结合,以推动大学音乐课程的发展,已成为相关人员面临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文章就现代网络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展开探讨与分析,以供相关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网络技术 音乐教育 运用
下载PDF
浅谈西方音乐文化对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的发展与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雪 《中国科技财富》 2012年第5期91-93,共3页
本文详始细介绍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中国音乐的发展道路上众多音乐工作者受到的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中国当时的国情、发展轨迹导致了中国音乐从其发展中势必要汲取西方音乐中的精华,使之为我所用。
关键词 西方音乐 二十世纪 中国音乐 发展 影响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民族音乐传播路径探析——评《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德聪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I0009-I0010,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正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播民族音乐文化,正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彰显,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中,民族音乐文化传播承受着多元制约,媒介利用率不高、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侵蚀等,给民族音乐国际传播带来了极大影响。《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王耀华等著)一书由经济科学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王耀华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久,体裁形式丰富多样,而其国际传播的理论基础是文化认同理论、文化多样性理论和文化软实力理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推广过程就是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该书阐述了日本、韩国、印度等国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经验,为探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科学出版社 新媒体时代 文化软实力 体裁形式 民族音乐文化 文化自信 王耀华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唐代音乐文化下移与曲子词的兴盛
16
作者 赵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1-252,共2页
教坊是唐代宫廷的音乐机构,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受社会环境和统治者决策的影响,教坊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高贵的教坊音乐逐渐由宫廷走向了民间,实现了音乐文化的下移。这种文化下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了教坊音乐曲目的流传与普... 教坊是唐代宫廷的音乐机构,安史之乱后唐王朝由盛而衰,受社会环境和统治者决策的影响,教坊的性质不断发生变化,高贵的教坊音乐逐渐由宫廷走向了民间,实现了音乐文化的下移。这种文化下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了教坊音乐曲目的流传与普及,并且为曲子词的繁荣创造了宝贵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唐代音乐文化 宫廷音乐 教坊音乐 文化下移 曲子词
下载PDF
浅析李斯特《爱之梦》音乐风格和演奏分析
17
作者 胡建龙 胡原原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期45-,共1页
李斯特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将自己的三首抒情歌曲改编成三首抒情性钢琴曲,将它们一并题为《爱之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三首《爱吧》。为了将音乐的诗意和深刻的内涵体现出来,李斯特把情感与钢琴结合在一起,... 李斯特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之一。李斯特将自己的三首抒情歌曲改编成三首抒情性钢琴曲,将它们一并题为《爱之梦》。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第三首《爱吧》。为了将音乐的诗意和深刻的内涵体现出来,李斯特把情感与钢琴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了作者对甜美爱情的赞美。本文以此曲为研究对象,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和音乐风格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且结合自身的演奏体会,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斯特 爱之梦 音乐风格 演奏分析
下载PDF
歌剧选段《再看一眼亲人》的音乐分析与人物塑造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俊友 王德聪(指导) 《北方音乐》 2020年第2期89-90,共2页
《再看一眼亲人》是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重要唱段,表达了无奈、不舍、坚毅、悲壮的复杂情感,塑造了拥军爱民、视死如归、坚毅勇敢的民族英雄形象。音乐创作中将西方浪漫主义大歌剧与中国民族歌剧传统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将中国民族音... 《再看一眼亲人》是民族歌剧《沂蒙山》中的重要唱段,表达了无奈、不舍、坚毅、悲壮的复杂情感,塑造了拥军爱民、视死如归、坚毅勇敢的民族英雄形象。音乐创作中将西方浪漫主义大歌剧与中国民族歌剧传统进行有机的融合,并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融入其中,在实践中不断对民族歌剧进行探索、传承和创新。本文通过音乐分析的方法对此作品的曲式结构、旋律、歌词、织体等进行分析,探索本作品的创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看一看亲人》 《沂蒙山》 音乐分析 人物塑造
下载PDF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傅磊 李雪梅 《艺术评鉴》 2022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在音乐教学中,已经成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不胜枚举,但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频繁的往往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该教学体系的逻辑性和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往往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各学段的音乐教学中均可使用。
关键词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音乐教学法 应用
下载PDF
音乐美学视域下声乐表演中的要素及技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婷婷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6期49-51,共3页
声乐表演是音乐美学的传播载体,音乐美学是开展声乐表演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声乐表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体会到强烈的音乐美感,给予观众更好的审美体验。从音乐美学视角来研究声乐表演,能够提高音乐表演... 声乐表演是音乐美学的传播载体,音乐美学是开展声乐表演的重要基础。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声乐表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魅力,体会到强烈的音乐美感,给予观众更好的审美体验。从音乐美学视角来研究声乐表演,能够提高音乐表演的吸引力,为其提供良好的导向,帮助表演者开展二次创作,促进优质音乐作品的产生。开展声乐表演时,表演者需要处理好原作与再创作之间的关系,保持表演艺术与音乐技巧之间的平衡,实现音乐之间的互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表演 音乐美学 音乐美感 音乐表演 音乐技巧 音乐作品 二次创作 传播载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