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研究
1
作者 李加刚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究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VH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VHD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 目的探究生物瓣膜与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老年心脏瓣膜病(VHD)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10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VHD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判定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更高,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升高,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IL-6、TNF-α水平更低,IL-10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左心房内径(L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A、LVEDD、LVESD水平均降低,LVEF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LA、LVEF、LVEDD、LVES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VHD老年患者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炎症应激反应,切实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老年患者 机械瓣膜 生物瓣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压氧联合前列地尔在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2
作者 姚周伟 王平 +1 位作者 张清芳 邴学华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57-361,共5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前列地尔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18例CHD合并重度PH患者,采用双盲、抽签的方法将患者纳入单一组...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前列地尔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沂市中心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18例CHD合并重度PH患者,采用双盲、抽签的方法将患者纳入单一组(58例)或联合组(6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手术治疗,单一组从术前7 d至术后7 d接受前列地尔治疗,联合组按单一组方案接受前列地尔治疗并从术前15 d开始接受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T0)、术前接受前列地尔治疗7 d后(T1)和术后第7天(T2)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体循环压(MSAP)、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肺动脉压/主动脉压(Pp/Ps)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2组患者主动脉阻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带管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 结果:2组患者T0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在T1、T2时的MPAP、MSAP、SVR、PVR、Pp/Ps低于单一组,SaO_(2)高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呼吸机带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短于单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与单独使用前列地尔相比,CHD合并重症PH患者围手术期使用HBO联合前列地尔可显著降低MPAP、提高SaO_(2),有效缩短呼吸机带管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前列地尔 围手术期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甲状腺功能与心脏瓣膜术后新发房颤风险的关联性分析
3
作者 张晓东 牛晶晶 赵宏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8期473-479,共7页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水平与心脏瓣膜术后新发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风险的相关性, 及时识别心脏瓣膜术后新发AF的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进行心脏... 目的探讨患者术前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 FT4)水平与心脏瓣膜术后新发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 AF)风险的相关性, 及时识别心脏瓣膜术后新发AF的高危患者。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的瓣膜心脏病患者(≥18岁)。排除甲状腺功能检测超过正常参考范围(7.64~16.03 pmol/L)的患者, 最终入组2 645例, 其中男1 597例, 女1 048例;年龄18~83岁, 中位年龄56(46, 64)岁。合并高血压1 891例(71.5%), 合并2型糖尿病176例(6.7%)。根据FT4水平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4组, 其中1组661例, FT4水平7.64~10.33 pmol/L;2组661例, FT4水平10.33~11.36 pmol/L;3组661例, FT4水平11.36~12.54 pmol/L;4组662例, FT4水平12.54~13.66 pmol/L。比较4组患者发生术后AF的风险, 采用logistics回归校正相关危险因素, 分析不同组别发生术后AF的比值比(odds ratio, 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根据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BNP水平分亚组, 比较不同亚组内FT4水平与新发AF的关联性。结果 4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高脂血症、脑钠肽、肾小球滤过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FT4水平最低组为基线, FT4较高组发生术后新发AF的风险较高, 且随着FT4水平升高, 术后新发AF呈显著递进式升高趋势。根据年龄、性别、有无高血压、脑钠肽水平分层, 不同亚组内仍呈现相似的趋势。约登指数最大值0.193, FT4临界值11.485 pmol/L。结论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瓣膜心脏病患者中, 术前较高的FT4水平与心脏瓣膜术后新发AF的风险具有显著相关性。当患者术前FT4水平>11.485 pmol/L时, 即使甲状腺功能仍处于正常范围内, 仍应密切监测患者术后新发AF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心脏瓣膜术 心房颤动 游离甲状腺素
原文传递
他汀类药物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脑梗塞关联性分析
4
作者 张晓东 张俊然 杨波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 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否有效降低术后新发脑梗塞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OPCABG的7 407例CAD患...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 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否有效降低术后新发脑梗塞发生风险。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行OPCABG的7 407例CAD患者, 其中男5 559例, 女1 848例;年龄26~92岁, 中位年龄63岁。高血压5 536例(74.7%)是最常见的合并症, 其次是高脂血症4 261例(57.5%)和2型糖尿病2 941例(39.7%)。依据术前是否使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5 586例, 75.4%)和对照组(1 821例, 24.6%)。采用逆处理概率加权(IPTW)校正其他危险因素, 分析组间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CI), 评估两组患者术后新发脑梗塞风险差异。结果共有346例(4.7%)患者在OPCABG后出现了新发脑梗塞。经IPTW校正后, 他汀组OPCABG术后新发脑梗塞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3%对6.8%, OR=0.62, 95%CI:0.53~0.72, P<0.001), 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10.4%对13.4%, OR=0.75, 95%CI:0.67~0.94, P<0.001)。两组患者的术后肝损伤、术后心房颤动、二次开胸率、术后体外膜肺氧合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使用率、住院期间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 无论患者术前是否有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是否达标, 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脑梗塞发生率(P<0.05)。结论他汀组药物能显著降低OPCABG术后新发脑梗塞的风险。无论患者术前是否存在高脂血症, 基线LDL-C是否达标, 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均能有效降低术后新发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他汀类药物 脑梗塞
原文传递
创伤致主动脉弓部巨大假性动脉瘤1例
5
作者 张晓东 禚怀越 邴学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729-730,共2页
49岁男性,活动后憋喘伴声音嘶哑1个月。22个月前曾因外伤致左上肢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未行胸部CT检查。入院后行主动脉CTA示主动脉弓部巨大假性动脉瘤,直径约11 cm×10 cm,明显压迫气管、肺动脉、无名静脉。完善术前准备后在... 49岁男性,活动后憋喘伴声音嘶哑1个月。22个月前曾因外伤致左上肢骨折,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未行胸部CT检查。入院后行主动脉CTA示主动脉弓部巨大假性动脉瘤,直径约11 cm×10 cm,明显压迫气管、肺动脉、无名静脉。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目前随访中。创伤性主动脉弓部巨大假性动脉瘤极为罕见,行全主动脉弓替换术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内固定术 主动脉弓部 上肢骨折 巨大假性动脉瘤 声音嘶哑 无名静脉 主动脉弓替换术 低温体外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