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sC、SAA及IgM在川崎病患儿冠状动脉损伤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敏欣 孙胜涛 潘筱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3年第5期884-887,共4页
目的分析胱抑素(Cys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免疫球蛋白M(IgM)在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结果分为观察组(发生CAL,n=60)... 目的分析胱抑素(CysC)、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及免疫球蛋白M(IgM)在川崎病(KD)患儿冠状动脉损伤(CAL)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临沂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K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超声结果分为观察组(发生CAL,n=60)与对照组(未发生CAL,n=60),比较两组CysC、SAA及IgM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影响KD患儿发生CAL的因素,分析CysC、SAA及IgM水平对KD患儿发生CAL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CysC、SAA及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岁、治疗前发热时间>6 d、非典型KD及血清CysC、SAA、IgM、WBC是影响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三者联合(CysC+SAA+IgM)预测AUC值为0.823(95%CI:0.744~0.901),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CysC、SAA及IgM水平在KD并发CAL患儿中呈异常高表达,且CysC、SAA及IgM是KD患儿诱发CAL的相关危险因素,联合检测上述三项指标可提高对CAL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伤 胱抑素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免疫球蛋白M
下载PDF
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中的意义
2
作者 李明柱 孙胜涛 +5 位作者 刘文龙 张庆彪 高芹玲 马云霞 刘海滨 潘筱 《重庆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1609-1611,共3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内科二病区2017年3-12月住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50例,缺损范围3~10mm。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h、24h、3d、5d抽...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先天性心脏病(CHD)室间隔缺损(VSD)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儿内科二病区2017年3-12月住院接受介入封堵治疗的VSD患儿50例,缺损范围3~10mm。分别在术前及术后6h、24h、3d、5d抽取静脉血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CKMB水平。结果患儿术前cTnT及CK-MB均处于正常范围,二者数值高峰均出现于术后6h,CK-MB、cTnT分别于术后24h、5d恢复正常;CK-MB、cTnT水平在术后6h呈正相关,患儿不同时间点血清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SD介入封堵治疗可引起血清cTnT及CK-MB水平升高并引起心肌可逆性微损伤;在评估介入治疗造成的心肌损伤中,单纯CK-MB水平的小范围变化并不能做出确切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