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掘齐俗 稽古鉴今──临淄齐俗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树梓 《管子学刊》 2000年第1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临淄 研讨会 齐俗 齐国 管仲相齐 优良传统 孝义 《汉书·地理志》 尊师重教 齐桓公 晏婴 稽古
下载PDF
循流溯源 述而不论──简评《临淄与齐国》
2
作者 徐树梓 《管子学刊》 1995年第4期79-80,共2页
循流溯源述而不论──简评《临淄与齐国》徐树梓由临淄齐文化研究社刘斌同志撰著的《临淄与齐国》一书,近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全书共10章45节17万字,依齐国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及民风民俗先... 循流溯源述而不论──简评《临淄与齐国》徐树梓由临淄齐文化研究社刘斌同志撰著的《临淄与齐国》一书,近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全书共10章45节17万字,依齐国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及民风民俗先后为序结构成篇目,而突出了齐国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国政治 齐文化 临淄 尊贤尚功 太公 政治传统 百家争鸣 文物考古资料 阴阳五行学说 历史地位
下载PDF
贞观之治与齐文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宋玉顺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117-120,共4页
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怎样实现"贞观之治",史学家早有详尽论证。本文所要论及的是唐太宗及其辅臣在贞观之治中,对齐文化的借鉴和运用。本文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君身自正... 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怎样实现"贞观之治",史学家早有详尽论证。本文所要论及的是唐太宗及其辅臣在贞观之治中,对齐文化的借鉴和运用。本文分"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君身自正,善始慎终"、"探讨兵法强军安边"等四个方面来探究这一问题,不仅有助于认识齐文化的历史影响及作用,而且有利于使其更好地为当代现实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贞观之治 齐文化 借鉴 运用
下载PDF
“非诚贾不得食于贾”——齐国商业道德思想刍议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树梓 《管子学刊》 2002年第4期50-53,共4页
关键词 齐国 商业道德思想 经济公平 国家职能
下载PDF
也谈齐婚俗及桓公内行——《齐“巫儿”婚俗探析》读后 被引量:2
5
作者 去非 《管子学刊》 2001年第4期86-89,共4页
东夷就是齐地。东夷齐地古有君子国之称 ,因而是羲农文化或羲炎文化的发祥地。君子之国 ,礼义之邦 ,故为孔墨渊源所自。太公是东夷人 ,故行“因俗简礼”之政。其通利末之道” ,因而促成“商品经济的发达” ;“极女工之巧” ,因而有妇女... 东夷就是齐地。东夷齐地古有君子国之称 ,因而是羲农文化或羲炎文化的发祥地。君子之国 ,礼义之邦 ,故为孔墨渊源所自。太公是东夷人 ,故行“因俗简礼”之政。其通利末之道” ,因而促成“商品经济的发达” ;“极女工之巧” ,因而有妇女经商行贾 ,有“女闾”出现。行商妇女不是娼妓 ,不当信犬见雪而怪吠。襄公、文姜是私通内秽 ,无社会性、普遍性 ,战国秦汉间齐多神仙方术之士 ,但与“‘巫儿’婚俗”则风马牛不相及。至于“桓公淫佚骨肉又甚于乃兄”的判谳 ,可待《书虚》扫除蔽目的一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俗 《齐"巫儿"婚俗探析》 齐国 君子国 "巫儿婚俗" 夷人文化 齐桓公
下载PDF
周代齐国经济概观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斌 《管子学刊》 1994年第4期25-29,共5页
周代齐国经济概观刘斌齐地是伏羲氏和神农氏的故土。伏羲教民"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中国渔猎经济从这里兴起;神农教民"木为耜,揉木为耒"以获取"耒褥之利",中国农业经济从这里发端;神农又教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 周代齐国经济概观刘斌齐地是伏羲氏和神农氏的故土。伏羲教民"作结绳而为网署,以佃以渔",中国渔猎经济从这里兴起;神农教民"木为耜,揉木为耒"以获取"耒褥之利",中国农业经济从这里发端;神农又教民"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国 经济政策 太公 商业贸易 分业定居 临淄 桑蚕丝织业 富民强国 经济思想 《周官》
下载PDF
齐国女性的自身价值观
7
作者 刘斌 李民 《管子学刊》 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必然的。齐文化在先作为齐国先民的文化传统,必然曾经影响并决定着齐国先民的思想意识。而这一必然影响并决定的意义是促成了人们的与其... 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映存在。文化传统作为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影响并决定着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必然的。齐文化在先作为齐国先民的文化传统,必然曾经影响并决定着齐国先民的思想意识。而这一必然影响并决定的意义是促成了人们的与其文化传统相应的自身价值观。齐国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女性自身价值 齐国 礼义之邦 齐文化 宣王 道德风范 群体形象 重耳 礼义廉耻
下载PDF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
8
作者 张龙海 《管子学刊》 1997年第3期95-96,共2页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张龙海临淄是周代齐国的都城。从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建国,都治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从薄姑复都营丘更名临淄,经春秋时期桓公称霸,战国威王称雄,至西汉时期,近千年的时间里,临淄一直是东方名都,战国...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张龙海临淄是周代齐国的都城。从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建国,都治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从薄姑复都营丘更名临淄,经春秋时期桓公称霸,战国威王称雄,至西汉时期,近千年的时间里,临淄一直是东方名都,战国时期,临淄之中七万户,约三四十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窑遗址 齐国 故城 陶作坊 临淄地区 印文 陶器 齐文化 冲积扇 阴文
下载PDF
以史鉴今 古为时用──齐国经济管理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
9
作者 穆辛 《管子学刊》 1995年第4期82-83,共2页
以史鉴今古为时用──齐国经济管理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穆辛由《管子学刊》编辑部与临淄区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共同发起召开的"齐国经济管理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21至23日.在淄博市临淄宾馆举行。来自上海、河南、山... 以史鉴今古为时用──齐国经济管理思想学术讨论会综述穆辛由《管子学刊》编辑部与临淄区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共同发起召开的"齐国经济管理思想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9月21至23日.在淄博市临淄宾馆举行。来自上海、河南、山东、辽宁、河北等6个省市的25位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思想 学术讨论会 齐文化 齐国 经济思想 宏观调控 《管子》 史鉴 微观管理 工业管理机构
下载PDF
齐国制度文物说略
10
作者 刘斌 《管子学刊》 2001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齐国 文物 东夷 典章制度 遗存 天子 礼俗 书序 基本标志 经济文化
下载PDF
晏子礼治思想刍议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树梓 《管子学刊》 1999年第4期18-21,共4页
晏子名婴,历史名相,事灵、庄、景三公皆顺,尤以节俭名于世。治国以民为本,尚礼治。他认为,国家的兴衰,与礼治的行与废有着密切的关系。《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晏子曰:“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晏子名婴,历史名相,事灵、庄、景三公皆顺,尤以节俭名于世。治国以民为本,尚礼治。他认为,国家的兴衰,与礼治的行与废有着密切的关系。《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晏子曰:“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者久矣,与天地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治思想 《晏子春秋》 齐景公 孔子 原则内容 内篇 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 齐国 民本思想
下载PDF
姜太公经济管理思想特点浅说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树梓 《管子学刊》 1994年第4期30-32,共3页
姜太公经济管理思想特点浅说徐树梓姜太公辅周灭商,谋宗一代,功盖群辅,以首功封齐,建都营丘。他入齐之后,虽然遇到的是"五谷少而人民寡"的自然经济条件,然而由于他实行了务实、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度势危行,走自己的路,从... 姜太公经济管理思想特点浅说徐树梓姜太公辅周灭商,谋宗一代,功盖群辅,以首功封齐,建都营丘。他入齐之后,虽然遇到的是"五谷少而人民寡"的自然经济条件,然而由于他实行了务实、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度势危行,走自己的路,从而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只用了六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太公 经济管理思想 思想特点 经济行为 《史记·货殖列传》 发展经济 法治思想 以法保护 齐文化 经济框架
下载PDF
以民为本与桓管霸业——管仲民本思想的借鉴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玉顺 张志义 《管子学刊》 CSSCI 2005年第2期20-24,共5页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坚持以民为本而治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深入探讨之,对于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及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管仲 民本 霸业 借鉴价值
下载PDF
荀子思想和稷下学风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斌 朱彩云 《管子学刊》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诸侯异政 ,百家异说 ,是战国时代特有的潮流 ;百家争鸣 ,言路开放 ,是齐国稷下独兴的学风。荀子生于战国之末 ,游学齐国稷下 ,而要实现“天下无二道 ,圣人无两心” ,主张建立封建专制政体下的思想统治 ,是他“三为祭酒”
关键词 稷下学风 齐风 反对百家异说 荀子
下载PDF
论管子“孝”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玉顺 《管子学刊》 CSSCI 2011年第1期14-16,共3页
管子论"孝"道内容广泛,其"九惠之教"、社会教育、选贤任能、会盟诸侯等方面,均有涉及。其论"孝"道总与国家大政方针联为一体,这是他推行德政的必然反映。这对今天发扬尊老、敬老、养老、孝老传统,构建和... 管子论"孝"道内容广泛,其"九惠之教"、社会教育、选贤任能、会盟诸侯等方面,均有涉及。其论"孝"道总与国家大政方针联为一体,这是他推行德政的必然反映。这对今天发扬尊老、敬老、养老、孝老传统,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孝道 借鉴价值
下载PDF
《管子》货币思想论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龙海 《管子学刊》 1994年第4期42-43,46,共3页
《管子》货币思想论张龙海一、关于齐国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交换中演变出来的,是价值形态发展的结果。货币的产生和商品的出现是不可分割的。当人类社会上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商品生产来到了人间,而货币也因此而诞生。... 《管子》货币思想论张龙海一、关于齐国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交换中演变出来的,是价值形态发展的结果。货币的产生和商品的出现是不可分割的。当人类社会上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后,商品生产来到了人间,而货币也因此而诞生。随着商品生产和发展和商品交换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货币思想 货币理论 货币流通 齐国 齐桓公 刀币 商品交换 齐文化 商人阶级
下载PDF
从“三归”说起
17
作者 刘斌 王红敏 《管子学刊》 2003年第3期9-11,共3页
孔子称管仲以仁,称桓公以正,因其尊王攘夷之功。孔子责管仲以僭以奢,但《论语》及采毫毛之美、贬纤芥之恶的《春秋》经传不书桓、管有淫乱之行。后世或传管仲三归为娶三姓女,并由此开“娼妓之始”,是“功名之下”的“非实之加”,是书虚... 孔子称管仲以仁,称桓公以正,因其尊王攘夷之功。孔子责管仲以僭以奢,但《论语》及采毫毛之美、贬纤芥之恶的《春秋》经传不书桓、管有淫乱之行。后世或传管仲三归为娶三姓女,并由此开“娼妓之始”,是“功名之下”的“非实之加”,是书虚,是讹传,是盲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王攘夷 三归 非实之加
下载PDF
借鉴管仲农村管理思想 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8
作者 宋玉顺 《管子学刊》 CSSCI 2006年第1期56-59,共4页
管仲作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改革家,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高度重视,在农村管理方面有自己的有效策略,是其政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在《管子》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今天深入探讨之,对... 管仲作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改革家,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高度重视,在农村管理方面有自己的有效策略,是其政治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在《管子》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今天深入探讨之,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仲 《管子》 农村管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