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脂肪栓塞早期临床表现特点及误诊原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合春 李忠 韩杰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年第5期67-67,共1页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的收集: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光盘,以"骨科脂肪栓塞综合症(fat embolism sydrome,FES)早期"为主题词,检索1980年1月~2009年6月发表与FES早期误诊有关的文献.
关键词 脂肪栓塞综合症 早期误诊 临床表现特点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误诊原因 骨科 调查 2009年
下载PDF
严重创伤断指再植前后血小板活化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刚 蔡锦方 +5 位作者 刘秉锐 刘立峰 王平山 曹学成 张亚彬 刘军图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2-214,共3页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2例手指挤压、绞轧伤断指患者再植前后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CD62p)进行了检测。选择CD62p明显增高的17例患者,采用大剂量尿激酶等有效抗凝治疗,术后第2,3天再进行CD62p检测。结果显示...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32例手指挤压、绞轧伤断指患者再植前后外周血血小板p选择素(CD62p)进行了检测。选择CD62p明显增高的17例患者,采用大剂量尿激酶等有效抗凝治疗,术后第2,3天再进行CD62p检测。结果显示,术前及术后外周血CD62p均较正常对照组增加,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第2,3天的CD62p检查结果大致在正常范围,临床上血管危象的发生亦明显减少。提示,对于挤压、绞轧等创伤较重的断指,易出现高血凝状态,应特别注意抗凝措施,以提高再植成活率。CD62p检测可以作为灵敏的血小板活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高血凝状态 血小板活化
下载PDF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肩锁关节脱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合春 王伯珉 +3 位作者 韩桂强 韩杰 王志杰 姜玉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的疗效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8例,最长6年,最短6个月,平均3.... [目的]探讨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例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结合植骨融合治疗的疗效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随访18例,最长6年,最短6个月,平均3.6年。优14例,良3例,差1例。[结论]此手术方法能消除传统手术方法部分并发症。长期随诊观察对上肢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脱位 钢板内固定 植骨融合
下载PDF
CT与X线片诊断老年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结果对比 被引量:19
4
作者 赵勇 孙延辉 王文广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0期138-140,共3页
目的比较CT与X线片诊断老年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结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53例老年复杂性髋关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CT扫描数据进行三... 目的比较CT与X线片诊断老年复杂性髋关节骨折的结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53例老年复杂性髋关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X线和CT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比较X线平片、CT平扫及CT三维重建三种方法骨折检出率及漏诊、误诊情况。结果53例老年复杂性髋关节骨折,CT平扫和CT三维重建检出率(100%)明显高于X线(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例患者共发生骨折124处,X线检出91处(73.39%),CT平扫检出115处(92.74%),CT三维重建检出122处(98.39%),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骨折漏诊率、关节内骨碎片漏诊和误诊率均高于CT平扫和CT三维重建,CT平扫关节内骨碎片误诊率高于CT三维重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和CT均是老年复杂性髋关节骨折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CT三维重建利用MPR等技术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并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髋关节骨折 老年患者 X线 CT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微创组合式外固定器并脉冲电流刺激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7
5
作者 王贵润 许立红 +1 位作者 杨晓青 耿桂兰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12期848-849,共2页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胫骨 腓骨
下载PDF
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效果及对IL-6、IL-8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马洪亮 《空军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99-201,205,共4页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效果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6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腰痹通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效果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与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山东省临清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0月—2017年6月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2组均采取腰椎牵引与推拿疗法,常规组72例给予洛索洛芬钠胶囊治疗,研究组72例给予腰痹通胶囊治疗,对比2组治前后疼痛、IL-6、IL-8因子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L-6与IL-8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3%显著高于常规组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1,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低于常规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6,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腰痹通胶囊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情况,抗炎作用明确,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痹通胶囊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
下载PDF
内固定钛板数量对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颈椎曲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甄广强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5期717-719,共3页
目的观察内固定不同钛板数量对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颈椎曲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颈后路椎管扩大形成术中植入不同钛板数量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部分固定组(C_(3)、C_(5)和C_(7)节段植入3枚钛板)和... 目的观察内固定不同钛板数量对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颈椎曲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颈后路椎管扩大形成术中植入不同钛板数量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为部分固定组(C_(3)、C_(5)和C_(7)节段植入3枚钛板)和完全固定组(C_(3)~C_(7)节段植入5枚钛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完全固定组相比,部分固定组患者手术费用明显降低(P<0.05),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SF-36生理评分和SF-36心理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间神经功能改善率、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丢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固定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09%,部分固定组为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椎管扩大形成术治疗中采用C_(3)、C_(5)和C_(7)三个节段部分固定和C_(3)~C_(7)五个节段完全固定,均可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功能、维持颈椎曲度,而部分固定钛板的模式可能是一种更经济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管扩大形成术 钛板数量
下载PDF
持续牵引夹板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1
8
作者 商昌军 魏向荣 李洪杰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114-114,共1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牵引术 夹板 儿童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交腿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秉锐 邢玉霞 +1 位作者 闫荣军 田培文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84-284,共1页
关键词 隐神经营养血管 交腿皮瓣 修复 足踝部皮肤缺损
下载PDF
三切口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洪亮 《系统医学》 2018年第8期18-19,47,共3页
目的探讨三切口入路术对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84例,对照组(47例)实施单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7例)实施三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目的探讨三切口入路术对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患者84例,对照组(47例)实施单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7例)实施三切口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6.60%)(χ~2=5.127,P<0.05),手术时间(102.37±11.54)min、出血量(504.46±87.93)m L多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14.75±1.21)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43±0.75)d及术后负重时间(38.72±10.26)d少于对照组(t=3.739、13.855、3.353,P<0.05)。结论三切口入路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可以更好地解剖复位并坚强固定骨折块,有利于关节复位,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切口入路术 单切口入路术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洪亮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2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根据所选治疗方法的差异将67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分为... 目的:研究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根据所选治疗方法的差异将67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2组,分为观察组(n=33例)及对照组(n=34例),观察组33例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椎间融合术治疗,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内容为临床治疗优良率与术后并发症2项,组间比较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腰间盘突出患者时,应用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术 腰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优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甄广强 陈金安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外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伤椎高度...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传统开放手术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外伤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前及术后3个月伤椎高度、Cobb角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手术时间、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度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术后恢复,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脊柱骨折 开放手术
下载PDF
腓骨血管为蒂腓骨骨髓腔内移植治疗胫骨Ⅲ度粉碎性骨折
13
作者 王贵润 张建哲 杨秀芳 《河北医药》 CAS 2003年第9期666-666,共1页
关键词 胫骨粉碎性骨折 手术治疗 腓骨骨髓腔内移植 腓骨血管
下载PDF
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14
作者 张合春 《医学研究通讯》 2004年第12期57-58,共2页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造成中央性腰椎管狭窄以及马尾神经损害.过去多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治疗,但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腰椎不稳,在椎板切除部位瘢痕组织粘连、增生造成医源性椎管狭窄.我院于2000年从英国Diomed公司引进半...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常造成中央性腰椎管狭窄以及马尾神经损害.过去多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治疗,但广泛的腰椎后部结构切除可导致腰椎不稳,在椎板切除部位瘢痕组织粘连、增生造成医源性椎管狭窄.我院于2000年从英国Diomed公司引进半导体激光治疗系统,自2000年8月~2004年2月对52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气囊导尿管导尿困难的原因与处理内蒙古包钢三医院(014010)许振业气囊导尿管以操作简便,内固定好,刺激性小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由于某些疾病和我们操作人员的方法不当,均会造成导尿困难的现象,现将我们常见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中 减压术 经皮 激光 瘢痕组织 治疗系统 引进 气化 部位
下载PDF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临床对比和疗效评估
15
作者 张合春 《医学研究通讯》 2003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几种术式的特点及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30例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病例,其具体术式包括:单开门(中野式)、双开门法(岩崎式)、棘突悬吊法、改良颈椎管扩大连体棘突重建术。结论改良颈椎管扩...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几种术式的特点及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30例椎管扩大成形术的病例,其具体术式包括:单开门(中野式)、双开门法(岩崎式)、棘突悬吊法、改良颈椎管扩大连体棘突重建术。结论改良颈椎管扩大连体棘突重建术对人体组织损伤小,开门椎板的连锁稳定性高,对开门术后的再关门并发症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优于其它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临床对比 手术方式 疗效 评估
下载PDF
股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的变异
16
作者 张合春 《医学研究通讯》 2000年第3期63-63,共1页
股动脉变细、旋股外侧动脉增粗,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现象。在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我院骨科遇到1例。临床资料赵某男 18岁,于1992年8月12日入院,查体: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左大腿、小腿均肿胀、畸形,左股前有一3×3×2cm^3大小的不... 股动脉变细、旋股外侧动脉增粗,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现象。在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报道,我院骨科遇到1例。临床资料赵某男 18岁,于1992年8月12日入院,查体: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左大腿、小腿均肿胀、畸形,左股前有一3×3×2cm^3大小的不规则骨块暴露于创口处,左大腿中段、小腿下段扪及骨擦音及反常活动,足趾屈伸尚可,左腘动脉及足背动脉搏动弱。X线片示:左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左胫腓骨横断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动脉变异 旋股外侧动脉变异 病例报告 骨折
下载PDF
半髋与全髋置换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柳玉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半髋与全髋置换对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半髋与全髋置换对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全髋置换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效果,术后并发症等显著优于半髋置换组,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则高于半髋置换组(P均〈0.05)。结论:半髋置换术与全髋置换术均对股骨颈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全髋置换可显著改善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髋置换术 全髋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关节功能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王文广 《中国伤残医学》 2018年第18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PFNA组与Inter Tan组的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结果...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临床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4月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比较PFNA组与Inter Tan组的髋关节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结果:PFNA组髋关节功能显著优于Inter Tan组(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显著低于Inter Tan组(P均〈0.05)。结论:PFNA应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率高,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下载PDF
扶拐致上肢动脉栓塞一例
19
作者 田培文 朱明祥 +1 位作者 刘丙锐 马洪光 《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1年第1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上肢动脉栓塞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症状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皮瓣移植结合骨牵张技术修复感染性胫骨复合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洪光 陈明岩 +2 位作者 马洪亮 杨柳 杨帆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3期6578-6580,共3页
目的:观察皮瓣移植结合骨牵张技术修复感染性胫骨复合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了胫骨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16例,采用一期彻底去除病变坏死组织和病变的胫骨断端,切取同侧腓肠肌皮瓣、腓肠神经营... 目的:观察皮瓣移植结合骨牵张技术修复感染性胫骨复合皮肤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了胫骨感染性复合组织缺损16例,采用一期彻底去除病变坏死组织和病变的胫骨断端,切取同侧腓肠肌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对侧小腿内侧皮瓣和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腿皮肤缺损,二期行骨牵张延长术进行治疗。结果:所有16例胫骨复合组织缺损病例感染均得到了控制,移植的皮瓣顺利成活,胫骨截骨延长区成骨良好,断端骨愈合,其中2例出现针道感染,无血管神经并发症发生。骨延长2~9cm,平均延长5.5cm。外同定延长支架在停止骨延长8-20个月后拆除,双下肢等长,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良好。术后细菌培养+药敏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8例,表皮葡萄球菌感染4例,大肠杆菌感染1例,阴沟肠杆菌感染l例,肠球菌感染l例。结论:伤口彻底清创,胫骨断端坏死骨切除后一期行皮瓣移植,二期行骨牵张延长术是一种治疗感染性胫骨复合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移植 骨牵张 感染性骨缺损 皮肤缺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