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国强 于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8期70-70,共1页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程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强化微生物检验,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感染程度
下载PDF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和控制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国强 于晓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分析,并探讨其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至2015年收到的6834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对其临床不合格发生率及不合格发生原因分析,并探讨其控制策略。结果本次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出现104例不合格标本,...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分析,并探讨其控制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至2015年收到的6834份微生物检验标本,对其临床不合格发生率及不合格发生原因分析,并探讨其控制策略。结果本次微生物检验标本中共出现104例不合格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1.52%,其中各种类型标本不合格率从高到低排在前三位的是痰液标本、尿液标本以及血液标本,其不合格原因主要为采集不规范、标本污染、送检不及时等。结论导致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比较多,因此在微生物标本采集、运输以及检测中一定要严格依照相关规范实施,以降低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患者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检验标本 不合格 控制策略
下载PDF
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于晓华 刘国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血液样本检测10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基础...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接收的血液样本检测100例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血液样本检验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控制。比较分析两组样本资料的血液检测质量结果,总结出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资料血液样本检验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血液样本检验质量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检验对象自身因素、血液标本出现溶血及血液样本采集方法不正确等人为因素。结论血液样本检验过程中,应该重视血液样本采集、送检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检验流程实施血液样本检验工作,提升血液样本检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样本 质量结果 因素
下载PDF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多脏器损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文丽 宋蕊 +8 位作者 沈毅 赵永祥 于晓莉 郭黎娜 田地 付小康 张蔚 管小庆 陈志海 《传染病信息》 2015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多脏器损伤的特点及发生规律。方法收集68例SFTS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肝脏、心脏、血液系统、肾脏、脑等脏器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生化指标进... 目的:探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多脏器损伤的特点及发生规律。方法收集68例SFTS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对肝脏、心脏、血液系统、肾脏、脑等脏器损伤的症状和体征、生化指标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肝损伤发生率为97.06%(66/68)。早期、极期和恢复期ALT四分位数分别为76.6(44.1,126.0)、131.1(73.0,219.5)、120.6(74.3,199.0) U/L,AST四分位数分别为164.6(92.3,283.6)、249.5(107.5,426.0)、101.3(49.0,188.0) U/L。心肌酶变化以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升高为主,早期、极期和恢复期LDH四分位数分别为677.5(389.0,1412.5)、922.0(618.0,1804.5)、470.0(306.0,733.0)U/L,α-HBDH四分位数分别为398.5(196.3,662.3)、584.0(372.5,895.0)、317.0(226.0,478.0)U/L,肌酸激酶同工酶基本正常。 WBC降低、PLT减少发生率分别为67.65%和100%。早期、极期和恢复期WBC 四分位数分别为2.56(1.00,6.40)、3.14(1.93,7.16)、4.22(3.11,6.34)×10^9/L,PLT 四分位数分别为40.7(23.3,53.3)、40.0(25.2,51.3)、123.0(58.0,218.8)×10^9/L。27例尿潜血阳性,45例尿蛋白阳性,但肾功能指标肌酐和尿素氮无明显异常。11例意识状态改变,5例病理反射阳性。4例(5.88%)死亡,均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肝脏、心脏、肾脏、血液等器官系统损伤是SFTS的重要临床特征,在该病早期即出现损伤并持续加重,极期损伤最重,多数患者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发热 布尼亚病毒科感染 多器官功能衰竭
下载PDF
我国血小板输注阈值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卢信彤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5期470-47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血小板输注阈值的研究结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建库至2016年11月,国内公开发表的纳入不同的血小板输注阈值下的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血小板输注阈值10...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血小板输注阈值的研究结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网建库至2016年11月,国内公开发表的纳入不同的血小板输注阈值下的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血小板输注阈值10×10~9/L为A组、20×10~9/L为B组,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纳入9个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1 520例病例。血小板输注有效率的RR=1.08(95%CI 1.00~1.18),P=0.06。所有出血发生率的RR=1.18(95%CI0.95~1.47),P=0.14。血小板输注剂量的SMD=–0.79(95%CI–1.59~0.02),P=0.06。血小板输注次数的SMD=–1.21(95%CI–2.12~–0.31),P=0.009。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的RR=0.55(95%CI0.38~0.79),P=0.001。结论对病情稳定、且无明显危险因素的血液病患者,采用10×10~9/L作为血小板输注阈值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阈值 有效率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6
作者 鲁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3期78-78,共1页
目的:分析386例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HBV-DNA结果,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同时以酶免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大三阳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95.5%,拷贝数为(4.32±1.63)×106/ml;小三... 目的:分析386例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HBV-DNA结果,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同时以酶免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大三阳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95.5%,拷贝数为(4.32±1.63)×106/ml;小三阳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55.5%,拷贝数为(2.45±2.23)×105/ml;HBsAg、HBcAb阳性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35.7%,拷贝数为(6.74±1.18)×104/ml;HBsAg、HBeAg阴性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3.84%,拷贝数为(2.14±1.11)×104/ml。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乙肝病毒(HBV)感染状态及病毒载量情况,有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更有利于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荧光定量PCR HBV-DNA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于晓华 刘国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检验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218例肝功能反复异常患者为对象,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为80、138例。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患者... 目的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检验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接收的218例肝功能反复异常患者为对象,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分别为80、138例。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对患者ANA、AMA、ANCA、SMA等自身抗体进行检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抗MPO抗体进行检测,对比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ANA阳性率为43.8%(35例)、AMA阳性率为42.5%、ANCA阳性率为47.5%、SMA阳性率为30%、抗MPO抗体阳性率为40%,与病毒性肝炎患者相比,各项检测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在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上,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显示较高,相比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在ANCA及p-ANCA检出率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相关自身抗体联合检测,能够有效地应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出、诊断及临床分型上,有利于区别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病 检测 分析
下载PDF
HBsAg和抗-HCV两次酶联免疫检测方法与血液病毒核酸筛查技术的关联 被引量:7
8
作者 于晓华 刘国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6期16-17,共2页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抗-HCV、HBa Ag进行检测,以此探讨与分析两次酶联免疫检测措施和NAT技术对HCV、HBV检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酶免检测试剂说明书严格操作,通过ELISA方式常规酶联免疫血液筛查门诊血液标本的抗-HCV与HBs Ag。结果50...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抗-HCV、HBa Ag进行检测,以此探讨与分析两次酶联免疫检测措施和NAT技术对HCV、HBV检测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酶免检测试剂说明书严格操作,通过ELISA方式常规酶联免疫血液筛查门诊血液标本的抗-HCV与HBs Ag。结果50份HBs Ag阳性血清学筛查标本中,HBs Ag进口与国产酶免检测阳性标本26例,进口阳性标本7例,国产阳性标本6例;48份抗-HCV阳性血清学筛查标本中,进口与国产酶免检测阳性标本13例,进口阳性标本2例,国产阳性标本1例。HBs Ag的单一进口与单一国产试剂ELISA阳性率为0.07%、0.04%,进口与国产双试剂ELISA检测阳性率为0.35%;抗-HCV的单一进口与单一国产试剂ELISA阳性率为0.1%、0.06%,进口与国产双试剂ELISA检测阳性率为0.18%。国产与进口联用试剂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进口和国产抗-HCV、Hbs Ag的ELISA试剂阳性差异性不明显,而进口国产双试剂的酶联免疫检测和核酸检测具有较高相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SAG 抗-HCV 酶联免疫检测 血液病毒 核酸筛查
下载PDF
脓毒血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组)、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组)患者各62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体检的健康者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监测对脓毒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组)、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SIRS组)患者各62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体检的健康者6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各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检测并比较PCT水平。结果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组、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组、SIRS组及健康对照组的PCT水平分别为(4.63±0.62)、(9.58±0.98)、(0.54±0.11)、(0.08±0.01)μg/L。各病例组的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组及SIRS组,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组的PCT水平明显高于SIRS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是细菌性脓毒血症诊断的一个重要辅助参考指标,对革兰阴性菌脓毒血症与革兰阳性菌脓毒血症的鉴别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血症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降钙素原
下载PDF
甲功五项测定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甲功)五项测定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甲减组, 4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甲亢组,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三...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甲功)五项测定在甲状腺功能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作为甲减组, 45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甲亢组, 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素(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水平。结果甲亢组、甲减组、对照组的TSH水平分别为(0.15±0.02)、(28.61±2.25)、(2.32±0.28)mIU/L;T4水平分别为(215.93±13.36)、(44.82±4.66)、(102.35±8.54)nmol/L;T3水平分别为(3.91±0.83)、(0.62±0.10)、(1.51±0.37)nmol/L;FT4水平分别为(31.08±8.69)、(8.09±1.46)、(17.86±1.61)pmol/L;FT3水平分别为(11.58±2.11)、(2.52±0.68)、(4.95±0.89)pmol/L;甲亢组T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T4、T3、FT4、FT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T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T4、T3、FT4、FT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功五项检测对判断甲状腺功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甲状腺功能亢进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疾病的早期诊断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五项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减退
下载PDF
肝癌疾病中总蛋白、白蛋白、甲胎蛋白及铁蛋白的检测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于晓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甲胎蛋白及铁蛋白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情况,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肝硬化患者(LC组)和肝癌患者(肝癌组),各100例。分别采用双缩尿法、溴甲酚... 目的探讨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甲胎蛋白及铁蛋白在肝脏疾病中的变化情况,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正常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肝硬化患者(LC组)和肝癌患者(肝癌组),各100例。分别采用双缩尿法、溴甲酚绿法、胶乳免疫比浊法、胶乳免疫比浊法对各组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甲胎蛋白、铁蛋白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 ,观察诊断情况。结果正常组、CHB组、LC组和肝癌组甲胎蛋白和血清铁蛋白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升高(P<0.05);四组总蛋白和白蛋白随病情加重持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70%;单独检测铁蛋白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80%;甲胎蛋白和铁蛋白联合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为95%。结论甲胎蛋白与血清铁蛋白的变化与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将甲胎蛋白和铁蛋白同时作为检测标准,准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蛋白 白蛋白 甲胎蛋白 铁蛋白 肝癌
下载PDF
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4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40例肺癌患者归为肺癌组[根据不同分期分为肺癌Ⅰ期组(11例)、肺癌Ⅱ期组(21例)、肺癌Ⅲ期组(8例)], 26例肺良性病变者归为肺良性病变组, 4...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肺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40例肺癌患者归为肺癌组[根据不同分期分为肺癌Ⅰ期组(11例)、肺癌Ⅱ期组(21例)、肺癌Ⅲ期组(8例)], 26例肺良性病变者归为肺良性病变组, 40例健康体检者归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并比较CEA、CA125、CA19-9三种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肺癌Ⅰ期组、肺癌Ⅱ期组、肺癌Ⅲ期组、肺良性病变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CEA水平分别为(12.14±2.87)、(18.86±3.23)、(23.46±4.53)、(3.56±0.68)、(2.07±0.65)ng/ml;CA125水平分别为(134.47±18.57)、(161.69±25.14)、(188.65±33.82)、(19.86±2.86)、(15.33±2.68)U/ml;CA19-9水平分别为(72.06±10.11)、(81.59±11.56)、(89.41±14.84)、(34.16±4.14)、(24.03±3.06)U/ml;随着肺癌分期的递增,患者体内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逐渐升高,肺癌各分期组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且肺良性病变组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52.50%(21/40);CA125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35.00%(14/40);CA19-9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30.00%(12/40);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肺癌的灵敏度为82.50%(33/40);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肺癌的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肺癌患者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糖类抗原19-9 糖类抗原125 癌胚抗原
下载PDF
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HCV-RNA 被引量:1
13
作者 鲁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4期82-82,共1页
目的:分析125例患者以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的HCV-RNA结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IgG,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结果:在125例标本中,HCV-RNA阳性率为55.2%(69/125),抗HCVIgG阳性率为77.6... 目的:分析125例患者以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的HCV-RNA结果,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同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IgG,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结果:在125例标本中,HCV-RNA阳性率为55.2%(69/125),抗HCVIgG阳性率为77.6%(97/125),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PCR检测HCV-RNA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活动性和复制程度,优于抗HCVIgG对HCV感染的检测准确性,有利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抗HCV IGG HCV-R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学和免疫学与临床特征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晓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6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HBV-LC)、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分布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硬化(HBV-LC)、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定量分布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相关性,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在病程不同阶段的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丹东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CHB)150例、肝硬化(LC)100例、肝癌患者50例,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定量动态检测HBs Ag水平,荧光PCR定量动态检测HBVDNA载量,并对HBVDNA水平及HBs Ag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Bs Ag定量值大小: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CHB中检测值最高,其次为肝硬化,肝癌组检测值最低,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定量和HBs Ag呈现相同的规律,即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 HBs Ag定量值和HBVDNA定量值一样在慢性乙型肝炎疾病进展中呈逐渐下降渐下降趋势。2 HBs Ag与HBVDNA之间呈一定的正相关,可以使用HBs Ag与HBVDNA互补评估HBV病毒复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480例解脲支原体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詹长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5期284-284,321,共2页
目的:通过对解脲支原体(Uu)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了解目前Uu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的分泌物作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作的10种抗生素中,强力... 目的:通过对解脲支原体(Uu)检测及药敏结果分析,了解目前Uu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给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来我院性病门诊就诊患者的分泌物作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选作的10种抗生素中,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司帕沙星敏感率较高,其敏感率80%以上,左旋氧氟沙星、交替沙星、罗红霉素、氧氟沙星、壮观霉素敏感度较低。结论:临床上对疑似Uu感染的患者作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脲支原体 抗生素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乙肝前S1抗原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
16
作者 鲁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6期187-187,共1页
目的:通过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DNA和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明PreS1-Ag对乙肝的诊断价值和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reS1-Ag和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PreS1-Ag阳性率为61.5%(96/156),HBV-DN... 目的:通过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DNA和乙肝两对半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探明PreS1-Ag对乙肝的诊断价值和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PreS1-Ag和乙肝两对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PreS1-Ag阳性率为61.5%(96/156),HBV-DNA阳性率为57.8%(90/156),HBeAg阳性率为32.1%(50/156)。结论:PreS1-Ag是反映HBV感染、复制的标志之一,而且比HBeAg敏感性更高,有很好的独立参考价值,并对乙肝两对半、HBV-DNA的检测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乙肝前S1抗原(PreS1-Ag) HBV-DNA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测定在不同检测系统中的比较
17
作者 于晓丽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雅培和罗氏两种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的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10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罗氏系统和雅培系统进行测定,并且结合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DNA... 目的探讨雅培和罗氏两种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 Ag)的比较。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10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样本,分别采用罗氏系统和雅培系统进行测定,并且结合患者乙型肝炎e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DNA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罗氏和雅培两中系统的线性关系为y=1.04x-0.13,r=0.963,P<0.05.HBsAg水平与e抗原测定值、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罗氏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分析符合临床需求,该系统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雅培系统具很高的相关度,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sAg定量水平与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载量之间呈正相关,能够反映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表面抗原 雅培系统 罗氏系统 测定 比较
下载PDF
148例福氏lla型志贺氏菌耐药分析
18
作者 詹长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32期216-216,232,共2页
目的;为了掌握当前福氏lla型志贺氏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以患者的便进行培养分离,血清分型,生化鉴定,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同时对六种抗生素均敏感21例,占14.2%,耐一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氧氟沙星66.2%... 目的;为了掌握当前福氏lla型志贺氏菌的耐药情况。方法;以患者的便进行培养分离,血清分型,生化鉴定,用药敏纸片琼脂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同时对六种抗生素均敏感21例,占14.2%,耐一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分别为氧氟沙星66.2%,环丙沙星82.4%,头孢三嗪14.9%,头孢哌酮41.2%,头孢唑啉49.7%,诺氟沙星71.6,同时耐六种抗生素14例,占9.5%,同时耐两种以上抗生素85例,占57.4%。结论;福氏lla型志贺氏菌对多种抗生素有一定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lla型志贺氏菌 抗生素 耐药
下载PDF
155例痢疾杆菌的耐药分析
19
作者 詹长涛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8期89-89,共1页
目的为了探讨近五年内痢疾杆菌的耐药情况,现对2004年到2008年来我院就诊的痢疾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药敏纸片的抑菌环直径来判断对该药是否敏感。结果痢疾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逐年... 目的为了探讨近五年内痢疾杆菌的耐药情况,现对2004年到2008年来我院就诊的痢疾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药敏纸片的抑菌环直径来判断对该药是否敏感。结果痢疾菌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逐年增高,对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三嗪的耐药性增加不大,对庆大霉素的耐药性逐渐减少。结论临床用药的关键是如何对药物的正确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痢疾杆菌 耐药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