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小”窍门 被引量:2
1
作者 谢力 《学苑教育》 2011年第17期53-53,共1页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向课堂要质量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那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呢?下面是我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点“小”窍门。
关键词 数学教学质量 课堂阅读 窍门
下载PDF
如何做一个优秀班主任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丹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第7期175-175,共1页
从教18年,当了18年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锋”中,既有师生心灵相通、携手共进的喜悦,也有用尽浑身解数仍走不进学生心中的无奈与沮丧,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个性鲜明、可塑性极强而又异于他人的学生。多年的探索,
关键词 优秀班主任 心灵相通 个性鲜明 学生 可塑性 师生
下载PDF
心病还需“新”药医
3
作者 张伟 《新班主任》 2017年第7期54-55,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求新的发展,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则留在了家乡由老人照看,或"托管"于亲戚朋友,形成了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由于留守学生缺少与父母相处的机会,得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寻求新的发展,他们的未成年子女则留在了家乡由老人照看,或"托管"于亲戚朋友,形成了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特殊群体——留守学生。由于留守学生缺少与父母相处的机会,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遇到问题不能及时与父母沟通,导致心事长期压制,心理有所缺失,不喜欢和陌生人交往,也不愿与外界接触,性格内向、偏激。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这些未成年学生极易产生道德品质、价值观念上的偏离和心理发展上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学生 社会不良风气 未成年子女 心理发展 性格内向 道德品质 群体需要 亲戚朋友 天涯何处无芳草 如约而至
下载PDF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困生学习效率的策略
4
作者 潘新 《电脑乐园》 2019年第6期382-382,共1页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中明确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教学课堂 造成很大的冲击,给教师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当在目前教育中,仍然存在...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座谈会中明确指出:教育兴则国家兴。近几年,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对教学课堂 造成很大的冲击,给教师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也不断扩大,当在目前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两极分 化严重的弊端,有的是自身原因,有的是外界环境的影响,让部分学生沦为“学困生”。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后期学习, 提高审美能力,文化修养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学困生”进行简述并分析产生的原因,由此提出提高初中学困生学习效率的 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困生 学习效率
下载PDF
走进语文天地——浅谈以核心素养点亮语文教育之光
5
作者 卢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4期0328-0328,330,共2页
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DNA,是深化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回顾基于“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构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的实施将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以"对话"为本质的教学活... 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DNA,是深化我国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回顾基于“三维目标(知识、能力、情感)"构建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的实施将语文教学从"应试教育"转向以"对话"为本质的教学活动,建构了以语言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为基础的语文核心素养"四位一体"能力框架,成为语文学科向前发展的新壁垒。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以核心素养点亮语文教育之光,构建语文教学新体系,使学生走进语文天地,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深入知识的海洋中,汲取更多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教学策略
下载PDF
初中思想政治中考复习方法
6
作者 刘涛 刘洪玲 《真情》 2020年第12期260-260,共1页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思想政治课科目的中考试题,“题在课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充分体现了“材料新颖、设问灵活”的试题特点。因此,基础性、能力性、开放性是中考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进一步落实生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 纵观近年来全国各省市思想政治课科目的中考试题,“题在课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充分体现了“材料新颖、设问灵活”的试题特点。因此,基础性、能力性、开放性是中考的主要方向。这就要求思政教师要进一步落实生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