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朝军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5年第7期85-87,共3页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多维度动态过程,开放、互动的课堂具有较强的资源性和生成性。通过进行"小学数学互动课堂建设的研究",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也促进课题组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关键词 互动 小学数学互动课堂
下载PDF
例谈小学数学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荆文伟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版)》 2006年第12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语言表达艺术 小学数学教师 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实践 师生互动 言语交流 学习兴趣
下载PDF
走进生活 与美交融——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严定芬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8期166-166,共1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学习美术课程,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与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关键词 教学 生活化 发现美 感悟情 创造美
下载PDF
新课改背景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的几点尝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东军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4年第10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教学管理制度 课程改革 学校管理 小学教育 教学思想 备课制度
下载PDF
角色扮演让孩子爱上英语——浅谈角色扮演在三年级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琴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6年第5期55-,共1页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实践证明,角色扮演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 角色扮演 定义 特点 作用 策略
下载PDF
感知 体验 创生——感官在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被引量:6
6
作者 严定芬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12期150-150,共1页
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儿童主动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感知物体的形体、声音、材质等美感,强化儿童的内心体验,让儿童以特有的用笔、用线方式表达对物体的感受。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的、真实的,他们利用各种感官最直... 儿童线描写生体验教学是指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儿童主动观察生活中的实物,感知物体的形体、声音、材质等美感,强化儿童的内心体验,让儿童以特有的用笔、用线方式表达对物体的感受。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是直接的、真实的,他们利用各种感官最直接的感知,进行最真实的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 体验 线描写生
下载PDF
追求语文教学的丰富性——谈语感教学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任云桦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4年第3期24-25,共2页
语感教学是一种以语感培养为中心,以语感实践为主线,追求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协调发展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凭借已有的语感,自主感知、自主理解、自主想像、自主体验、自主积累,在丰富的自主... 语感教学是一种以语感培养为中心,以语感实践为主线,追求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协调发展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感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凭借已有的语感,自主感知、自主理解、自主想像、自主体验、自主积累,在丰富的自主实践中,追求对语文丰富的感知、丰富的理解、丰富的想像、丰富的积累,从而实现学生智慧的丰富,情感的熏陶,语文能力的发展和学生人格的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语感培养 基本特征 教学模式 人文素养 小学 教学内容
下载PDF
让教师流动不“被动”
8
作者 王朝军 《江苏教育》 2016年第58期22-,共1页
让作为教育核心资源的教师进行合理、有序地流动,是实现师资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多地教育部门积极推行教师流动,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均衡了部分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及专业结构,促进学校间学习交流,提升管理... 让作为教育核心资源的教师进行合理、有序地流动,是实现师资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多地教育部门积极推行教师流动,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均衡了部分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及专业结构,促进学校间学习交流,提升管理经验……然而,我们在看到欣喜改变的同时,也看到教师流动带来的'苦恼'与'被动',平添的诸多'风波'与无奈。一、苦恼与无奈流动教师有苦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流动 教育均衡 综合素养
下载PDF
创设宽松心理环境 培养自我调适能力——“特长生”心理障碍的分析与预防
9
作者 赵建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 2007年第7期11-11,共1页
“特长生”就是在不少教师和家长眼中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化成绩等方面比一般学生相对优秀或者在音、体、美等方面有专长。往往在他们班级、学校中显得比较出众,很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 “特长生”就是在不少教师和家长眼中学习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由于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文化成绩等方面比一般学生相对优秀或者在音、体、美等方面有专长。往往在他们班级、学校中显得比较出众,很受老师和家长的宠爱。因此,他们身上的优点就被有意或无意地夸大,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和行为缺陷就往往容易被忽视,因而很容易导致“特长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障碍 特长生 自我调适能力 心理环境 预防 培养 行为习惯 学习表现
下载PDF
以语感训练为主线的自主阅读教学模式的探讨
10
作者 任云桦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9年第8期18-19,共2页
语文的学习,主要可分为语言知识的学习、语文智力技能的学习及语文动作技能学习三类。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符号(语音、文字、标点)、语法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等等。语文智力技能包括听、读、说、写技能及语感。此外,还有动作技能... 语文的学习,主要可分为语言知识的学习、语文智力技能的学习及语文动作技能学习三类。语文知识包括语言符号(语音、文字、标点)、语法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等等。语文智力技能包括听、读、说、写技能及语感。此外,还有动作技能,如写字、发音、发声等等,在语文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阅读 教学模式 训练为主线 学生语感 课文阅读教学 语文智力 学习方法 学生主体 阅读方法 教师
下载PDF
让小练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11
作者 姜玉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6年第6期81-81,共1页
小练笔能弥补作文教学难度大、要求高的不足,是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习写作的有效措施。教师可从仿写、补写、改写、续写等方面指导学生练笔,从而呈现创作的精彩。
关键词 小练笔 作文教学 策略
下载PDF
还课堂朗朗的读书声
12
作者 姜玉花 《小学科学》 2016年第4期60-61,共2页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长期以来,朗读一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朗读还可以...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长期以来,朗读一直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训练之一。它有助于学生掌握每个汉字的音、形、义;有助于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层次结构;对儿童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力、想象力;便于丰富学生的感情,陶冶学生的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书声 阅读教学 儿童语言 教师范读 朗读训练 朗读教学 朗读能力 汉语言文字 层次结构 草草收兵
下载PDF
真实的自然 真实的活动 真实的生活 真实的情境
13
作者 姜玉花 《小学科学》 2015年第10期93-93,共1页
现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常会出现许多新的事情、新的人物、新的景象、新的活动。生活中许多本来可以成为作文内容的材料,因为学生未留心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没有认真思考而弃之不顾,没有注意积累而腹内空空,... 现在小学生的生活中,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常会出现许多新的事情、新的人物、新的景象、新的活动。生活中许多本来可以成为作文内容的材料,因为学生未留心体验而成为过眼烟云,没有认真思考而弃之不顾,没有注意积累而腹内空空,故而学生写作时仍是"无米之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内容 作文课 腹内 我手写我心 真情流露 语言描绘 写作素材 情绪高涨 红花绿叶 春光融融
下载PDF
语感训练的有效方法
14
作者 姜玉花 《学子(理论版)》 2015年第11期55-55,共1页
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 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语感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助于学生领悟语言的内涵,提高感悟能力,积淀学生的语感;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感训练 隐含意义 感悟能力 语言文字 《新课程标准》 心理体验 课程标准 文质兼美 最佳条件 情境化
下载PDF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例谈
15
作者 韩华平 《语文天地(小教版)》 2015年第8期19-19,共1页
当前,动态生成的课堂创造出了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怎样对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真正把学生的奇思妙想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这需要我们教师有敏锐的教学智慧和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一、反... 当前,动态生成的课堂创造出了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给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怎样对待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真正把学生的奇思妙想当作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这需要我们教师有敏锐的教学智慧和较强的课堂调控能力。一、反问设疑,引导思辨动态生成的语文课堂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文本,从不同的角度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堂才是灵动的有活力的课堂。由于受年龄特征和思维的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语言文字 学生个性化 教学智慧 年龄特征 解读文本 设疑 教学情境 公仪休 分角色朗读
下载PDF
让语文课堂展示生命的精彩
16
作者 姜玉花 《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9X期31-32,共2页
当前的小学语文新课改如火如荼,尤其是突出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人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主动遵循新课改发展的规律,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善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善于区别对待不同个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新课改如火如荼,尤其是突出以生为本、突出学生人性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主动遵循新课改发展的规律,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善于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善于区别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这样的课堂,才可以更好引领学生的思维,引发情感的共鸣,激发思想对撞的火花,课堂的活力才能迸发。一、交流,感悟生命的快乐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师 感悟生命 对撞 学习小组 心灵对话 生生互动 区别对待 小学语文课堂 游园不值 花丛中
下载PDF
回归真情,彰显生命!
17
作者 姜玉花 《教师》 2015年第34期25-25,共1页
长期以来,一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究其根源是学生“三话化”倾向严重,即假话、空话、套话盛行。教师批阅时,习作大部分是假话、空话连篇,写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如何使学生轻松、快乐习作?教师必须在“真”字上下好功夫,一切... 长期以来,一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究其根源是学生“三话化”倾向严重,即假话、空话、套话盛行。教师批阅时,习作大部分是假话、空话连篇,写得干巴巴的,索然无味。如何使学生轻松、快乐习作?教师必须在“真”字上下好功夫,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让学生写真话、言真情。一、真诚激发学生热情引发学生的习作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实践 个体差异 阅读教学 写作方法 习作教学 我手写我心 课外书籍 写作素材 自然景物 中所
下载PDF
借助插图,读懂课文
18
作者 韩华平 《教育艺术》 2016年第12期69-69,共1页
最近,有幸观摩了市级小学语文名师班学员上的《第一次抱母亲》第一课时,教者在初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这个环节上,借助于课文的两幅插图研读语言文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母亲“外表瘦小、内在力大无穷”的形象,教学过程简约而... 最近,有幸观摩了市级小学语文名师班学员上的《第一次抱母亲》第一课时,教者在初读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这个环节上,借助于课文的两幅插图研读语言文字,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母亲“外表瘦小、内在力大无穷”的形象,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文 插图 《第一次抱母亲》 小学语文 语言文字 教学过程 教学效果 课时
下载PDF
线描写生:在观察体验中捕捉物象特征
19
作者 严定芬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2013年第2期60-60,共1页
线描写生是以生活中真实的人物、景物等为写生对象.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其形体、结构、动作及神态。儿童线描写生虽然没有准确的形体比例,也无法遵循透视规律,但是能够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并描绘一些有趣的细节,从而表现出稚拙... 线描写生是以生活中真实的人物、景物等为写生对象.用各种不同的线条去表现其形体、结构、动作及神态。儿童线描写生虽然没有准确的形体比例,也无法遵循透视规律,但是能够抓住物体的基本特征,并描绘一些有趣的细节,从而表现出稚拙、童趣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描写生 观察体验 物象 透视规律 形体 比例
下载PDF
让人物形象熠熠生辉——浅谈阅读教学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20
作者 姜玉花 《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16年第5期53-,共1页
小学语文课文中塑造了许多优秀的人物形象,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着师生。教师只有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文中的人物形象熠熠生辉,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感知 内化 鉴赏 丰满 升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