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水茶园土壤肥力与茶叶品质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丽红 吴全聪 +3 位作者 李阳 王建清 王伟 陈栎安 《茶叶》 2012年第3期146-150,共5页
通过检测丽水市名茶及普通茶相应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茶叶品质指标,并运用dps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秋茶品质最关键的土壤养分指标是速效氮含量,它与5个茶叶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它与茶... 通过检测丽水市名茶及普通茶相应茶园土壤养分指标、茶叶品质指标,并运用dps3.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秋茶品质最关键的土壤养分指标是速效氮含量,它与5个茶叶品质指标存在相关性;其次是土壤有机质含量,它与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含量和酚氨比呈线性相关。春茶品质主要受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丽水市土壤速效氮和有机质含量较高,这是该地区茶叶具有较高品质的主要原因。应保持有机肥、氮肥适量施用,配施钾磷肥,促进茶叶产量及品质的稳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茶 秋茶 茶叶品质 土壤肥力 相关性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下载PDF
丽水绿茶品质评价及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丽红 周惠娟 +4 位作者 杨桂玲 何卫中 黎天天 蔡铮 曹静怡 《茶叶》 2012年第4期223-228,共6页
通过对丽水名优绿茶及普通茶品质指标的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春茶优于秋茶,名茶优于普通茶。丽水茶叶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品质优。春茶酚氨比为7.57,秋茶酚氨比15.55,说明丽水春茶适制绿茶,秋茶红绿兼可,更适制红茶。建议将春茶制成绿... 通过对丽水名优绿茶及普通茶品质指标的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春茶优于秋茶,名茶优于普通茶。丽水茶叶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品质优。春茶酚氨比为7.57,秋茶酚氨比15.55,说明丽水春茶适制绿茶,秋茶红绿兼可,更适制红茶。建议将春茶制成绿茶名优茶,秋茶制成品牌红茶。通过绿茶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法评价,两种方法均可作丽水绿茶的评价方法,但第二种评价方法主要用理化检测结果为依据,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两种方法兼顾更为科学合理,可作为丽水绿茶量化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茶 秋茶 品质评价
下载PDF
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举行吕群丹博士后出站考核报告会
3
作者 吕群丹 《丽水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2-4,共3页
4月25日,市农科院举行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第2位博士后吕群丹的出站考核报告会。
关键词 农业科学研究院 博士后 报告会 考核 丽水市 工作站 农科院
原文传递
丽水主栽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吴全聪 陈国宝 +3 位作者 龚淑英 邵静娜 项威 吴进军 《中国茶叶》 2013年第11期18-20,共3页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茶园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与福建省红茶产区具有相似之处。至2012年底,全市拥有茶园面积3.21万hm2,主栽品种有:龙井43、迎霜、永嘉1号、茗科1号、白叶1号等,以加工绿茶为主。近年随着国内红... 丽水市地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茶园生态环境、栽培管理与福建省红茶产区具有相似之处。至2012年底,全市拥有茶园面积3.21万hm2,主栽品种有:龙井43、迎霜、永嘉1号、茗科1号、白叶1号等,以加工绿茶为主。近年随着国内红茶市场逐渐兴起,红茶生产销售量呈现增长趋势。本文通过研究丽水市现有主栽品种的红茶适制性,对巩固丽水市绿茶主导下的多茶类发展和提高茶园综合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产区 丽水市 适制性 茶树品种 茶园生态环境 主栽品种 栽培管理 茶园面积
下载PDF
畲药食凉茶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毛菊华 王伟影 +1 位作者 余乐 程科军 《中国药师》 CAS 2014年第11期1808-1810,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畲药食凉茶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畲药食凉茶中三种黄酮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60 nm。结果: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0 9-1.637 0 mg·ml^-1(r=0.999 2),0.44-88.00μg·ml-1(r=0.999 8),0.41-77.63μg·m^l-1(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35%(RSD=1.64%),101.14%(RSD=1.88%),99.69%(RSD=1.92%)。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同时测定食凉茶中的芦丁、槲皮素和山柰酚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畲药 食凉茶 芦丁 槲皮素 山柰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丽水主栽茶树品种的红茶适制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全聪 陈国宝 +3 位作者 龚淑英 邵静娜 项威 吴进军 《丽水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红茶是全发酵茶,茶鲜叶生化成分的组成与含量的合理程度将影响茶叶的香气、滋味等品质,合适的茶树品种对红茶的生产意义重大。茶树品种原料、茶园生态环境、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等因素共同决定了红茶品质。
关键词 红茶品质 品种 茶树 适制性 丽水 茶园生态环境 生化成分 加工技术
下载PDF
若干油桃品种在浙江丽水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叶伟其 吕周林 +3 位作者 钟汉春 张伟梅 曹鹏飞 杨继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2-54,共3页
自1998年以来,陆续引进100余个油桃品种在浙江省丽水市试栽,对其物候期、生长结果表现、果实品质及裂果情况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早红宝石、丽油3号、中油4号、丽油5号、中油7号和中油9号等6个品种在丽水市适应性较强,综合性状... 自1998年以来,陆续引进100余个油桃品种在浙江省丽水市试栽,对其物候期、生长结果表现、果实品质及裂果情况等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早红宝石、丽油3号、中油4号、丽油5号、中油7号和中油9号等6个品种在丽水市适应性较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尤其是前3个品种适合在丽水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品种 引种 适应性
下载PDF
立足丽水山区优势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被引量:4
8
作者 包焕盛 程文亮 姚宏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期27-30,共4页
丽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高,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如何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区高效生态农业,符合"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战略决策,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对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 丽水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高,山地立体气候明显,如何立足自身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山区高效生态农业,符合"生态立市,工业强市,绿色兴市"的战略决策,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对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振兴山区经济,加快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水 山区 生态农业
下载PDF
丽水香茶产业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严芳 何卫中 《蚕桑茶叶通讯》 2012年第3期35-36,共2页
丽水香茶是众多丽水茶叶产品中产量最多、性价比最高的一类。通过对丽水香茶产品的研究,分析优势,提出改进措施,从而为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茶叶 产业化 产品 丽水
下载PDF
丽水观光休闽农业的优势分析及发展策略
10
作者 柳旭波 《丽水农业科技》 2013年第3期3-4,共2页
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体验、购物... 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以田园景观和自然资源为依托,结合农林牧渔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经过规划设计与建设,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娱乐、体验、购物和科普的一种农业经营活动。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已经出现了农业产业兼顾观光旅游的兼业经营和转型经营,农业产业在逐渐摆脱以前那种单一的经营模式,朝着观光休闲方面拓展延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 观光旅游 生产经营方式 优势 丽水 休闲农业 经营活动 自然资源
下载PDF
丽水市名优茶产品分类研究
11
作者 严芳 《中国茶叶加工》 2012年第3期18-20,共3页
丽水名优茶生产历史悠久,产品种类、品牌众多。按照产品品质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将不同品牌、企业生产的产品归类研究,分析优势品种,并对优势品种进行深入的研究,得以指导生产,引导流通,提高茶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丽水 名优茶 分类 产区分布 加工技术 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丽水地区山茶靛牛肝菌生境调查研究
12
作者 曾凡清 《丽水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调查,丽水地区山茶靛牛肝菌主要分布在庆元、景宁等地,在缙云、云和也有少量的分布;适宜生长在1000米以上坡度缓和的地方,以黄山松为主要的共生树种;一年生长两次,第一次在6月底~7月上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9月上、中旬,持... 通过调查,丽水地区山茶靛牛肝菌主要分布在庆元、景宁等地,在缙云、云和也有少量的分布;适宜生长在1000米以上坡度缓和的地方,以黄山松为主要的共生树种;一年生长两次,第一次在6月底~7月上旬,第二次在8月下旬~9月上、中旬,持续时间10d左右,干湿交替有利于山茶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靛 牛肝菌 发生 发育
下载PDF
丽水市茶叶产品分类和主要销售渠道调查研究
13
作者 严芳 郑生宏 +1 位作者 缪叶旻子 何卫中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年第11期12-14,共3页
丽水名优茶生产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已经成为浙江省第三大茶叶产区,且增长势头迅猛。本文通过对丽水生产的名优茶产品的分类研究,分析优势品类;通过对丽水茶产品的销售渠道调查研究,分析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通过优势茶类和主要销售渠道... 丽水名优茶生产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已经成为浙江省第三大茶叶产区,且增长势头迅猛。本文通过对丽水生产的名优茶产品的分类研究,分析优势品类;通过对丽水茶产品的销售渠道调查研究,分析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通过优势茶类和主要销售渠道的组合应用,指导茶类结构调整,适应市场和客户要求,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产品分类 销售渠道 丽水
下载PDF
丽水地区山茶靛牛肝菌生境调查研究
14
作者 曾凡清 蒋俊 《南方园艺》 2015年第5期22-25,共4页
丽水地区山茶靛牛肝菌主要分布在庆元、景宁等地,在缙云、云和也有少量的分布,适宜生长在海拨1 000 m以上坡度缓和的地方,以马尾松为主要的共生树种,一年生长两次,一次是在6月底至7月上旬,第二批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持续时间10 d左... 丽水地区山茶靛牛肝菌主要分布在庆元、景宁等地,在缙云、云和也有少量的分布,适宜生长在海拨1 000 m以上坡度缓和的地方,以马尾松为主要的共生树种,一年生长两次,一次是在6月底至7月上旬,第二批在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持续时间10 d左右,干湿交替有利于山茶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靛 牛肝菌 发生 发育
下载PDF
丽水香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研究
15
作者 严芳 《丽水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3-4,共2页
丽水是浙江的优势绿茶产区,香茶是众多丽水茶叶产品中产量最多、性价比最高的一类。通过对丽水香茶产品的研究,分析优势,提出改进措施,促进茶类结构调整,提高茶产品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茶叶 产业化 产品 丽水
下载PDF
丽水茶产业现状和销售渠道调查研究
16
作者 何卫中 严芳 +1 位作者 郑生宏 缪叶旻子 《丽水农业科技》 2014年第1期3-7,共5页
丽水名优茶生产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已经成为浙江省第三大茶叶产区,且增长势头迅猛。通过对丽水茶产业发展概况的研究,分析优势品类;通过对丽水茶产品的销售渠道调查研究,分析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通过优势茶类和主要销售渠道的组... 丽水名优茶生产历史悠久,种类较多,已经成为浙江省第三大茶叶产区,且增长势头迅猛。通过对丽水茶产业发展概况的研究,分析优势品类;通过对丽水茶产品的销售渠道调查研究,分析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通过优势茶类和主要销售渠道的组合应用,指导茶类结构调整,适应市场和客户要求,提高茶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优茶 分类 渠道 丽水
下载PDF
丽水黑毛茶加工工艺初步研究
17
作者 邵静娜 葛国平 +4 位作者 何卫中 陈国宝 郑生宏 严芳 缪叶旻子 《中国茶叶加工》 2015年第6期23-26,共4页
以浙江省丽水市的夏季茶树鲜叶为原料,探讨加工黑毛茶的工艺及技术参数。实验设计不同杀青温度(260℃、300℃、360℃)、控制不同渥堆环境温度(25℃、30℃、45℃)、不同渥堆时间(20 h、24 h、28 h、32 h)、不同渥堆叶含水量(50%、55%、6... 以浙江省丽水市的夏季茶树鲜叶为原料,探讨加工黑毛茶的工艺及技术参数。实验设计不同杀青温度(260℃、300℃、360℃)、控制不同渥堆环境温度(25℃、30℃、45℃)、不同渥堆时间(20 h、24 h、28 h、32 h)、不同渥堆叶含水量(50%、55%、60%)等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杀青设置温度360℃,渥堆茶坯含水量55%,渥堆温度45℃,渥堆时间24 h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加工 渥堆
下载PDF
珍稀药用植物三叶青种质资源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彭昕 吉庆勇 +2 位作者 梁雅清 张煜炯 楼天灵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8期1088-1092,共5页
三叶青是珍稀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其野生资源濒危,人工栽培难度大,品种选育落后,导致生产中种质退化,品系混杂,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安全稳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三叶青种质资源分类、繁育、保存、鉴定及评价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 三叶青是珍稀中药材,临床应用广泛,其野生资源濒危,人工栽培难度大,品种选育落后,导致生产中种质退化,品系混杂,严重影响了临床用药的安全稳定。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三叶青种质资源分类、繁育、保存、鉴定及评价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其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三叶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青 人工繁育 种质鉴定 资源评价
下载PDF
柳叶腊梅中总香豆素的提取工艺研究及纯化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春 程文亮 +4 位作者 梅建凤 易喻 陈建澍 应国清 王鸿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47-249,269,共4页
研究畲药柳叶腊梅中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液液萃取纯化技术,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廉价、无污染的工艺方法.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的液液萃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分析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研究,最后通过... 研究畲药柳叶腊梅中总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液液萃取纯化技术,建立一种简便、快速、廉价、无污染的工艺方法.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的液液萃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正交分析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实验研究,最后通过萃取技术得到纯度较高的香豆素类化合物.通过该工艺,利用正交分析的最优条件制备得到提取物中6,7-二甲氧基香豆素(化合物1)和6,7,8-三甲氧基香豆素(化合物2),提取量分别达到0.23mg/g和0.76mg/g.纯化工艺采用乙醇超声辅助技术和萃取技术,可以快速、方便的提取出目的化合物.该工艺科学合理,适于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腊梅 香豆素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丽水市2013年7—8月高温热害对茶叶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9
20
作者 姜燕敏 马军辉 +1 位作者 李汉美 余久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6期158-163,共6页
为了解高温干旱对茶叶的影响,更好地开展茶叶气象服务,根据2013年丽水市9个县(市、区)气象观测站夏季7—8月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雨日、日照、平均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在与常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丽水... 为了解高温干旱对茶叶的影响,更好地开展茶叶气象服务,根据2013年丽水市9个县(市、区)气象观测站夏季7—8月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降水量、雨日、日照、平均相对湿度等观测资料,在与常年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丽水高温、干旱的发生发展情况及其对茶叶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7—8月高温持续时间长、强度大、分布广;降水量、雨日显著偏少,且以7月降水偏少最为显著;日照强,土壤墒情差,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中旬。空间分布上,高温干旱存在较明显的南北差异:北部气温高,降水少,旱情重,南部的庆元等地高温强度弱,旱情程度低。对茶叶有影响的高温热害日数,以丽水最多,程度也最强,有3次达到重度高温热害指标,其次缙云、云和、松阳的高温热害程度也较强。高温干旱对茶叶的影响,以松阳影响最大,损失也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气象学 高温热害 茶叶生产 丽水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