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何倩 涂颖 +43 位作者 何黎 路永红 许爱娥 邱湘宁 陈玉 郭燕妮 张晋松 杨钰鑫 杨瑾 邓永琼 张丽 何淑娟 王丽 雷霞 商干伟 张建波 许昌春 肖文 侬秀川 梁作辉 杨婷 李彩霞 房慧 杨滢瑶 张玲琳 张薇 毕晓东 方杰 李刚 杨洪英 凌昕 高睿迪 刁庆春 吕新翔 冯颖颖 胡信林 林向飞 尤海燕 梁羽萍 杨凤元 李雪莉 刘俐 陶诗沁 孙振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29-1240,共12页
目的明确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防治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全国76家皮肤科参与“痤疮周”义诊的痤疮患者(n=5787)继发敏感性皮肤的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总结人口学信息... 目的明确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防治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提供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对全国76家皮肤科参与“痤疮周”义诊的痤疮患者(n=5787)继发敏感性皮肤的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总结人口学信息、痤疮严重程度、皮肤类型、家族史、日常行为、医疗行为、环境因素、地区等资料,明确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的影响因素。结果5787例中,女3979例(68.76%),男1808例(31.24%),平均年龄(25.63±6.66)岁。痤疮继发敏感性皮肤共1840例,检出率为31.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痤疮严重程度,皮肤类型,家族史,日常行为(如使用护肤品品牌≥4个/d、洗澡/桑拿、使用空调、使用剥脱类洗护用品、运动、洗脸频率>2次/d),医疗行为(如半年内口服维A酸类药物,1个月内外用过壬二酸和维A酸类药物、进行过激光治疗,1周内进行过化学剥脱治疗)和环境因素(如季节交替、粉尘、刮风、夏季、春季、日晒时间4h/d、秋季、地区)可能是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的影响因素。结论本调查初步明确了痤疮患者继发敏感性皮肤的影响因素,提示临床医生在痤疮治疗中应兼顾敏感性皮肤的治疗,以提高痤疮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敏感性皮肤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医中药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4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胡赛升 覃永健 冯颖颖 《皮肤病与性病》 2018年第2期239-240,共2页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味联合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7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汤加味...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味联合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7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汤加味联合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2%,对照组为4.65%,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加味联合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瘙痒症状,副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加味 养血润燥止痒方加减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艾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分子机制
3
作者 种凯艳 兰祝飚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15期25-29,共5页
目的运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基因芯片挖掘、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艾叶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CU的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靶点,从中... 目的运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基因芯片挖掘、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艾叶治疗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CU的基因芯片数据集,利用R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靶点,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TCMSP)、药物靶标识别平台(Pharm Mapper)等数据库获取艾叶的化学成分、药物靶点,运用GENEMANIA平台及R软件,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KEGG)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 Vina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得到CU靶点320个、药物靶点382个,筛选出药物–疾病交集靶点20个;PPI拓扑分析得出的核心靶点有ADAMTS4、FABP7、SRM、PDE5A、SOD2等;相关的化学成分有(2R)-5,7-二羟基-2-(4-羟苯基)、亚油酸乙酯、豆甾醇、槲皮素等;富集出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长寿调节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因子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9种化学成分与5个核心靶点间的分子对接显示,有40组对接具有结合活性(结合能<–4.25kcal/mol)。结论艾叶对CU具有多靶点、多成分、多途径的作用机制,通过文献检索及分子对接验证本次分析结果具有可信性,可为后期的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分子对接 慢性荨麻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1例
4
作者 方瑾 牟青 邱岳东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5期58-58,63,共2页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RPC)是临床上十分罕见的一种疾病,国内外对于该病的研究较少,漏诊率及误诊率相对较高,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近年来,我院收治RPC患者1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于2021年7月就诊,主诉:双小腿及足背...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RPC)是临床上十分罕见的一种疾病,国内外对于该病的研究较少,漏诊率及误诊率相对较高,目前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近年来,我院收治RPC患者1例,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7岁,于2021年7月就诊,主诉:双小腿及足背部丘疹、结节两月余。患者两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小腿及足背部丘疹、结节,皮损中央可见不规则状凹陷,内可见角质栓,偶有瘙痒,曾外用烧伤膏、中药外洗等,无明显效果,皮损逐渐增多,遂至我院就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 皮肤镜 组织病理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穴位注射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曹光仕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4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西药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药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疼痛感剧烈者加用止痛药物布洛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西药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予西药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疼痛感剧烈者加用止痛药物布洛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穴位注射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止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止痛时间、皮损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1.82%,高于对照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能快速止疱,促进皮损恢复,缓解神经痛,且能收获较高的疾病治愈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穴位疗法 穴位注射 灯盏细辛注射液 阿昔洛韦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慢性荨麻疹的关键基因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种凯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21期76-80,共5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分析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关键基因及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GSE57178、GSE72540数据集,共包括16个CU样本及12个正常样本,运用R软件消除批次效应后进行差异分析,接着进行京都...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分析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的关键基因及分子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获取GSE57178、GSE72540数据集,共包括16个CU样本及12个正常样本,运用R软件消除批次效应后进行差异分析,接着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使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及SVM-RFE机器学习筛选出CU关键基因,最后采用Cibersort反卷积算法计算两组样本的免疫细胞浸润量及浸润差异。结果共鉴定出32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56个、下调基因64个,KEGG富集分析出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筛选出5个CU关键基因,分别为PTPN22、TTC21B、PIGW、CD53和TNFAIP6;CD8^(+)T细胞、调节性T细胞、中性粒细胞等11种免疫细胞存在浸润差异。结论本研究初步探讨了CU的潜在机制,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及11种具有浸润差异的免疫细胞,可为CU的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生物信息学 机器学习 机制
下载PDF
口服青霉素类药物致药疹42例
7
作者 刘勇军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10期1247-1247,共1页
关键词 青霉素类 口服剂型 药疹
下载PDF
中国痤疮患者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杨舒云 涂颖 +29 位作者 杨建婷 金嵘 郭燕妮 林新瑜 邱莹 刘红霞 解瑶 栗玉珍 项蕾红 于波 曾宪玉 许昌春 卢凤艳 李兴 杜华 林向飞 邱岳东 朱飞飞 方玉甫 吕明芬 张蕊娜 胡信林 焦林君 冯红霞 毕晓东 张敏 林碧雯 刘巧 路永红 何黎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5期403-410,共8页
目的明确中国痤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认知对其就医和护肤品选择的影响,为痤疮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7月,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对中国112家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6156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其... 目的明确中国痤疮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患者的认知对其就医和护肤品选择的影响,为痤疮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5月至7月,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对中国112家医院皮肤科就诊的16156例痤疮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其对痤疮发生、发展和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患病后是否首选就医和皮肤护理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认知的因素,认知对患者就医行为和皮肤护理的影响以及医师和患者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的一致性。结果受调查痤疮患者对"痤疮是一种皮肤病""并非只发生在青春期""该病可以防治"认知最好,分别占总调查人数80.65%、69.16%、65.49%。但对遗传、高糖及乳制品是痤疮发生的危险因素认知不足,其知晓率分别为48.72%、42.40%、18.25%。性别、年龄、教育程度、职业、病情、受健康教育情况是影响患者对以上3个痤疮发生危险因素主要认知,其中男性、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职业为务工/务农、健康教育缺乏者对遗传、饮食是痤疮危险因素认知差;年龄>36岁、病情为轻度者对饮食危险因素认知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情况对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的影响分析显示:认知越好的患者首选就医概率及选择功能性护肤品概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对痤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一致性差(Kappa值<0.4),患者对重度痤疮的评估重于医师评估。结论患者认知水平可影响其就医行为及皮肤护理,同时还存在患者对自身病情评估较重的情况。临床需加强对痤疮患者疾病影响因素方面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对痤疮的认知程度,有效防治痤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痤疮 问卷调查 认知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