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浙江省丽水市2012-2013年蜱媒传染病监测 被引量:6
1
作者 蓝玉清 凌锋 +3 位作者 黄金波 潘孝猛 柳付明 王晓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12-515,共4页
目的了解丽水市蜱病原体携带情况,为预防控制蜱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3年在放养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体表检蜱,将蜱用75%乙醇消毒及生理盐水清洗反复3次后,采用QIAamp Tissue Kit核酸提取试剂盒,按照产品说明书逐步提取DNA。并... 目的了解丽水市蜱病原体携带情况,为预防控制蜱传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3年在放养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体表检蜱,将蜱用75%乙醇消毒及生理盐水清洗反复3次后,采用QIAamp Tissue Kit核酸提取试剂盒,按照产品说明书逐步提取DNA。并采用PCR检测立克次体、查菲埃立克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巴尔通体、莱姆病螺旋体、巴贝西原虫等病原体携带情况。结果宿主动物染蜱率为17.84%,蜱指数为1.25;蜱感染无形体、查菲埃立克体、立克次体、莱姆病螺旋体、巴尔通体、巴贝西原虫阳性率分别为44.24%、35.48%、13.82%、9.22%、2.30%和9.68%。同时在部分标本中还检出复合感染。结论丽水市宿主动物染蜱率高,且蜱存在无形体、查菲埃立克体、立克次体、巴贝西原虫、莱姆病螺旋体、巴尔通体感染,提示丽水地区发生蜱传疾病流行的风险高,应引起公共卫生部门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携带 复合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原文传递
浙江省丽水市蚋叮咬人事件调查 被引量:3
2
作者 蓝玉清 章小萍 +1 位作者 黄金波 张胜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87-89,共3页
目的调查蚋叮咬的原因,为防治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询问病史及进行现场调查;2016年6月8日采用人诱停落法捕获昆虫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该叮人昆虫经鉴定为双翅目蚋;蓝莓园附近的稻田是蚋的孳生场所,人工停落法监... 目的调查蚋叮咬的原因,为防治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方法询问病史及进行现场调查;2016年6月8日采用人诱停落法捕获昆虫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该叮人昆虫经鉴定为双翅目蚋;蓝莓园附近的稻田是蚋的孳生场所,人工停落法监测5 min捕获13只;在蚋的孳生场所,11人因暴露下肢皮肤而全部被叮咬;主要叮咬部位是小腿、脚踝和足背,表现为剧烈瘙痒、疼痛和红肿,2周左右症状基本消失;叮咬3~20处,下肢皮肤裸露越多,叮咬部位越多;当地居民证实有蚋存在。结论丽水市庆元县境内有吸血蚋分布;该事件为在蚋孳生场所职工暴露皮肤被叮咬引起;应加强宣传教育,做好防护,游玩和劳作时避开蚋的活动高峰期;加强蚋种群、密度、季节消长、分布及病原体携带情况等的监测,制定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叮咬 防治
原文传递
丽水市淡色库蚊、白纹伊蚊的杀虫剂抗性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蓝玉清 黄金波 《浙江预防医学》 2013年第1期36-36,53,共2页
淡色库蚊、白纹伊蚊是两种完全不同习性的但均喜吸人血的蚊种,在丽水市为优势蚊种。由于淡色库蚊在夜间吸血而白纹伊蚊在白天吸血,人们灭蚊防蚊的措施有所不同,可能产生的抗药性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 淡色库蚊 白纹伊蚊 丽水市 杀虫剂抗性 优势蚊种 抗药性 吸血
原文传递
模拟现场快速评价家栖鼠毒饵适口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金波 柳付明 +1 位作者 潘孝猛 蓝玉清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505-507,共3页
目的快速评价家栖鼠毒饵适口性,为城区秋季灭鼠采购毒饵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8月中旬以在养殖场、商场、超市、餐饮店和居民区等生境捕获的优势家栖鼠作为试验鼠。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快速测定毒饵摄食系数以评价毒饵适口性。结果 1~6... 目的快速评价家栖鼠毒饵适口性,为城区秋季灭鼠采购毒饵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8月中旬以在养殖场、商场、超市、餐饮店和居民区等生境捕获的优势家栖鼠作为试验鼠。通过实验室模拟现场快速测定毒饵摄食系数以评价毒饵适口性。结果 1~6号试验组毒饵消耗量分别为112.81、113.40、116.72、101.76、126.89和130.99 g,无毒基饵的消耗量分别为120.24、104.94、117.19、136.40、125.14和128.96 g,摄食系数分别为0.94、1.08、1.00、0.75、1.01和1.02,适口性全部达到A级。结论 6份毒饵适口性全部良好,可结合价格、毒力、安全性等综合指标择优选择1种或几种毒饵用于城区秋季灭鼠行动,该研究可以快速评价毒饵适口性,适宜在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栖鼠 适口性 毒饵 摄食系数
原文传递
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与地理分布回顾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晔 蓝玉清 +1 位作者 柳付明 潘孝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82-688,共7页
目的回顾了解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为蜱传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以"啮齿动物、蜱","鼠、蜱"和"獭、蜱"为主题词,在PubMe... 目的回顾了解中国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的种类和地理分布,为蜱传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以"啮齿动物、蜱","鼠、蜱"和"獭、蜱"为主题词,在PubMed医学文献检索系统中以"China、tick","Taiwan、tick","Hongkong、tick",和"Macao、tick"主题词为检索策略搜集文献。结果目前中国有报道的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共2科10属67种。北社鼠体表的寄生蜱种类最多(18种),粒形硬蜱的啮齿目动物宿主种类最多(19种)。除天津、上海和重庆市及澳门地区未发现明确报道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啮齿目动物体表寄生蜱分布。北方报道寄生蜱38种,种类最多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6种)。南方报道寄生蜱43种,种类最多的是福建省(19种)。全国分布最广泛的寄生蜱种是长角血蜱,在20个省份均有分布。结论我国啮齿动物体表寄生蜱种类繁多、宿主多样,分布广泛,有利于某些啮齿动物作为宿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的贮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动物 寄生 种类 分布 名录 生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