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果参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春莲 汤王外 +2 位作者 和寿星 李文忠 郭承刚 《特产研究》 2020年第3期35-38,共4页
选用海拔1 800~2 600 m驯化繁殖1年以上的红果参优质组培苗,探讨海拔、覆膜、遮阴和肥料对红果参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果参最适宜海拔为2 450 m;覆黑色地膜的种植方式可促进红果参生长发育进程;在种植初期用75%遮阳网... 选用海拔1 800~2 600 m驯化繁殖1年以上的红果参优质组培苗,探讨海拔、覆膜、遮阴和肥料对红果参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果参最适宜海拔为2 450 m;覆黑色地膜的种植方式可促进红果参生长发育进程;在种植初期用75%遮阳网遮阴可使红果参的成活率达95%以上;种植密度采用80 cm 100 cm,施用30 000 kg/hm^2腐熟农家肥和1 500 kg/hm^2复合肥;采用追肥、底肥各施1/2;11月采收的处理方式产量为4 825.20 kg/hm^2,与其他处理方式的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引种驯化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红果参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承刚 汤王外 +5 位作者 和寿星 黄杏娥 郭应杰 曹杨 李文忠 徐春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325-327,共3页
对红果参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为红果参种苗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红果参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温度、pH、浓度的萘乙酸(NAA)、赤霉素(GA_(3))、6-苄基腺嘌呤(6-BA)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红果参种子最适萌发温... 对红果参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为红果参种苗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红果参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温度、pH、浓度的萘乙酸(NAA)、赤霉素(GA_(3))、6-苄基腺嘌呤(6-BA)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红果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可达92.4%;②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没有差异;③红果参种子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pH在6~7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④GA_(3)浓度为200 mg/L时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6.3%,NAA浓度为300 mg/L时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7.4%,低浓度6-BA处理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明显提高,浓度高于10 mg/L时有明显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种子 发芽率 发芽势
下载PDF
风兰丛芽高效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丁长春 王元忠 +1 位作者 黄衡宇 周蓉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09-2218,共10页
为了建立高效、稳定的风兰(Neofinetia falcata)丛芽诱导体系,以非共生性萌发所获得的风兰愈伤组织和原球茎(PLB)混合物为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激素及天然附加产物,进行单因素试验,选取适宜风兰生长的各因素种类和质... 为了建立高效、稳定的风兰(Neofinetia falcata)丛芽诱导体系,以非共生性萌发所获得的风兰愈伤组织和原球茎(PLB)混合物为材料,改良的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植物激素及天然附加产物,进行单因素试验,选取适宜风兰生长的各因素种类和质量浓度范围,进而通过正交及完全组合试验,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和天然附加产物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丛芽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适宜的非共生性萌发培养基为改良的MS+活性炭(AC)0.5 g·L^-1,在该培养基中种子培养75 d即可获得大量原球茎;原球茎在改良的MS+6-苄氨基嘌呤(6-BA) 0.5 mg·L^-1+萘乙酸(NAA) 0.5 mg·L^-1+苹果泥30 g·L^-1+AC 0.5 g·L^-1中培养70 d,诱导出的愈伤组织大量增殖,随后由原球茎产生大量丛芽,愈伤增殖系数6.84,丛芽发生率98.96%;将诱导出的丛芽转接至相同培养基中,以"芽繁芽"方式增殖,其增殖系数可达4.36。无菌苗生根则在改良的MS+NAA 1.0 mg·L^-1+AC 0.5 g·L^-1+苹果泥70 g·L^-1中进行,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至消毒后的碎松树皮中,保温保湿培养90 d后,成活率100%。本研究建立了风兰体外高效快速繁殖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其人工繁育和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兰科植物的离体快繁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兰 愈伤组织 不定丛芽 再生 天然附加产物
下载PDF
药用植物白及组培苗瓶内复壮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席银凯 黄衡宇 曾彪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2期61-68,共8页
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试管苗进行复壮研究,以期解决其羸弱纤细、不利于生根培养及生根后成活率低等问题,同时优化复壮培养条件。在课题组已有的白及增殖及生根培养基配方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和矮壮... 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试管苗进行复壮研究,以期解决其羸弱纤细、不利于生根培养及生根后成活率低等问题,同时优化复壮培养条件。在课题组已有的白及增殖及生根培养基配方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并改变培养基碳源浓度,以不同继代试管苗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材料和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试管苗复壮、繁殖生长、生根培养及驯化移栽的影响。实验表明,4代苗在MS+活性炭1.0 g/L+香蕉泥50 g/L+6-BA 0.5 mg/L+NAA 0.01 mg/L+PP3330.5 mg/L+CCC 0.1 mg/L+蔗糖40 g/L中获得最佳的复壮效果,培养70天后,试管苗基茎直径平均达(0.26±0.06) cm,繁殖系数2.13,假鳞茎发生率100%;复壮后的试管苗在1/2MS+活性炭1.0 g/L+香蕉泥80 g/L+6-BA 0.1 mg/L+NAA 1.0 mg/L+蔗糖15 g/L中培养60天后,可获得具假鳞茎、根粗苗壮的再生植株,生根率100%;再生苗移栽成活率亦达100%。本研究完善了白及体外快繁及复壮条件,建立了高效的植株再生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复壮培养 植物生长延缓剂 假鳞茎 驯化移栽
下载PDF
黑果枸杞基茎丛生芽诱导及植株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娜 黄衡宇 曾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3545-3553,共9页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离体培养方法及条件,探索有效增殖方式,筛选适宜的植株再生途径,建立其人工高效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无菌实生苗带1~2个节的茎段为材料,采用MS、改良的MS1以及改良的MS2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完... 目的优化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离体培养方法及条件,探索有效增殖方式,筛选适宜的植株再生途径,建立其人工高效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无菌实生苗带1~2个节的茎段为材料,采用MS、改良的MS1以及改良的MS2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完全组合及L9(34)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植物激素种类及其质量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腋芽萌发、基茎不定丛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在MS+NAA 1.0 mg/L+6-BA 0.1 mg/L培养基中,可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但其再分化能力较弱,培养35 d后最高增殖系数仅为4.36;而在MS+NAA 0.1 mg/L+6-BA 0.05 mg/L+KT 0.5 mg/L中培养,随着腋芽萌发,茎段与培养基接触的节处开始膨大并出现不定芽点,萌发出基茎丛生芽,发生率达100%,培养45 d增殖系数最高可达到42.84;试管苗生根的适宜培养基为改良的MS1+NAA 1.0 mg/L,培养40 d后生根率达98.9%;试管苗经炼苗后移栽成活率90%以上。结论研究通过基茎丛生芽这一全新的增殖途径,成功建立了黑果枸杞体外高效再生体系,不仅大大提高了试管苗的产量及品质,也为枸杞属其他植物的体外快繁提供了另一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茎段 基茎丛生芽 愈伤组织 体外快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