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疑似间接接触致鼻腔内硬下疳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任超华 吴黎明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4期30-31,共2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胎盘形成垂直传播,少数通过性接触以外途径传染[1]。义乌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曾收治1例鼻腔内硬下疳患者,系由间接接触梅毒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外用药膏导致...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所引起的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染,也可通过胎盘形成垂直传播,少数通过性接触以外途径传染[1]。义乌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曾收治1例鼻腔内硬下疳患者,系由间接接触梅毒感染患者使用过的外用药膏导致感染。现报道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52岁,因“发现右侧鼻腔内部丘疹1个月”于2022年7月29日在义乌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首诊。就诊前1个月患者自觉右侧鼻腔内糜烂不适,自行涂抹红霉素软膏、阿昔洛韦乳膏,糜烂缓解,而后右侧鼻前庭处出现丘疹,逐渐变大,无疼痛瘙痒等不适。否认高血压、糖尿病、风湿免疫、免疫缺陷相关疾病史,否认冶游史,否认外伤史。查体:各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皮肤专科查体:右侧鼻腔前庭鼻中隔处可见一单发圆形,扁平隆起,约黄豆大小黄红色浸润性结节,表面淡黄色薄痂,不易去除,无明显鳞屑,无溃疡、渗出,触之软骨硬度,无压痛(图1)。外阴、阴道未见明显溃疡、水肿及皮疹,颈部、颌下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未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下疳 鼻腔 梅毒 间接接触
下载PDF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1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永平 王英高 +1 位作者 陈益平 王佳丽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3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持久性色素异常性红斑 红色斑疹 药物过敏史 临床资料 自觉症状 长期服药 不良嗜好 近亲结婚
下载PDF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华 王建刚 +1 位作者 孙旭刚 陈洵礼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195-196,共2页
目的分析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义乌市皮肤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进行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实验组... 目的分析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义乌市皮肤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1例。对照组进行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对应治疗后,实验组中,无效例数为10例。对照组中,21例无效。可得,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63.93%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3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积分(3.20±0.42)显著低于对照组积分(3.98±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 卡介菌多糖核酸 慢性荨麻疹
下载PDF
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药物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徐永平 王志鹏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7期679-681,共3页
色素性疾病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其中以黄褐斑最为多见,发病率高达30%-70%不等[1]。黄褐斑俗称妊娠斑、肝斑,临床表现多见于面颊、前额和上唇部等呈不规则的棕色或浅灰棕色的色素沉着,以中青年女性多见[2]。由于黄褐斑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 色素性疾病是皮肤病中的常见病,其中以黄褐斑最为多见,发病率高达30%-70%不等[1]。黄褐斑俗称妊娠斑、肝斑,临床表现多见于面颊、前额和上唇部等呈不规则的棕色或浅灰棕色的色素沉着,以中青年女性多见[2]。由于黄褐斑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同时具有顽固性和复发性的特点,故其治疗较困难,而且对疗效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方法欠缺。本研究应用Q开关1064nm激光联合中西医药物治疗黄褐斑,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药物 Q开关1064nm激光
下载PDF
自拟抗红汤与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陆义真 周灿 《中国乡村医药》 2020年第21期13-14,共2页
目的比较自拟抗红汤与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义乌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玫瑰痤疮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抗红汤,药物组成:生地黄、金银花、蒲公英各15g,丹参... 目的比较自拟抗红汤与多西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义乌市皮肤病医院就诊的玫瑰痤疮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自拟抗红汤,药物组成:生地黄、金银花、蒲公英各15g,丹参、苦参各9g,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对照组采用多西环素,100mg/次,每日2次。两组均连续用药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证候积分、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丘疹及脓疱证候积分、总有效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9.4%)明显高于观察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拟抗红汤治疗玫瑰痤疮效果与口服多西环素片相当,可减轻临床症状,且前者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抗红汤 多西环素 玫瑰痤疮 临床症状积分
下载PDF
大疱性毛母质瘤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陈松青 陈华 徐永平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2期152-153,共2页
毛母质瘤,又称Malherbe钙化上皮瘤,是儿童和青年常见的皮肤附属器肿瘤[1],毛母质瘤表现多样,其中部分特殊临床亚型如表现为皮肤水疱者临床少见。笔者治疗1例具有超大水疱的大疱性毛母质瘤,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因“左肩部皮... 毛母质瘤,又称Malherbe钙化上皮瘤,是儿童和青年常见的皮肤附属器肿瘤[1],毛母质瘤表现多样,其中部分特殊临床亚型如表现为皮肤水疱者临床少见。笔者治疗1例具有超大水疱的大疱性毛母质瘤,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28岁,因“左肩部皮肤肿物6个月,肿物表面大疱3个月”于2018年10月就诊。患者6个月前发现左肩部一处皮肤结节,质硬,缓慢增大,3个月前出现大疱样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母质瘤 Malherbe钙化上皮瘤 皮肤附属器肿瘤
下载PDF
泛素结合酶2S在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对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阳阳 王平 +6 位作者 胡文婷 徐永平 张小燕 黎钊 虞闻仲 朱蒙燕 许爱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42-547,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泛素结合酶2S(UBE2S)的表达及其对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UBE2S在128例原发性MM、64例转移性MM、16份非瘤组织(8份瘤旁组织、8份正常表皮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A37... 目的探讨恶性黑素瘤(MM)组织中泛素结合酶2S(UBE2S)的表达及其对黑素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UBE2S在128例原发性MM、64例转移性MM、16份非瘤组织(8份瘤旁组织、8份正常表皮组织)芯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A375、MUM-2B及MUM-2C黑素瘤细胞株中UBE2S mRNA表达水平。将黑素瘤A375及MUM-2B细胞株分别分为两组,干扰组使用含有UBE2S RNA干扰序列的慢病毒转染,对照组使用含有对照序列的慢病毒转染,72 h后实时定量PCR检测A375和MUM-2B黑素瘤细胞株中UBE2S mRNA表达水平。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caspase3/7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及周期分布;应用Transwell法及Western印迹分别检测敲减UBE2S对A375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N-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通过Spearman系数评估UBE2S表达水平与T分期的相关性。结果UBE2S在98例(51.0%)MM组织中高表达,16例非瘤组织中均低表达,两组间高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1.905,P<0.01);UBE2S表达水平与肿瘤T分期呈负相关(ρ=-0.210,P = 0.043)。A375、MUM-2B、MUM-2C细胞间UBE2S mRNA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817.228,P<0.01)。Caspase3/7活性在干扰组A375细胞(t = 17.572,P<0.01)与干扰组MUM-2B细胞(t = 24.552,P<0.01)分别较相应对照组明显增加;干扰组A375细胞较对照组G1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t = 7.365,P<0.01),而S期比例明显降低(t =-9.190,P<0.01),G2/M期无明显变化(t =-0.227,P>0.05);干扰组MUM-2B细胞G1期(t = 12.676,P<0.01)、G2/M期(t = 13.045,P<0.01)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但S期比例低于对照组(t =-15.718,P<0.01)。Transwell实验显示,干扰组较对照组A375细胞迁移(t =-35.727,P<0.05)及侵袭(t =-125.000,P<0.01)能力降低。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干扰组较对照组A375细胞N-钙黏蛋白表达下调。结论UBE2S在黑素瘤组织过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相关;敲减UBE2S对黑素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均有影响,并且可能通过调控N-钙黏蛋白表达促进MM细胞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痣和黑素瘤 泛素缀合酶类 肿瘤分期 细胞系 肿瘤 N-钙粘蛋白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对局部表皮趋化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永平 周妙妮 +2 位作者 金嵘 许文 许爱娥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9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HaCaT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10月就诊于浙江省义乌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和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的50例白癜风患者,取其白斑部位以及正常部位表皮疱液,用Luminex分析白癜风患者局部趋化因子水平...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HaCaT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6—10月就诊于浙江省义乌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科和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的50例白癜风患者,取其白斑部位以及正常部位表皮疱液,用Luminex分析白癜风患者局部趋化因子水平,检测与白癜风密切相关的趋化因子。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他克莫司对HaCaT细胞趋化因子分泌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通过疱液Luminex分析,发现白癜风白斑部位CXCL9与CXCL10水平[(7 482±628) pg/ml、(3 770±536) pg/ml)]显著高于正常部位疱液水平[(4 203±459) pg/ml、(1 941±468) 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干扰素可显著刺激HaCaT细胞CXCL9与CXCL10表达以及JAK1,STAT1磷酸化。20 mg他克莫司预处理HaCaT细胞后,可显著抑制γ干扰素刺激后HaCaT细胞CXCL9、CXCLl0表达以及JAK1,STAT1磷酸化。结论他克莫司可显著降低HaCaT细胞在应激状态下,CXCL9与CXCL10表达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起到治疗白癜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他克莫司 趋化细胞因子CXCL9 趋化细胞因子CXCL10 HACAT细胞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一年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徐永平 胡文婷 许爱娥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义乌市皮肤病医院及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白癜风门诊首诊并持续随访的白癜风患者156例,男70例,女86例;成年患者114例,6~18岁患儿42例。外用他克莫司... 目的观察长期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在义乌市皮肤病医院及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白癜风门诊首诊并持续随访的白癜风患者156例,男70例,女86例;成年患者114例,6~18岁患儿42例。外用他克莫司软膏2次/d治疗6个月,每月随访1次,观察并记录色素开始再生时间、患者白癜风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VASI),计算VASI改善率。治疗6个月时,将显效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次/d)和间隔治疗组(每3日1次),继续观察6个月,比较两种方法对最终疗效的影响。采用Mauchly球形检验法、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法分析治疗前及治疗1~6个月的VASI评分差异。结果156例患者治疗前、治疗1~6个月的VASI值[M(P25,P75)]分别为2(0.6,5)、2(2,5)、1.6(0.575,4.5)、1.2(0.5,4.0)、0.4(1.15,3.5)、0.75(0.3,2.575)、0.6(0.2,2.2),不同治疗时间点的VAS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4,P<0.05),VASI值总体呈下降趋势。在6个月治疗期内,平均起效时间(2.2±0.6)个月。98例(62.8%)显效,达显效时间为(5.2±0.6)个月。显效患者中46例完成6个月的后续治疗,治疗第12个月,常规治疗组复色率(73.3%±18.2%)与间隔治疗组(72.0%±16.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05)。结论使用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6个月时疗效显著,皮损治疗显效后每3日1次或2次/d的长期疗法均可维持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治疗 他克莫司 长疗程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联合甘草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金云 蒋震 +1 位作者 徐永平 胡国华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甘草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2组患者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po,早晚各1次。对照组用甘草锌颗粒5 g,po,...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甘草锌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2组患者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片5 mg,po,早晚各1次。对照组用甘草锌颗粒5 g,po,t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公藤多苷片1 mg·kg-1·d-1,po,tid。4周为一疗程,共2个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vs 71.67%,P<0.05)。治疗后,2组IFN-γ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 IL-4、TNF-α、IL-10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且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变化幅度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9.26%vs 34.88%,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甘草锌对慢性荨麻疹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纠正失衡的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甘草锌 慢性荨麻疹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