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高职学报特色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4
1
作者 高旻 《新疆社科论坛》 2008年第2期91-94,共4页
高职学报的科学定位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学报自身的发展定位,二是作者与读者的定位。高职学报自身的发展定位应以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主攻方向。高职学报应围绕精品课程的学科带头人做足文章,包括栏目设置、选题策... 高职学报的科学定位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高职学报自身的发展定位,二是作者与读者的定位。高职学报自身的发展定位应以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主攻方向。高职学报应围绕精品课程的学科带头人做足文章,包括栏目设置、选题策划、文章编辑、专家审稿人队伍等都能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凸显出来。高职学报加强过程管理和强化特色建设,要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横向发展和队伍建设上循序渐进,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报 定位 困境 特色
下载PDF
高职院校学报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2
作者 高旻 《昌吉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85-87,共3页
高职院校学报存在着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的状况,其中有大环境的制约,同时也有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定位不准、人手有限、经费不足、各行其是、忽视期刊统计数据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编辑部,造成稿件质量不高,期刊影响力难... 高职院校学报存在着先天不足和营养不良的状况,其中有大环境的制约,同时也有自身在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不足,定位不准、人手有限、经费不足、各行其是、忽视期刊统计数据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各编辑部,造成稿件质量不高,期刊影响力难以提升的后果。要突破困境,走出一条适合高职院校学报健康发展之路,就必须在四个关键环节上下大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报 现状 分析
下载PDF
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学报质量
3
作者 高旻 《新疆新闻出版》 2008年第4期97-98,共2页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92年。创刊十余年来,学报始终以面向高等职业教育、体现地域特色、展示学校科研水平的窗口为己任,在选题策划、特色建设、栏目设置、稿件管理、编校质量等方面始终如一地贯彻"和而不同,稳步提高,...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92年。创刊十余年来,学报始终以面向高等职业教育、体现地域特色、展示学校科研水平的窗口为己任,在选题策划、特色建设、栏目设置、稿件管理、编校质量等方面始终如一地贯彻"和而不同,稳步提高,协调发展"的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报出版 编校质量 特色建设 学校科研 高等职业教育 稿件管理 职业大学 作者队伍 编辑部主任 编辑水平
下载PDF
新疆高职学校学报困境与发展瓶颈分析——以汉文学报为例
4
作者 申毅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我国高等学校10年来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高职高专学院的发展,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在发展潮流中得到了壮大。但是新疆高职高专学报的发展却出现逆长,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疆高职高专科研发展,因而研究新疆高职高专学报... 我国高等学校10年来的蓬勃发展带动了高职高专学院的发展,新疆高职高专院校也不例外在发展潮流中得到了壮大。但是新疆高职高专学报的发展却出现逆长,存在诸多发展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疆高职高专科研发展,因而研究新疆高职高专学报现状与探究发展路径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对新疆高职高专学报汉文版进行了调研,得出目前新疆高职高专学报诸多问题,进而提出一些解决问题有效途径,旨在希望新疆高职高专学报通过一系列改革方式,改变落后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高职高专学报 困境
下载PDF
科技期刊编辑办刊角色的转变 被引量:18
5
作者 李建军 崔建中 高旻 《编辑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3-345,共3页
作为传统工作意义上的编辑,只有实现了由"内向型"向"外向型"、"产品"向"品牌"、"在纸"向"在线"、"粗放型"向"精细型"编辑的转变,才可称为现代意义上... 作为传统工作意义上的编辑,只有实现了由"内向型"向"外向型"、"产品"向"品牌"、"在纸"向"在线"、"粗放型"向"精细型"编辑的转变,才可称为现代意义上的编辑。转变是个动态的概念,所以,科技期刊编辑要完成办刊角色的转变,不能被动适应,更要主动出击,以求掌握期刊话语权,由"要我变"成为"我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期刊 编辑 办刊角色 转变
下载PDF
网络资源与学术期刊编辑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旻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08年第4期123-124,共2页
网络、数据库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言,已经是手中必备的利器。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期刊规范化建设上下大气力,进而提高期刊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
关键词 网络 学术期刊 编辑 数据库 规范化
下载PDF
《福乐智慧》与中国历史文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凤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13-23,共11页
哈刺汗王朝文化与高昌回鹘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西部回鹘文化的主体。中亚向有“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之称,继承并发扬以中原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和繁荣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艺术是哈刺汗王朝文化发展的基本倾向... 哈刺汗王朝文化与高昌回鹘文化共同构成了我国西部回鹘文化的主体。中亚向有“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之称,继承并发扬以中原汉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优秀传统,发展和繁荣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艺术是哈刺汗王朝文化发展的基本倾向和客观势态。中国历史文化同回鹘文化,中亚各民族文化的联系源远流长。在中原汉文化的强烈影响和推动下,我国西部回鹘文化具有显明的中国历史文化的东方色彩。从十世纪起开始走向发展繁荣的西部葱岭回鹘文化,当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期盛唐文化的伸延和发扬光大,是以中国历史文化为背景,在西部回鹘民族社会生活基础上,批判地吸收融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而建立起来的开放性、综合性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体系。 《福乐智慧》以其庞大的思想体系,广泛的社会生活结构,独特的思辩谏议方式,以及赋有哲理寓意的理念化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面地反映了中古时期我国回鹘西迁后,由游牧部落到定居农业民族,由畜牧经济到绿州经济,由草原文化到城市文化,由多神教到-神教的整个民族社会内部结构处于大过渡、大转变、大发展时期的历史、现实和理想。它是巨变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巨变的镜子。作者对当代一系列尖锐而敏感的现实问题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乐智慧> 中国历史文化 哈刺汗王朝 西部回鹘文化 人道理想
下载PDF
论编辑风格的隐性体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旻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4期95-96,82,共3页
编辑风格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体现在所编辑的作品上,而隐性则体现在编辑自身的主导思想、内含功力及编辑作风上。
关键词 编辑风格 职业道德 知识结构 创新 隐性
下载PDF
张扬民族精神的自觉审美观照(续)——柯尔克孜族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人文情结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凤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9-25,共7页
民族民间文学既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又是其人文社会思想资料,其中浓缩着各民族兴衰存亡、苍凉悲壮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激越着风云时代的血与火的命运较量。柯尔克孜族民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英雄纪功碑铭史... 民族民间文学既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又是其人文社会思想资料,其中浓缩着各民族兴衰存亡、苍凉悲壮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激越着风云时代的血与火的命运较量。柯尔克孜族民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英雄纪功碑铭史传文学,贯穿着历史主义的英雄乐业精神和古朴、浪漫的游牧民原始艺术的独特风格。《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发展了以英雄主义为基调,结合着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理想的文学传统。植根于中亚草原文化沃土和柯尔克孜民族人文精神与自觉意识而产生的英雄叙事长诗,使民族民间文学的传统主题思想开始由历史主义向现实主义嬗变。世俗化的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是其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口头文学创作,数量可观,形态多样,质朴情真,亦庄亦谐。她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内容和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神奇变幻,扑朔迷离,古朴清新,气韵生动。本文着眼于柯尔克孜族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论述了她之对于民族精神的自觉审美观照以及涵盖其中的人文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民族精神 口头传说 民间故事 审美观照 人文情结
下载PDF
重温邹韬奋办刊“几个原则”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旻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90-92,121,共4页
重温邹韬奋先生在七十年前提出的关于办刊"几个原则"的把握,对照当下期刊界追尚的办刊理念,可以理出一个头绪,即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为何办刊、为谁办刊、怎样办刊的三大基础问题,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回到邹韬奋"... 重温邹韬奋先生在七十年前提出的关于办刊"几个原则"的把握,对照当下期刊界追尚的办刊理念,可以理出一个头绪,即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为何办刊、为谁办刊、怎样办刊的三大基础问题,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回到邹韬奋"的提法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奋精神 编辑工作 原则 现实意义
下载PDF
中亚五国媒体发展与新疆“走出去工程”的现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旻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12-115,共4页
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在地缘、民俗、宗教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其中文化的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合点。新疆在媒体设施等硬件方面提高较快,和中亚五国的媒体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走出去工程"在文... 中亚五国与中国新疆在地缘、民俗、宗教等方面都非常接近,媒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很强的互补性,其中文化的交流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合点。新疆在媒体设施等硬件方面提高较快,和中亚五国的媒体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走出去工程"在文化交流方面应该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应加强影视创作翻译、文化遗产保护、民间文化整理、中亚研究及文化交流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五国 中国新疆 媒体 状况
下载PDF
小说的形式和内容——汤姆·沃尔夫谈话录
12
作者 卫景宜 张弛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67-74,共8页
流行于西方的黑色幽默派作家们认为现实主义小说已经不合时宜了。针对于此,汤姆·沃尔夫认为,这些自命为新小说派的作家们摒弃了现实主义,乞灵于荒诞和超现实主义,采用支离破碎的描写、异想开开的幽默以及纯粹的主观情绪等手法,扭... 流行于西方的黑色幽默派作家们认为现实主义小说已经不合时宜了。针对于此,汤姆·沃尔夫认为,这些自命为新小说派的作家们摒弃了现实主义,乞灵于荒诞和超现实主义,采用支离破碎的描写、异想开开的幽默以及纯粹的主观情绪等手法,扭曲了小说家们的正确方向。他认为小说的内容即使在今天也仍然要比形式的奇特新颖更能引人入胜。那种单纯追求表现形式的狂热性和形式更新的速变性,希图借助于艺术形式来完成本应由艺术内容承当的任务,终归会是徒劳无益而有害的。只有那些愿意同时面对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的艺术家,才有希望超越过去,创造出有份量的作品。他还就写实与虚构问题,批评了西方某些流派认为“所谓的外界真实根本不存在,而真正存在的倒是人的主观真实”的荒诞怪论。指出:这是地地道道的个人主义,把自己内心的现实概念当作看待事物的唯一具有某种意义的概念,无非是在吹嘘和抬高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沃尔夫 谈话录 小说 形式和内容 现实主义 新新闻派
下载PDF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情——评《战友纪念文集》
13
作者 高旻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94-95,共2页
《战友纪念文集》一书是当年在二野军大五分校通信大队的战友们撰写的回忆录,经其中的作者之一严德慧老人转交与我.摆放到我的案头,当我打开翻阅之后,便有一种动力推动着我一口气看完此书,掩卷闭目沉思.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著名诗人... 《战友纪念文集》一书是当年在二野军大五分校通信大队的战友们撰写的回忆录,经其中的作者之一严德慧老人转交与我.摆放到我的案头,当我打开翻阅之后,便有一种动力推动着我一口气看完此书,掩卷闭目沉思.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著名诗人、教育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词作者公木先生的一句名言:“我首先是战士,然后才是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民解放军 回忆录 教育家 作者 诗人
下载PDF
张扬民族精神的自觉审美观照——柯尔克孜族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人文情结
14
作者 张凤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3期29-37,共9页
民族民间文学既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又是其人文社会思想资料,其中浓缩着各民族兴衰存亡、苍凉悲壮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激越着风云时代的血与火的命运较量。柯尔克孜族民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英雄纪功碑铭史... 民族民间文学既是民族的精神文化遗产,又是其人文社会思想资料,其中浓缩着各民族兴衰存亡、苍凉悲壮的历史文化积淀,也激越着风云时代的血与火的命运较量。柯尔克孜族民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从最早的神话传说到英雄纪功碑铭史传文学,贯穿着历史主义的英雄乐业精神和古朴、浪漫的游牧民原始艺术的独特风格。《玛纳斯》为代表的英雄史诗,发展了以英雄主义为基调,结合着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理想的文学传统。植根于中亚草原文化沃土和柯尔克孜民族人文精神与自觉意识而产生的英雄叙事长诗,使民族民间文学的传统主题思想开始由历史主义向现实主义嬗变。世俗化的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是其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口头文学创作,数量可观,形态多样,质朴情真,亦庄亦谐。她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生活内容和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神奇变幻,扑朔迷离,古朴清新,气韵生动。本文着眼于柯尔克孜族口头传说和民间故事论述了她之对于民族精神的自觉审美观照以及涵盖其中的人文情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精神 神话传说 民间故事 审美观照 人文情结
下载PDF
历史的步音 民族的心声——论锡伯族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
15
作者 张凤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19-31,共13页
锡伯族是世代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十八世纪以后,锡伯族曾先后三次被迫实行民族大迁徙。频繁的战乱离祸浇铸了锡伯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性格,也养育和造就了锡伯族的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锡伯族古代作家与自己的民族同... 锡伯族是世代生活在我国境内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十八世纪以后,锡伯族曾先后三次被迫实行民族大迁徙。频繁的战乱离祸浇铸了锡伯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性格,也养育和造就了锡伯族的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锡伯族古代作家与自己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以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积极的现实进取精神,审视历史变迁,传达民族心声,创造了独具民族精神气质和历史地域文化色彩的各种形态的文学作品,真切地反映了古代锡伯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经历的时代风云和坎坷命运,凸现了锡伯人民热爱祖国,屯垦戍边,保卫和开发建设我国西部边疆,执着追求和平与幸福生活的崇高理念和奋发精神。令人痛心的是由于离乱战祸,加以反动统治者的扼制与摧残,锡伯族古代作家和作家文学典藉,或毁于战乱或被历史风尘湮没,今存者寥寥。本文根据现存锡伯族文学古藉资料,对锡伯族古代作家的创作意识和作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族民间文学艺术形态进行了切实的透视与评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伯族 古代作家 作家文学 时代步音 民族心声
下载PDF
论柯尔克孜族古代民间长诗
16
作者 张凤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51-66,共16页
柯尔克孜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优良文学传统的历史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学遗产。《雅格拉卡尔汗碑》、《喀拉曲勒碑》等碑铭石刻构成了柯尔克孜族古代书面史传记实文学的奠... 柯尔克孜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优良文学传统的历史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学遗产。《雅格拉卡尔汗碑》、《喀拉曲勒碑》等碑铭石刻构成了柯尔克孜族古代书面史传记实文学的奠基作品。至迟于公元九、十世纪之交,柯尔克孜族已有了作为民族文学基本形态的韵文书面文学作品。从他们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以及关于氏族、部落起源、民族迁徙、人神人鬼斗争等丰富独特的幻想色彩和神话传说故事、英雄史诗、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来看,柯尔克孜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厚而形态多样。柯尔克孜族民间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并丰富发展了本民族的民间文学遗产,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长诗构成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成为其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尔克孜族 古代 民间长诗
下载PDF
寂寞人生的呐喊——关于《呼兰河传》的文化选择与意象本真的审美阐释
17
作者 张凤武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2期21-24,共4页
萧红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在她短暂的9年文学生涯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享誉中外的传世之作。《呼兰河传》既是她临终前的辞世大作,又是关于萧红其人其作最有争议的“焦点”之作。鲁迅、茅盾等老一... 萧红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在她短暂的9年文学生涯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享誉中外的传世之作。《呼兰河传》既是她临终前的辞世大作,又是关于萧红其人其作最有争议的“焦点”之作。鲁迅、茅盾等老一辈伟大革命文学家对萧红及其创作曾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评论界对她的批评和某些指谪。因此,如何评价《呼兰河传》的成败得失一度成为现代作家作品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其影响波及远不止于作品价值本身,而且还广泛涉及到对于女作家本人及其创作道路的整体把握和客观评论。本文认为:文学的视野本质上是关于“人本体”的一种文化选择和审美追求,但这仅仅是一种文学精神,绝不是规范文学时态样式的刻板或模具。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全在于对人及其命运的真情关注并多姿多彩地表现“人”,即表现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人性”的人类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既相适应又不适应,既相互包涵认同,又相互排斥对抗的矛盾统一的客观规定性运动过程。即人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和生活命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应当承认,作品确乎于“平庸”中暴露了那一时代的社会虚伪与世态沉沦,刻画出血泪模糊的人间悲剧和宗法神态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萧红 文学 呐喊 创作道路 广泛 现代女作家 整体把握 范文 中外
下载PDF
寂寞人生的呐喊——关于《呼兰河传》的文化选择与意象本真的审美阐释
18
作者 张凤武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1期34-40,共7页
萧红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在她短暂的9年文学生涯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享誉中外的传世之作。《呼兰河传》既是她临终前的辞世大作,又是关于萧红其人其作最有争议的“焦点”之作。鲁迅、茅盾等老一... 萧红是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文坛的著名现代女作家,在她短暂的9年文学生涯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享誉中外的传世之作。《呼兰河传》既是她临终前的辞世大作,又是关于萧红其人其作最有争议的“焦点”之作。鲁迅、茅盾等老一辈伟大革命文学家对萧红及其创作曾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评论界对她的批评和某些指谪。因此,如何评价《呼兰河传》的成败得失一度成为现代作家作品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其影响波及远不止于作品价值本身,而且还广泛涉及到对于女作家本人及其创作道路的整体把握和客观评论。本文认为:文学的视野本质上是关于“人本体”的一种文化选择和审美追求,但这仅仅是一种文学精神,绝不是规范文学时态样式的刻板或模具。其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全在于对人及其命运的真情关注并多姿多彩地表现“人”,即表现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人性”的人类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既相适应又不适应,既相互包涵认同,又相互排斥对抗的矛盾统一的客观规定性运动过程。即人的生命意识、生存状态和生活命运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应当承认,作品确乎于“平庸”中暴露了那一时代的社会虚伪与世态沉沦,刻画出血泪模糊的人间悲剧和宗法神态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萧红 文学 呐喊 创作道路 广泛 现代女作家 整体把握 范文 中外
下载PDF
历史的经验不能忘记——读旧报有感
19
作者 寒耘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1999年第3期33-37,共5页
根据江泽民总书记“历史的教训不应该忘记”的指示,用令昔对比的方法,揭示了霸权主义者的本质,指出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战争。
关键词 历史经验不应忘记 霸权主义 本质 正确 对待战争
下载PDF
杂谈某些“说法”
20
作者 寒耘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47-53,共7页
文章对社会上某些“说法”进行了分析,指出其不科学性及其不良社会效果,希望人们讲科学、尊重科学、用科学,在科学的前提下创新,增强说话、做事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某些说法 不科学 社会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