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杜东平 王融 李英杰 《西部医学》 2012年第3期550-551,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并检测凝血功能(APTT、PT)。结果 120例脑出血患者中33例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27.5%。血肿形态不规则、基底节内侧型出血及丘脑出血、出血量>20m... 目的探讨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2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并检测凝血功能(APTT、PT)。结果 120例脑出血患者中33例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发生率27.5%。血肿形态不规则、基底节内侧型出血及丘脑出血、出血量>20ml、凝血功能异常、血压水平高的患者易发生早期血肿扩大,年龄、性别因素同血肿扩大无关。结论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同血肿形态、出血部位、出血量、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血压水平有关,临床应针对易发因素进行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早期 血肿扩大 相关因素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杜东平 余晓凤 +1 位作者 郭永红 刘萍 《医药前沿》 2022年第3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n=59)和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n=62)。对比两组血小板...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氯吡格雷治疗,n=59)和研究组(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n=62)。对比两组血小板功能[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P选择素(P-selectin)、血小板CD62p]、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血小板黏附率、血小板聚集率、P-selectin、血小板CD62p水平、TNF-α、IL-6、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下降、ADL评分均上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血小板功能、炎症状态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氯吡格雷 血小板功能 NIHSS
下载PDF
Chemerin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谭小林 杜东平 +4 位作者 余晓凤 赵秀平 刘萍 郭永红 胡莹莹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351-3353,3360,共4页
脑卒中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性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的首位死因。脑梗死占脑卒中绝大部分,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是脑梗死防治的重要内容。Chemerin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 脑卒中是一类发病率高、致残性高、病死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疾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的首位死因。脑梗死占脑卒中绝大部分,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是脑梗死防治的重要内容。Chemerin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形成。多项研究表明Chemerin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目前研究结论不统一。现对Chemerin与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素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癌症相关缺血性卒中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杜东平 何小英 +2 位作者 谭小林 余晓凤 郭永红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2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探讨癌症相关缺血性卒中(cancer-associated ischemic stroke,CAI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794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癌症相关缺血性卒中(cancer-associated ischemic stroke,CAI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8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1794例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S患者发病前及住院期间是否被诊断为非神经系统活动性恶性肿瘤将其分为CAIS组(n=64)和非CAIS组(n=1730),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人口学特征、常见脑血管危险因素、实验室相关指标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CA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64例CAIS患者中,既往患癌者45例(70.31%),在确诊恶性肿瘤后的1~35个月发生脑卒中,其余19例(29.69%)患者均为脑卒中住院期间偶然筛查发现的隐匿性癌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0 d mRS评分(OR=2.059,P<0.001)、D-二聚体(OR=1.976,P=0.042)和纤维蛋白原(OR=1.567,P<0.001)是CA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30 d mRS评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升高是CA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癌症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