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小鼠细胞免疫因子及Th_(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徐静 金晓洁 +2 位作者 缪志海 夏斌 戴元荣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221-223,230,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细胞免疫因子及辅助性T细胞(Th)_(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发病机制,旨在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SPF级昆明种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各12只。哮喘模型组小鼠分别于...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小鼠细胞免疫因子及辅助性T细胞(Th)_(17)细胞水平的变化及发病机制,旨在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SPF级昆明种小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哮喘模型组各12只。哮喘模型组小鼠分别于实验开始当天和第8天腹腔内注入卵清蛋白(OVA)混悬液[含OVA/Al(OH)_3 10mg/g]50μg/次致敏,并于第16天给予雾化吸入含1%OVA的0.9%氯化钠溶液30~40ml进行激发,持续30~40min,1次/d,连续7d。正常对照组小鼠则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小鼠行为变化情况、肺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性细胞分类计数、BALF和血清中细胞免疫因子和(Th)_(17)细胞水平。结果哮喘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内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且相对阳性着色面积增大。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哮喘模型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均明显升高,BALF和血清中IL-4、IL-5、IFN-γ和IL-17水平均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分类计数均明显升高,可能与BALF和血清中IL-4、IL-5、IFN-γ和IL-17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水平明显降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小鼠 细胞免疫因子 TH17
下载PDF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8
2
作者 徐蕾 周焕荣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0期1430-1431,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重症肺炎并发休克患者172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总结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172例患者,抢救成功117例(68.02%),死亡55...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诊治方法,分析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重症肺炎并发休克患者172例,对其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并总结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结果 172例患者,抢救成功117例(68.02%),死亡55例(31.98%)。受累器官和肺炎数量多、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消化道出血、营养状况一般的患者病死率较高(P<0.05),而是否采用机械通气对病死率影响不大(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器官受累数量是导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应早诊断、早治疗,其病死率较高,而且与多种因素有关,在临床工作中,护理工作应细致而全面,在对此病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掌握护理要点,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重症肺炎 感染性休克 护理
下载PDF
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齐明 杜卫甫 《安徽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60岁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LVEF、QTc、QTd及平均心率的变化,心脏外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 目的探讨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5例60岁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LVEF、QTc、QTd及平均心率的变化,心脏外不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控制率高达84.4%;QTc延长(420±80ms比360±40ms,P<0.05)、平均心率减慢(76±10bpm比85±11bpm,P<0.05),LVEF及QTd无明显变化(P>0.05),亦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可达龙治疗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龙 老年人 心律失常 治疗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消化道并发症及对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侯纪洪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1-13,42,共4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治疗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消化道并发症的疗效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重症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治疗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消化道并发症的疗效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重症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均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营养脑细胞、预防感染、保护胃黏膜和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1.5g研磨水化后自胃管注入,ti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况、GCS评分、胃肠道并发症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情况,比较感染并发症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Hb和MAMC水平较前明显下降,GCS评分较前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水平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其肠黏膜屏障功能,明显减缓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恶化,减少消化道并发症发生,患者耐受性较好,安全性较佳,并能提高患者GCS评分,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脑卒中 肠内营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消化道并发症 肠黏膜屏障
下载PDF
血清NTx和BSP在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升微 夏斌 徐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71-1772,共2页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血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骨唾液酸蛋白(BSP)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初诊时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生化标记物血清NTx和BSP... 目的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血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骨唾液酸蛋白(BSP)的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6例,初诊时分为骨转移组和无骨转移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生化标记物血清NTx和BSP水平。随访6个月应用影像学检查对骨转移重新评估。结果骨转移组血清NTX和BSP水平显著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4例无骨转移癌患者中有12例在随访过程中新发生骨转移癌。新发骨转移癌组和初诊骨转移组NTx和BS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x和BSP是诊断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重要参考指标,其水平的增高是预测骨转移发生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骨转移癌 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 骨唾液酸蛋白
下载PDF
风哮方治疗过敏性哮喘的效果及对血清TIgE、IgG4、ECP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李伟强 夏斌 +1 位作者 傅佳佳 陈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78-2781,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风哮方治疗过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免疫球蛋白G4(IgG4)、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 目的:探讨中医风哮方治疗过敏性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E)、免疫球蛋白G4(IgG4)、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两组均予以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同时服用风哮方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TIgE、IgG4、ECP水平,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测试评分(ACT)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TIgE、IgG4、ECP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清TIgE、IgG4、ECP水平显著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EV1、PEF、FEV1/FVC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FEV1、PEF、FEV1/FVC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ACT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ACT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哮喘控制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风哮方结合西医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效果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更有效的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TIgE、IgG4、EC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哮方 过敏性哮喘 总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G4 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影响 被引量:32
7
作者 卓建明 卢良春 +3 位作者 管晓斌 林建武 孙根妹 赵碎娟 《中国药师》 CAS 2015年第10期1779-1781,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47例)和普通组(47例)。两组患者均予降颅内压脱水、控制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等基础治疗。...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47例)和普通组(47例)。两组患者均予降颅内压脱水、控制血压和血糖、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等基础治疗。普通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qd;强化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40 mg,qd,两组均连用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清炎性因子hs-CRP、TNF-α和IL-10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TC、TG和LDL-C水平均较前不同程度下降,HDL-C水平均较前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且强化组变化幅度较普通组更明显(P<0.05);两组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不同程度下降,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不同程度上升(P<0.05或P<0.01),且强化组变化幅度较普通组更明显(P<0.05)。强化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优于普通组的80.85%(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降低血清hs-CRP和TNF-α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抑制局部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强化降脂 血脂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夏斌 周阿旺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5期13-14,共2页
目的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确诊的6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60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共培养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 目的分析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指导合理用药。方法对确诊的6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60例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共培养出病原菌28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15株(76.24%),革兰阳性菌38株(13.48%),真菌29株(10.28%);同时或先后检出两种以上病原菌合并感染49例(81.67%),合并真菌感染16例。分离所得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低于30%;38株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耐药性严重,对去甲万古霉素仍保持高度敏感;29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敏感。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且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混合感染现象严重,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对于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耐药性
下载PDF
协作型阶段性健康教育对出院后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依从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梅力琴 朱黎幸 余芹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3期1941-1943,共3页
华法林是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药,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当今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抗凝治疗,如心瓣膜病、人工心瓣膜置换术、非瓣膜病性房颤、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等,因其治疗窗... 华法林是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药,循证医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它是当今抗凝治疗的首选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抗凝治疗,如心瓣膜病、人工心瓣膜置换术、非瓣膜病性房颤、深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TE)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等,因其治疗窗比较窄,疗效和不良反应个体差异大,其他药物和食物对其又有很大影响,而且居家服用时间长,如深静脉血栓患者至少要服用3-6个月,心瓣膜置换术后和房颤患者都要终身服用,且长期服用后又易引起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故临床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尤显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抗凝 瓣膜置换术 瓣膜病性房颤 阶段性健康教育 依从性 二级预防 心瓣膜病 个体差异 服用时间 协作型
下载PDF
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 被引量:16
10
作者 夏斌 周阿旺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26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平喘、吸氧、吸痰、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平喘、吸氧、吸痰、纠酸、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mL/次及复方异丙托溴铵2.5mL联合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min,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EV1/FVC、PEF和FEF75%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布地奈德和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是COPD急性加重期治疗的有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布地奈德混悬液 复方异丙托溴铵 雾化吸入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治疗脑梗死59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万珠琴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86-386,共1页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脑梗死 疗效 临床
下载PDF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万珠琴 卓建明 +1 位作者 林建武 钱文光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cin,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检...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cin,hs-CRP)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进行检查,判断其稳定性,分为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和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循环酶法测定血浆Hcy和hs-CRP水平。结果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的Hcy水平(33.28±7.60)μmo1/L和hs-CRP水平(38.61±8.10)mg/L均明显高于稳定性颈动脉斑块组的Hcy水平(1 9.79±4.80)μmol/L和hs CRP水平(23.45±3.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Hcy和hs-CRP的水平与不稳定性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 动脉硬化
下载PDF
头孢西丁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周阿旺 夏斌 +1 位作者 徐静 赵力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5期19-20,共2页
目的观察头孢西丁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112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抗菌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 目的观察头孢西丁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计算机随机法将112例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抗菌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西丁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3,7 d后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平均治疗费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7 d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15.85±3.34)mg/L和(11.57±1.22)mg/L,对照组分别为(26.74±3.66)mg/L和(17.42±2.41)mg/L。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菌药物应用时间明显缩短,治疗费用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头孢西丁钠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不良反应轻微可控,疗效良好,可作为常规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西丁钠 左氧氟沙星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炎性因子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林建武 周翼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炎性因子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炎性因子表达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检测和比较治疗前后2组的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8、TNF-α、S100β水平及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VEGF水平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明显减轻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炎症反应及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血管新生,发挥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脑梗死 急性期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大鼠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静 金晓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81-286,共6页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成A、B、C、D和E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肺动脉高压模型组,C组在建模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治疗,D组在建模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E组在建模基础上...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肺动脉高压大鼠的疗效。方法:将100只大鼠随机分成A、B、C、D和E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为肺动脉高压模型组,C组在建模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治疗,D组在建模基础上给予西地那非治疗,E组在建模基础上给予法舒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比较5组大鼠的血压指标、右心室功能、右心室肥大以及微血管重建情况。结果:C组、D组和E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RVSP)均显著低于B组大鼠,E组大鼠RVSP显著低于C组大鼠(P<0.05);E组大鼠右心室舒张末期直径(RVEDD)和右心室收缩末期直径(RVESD)显著低于C组大鼠,D组和E组大鼠右心室缩短分数显著高于B组大鼠(P<0.05);E组大鼠右心室肥大指数(RVH)和右心室比体质量(RV/BW)显著低于C组和D组大鼠(P<0.05);E组大鼠肺动脉内膜增厚率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大鼠(P<0.05),E组大鼠肺动脉ρ激酶活性显著低于B组、C组和D组大鼠(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西地那非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右心室功能,缓解右心室肥大,有利于微血管重建,二者在调控ρ激酶活性,治疗肺动脉过程中可能存在协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西地那非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侯纪洪 林建武 钱文光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0期19-20,共2页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普伐他汀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高血压药物、甘露醇控制颅内压、脑活素营养脑细胞及其他...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普伐他汀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高血压药物、甘露醇控制颅内压、脑活素营养脑细胞及其他对症治疗,普伐他汀组加用普伐他汀10mg口服,1次/d,连用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浆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炎症因子hs-CRP和MMP-9、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普伐他汀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普伐他汀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结论普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减少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炎症因子 血小板膜糖蛋白 疗效
下载PDF
国产厄贝沙坦复方制剂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齐明 《中国药业》 CAS 2011年第7期59-60,共2页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商品名依伦平)的降压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安慰剂2周后,改服依伦平片1片/d,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各行动态血压监测1次。结果治疗4周后24 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商品名依伦平)的降压疗效。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安慰剂2周后,改服依伦平片1片/d,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末各行动态血压监测1次。结果治疗4周后24 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15.59±8.21/9.55±6.31)(,17.53±9.64/10.90±6.77),(14.17±9.85/7.13±5.91)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的24 h降压疗效谷/峰比值分别为75.9%和73.6%。结论每日口服1片国产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降压效果可以维持24h,疗效确切,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态血压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下载PDF
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被引量:9
18
作者 赵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2期454-455,共2页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慢性咳嗽是一种以咳嗽为最明显特征的疾病之一,该病虽简单却不能忽视,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其它疾病。对于慢性咳嗽,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生误诊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探讨... 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是目前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慢性咳嗽是一种以咳嗽为最明显特征的疾病之一,该病虽简单却不能忽视,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引发其它疾病。对于慢性咳嗽,在临床上经常会发生误诊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及时治疗。探讨研究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并且分析其预防措施,对治疗慢性咳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对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简单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原因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盐酸贝那普利对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汉云 潘建生 《浙江医学》 CAS 2005年第7期550-551,共2页
关键词 盐酸贝那普利 老年性 高血压 2型糖尿病 心室肥厚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建生 方汉云 +1 位作者 李齐明 李碎朋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12期1643-1643,共1页
关键词 冠心病心力衰竭 银杏达莫注射液 药物治疗 疗效观察 心力衰竭患者 常规治疗 临床疗效 发病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