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林业生态资源保护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唐燕 《南方农业》 2015年第30期106-107,共2页
林业是一项基础性的产业,它肩负着生态创建以及经济发展两个任务。同时,其发展还能够维护生态,增加就业,增加广大群众的经济收入,切实带动农村区域的经济进步。当前,人们必须积极的开展林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
关键词 林业生态 资源保护
下载PDF
浅谈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波 《城市地理》 2017年第5X期214-214,共1页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是由于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近几年,我们开始推出并积极响应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适当的保...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是由于过度重视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已经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近几年,我们开始推出并积极响应低碳环保的发展模式,确保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进行适当的保护,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将对低碳约束下的环境监测与保护进行探分析,探讨具体的实施对策,确保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 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下载PDF
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欢 《农村科学实验》 2018年第8期51-51,共1页
文章分析了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作用,探讨了生态林业建设中林业科技推广的策略,形成了对生态林业建设和林业科技推广进一步了解,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内容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林业 林业科技 推广 作用
下载PDF
概述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4
作者 曹雯婷 《城市地理》 2017年第5X期212-212,共1页
本文主要对环境监测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的分析,指出在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环境检测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给出一些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环境影响评价 建议 措施
下载PDF
白水江干旱河谷区造林技术研究
5
作者 陈素芬 郑海宏 +3 位作者 吴雨峰 曹小军 张好 陈涤非 《四川林业科技》 2018年第2期90-92,115,共4页
干旱河谷是九寨沟县白水江流域的典型立地类型,也是山区造林中最为困难的一种特殊立地类型。本研究以九寨沟县白水江干旱河谷区的郭元乡抹地口开展造林试验,从整地方式、树种选择和浇水灌溉3个方面开展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阶、... 干旱河谷是九寨沟县白水江流域的典型立地类型,也是山区造林中最为困难的一种特殊立地类型。本研究以九寨沟县白水江干旱河谷区的郭元乡抹地口开展造林试验,从整地方式、树种选择和浇水灌溉3个方面开展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平阶、鱼鳞坑、大穴3种整地方式造林保存率明显高于对照;4个树种造林保存率由高至低顺序为侧柏>黄连木>油松>刺槐,以侧柏最好;水分条件对幼树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随浇水灌溉次数增加幼树保存率也呈现增加的趋势。为了保证九寨沟县干热河谷造林的成效,造林时应重点考虑水平阶和鱼鳞坑整地方式,造林树种选择应重点考虑侧柏和黄连木等耐旱树种,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实施2~3次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水江 干旱河谷 整地方式 树种选择
下载PDF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秀明 康萍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6期91-96,共6页
目前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论证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存在不够重视、方法主观性强、结果不够客观等问题。本文尝试采用德尔菲法建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等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实现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 目前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论证中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分析存在不够重视、方法主观性强、结果不够客观等问题。本文尝试采用德尔菲法建立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等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实现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程度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简单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使用林地 生物多样性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林地生态效益影响的定量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康萍 郭秀明 赵鹏权 《湖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27-32,共6页
为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林地生态效益影响评价的方法。基于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通过典型代表法和文献分析法,提出一种通过分区域建立单位指标效益评价表和采用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面积为基数,评价建设项目使... 为寻找一种简单、准确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林地生态效益影响评价的方法。基于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通过典型代表法和文献分析法,提出一种通过分区域建立单位指标效益评价表和采用建设项目使用的林地面积为基数,评价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对林地生态效益影响的定量化方法。实现了评价的完全定量化,并且简便、评价基数易得、结果可靠、实用性强、易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使用林地 生态效益 定量评价
下载PDF
丹红杨×转BtCry1Ac欧洲黑杨杂交子代抗虫性及生长量测定 被引量:3
8
作者 贾会霞 孙佩 +6 位作者 李建波 李喜林 苏雪辉 赵自成 郑海宏 卢孟柱 胡建军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4101-4109,共9页
杨树是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其高产无性系人工林已经获得大规模营造。随着人工林集约化经营,舞毒蛾、杨尺蠖和天牛等高危森林害虫蔓延肆虐,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损失。因此,培育抗虫速生杨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美... 杨树是重要的速生丰产用材树种,其高产无性系人工林已经获得大规模营造。随着人工林集约化经营,舞毒蛾、杨尺蠖和天牛等高危森林害虫蔓延肆虐,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损失。因此,培育抗虫速生杨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美洲黑杨速生良种丹红杨为母本、转Bt Cry1Ac基因欧洲黑杨为父本,利用人工控制授粉杂交手段获取的17株PCR检测呈阳性杂交子代为材料,进行舞毒蛾饲虫试验以及连续4年田间生长量测定。饲虫试验表明,相比于丹红杨和未转基因的欧洲黑杨,杂交子代的抗虫性明显提高,其中系号B3-8、B3-44、B3-45和B3-100的抗虫性最为显著,舞毒蛾死亡率高于90%。田间生长量测定显示,杂交子代系号B3-44、B3-102、B3-132和B3-153在树高和地径上表现出一定优势。研究证实了通过传统的杂交育种手段可将目的 Bt Cry1Ac基因导入优良品种中,并筛选出兼具抗虫和速生特性的杂交子代B3-44,为杨树生产应用以及种质创新提供理想的杨树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BtCry1Ac基因 抗虫性 生长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