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的社会形态——以岱海地区为例
1
作者 富宝财 《草原文物》 2017年第2期31-47,共17页
本文以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为基础,通过对各考古学文化的聚落遗址分布、聚落形态、居住单位等方面的分析,并参考同时期的墓葬以及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情况,得出该地区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阶层社会的过... 本文以内蒙古中南部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学文化谱系为基础,通过对各考古学文化的聚落遗址分布、聚落形态、居住单位等方面的分析,并参考同时期的墓葬以及与周边地区考古学文化的交流情况,得出该地区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平等社会到阶层社会的过程,且其世系继承关系和家庭形态也随之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遗址分布 聚落形态 居住单位 平等社会 阶层社会
下载PDF
关中秦墓出土带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腾飞 滕铭予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0-99,共10页
根据关中秦墓出土带钩的特点,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和分期研究,将其分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至秦代四期。结合出土情境探讨带钩的功能,主要为束带和配系。带钩最早多见于高等级秦墓,此后在低等级墓葬中流行。部分形制... 根据关中秦墓出土带钩的特点,对其进行类型学研究和分期研究,将其分为春秋晚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战国晚期至秦代四期。结合出土情境探讨带钩的功能,主要为束带和配系。带钩最早多见于高等级秦墓,此后在低等级墓葬中流行。部分形制的带钩仅见于屈肢葬墓,不同性别墓葬随葬带钩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中秦墓 带钩 出土情境分析 功能
原文传递
早期铁器时代欧亚草原东部青铜镞的发展与演变——以青铜镞武器机能的强化为中心 被引量:4
3
作者 戴玥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12,154,共17页
早期铁器时代欧亚草原东部的青铜镞历经了"两翼镞→三翼镞→三棱镞"的"型"的演变,及"镞身细长化"和"前锋实心化"的"式"的演变。这些形态方面的变化体现了青铜镞射杀机能的强化。此... 早期铁器时代欧亚草原东部的青铜镞历经了"两翼镞→三翼镞→三棱镞"的"型"的演变,及"镞身细长化"和"前锋实心化"的"式"的演变。这些形态方面的变化体现了青铜镞射杀机能的强化。此现象反映了人类集团军事需求的增加以及集团间矛盾的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铁器时代 欧亚草原东部 青铜镞 机能分析 草原社会集团 游牧经济
原文传递
再论东周燕文化铜器墓断代
4
作者 王腾飞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7-36,共10页
本文在对不同文化来源器物分型对待的基础上,检讨燕文化青铜器的类型和分期。通过考察铜器纹饰的演变,参考与周边地区相似的器型、纹饰以及燕文化陶器分期研究的成果,推定主要铜器墓的年代,将其分为春秋晚期晚段、战国早期早段、战国早... 本文在对不同文化来源器物分型对待的基础上,检讨燕文化青铜器的类型和分期。通过考察铜器纹饰的演变,参考与周边地区相似的器型、纹饰以及燕文化陶器分期研究的成果,推定主要铜器墓的年代,将其分为春秋晚期晚段、战国早期早段、战国早期晚段、战国中期早段、战国中期晚段等5段,为进一步考察周边地区所见燕文化铜器的年代提供了断代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文化 青铜器 类型学 分期断代研究
原文传递
墓葬所见东周燕国社会的阶层构成
5
作者 王腾飞 《边疆考古研究》 2023年第1期123-141,共19页
通过墓葬材料研究东周社会的阶层构成是当前东周墓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由于相比于居住址,墓葬能对应具体的社会个体,其规模、随葬品等构成要素也易于量化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墓主人或其家族的社会地位。学界围绕秦墓^([1])、楚... 通过墓葬材料研究东周社会的阶层构成是当前东周墓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由于相比于居住址,墓葬能对应具体的社会个体,其规模、随葬品等构成要素也易于量化比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墓主人或其家族的社会地位。学界围绕秦墓^([1])、楚墓^([2])、三晋墓葬^([3])、巴蜀墓葬^([4])所反映的各个区域的阶层差异的探讨,乃至秦与东方诸国之间社会结构的对比研究^([5]),成功揭示了这些地区社会结构的特点,证明了这一研究路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主人 阶层构成 楚墓 秦墓 东周 阶层差异 居住址 量化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