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疱并气胸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黄纪木 马丽娜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8期123-123,共1页
目的对应用微创与腋下小切口两种技术对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抽取92例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 目的对应用微创与腋下小切口两种技术对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抽取92例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技术对照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采用微创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肺大疱合并气胸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微创技术对合并气胸症状的肺大疱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腋下小切口 气胸 肺大疱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手术(VAMT)治疗胸部肿瘤的有效性
2
作者 黄纪木 马丽娜 《中外医疗》 2013年第14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2例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 目的探讨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82例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采用开放手术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103.26±35.18)min和住院治疗时间(9.72±1.36)d明显短于对照组(186.74±41.27)min和(17.35±2.08)d;手术过程中出血量(143.87±41.26)mL和术后引流量(228.43±63.29)mL明显低于对照组(226.48±44.15)mL和(413.28±81.14)mL;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指标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电视胸腔镜下小切口手术技术对患有胸部肿瘤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小切口手术 胸部肿瘤
下载PDF
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华阳 周小平 程功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期109-111,118,共4页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对80例胸腔镜肺大泡手术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对胸腔镜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科在2016年6月~2017年12月对80例胸腔镜肺大泡手术的患者行肋间神经阻滞超前镇痛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于麻醉成功后手术前行肋间神经阻滞,部位为操作切口和闭式引流切口所在肋间及其上下各1个肋间的椎旁行肋间神经阻滞术,两组均实行术后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全麻苏醒期间谵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睁眼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拨管时间及谵妄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各时段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超前疼痛在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手术中可以缩短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降低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术后镇痛效果优良,病人满意度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阻滞 超前镇痛 肺大泡切除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春莉 姚传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2-72,共1页
关键词 肺内孤立性结节 低剂量螺旋CT检查 诊断 肺癌 肺结核瘤 肺炎性结节
下载PDF
体外循环围术期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栓调节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程功文 黄纪木 +4 位作者 李宝兰 姚传 高华 王一明 徐建军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分别在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共5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双抗...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分别在手术开始(T1)、手术结束(T2)、术后1d(T3)、术后3d(T4)、术后7d(T5)共5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中高敏C反应蛋白、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标本血浆中血栓调节蛋白的浓度。结果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在T2与T3之间达到高峰,高敏C反应蛋白在T3达峰值,而后均逐渐下降,T5时血栓调节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仍高于T1水平,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调节蛋白与高敏C反应蛋白呈正相关(r=0.516)。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存在全身炎症反应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血小板损伤存在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高敏C反应蛋白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小板损伤/活化
下载PDF
围手术期多学科急性疼痛管理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成涛 李淑琴 +1 位作者 崔辉 程功文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3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多学科急性疼痛管理(PMD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疼痛处理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围手术期多学科急性疼痛管理(PMD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7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外科常规疼痛处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围术期PMDT,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疼痛效果。结果两组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后第1、2、3天,两组VAS评分均高于手术当天,且对照组术后第2、3天VAS评分均高于术后第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其他时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手术当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2、3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镇痛总有效率为95.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PMDT模式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镇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多学科疼痛管理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胸食管异物损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功文 马西淼 +3 位作者 魏益平 俞东亮 徐建军 王一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提高胸食管异物损伤诊断及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5月至2011年10月26例胸食管异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1.2(18~70)岁。通过多层螺旋CT(MSCT)成像结合临床特征判断其病理类... 目的探讨提高胸食管异物损伤诊断及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04年5月至2011年10月26例胸食管异物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1.2(18~70)岁。通过多层螺旋CT(MSCT)成像结合临床特征判断其病理类型,采用胃镜异物取出11例,全身麻醉下胃镜异物取出5例,行开胸手术8例,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2例。结果Ⅰ类损伤10例,Ⅱ类损伤5例,Ⅲ类损伤6例,Ⅳ类损伤5例。20例有异物,6例无异物;24例治愈,2例死亡,分别因血管置换术中出血及血管修补术后再出血死亡。结论依据MSCT成像结合临床特征及病史,明确胸食管异物损伤的诊断及病理类型,采取多学科合作的合理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胸食管异物损伤的诊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 异物 主动脉食管瘘 体层摄影术 X线 计算机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咽部脓肿并发急性下行性纵隔炎及右侧脓胸一例
8
作者 程功文 黄纪木 +4 位作者 周卫东 姚传 孙红斌 黄文红 高华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490-490,共1页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落枕"推拿按摩后项背部不适并发热3 d就诊。既往有咽喉炎病史1年。入院时急性疼痛病容,体温38.8℃,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清,颈抵抗3指,克氏征(+),脊柱两侧多个压痛点;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落枕"推拿按摩后项背部不适并发热3 d就诊。既往有咽喉炎病史1年。入院时急性疼痛病容,体温38.8℃,扁桃体Ⅰ°肿大,双肺呼吸音清,颈抵抗3指,克氏征(+),脊柱两侧多个压痛点;胸部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磁共振成像(MRI)T2图象示椎前软组织明显增厚肿胀,呈不均匀信号(图1,箭头所示),脑脊液潘氏试验(-),血糖11.46 mmol/L,血沉98 mm/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行性纵隔炎 脓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成人Morgagni疝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9
作者 程功文 向海鸿 +3 位作者 蒋磊 黄纪木 肖本山 孙红斌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49,共2页
Morgagni疝又称胸骨后疝,占先天性膈疝的3%[1] ,临床少见,易被漏诊或误诊. 2008年10月至2017年8月期间我们共诊治成人Morgagni疝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关键词 MORGAGNI疝 临床诊断 成人 治疗 先天性膈疝 胸骨后疝 疗效满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