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江地区26125例梅毒螺旋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观华 梅锦 +2 位作者 刘青 刘晓峰 陈雪礼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5期34-36,共3页
目的分析九江地区常规住院患者及门诊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查情况以及阳性患者性别、年龄等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情况的临床资料,依据各年度、性别、年龄段进行阳性... 目的分析九江地区常规住院患者及门诊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查情况以及阳性患者性别、年龄等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情况的临床资料,依据各年度、性别、年龄段进行阳性率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结果九江地区共26 125例受试者进行了梅毒螺旋体检测,其中2016年6 036例,阳性率为2.10%;2017年8 210例,阳性率为2.50%;2018年11 879例,阳性率为2.80%;检测例数和阳性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患者各年龄段均有阳性例数且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阳性率最高,阳性率达到5.12%,与平均阳性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总阳性率2.67%,女性总阳性率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九江地区梅毒检测阳性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年龄段不同性别人群均有检出,且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江地区 梅毒螺旋体 抗体检测 阳性率
下载PDF
血清IL-33、IL-35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观华 张仕佩 +1 位作者 刘晓峰 陈雪礼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3期87-89,共3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33、IL-35的表达水平,分析IL-33、IL-35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消化内科就诊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发作患...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IL-33、IL-35的表达水平,分析IL-33、IL-35与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消化内科就诊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发作患者36例作为感染组,正常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33、IL-35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及免疫发光法检测血清降钙素(PCT)及C-反应蛋白(CRP)。比较两组血清中IL-33、IL-35、PCT、CRP、WBC、Neu,并分析IL-33、IL-35间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IL-33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IL-3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血清IL-33、IL-35水平与疾病进展程度均呈负相关;WBC、Neu计数及血清PCT、CRP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IL-33、IL-35均有参与,且各细胞因子间调节失衡会导致发病期疾病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白介素33 白介素35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6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观华 陈雪礼 +1 位作者 刘晓峰 梅锦 《当代医学》 2020年第14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常见6种检测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110例,其中经临床诊断为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非结核受试者3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漂浮集菌法、荧光... 目的分析常见6种检测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110例,其中经临床诊断为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同期非结核受试者30名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痰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法、漂浮集菌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结核抗体检测法、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和结核菌培养法6种方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结果,比较采用不同检测方法诊断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检测时间及费用情况。结果 6种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抗酸染色镜检法48.8%、100.0%、57.5%;漂浮集菌法52.5%、96.7%、59.2%;PCR检测法81.3%、96.7%、78.3%;结核抗体检测法61.5%、60.0%、55.8%;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法85.0%、66.7%、73.3%;结核菌培养法38.8%、100.0%、52.9%。灵敏度最高为T细胞酶联免疫斑点试验法,准确性最高的为PCR检测法,且与其他4种方法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种检测方法各有利弊,可依据各自检测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检测时间和费用,为临床诊断结核病提供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检测方法 诊断价值 准确度
下载PDF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PCT、WBC、CRP检测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观华 方筱 +1 位作者 张启贵 薛国辉 《当代医学》 2020年第25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ioIlin,PCT)、白细胞总数(leukocyte count,WB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感染患者6... 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ioIlin,PCT)、白细胞总数(leukocyte count,WBC)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在细菌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感染患者62例作为感染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6名作为对照组,其中感染组患者依据临床诊断又分为重症感染组(n=30)和局部感染组(n=32)。检测所有受检者T淋巴细胞亚群、PCT、WBC、CRP水平,分析联合检测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对照组与感染组CD4^+、CD4^+/CD8^+、PCT、WBC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CD4^+、CD4^+/CD8^+、PCT、WBC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为90.12%,准确性为80.65%,均明显高于单一检测。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PCT、WBC及CRP水平检测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指标,同时可监测机体感染程度,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淋巴细胞亚群 降钙素原 白细胞总数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