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朝霞 《当代医学》 2015年第25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护理,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护...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神经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管理护理,统计2组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护理合格率等指标并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3.5%,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2.4%,基础护理合格率为92.5%,特级和一级护理合格率为91.4%;实验组以上各项指标分别为0.5%、0.1%、97.4%、9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管理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可行性高,适合在神经内科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精细化管理 护理质量
下载PDF
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张婷 黄晴晴 +2 位作者 魏梦中 邓宅武 胡朝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 目的研究转头前倾法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中的作用。方法临床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2例(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需留置胃管。其中42例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对照组;另42例患者采用转头前倾法进行留置胃管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和再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2.86%、10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6.19%、30.00%,均有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76%vs 19.05%),有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有差异(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对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67%,明显高于培训前的53.33%,有差异(P<0.05)。结论转头前倾法能使护理人员更好掌握吞咽功能障碍摄食训练的相关知识,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留置胃管的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头前倾法 脑卒中 吞咽功能障碍 留置胃管
下载PDF
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3
作者 伍卓芳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I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IV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脑CTA或DSA检查,依据是否存在后循环缺血分为两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 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性孤立性眩晕(IV)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5例IV患者临床资料,均行颅脑CTA或DSA检查,依据是否存在后循环缺血分为两组,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卒中史、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等基础资料,先行单因素分析后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获得影响后循环缺血性IV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05例IV患者共检出46例存在后循环缺血,发生率为43.81%(46/1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卒中史、Hcy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是否发生后循环缺血作为因变量,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自变量,开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2.550,95%CI:1.150~5.657)、性别男(OR=11.212,95%CI:4.095~30.702)、合并高血压(OR=14.100,95%CI:5.481~36.271)、合并糖尿病(OR=5.039,95%CI:2.186~11.616)、合并高脂血症(OR=5.206,95%CI:2.253~12.031)、卒中史(OR=2.926,95%CI:1.058~8.092)、Hcy≥14μmol/L(OR=10.417,95%CI:4.095~26.499)为影响后循环缺血性IV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结论后循环缺血性IV在眩晕中占比较高,后循环缺血与年龄≥60岁、性别男、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卒中史、Hcy≥14μmol/L关系密切,需做好高危因素的识别及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 孤立性眩晕 危险因素 年龄 基础疾病
下载PDF
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欧阳坤 杨国栋 +2 位作者 唐英 高鑫 汤钊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074-207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老年IC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治疗24 w后,比较两组血流动...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老年ICV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颅内血管介入治疗,治疗24 w后,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管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末期流速(Vd)、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网织红细胞及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ICVD患者采用颅内血管介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堵塞或狭窄情况,确保血液顺畅流动,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血管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复方地龙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煜帆 宋元清 李年春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年第14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和观察组(73例,阿司匹林肠...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3例,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和观察组(73例,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复方地龙片治疗),14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水平,NIHSS评分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26%,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9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NIHSS评分及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复方地龙片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活化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复方地龙片 白介素-6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P-选择素 溶酶体颗粒糖蛋白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吴晓芬 徐小梅 张鸣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3期100-100,共1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对脑血管介入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保证手术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脑血管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效果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晓芬 徐小梅 张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8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进行预防性护理和传统一...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减少脑血管介入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基础。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进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15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8例,分别进行预防性护理和传统一般护理,比较术后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介入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和健康教育,并对高风险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可显著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介入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效果
下载PDF
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8
作者 吴晓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0期3033-3036,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8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Perder... 目的研究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对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88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Per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脑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ender模式的健康教育可明显改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心理状态和脑神经功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er模式 健康教育 高血压 脑梗死 心理状态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NIHS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元清 高慧 李年春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31期45-47,51,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灌注及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治疗,观察组采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vs.8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CBF、CBV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NIHSS评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对改善患者的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效果好,建议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注射液 胞磷胆碱 脑血流灌注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晓芬 胡朝霞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7期138-140,144,共4页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UI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UI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治疗的62例行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行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术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护理 缺血性脑血管病 介入术后并发症 护理效果
下载PDF
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元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21年第26期17-19,29,共4页
目的 研究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 目的 研究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帕金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2例采用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多巴丝肼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运动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6以及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6以及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言语语调及速度、坐起及走路姿势、写字及动手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经多巴丝肼片结合普拉克索治疗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丝肼片 普拉克索 TNF-Α IL-6 IL-10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采用不同动脉血气采集方法临床应用比较
12
作者 吴晓芬 徐小梅 张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5期102-103,共2页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采集脑出血患者的血气过程,并针对性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就诊的12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各64例,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完成血气采集和护理工作,分别记录2... 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采集脑出血患者的血气过程,并针对性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就诊的128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各64例,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完成血气采集和护理工作,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穿刺情况、操作时间及穿刺点血肿例数。结果桡动脉组在首次成功率、二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上均高于股动脉组,且穿刺部位发生血肿率、准备时间、操作耗时、按压时间及总耗时上均低于股动脉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进行动脉血气采集时,桡动脉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血管损伤轻,可以优先选取桡动脉进行穿刺采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采集血气 桡动脉 股动脉 护理措施 效果对比
下载PDF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8期49-50,共2页
目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从2017年4月—2019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课程实习护生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教学,护理安全教育组(35例)在传统教学的基础... 目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从2017年4月—2019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课程实习护生中抽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教学,护理安全教育组(35例)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安全教育,探讨2组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考核试卷评分和教学满意度。结果护理安全教育组护理综合理论知识(16.16±2.89)分,基础护理操作技术(15.93±2.78)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6.55±2.76)分,专科护理操作技术(16.39±2.34)分,护理技术操作规范(16.74±2.13)分,案例分析题(16.27±2.54)分,教学满意度(88.17±9.2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安全教育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安全教育 护理技术操作教学 医患关系
下载PDF
高温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claudin-1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利民 姬从花 孟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979-983,共5页
目的用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研究高温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BBB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经荧光黄渗透性测定,成功建立体外BBB模型。随机分为常温组(37℃)... 目的用体外血脑屏障(BBB)模型,研究高温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BBB微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经荧光黄渗透性测定,成功建立体外BBB模型。随机分为常温组(37℃)、高温组(39℃)、常温+MMP-9组(MMP-9 100ng/L)、高温+MMP-9组,并在30、60和90min用通透系数(Pe)值观察通透性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laudin-1表达。结果高温组较常温组Pe值增加(P<0.05);高温+MMP-9组较上述2组进一步增加(P<0.05)。相同时间点高温组claudin-1阳性细胞较常温组降低(P<0.05)。90min时,高温+MMP-9组claudin-1阳性细胞较高温组降低[(75.0±12.8)个/HP vs(97.0±6.1)个/HP,P<0.05]。高温组claudin-1表达较常温组降低(P<0.05),高温+MMP-9组较相同时间点高温组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高温可导致体外BBB模型claudin-1表达下降,BBB通透性增加。外源性添加MMP-9能进一步加剧该损伤,提示高温可通过MMP-9加重BBB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脑屏障 高温 诱发 内皮细胞 星形细胞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威武 王士列 李年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7期29-30,33,共3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240例眩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80例。中药组采用眩晕汤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曲克芦丁治疗,中西...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法治疗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240例眩晕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每组80例。中药组采用眩晕汤治疗,西药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曲克芦丁治疗,中西药结合组采用上述中药和西药联合治疗.通过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75%,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62%,中西药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1.2%,中西药结合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的DHI评分显著低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眩晕症的临床症状,取得良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汤 盐酸氟桂利嗪胶囊 曲克芦丁 眩晕症
下载PDF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差异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郑团圆 王士列 +2 位作者 沈小平 王利民 唐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0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和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差异,以为两种脑膜炎的鉴别、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CNM和47例TBM患者的临床特点、脑脊液以及影像学改变的异同... 目的探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CNM)和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差异,以为两种脑膜炎的鉴别、治疗以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3例CNM和47例TBM患者的临床特点、脑脊液以及影像学改变的异同。结果 CNM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合并慢性基础病比例、呕吐及视盘水肿症状明显高于TBM组,合并颅外结核病显著低于TB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NM组头颅CT或MRI检查阳性发现率显著低于TBM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葡萄糖及氯化物含量、头颅CT或MRI表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BM和CNM在临床表现等方面有区别,但不易鉴别,容易误诊;综合分析临床资料、脑脊液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有助于鉴别两种脑膜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分析 诊断鉴别
下载PDF
C9orf72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潘治斌 唐春燕 徐仁伵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4677-4680,共4页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腱反射亢进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体征。ALS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于3~5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目前认为ALS的发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肌肉萎缩、腱反射亢进等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体征。ALS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患者多于3~5年内死于呼吸机麻痹。目前认为ALS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氧化应激、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多种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9orf72 肌萎缩侧索硬化 致病机制
下载PDF
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对帕金森病患者非运动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治斌 肖婷 +1 位作者 郑团圆 王利民 《江西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2201-2202,2205,共3页
目的 探究多巴丝肼片+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4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药多巴丝肼片,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对比两组非运动症状、生活... 目的 探究多巴丝肼片+普拉克索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74例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药多巴丝肼片,观察组加用普拉克索。对比两组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及安全性。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前非运动症状、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低,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MSE)评分较高,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观察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丝肼片联合普拉克索治疗PD患者能够有效缓解痴呆症状,减轻负性情绪,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丝肼片 普拉克索 非运动症状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威武 王士列 李年春 《当代医学》 2014年第26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将认知正常者纳入对照组(n=34),将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者纳入A组(n=34),将血管性痴呆者纳入B组(n=34)... 目的探讨脑卒中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将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认知功能情况,将认知正常者纳入对照组(n=34),将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者纳入A组(n=34),将血管性痴呆者纳入B组(n=34),对3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A组、B组患者的心脏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肺部感染、吞咽障碍、脑白质疏松、脑萎缩、左半球病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 2组的陈旧病灶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B组患者的心脏病、肺部感染、吞咽障碍、脑白质疏松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者中,血管性危险因子的存在更为普遍,患者在发生脑卒中后3个月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静息病灶数目、陈旧病灶数目是发生痴呆的高危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脑卒中 危险因素 血管性痴呆
下载PDF
椎动脉支架成形术与合并椎动脉重度狭窄的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团圆 王士列 +2 位作者 威武 李年春 沈小平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8期703-704,共2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与合并椎动脉重度狭窄的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外行椎动脉... 目的探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与合并椎动脉重度狭窄的后循环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外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术后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狭窄率均>70%,治疗后观察组狭窄率为18.1%,对照组狭窄率为62.5%,观察组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年的随访,在Malek评分中,观察组评分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复发9例(15.5%),观察组复发1例(2.5%),观察组的复发率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重度狭窄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能够有效预防急性脑梗死的发作,降低脑梗死再发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支架成形术 椎动脉重度狭窄 后循环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