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F-11化学成分抗菌杀线虫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喜 李国红 +2 位作者 王芯 祁燕 万春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9-1713,共5页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线虫活性。方法分离、纯化内生真菌Th F-11,利用基因测序对分离的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应用层析法和波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 目的研究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Levl.)Hutch]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杀线虫活性。方法分离、纯化内生真菌Th F-11,利用基因测序对分离的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进行鉴定。应用层析法和波谱法对其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分别采用生物活性测定法、抑菌圈法和试管法测定杀线虫和抑菌活性。结果经ITS鉴定昆明山海棠内生真菌Th F-11为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结构为Penicillic acid[1]、2,4-dimethoxy-6-methylphenol[2]和5(6)-dihydropenicillic acid[3]。杀线虫活性显示化合物[1]随着时间、浓度增加活性逐渐增强,且对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结论首次从内生真菌Th F-11获得3个化合物,且化合物[1]具有较强的抑菌、杀线虫的生物活性,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 内生真菌 杀线虫 抑菌 简青霉 化学成分 药用植物
下载PDF
新型哌嗪类苯乙酮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2 位作者 郑喜 姜圆 饶高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 在苯乙酮的苯环部分进行结构修饰,通过引入哌嗪基团,设计并合成了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哌嗪类苯乙酮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滤纸片扩散法测试目标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不仅表现出一定的细胞毒活性,还对铜绿假甲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分别为8.33μg/mL,1.04μg/m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苯乙酮 衍生物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在小鼠结肠炎模型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万春平 熊尤龙 +3 位作者 祁燕 杨会军 郑喜 王华宁 《胃肠病学》 2013年第8期477-481,共5页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起关键作用,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肠黏膜免疫细胞方面。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在模拟人类UC的小鼠DSS结肠炎模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饮用5%... 背景:大量研究表明细胞因子网络在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和疾病进程中起关键作用,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肠黏膜免疫细胞方面。目的:探讨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在模拟人类UC的小鼠DSS结肠炎模型发病中的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饮用5%DSS溶液7 d诱导实验性结肠炎,实验过程中每天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于第8 d处死小鼠,ELISA法测定结肠组织IL-1β含量;分离肠系膜淋巴结细胞,以CD3/CD28单抗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并以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h1、Th17细胞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肠系膜淋巴结F4/80+CD11b+巨噬细胞和CD4+T细胞内Th1、Th17细胞因子表达。结果:结肠炎模型组DAI随实验进程而逐渐增加,于第7 d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结肠组织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肠系膜淋巴结巨噬细胞浸润增加(P<0.001),淋巴细胞IL-17A分泌水平显著增高(P<0.05),IFN-γ分泌水平亦呈增高趋势(P>0.05),CD4+T细胞内IL-17A、IFN-γ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肠系膜淋巴结Th1、Th17细胞过度激活可能通过释放效应细胞因子诱导巨噬细胞等浸润、活化,参与介导小鼠DSS结肠炎模型的肠黏膜炎症反应和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肠系膜淋巴结 TH17细胞 TH1细胞 白细胞介素17 干扰素Γ
下载PDF
N-杂环取代苯并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4
4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2 位作者 姜圆 郭文恋 饶高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61,共4页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以苯并呋喃为基础,在分子中引入N-杂环片段进行优势结构重组。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后,与N-杂环化合物反应,合成10个新型N-杂环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2a^2j),其结构... 为了寻找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新型分子,以苯并呋喃为基础,在分子中引入N-杂环片段进行优势结构重组。以水杨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取代、缩合反应后,与N-杂环化合物反应,合成10个新型N-杂环取代的苯并呋喃衍生物(2a^2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He La,A549和H1975)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a、2f和2j均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杂环 苯并呋喃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岩白菜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1 位作者 姜圆 饶高雄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89-692,共4页
为寻找毒性低、活性强的化合物,研究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对岩白菜素分子中糖基部分进行选择性醚化和氧化,合成得到5个新的标题化合物,MTT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5个新的岩白菜素衍生物对Hela人宫颈... 为寻找毒性低、活性强的化合物,研究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对岩白菜素分子中糖基部分进行选择性醚化和氧化,合成得到5个新的标题化合物,MTT法测定其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这5个新的岩白菜素衍生物对Hela人宫颈癌细胞增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呈现浓度依赖性关系,即该类衍生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白菜素 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蓝花参甲醇提取物保肝作用及化学成分 被引量:5
6
作者 周向文 祁燕 +3 位作者 谭文红 杨竹雅 周志宏 马晓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76-1381,共6页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实践中蓝花参被用于肝病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其保肝活性的相关报道。该研究采用80%甲醇冷浸提取蓝花参全草,提取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蓝花参提... 蓝花参为桔梗科蓝花参属植物蓝花参的根或全草,具有益气健脾、祛痰止咳等功效。临床实践中蓝花参被用于肝病治疗,效果较好,但目前未见其保肝活性的相关报道。该研究采用80%甲醇冷浸提取蓝花参全草,提取液浓缩后经冷冻干燥得到蓝花参提取物。对以刀豆蛋白A造模的急性肝损伤小鼠分别给予联苯双酯及不同剂量的蓝花参提取物灌胃,测定血清中ALT/AST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表明:蓝花参提取物可以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且对减轻肝脏病理组织损伤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多种现代色谱学方法从蓝花参甲醇提取物的水溶性部位分离单体化合物,经过波谱学分析(MS、1D-NMR、2D-NMR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比,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Wahlenoside D。其它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demethyl syringin(2)、3,5-dihydroxyphenethyl alcohol-3-O-β-Dglucopyranoside(3)、芦丁(4)、异牡荆素(5),其中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该研究结果为蓝花参的保肝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促进了蓝花参药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花参 甲醇提取物 急性肝损伤 保肝活性 化学成分 Wahlenoside D
下载PDF
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君 刘蓓 +3 位作者 祁燕 郑喜 李小丝 万春平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871-2874,I0008,共5页
CD45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在造血细胞表面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 ase),通过其胞质区PTPase活性,调节Src家族蛋白激酶,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发挥关键作用,鉴于CD45分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和活化中核心地位,已被选择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筛... CD45分子是一种广泛表达在造血细胞表面跨膜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 ase),通过其胞质区PTPase活性,调节Src家族蛋白激酶,在淋巴细胞发育和活化中发挥关键作用,鉴于CD45分子在免疫细胞发育和活化中核心地位,已被选择作为免疫调节活性筛选一个重要靶点。综述CD45分子的结构、在不同淋巴细胞信号转导作用以及CD45分子与免疫调节剂开发最新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寻找新型调节剂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5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 信号转导 黄芪皂苷
下载PDF
胡椒碱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糖代谢AMPK信号通路上游靶点干预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万春平 魏雅改 +3 位作者 李晓雪 张丽君 杨瑞 包.照日格图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2-547,共6页
探讨胡椒碱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细胞模型糖代谢紊乱的作用及干预AMPK信号通路上游靶点的分子机制。通过脂肪乳诱导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检测各组葡萄糖消耗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 探讨胡椒碱对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细胞模型糖代谢紊乱的作用及干预AMPK信号通路上游靶点的分子机制。通过脂肪乳诱导HepG2细胞构建胰岛素抵抗模型。葡萄糖氧化酶(GOD-POD)法检测各组葡萄糖消耗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脂联素(adiponectin,APN)、瘦素(leptin,LEP)的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PN,LEP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MPKα,р-AMPKα,瘦素受体(LepR),脂联素受体1(AdipoR1)和脂联素受体2(AdipoR2)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胡椒碱与降糖药罗格列酮、AMPK激动剂AICAR均能明显提高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的葡萄糖消耗量,升高脂联素水平、增加脂联素mRNA、脂联素受体1蛋白的表达,也增加AMPKαmRNA和р-AMPKα蛋白表达;同时降低瘦素mRNA和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胡椒碱能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糖代谢紊乱,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调控上游脂联素和瘦素的表达,从而激活AMPK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椒碱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胰岛素抵抗 瘦素 脂联素
原文传递
新型4'-(N-取代-1-哌嗪基)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2
9
作者 林玉萍 虎春艳 +3 位作者 郑喜 王秀丽 万春平 毛泽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7-241,共5页
为了寻找活性较高的抗肿瘤新型分子,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将查尔酮和哌嗪连接起来,并通过衍生化,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4'-(N-取代-1-哌嗪基)查尔酮衍生物3a^3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溴化噻... 为了寻找活性较高的抗肿瘤新型分子,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将查尔酮和哌嗪连接起来,并通过衍生化,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4'-(N-取代-1-哌嗪基)查尔酮衍生物3a^3j,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Hela,A549和SGC7901),结果表明化合物3f、3i和3j均表现出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可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 哌嗪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蠲痹颗粒抗炎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万春平 彭江云 +5 位作者 李玲玉 李兆福 刘维超 祁燕 吴晶金 杨会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7-121,共5页
目的:研究蠲痹颗粒抗炎作用的药效学,揭示其抗炎作用的机制,阐明吴氏学派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痹证(风寒湿痹)临床中药优效的科学基础。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足跖肿胀炎症模型和棉球异物植入诱导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慢性炎症模型,随机... 目的:研究蠲痹颗粒抗炎作用的药效学,揭示其抗炎作用的机制,阐明吴氏学派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痹证(风寒湿痹)临床中药优效的科学基础。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大鼠急性足跖肿胀炎症模型和棉球异物植入诱导大鼠肉芽组织增生慢性炎症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地塞米松组(2.5 mg·kg-1)、蠲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5.85,11.70,23.40 g·kg-1)。药物干预后,检测蠲痹颗粒灌胃给药对急、慢性炎症反应的影响;建立牛Ⅱ型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胶原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石蜡切片HE染色分析CIA小鼠关节炎病理损伤程度,采用流式微珠阵列法(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检测胶原诱导的脾淋巴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A(IL-17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蠲痹颗粒高剂量组对大鼠角叉菜胶所致足跖肿胀和棉球异物植入引起的大鼠慢性炎症性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明显改善CIA小鼠局部关节炎的症状,减轻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IA模型脾淋巴细胞IL-6,TNF-α,IL-17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蠲痹颗粒药物干预后,IL-17A的产生水平显著下调(P<0.05),对炎症因子IL-6,TNF-α无明显影响。结论:蠲痹颗粒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促炎因子IL-17A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痹颗粒 胶原关节炎 抗炎作用 白介素IL-17A
原文传递
哌嗪取代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活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虎春艳 郑喜 +2 位作者 林玉萍 王秀丽 毛泽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6-399,共4页
以4-甲氧基苯甲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脱水、取代反应生成4-甲氧基-4’-(1-哌嗪基)查尔酮(2),再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含哌嗪的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 以4-甲氧基苯甲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脱水、取代反应生成4-甲氧基-4’-(1-哌嗪基)查尔酮(2),再通过酰化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含哌嗪的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e和4d对肿瘤细胞株Hela和A549均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活性,可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嗪 查尔酮衍生物 合成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含N-取代哌嗪片段的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活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虎春艳 郑喜 +2 位作者 林玉萍 王秀丽 毛泽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89-1092,共4页
以4-甲氧基苯甲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缩合、取代反应后,再与α-溴代酮或α-溴代酯反应,合成得到8个查尔酮哌嗪衍生物(3a^3h),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 以4-甲氧基苯甲醛与2-溴-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缩合、取代反应后,再与α-溴代酮或α-溴代酯反应,合成得到8个查尔酮哌嗪衍生物(3a^3h),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哌嗪环上含酮基取代的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A549和SGC7901均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3a(IC50=0.28μmol/L,2.53μmol/L)活性最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衍生物 合成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3-芳基-5-(呋喃-2-基)-4,5-二氢-1H-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黎勇坤 郑喜 +3 位作者 朱加洪 王斯 杨林丽 毛泽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1-465,共5页
二氢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本文以2-呋喃甲醛和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和取代反应生成4’-二甲氨基呋喃查尔酮(2)后,与水合肼环化得到二氢吡唑中间体(3),再酰化得到9个未见报道的3-芳基5-(呋喃-2-... 二氢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本文以2-呋喃甲醛和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和取代反应生成4’-二甲氨基呋喃查尔酮(2)后,与水合肼环化得到二氢吡唑中间体(3),再酰化得到9个未见报道的3-芳基5-(呋喃-2-基)-4,5-二氢-1H-吡唑衍生物(4a^4i),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和DHHP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特别是化合物4b和4c的抗炎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活性相当(IC_(50)值分别为7.84μmol/L和10.52μmol/L),而化合物3、4b、4c和4d在浓度为4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唑衍生物 抗炎活性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新型3-芳基-5-呋喃基-4,5-二氢异噁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活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黎勇坤 刘蓓 +3 位作者 张丽君 朱加洪 万春平 毛泽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9-954,共6页
异噁唑啉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思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3-[4-(1-哌嗪基)]苯基-5-(2-呋喃基)-4,5-二氢异噁唑啉衍生物3~12,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 异噁唑啉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杂环化合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思路,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设计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3-[4-(1-哌嗪基)]苯基-5-(2-呋喃基)-4,5-二氢异噁唑啉衍生物3~12,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Hela、A549和SGC7901).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普遍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特别是化合物4、6和11对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药5-氟尿嘧啶相当.进一步的流式细胞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4和11均能有效诱导肿瘤细胞株A549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异噁唑啉 合成 细胞毒活性 流式细胞分析
原文传递
氮杂岩白菜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初步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毛泽伟 万春平 +2 位作者 张梦迪 郑喜 饶高雄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1-383,共3页
岩白菜素因其广泛的生理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Mannich和Mitsunobu反应,合成了8个氮杂岩白菜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质谱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和3d对细胞株A549均表现... 岩白菜素因其广泛的生理活性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Mannich和Mitsunobu反应,合成了8个氮杂岩白菜素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质谱确证。采用MTT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3c和3d对细胞株A549均表现出优于岩白菜素的抑制活性(IC50分别为3.74μmol/L和5.05μmol/L),可做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白菜素 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哌嗪取代3-芳基-5-呋喃基-4,5-二氢吡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泽伟 刘蓓 +4 位作者 朱萍 张丽君 朱加洪 伍林泽 万春平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167-2173,共7页
吡唑是一类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以4-氟苯乙酮和2-呋喃甲醛为原料出发,经Aldol缩合、取代、环化和酰化等反应,合成得到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哌嗪取代的3-芳基-5-呋喃基-4,5-二氢吡唑酰胺衍生物.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吡唑是一类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以4-氟苯乙酮和2-呋喃甲醛为原料出发,经Aldol缩合、取代、环化和酰化等反应,合成得到1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哌嗪取代的3-芳基-5-呋喃基-4,5-二氢吡唑酰胺衍生物.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和噻唑蓝(MTT)法分别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抗肿瘤活性(A549、Hela和SGC7901).研究结果发现,二氢吡唑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炎症因子NO的生成,并对肿瘤细胞株表现出选择性的抑制活性.其中3个化合物与地塞米松活性相当,能有效抑制NO的生成;3个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体外选择性抑制活性与5-氟尿嘧啶(5-FU)相当,均可做进一步构效关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吡唑 酰胺 抗炎活性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新型白藜芦醇-查尔酮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活性(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高慧 郑喜 +4 位作者 祁燕 王斯 万春平 饶高雄 毛泽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8-655,共8页
白藜芦醇又名芪三酚,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茋类化合物.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将白藜芦醇与查耳酮片段连接起来,以寻找活性较高的新型抗肿瘤分子.白藜芦醇经Vilsmeier甲酰化、Aldol缩合、哌嗪取代及酰胺化反应,设... 白藜芦醇又名芪三酚,是一种生物活性很强的茋类化合物.在前期研究基础上,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将白藜芦醇与查耳酮片段连接起来,以寻找活性较高的新型抗肿瘤分子.白藜芦醇经Vilsmeier甲酰化、Aldol缩合、哌嗪取代及酰胺化反应,设计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白藜芦醇-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IR、~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采用噻唑蓝(MTT)法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特别是(E)-3-(2,4-二甲氧基-6-((E)-4-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基-1-(4-(N-丙烯酰基)哌嗪-1-基)苯基丙烷-2-烯-1-酮(9)对肿瘤细胞株(A549和Hela)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外细胞毒活性(IC_(50)值分别为0.26和7.35μmol·L^(-1)).并且,流式细胞技术分析表明化合物9能够显著诱导肿瘤细胞A549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查尔酮 酰胺衍生物 合成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新型取代查尔酮-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英文)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慧 郑喜 +4 位作者 朱萍 王斯 万春平 饶高雄 毛泽伟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84-691,共8页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分子,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2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取代查尔酮-哌嗪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分别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和噻唑蓝(MTT)法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的活性分子,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2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取代查尔酮-哌嗪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分别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炎症模型和噻唑蓝(MTT)法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细胞毒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查尔酮母核和哌嗪环上的取代基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有明显影响.特别是3,4,5-三甲氧基-4'-[N-(2-氧代丙基)-1-哌嗪基]查尔酮(11)能有效抑制NO的生成(IC50=3.81μmol/L),4-溴-4'-[N-(4'-甲基-2-氧代苯乙基)-1-哌嗪基]查尔酮(25)对三种肿瘤细胞株(Hela,A549和sk-ov-3)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外细胞毒活性(IC50值分别为0.54,0.05和9.12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尔酮-哌嗪衍生物 抗炎活性 细胞毒活性
原文传递
含N-烷基哌嗪取代呋喃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慧 万春平 +3 位作者 朱加洪 夏应娇 张艳娇 毛泽伟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7-82,共6页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的生物活性分子,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设计合成了12个哌嗪取代呋喃查尔酮衍生物(3a^3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和抗炎... 为了寻找结构新颖的生物活性分子,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设计合成了12个哌嗪取代呋喃查尔酮衍生物(3a^3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分别采用MTT法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对目标化合物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和抗炎活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哌嗪环上的取代基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有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化合物3j和3k对肿瘤细胞株Hela和A549均表现出良好的体外抑制活性,而且化合物3d能有效抑制NO的生成,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查尔酮 合成 生物活性评价
原文传递
含酰基哌嗪片段的呋喃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慧 郑喜 +2 位作者 王斯 杨林丽 毛泽伟 《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76-979,共4页
依据活性结构单元的拼合原理,以2-呋喃甲醛和4-氟苯乙酮为原料出发,经Aldol缩合、脱水、哌嗪取代反应生成4’-(1-哌嗪基)呋喃查尔酮(2)后,再与酰氯和磺酰氯反应,得到了10个未见报道的含哌嗪取代的呋喃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 依据活性结构单元的拼合原理,以2-呋喃甲醛和4-氟苯乙酮为原料出发,经Aldol缩合、脱水、哌嗪取代反应生成4’-(1-哌嗪基)呋喃查尔酮(2)后,再与酰氯和磺酰氯反应,得到了10个未见报道的含哌嗪取代的呋喃查尔酮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模型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结果表明,磺酰胺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要优于酰胺类化合物,特别是化合物4d能有效抑制NO的生成(IC_(50)=3.88μmol/L),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活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喃查尔酮衍生物 合成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