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pol工艺聚丙烯灰分的产生、影响及控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廷勇 方鹤 夏俊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68,共4页
从理论计算及下游制品实验检测方面对Unipol工艺聚丙烯产品灰分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从聚丙烯下游加工的角度分析了较高灰分含量对产品加工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灰分含量偏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加强丙烯精制,降低原料中有... 从理论计算及下游制品实验检测方面对Unipol工艺聚丙烯产品灰分的来源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从聚丙烯下游加工的角度分析了较高灰分含量对产品加工的影响。详细分析了灰分含量偏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加强丙烯精制,降低原料中有毒杂质;优化助催化剂三乙基铝的添加量,减少Al_2O_3含量的贡献;根据不同产品需求优化助抗氧剂种类,降低P_2O_5含量;优化除酸剂种类,减少MgO,Al_2O_3含量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UNIPOL工艺 灰分来源 灰分控制
下载PDF
汽车内饰专用高性价比改性聚丙烯的制备 被引量:3
2
作者 方鹤 赵学诗 +2 位作者 陈廷勇 夏俊 佟峂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3-57,共5页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剂,滑石粉为填料,加入钛酸酯类偶联剂CT-114、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制得汽车内饰专用改性PP。研究了PP种类及用量、增韧剂种类及用量、滑石粉粒径、CT-114及抗老化...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乙丙橡胶(EPDM)为增韧剂,滑石粉为填料,加入钛酸酯类偶联剂CT-114、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770,制得汽车内饰专用改性PP。研究了PP种类及用量、增韧剂种类及用量、滑石粉粒径、CT-114及抗老化剂对PP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PP)(牌号M2600R)为52.0%,w(PP)(PP粉料,牌号040)为12.0%,w(EPDM)(牌号3722P)为9.0%,w(CT-114)为0.8%,粒径为2μm的滑石粉质量分数23.5%,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光稳定剂770总质量分数为0.5%,白油质量分数为0.2%,色母粒质量分数为2.0%时,制备的改性PP能满足汽车内饰件各项性能指标要求,且放大生产后,下游客户成功进行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改性 汽车内饰 专用树脂
下载PDF
生产工艺及助剂对透明聚丙烯产品雾度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方鹤 夏俊 +3 位作者 杨建 严凌 刘秋玲 杨蕾 《塑料助剂》 CAS 2022年第1期29-35,共7页
理论结合实际,详细研究了聚丙烯生产控制工艺、添加剂及催化剂体系对无规共聚聚丙烯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工艺控制阶段,影响无规透明聚丙烯雾度的主要因素为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乙烯基含量及产品熔体流动速率。其中,最佳二甲苯可... 理论结合实际,详细研究了聚丙烯生产控制工艺、添加剂及催化剂体系对无规共聚聚丙烯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产工艺控制阶段,影响无规透明聚丙烯雾度的主要因素为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乙烯基含量及产品熔体流动速率。其中,最佳二甲苯可溶物含量在5.5%-6.5%,最佳乙烯注入量为3.0%-4.0%。随着熔体流动速率的增加,雾度出现轻微的上涨。在添加剂体系中,成核剂、抗氧化剂及除酸剂均会影响最终产品的雾度。其中山梨醇类成核剂能大幅降低产品雾度,成核剂NX8000K表现出更优异的增透性。抗氧剂对雾度影响相对较小,但价格偏差较大,需根据实际产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抗氧剂体系。除酸剂DHT4A与成核剂产生协同效应,能进一步降低聚丙烯雾度。选择具有较好乙烯分布均匀性的催化剂体系对透明聚丙烯的雾度也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聚丙烯 工艺参数 添加剂 催化剂 雾度
下载PDF
聚丙烯内外给电子体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方鹤 夏俊 +1 位作者 杨建 严凌 《世界石油工业》 2019年第3期30-36,共7页
在丙烯聚合过程中加入内外给电子体,对于提高Ziegler-Natta催化剂活性及控制聚合物立构规整性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内外给电子体因配位方式、稳定性及空间位阻各异,对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分子量分布及等规度有较大影响,因... 在丙烯聚合过程中加入内外给电子体,对于提高Ziegler-Natta催化剂活性及控制聚合物立构规整性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同内外给电子体因配位方式、稳定性及空间位阻各异,对催化剂的氢调敏感性、分子量分布及等规度有较大影响,因此根据聚丙烯产品的实际应用需求,选择与之匹配的内外给电子体显得尤为重要.概述了用于丙烯聚合的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中内给电子体和外给电子体的最新研究发展,探讨内、外给电子体用于丙烯聚合时的作用机理及对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的影响,并对给电子体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内给电子体 外给电子体 作用机理
下载PDF
Unipol工艺聚丙烯薄壁注塑专用料的研究
5
作者 杨亚乔 方鹤 +3 位作者 夏俊 杨建 严凌 刘秋玲 《塑料助剂》 CAS 2022年第2期9-14,32,共7页
基于150 kt/a Un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对影响聚丙烯薄壁注塑专用料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性地进行了添加剂配方设计及装置主要控制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配方、催化剂体系、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度对最终产品的加工性能、翘... 基于150 kt/a Unipol工艺聚丙烯装置,对影响聚丙烯薄壁注塑专用料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性地进行了添加剂配方设计及装置主要控制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配方、催化剂体系、熔体流动速率、等规度对最终产品的加工性能、翘曲性能及雾度影响较大。当抗氧剂体系选择Irganox 1010和Ultranox 626时,产品具有较好的色泽稳定性及多次挤出热稳定性。除酸剂使用水滑石及硬脂酸钙的复配时,有利于提高薄壁注塑聚丙烯的力学、光学及加工脱模性能。当H/C摩尔比为0.055、Al/Si摩尔比为3.7时,产品熔体流动速率及等规度达到目标设定值65 g/10min及97%。当使用催化剂A时,产品表现出了更高的弯曲模量、较低的模塑收缩率及较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更有利于下游加工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薄壁注塑 抗氧化剂 除酸剂 催化剂
下载PDF
聚丙烯装置尾气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
6
作者 曾凯 赵学诗 杨建 《云南化工》 CAS 2023年第S01期60-63,共4页
聚丙烯装置已运行五年,通过对全年丙烯单耗计算,发现丙烯单耗较高,导致聚丙烯生产成本较高。通过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发现丙烯单耗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尾气回收系统尾气排放量大,且尾气中丙烯含量高。对如何降低丙烯尾气排放进行论述,... 聚丙烯装置已运行五年,通过对全年丙烯单耗计算,发现丙烯单耗较高,导致聚丙烯生产成本较高。通过装置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发现丙烯单耗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尾气回收系统尾气排放量大,且尾气中丙烯含量高。对如何降低丙烯尾气排放进行论述,减少丙烯损失,降低聚丙烯产品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气 制冷器 丙烯 氢气
下载PDF
薄壁注塑专用高熔体流动速率PP的开发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廷勇 方鹤 +1 位作者 夏俊 张华富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88,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典型高熔体流动速率、薄壁注塑成型聚丙烯(PP)的反应器特点。剖析了典型薄壁注塑成型用PP的性能,发现Unipol工艺单反应器在生产薄壁注塑成型用PP时,存在H_2需求量高、高H_2浓度条件下反应器控制困难、挤出造粒困难的问题。... 综述了国内外典型高熔体流动速率、薄壁注塑成型聚丙烯(PP)的反应器特点。剖析了典型薄壁注塑成型用PP的性能,发现Unipol工艺单反应器在生产薄壁注塑成型用PP时,存在H_2需求量高、高H_2浓度条件下反应器控制困难、挤出造粒困难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可通过升级现有邻苯二甲酸酯类催化剂体系,增加催化剂氢调敏感性;缓慢建立H_2组分,适当提高丙烯分压,保证床层温度及露点温差;降低过滤网目数并相应调整造粒机的各工艺,以避免缠刀及连锁停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薄壁注塑 高熔体流动速率 开发
下载PDF
单反应器Unipol工艺生产管材专用PPR的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廷勇 方鹤 +1 位作者 夏俊 熊恒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1,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典型的管材专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生产装置的反应器特点。结合国内外典型PPR与Unipol专利商提供的PPR的性能,发现采用单反应器Unipol工艺生产管材专用PPR时,PPR的冲击强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乙烯分布不均及挤出造... 综述了国内外典型的管材专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生产装置的反应器特点。结合国内外典型PPR与Unipol专利商提供的PPR的性能,发现采用单反应器Unipol工艺生产管材专用PPR时,PPR的冲击强度低、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乙烯分布不均及挤出造粒困难。详细分析了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可通过升级现有的牌号为SHAC~@的催化剂,拓宽PPR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添加适量β-成核剂提高PPR的冲击强度;充分掺混能降低乙烯分布不均的可能性;生产PPR粉料或对挤出造粒系统进行改造,可解决挤出造粒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UNIPOL工艺 无规共聚 管材专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