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杞麓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及相关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江卓韵 潘晓赋 +5 位作者 罗旭 孔德平 吴松 刘淑伟 褚荣波 王茉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29,共11页
2020年1—12月,在杞麓湖选取了6个标准样点,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关键理化因子的时相变化,结合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分析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及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揭示该湖浮游植物群落周年演替的动力因... 2020年1—12月,在杞麓湖选取了6个标准样点,调查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和关键理化因子的时相变化,结合生物和非生物因子,分析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演替规律及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揭示该湖浮游植物群落周年演替的动力因素。结果表明:杞麓湖属于高氮低磷的富营养化水体,其关键理化因子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参考近10年的调查数据,发现以丝状蓝藻占主导地位的浮游植物群落的相对丰度和相对生物量呈下降趋势,并且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演替,夏季(6—8月份)稳定性较低,处于蓝藻爆发阶段。优势物种的时相分布可分为水华束丝藻主导时期和阿氏浮丝藻主导时期,浮游植物受关键理化因子和浮游动物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浮游植物 理化因子 RDA分析 群落
下载PDF
杞麓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富营养化的响应及鱼产力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杜红春 朱挺兵 +7 位作者 龚进玲 胡飞飞 孙昳 李学梅 杨德国 缪祥军 王翠莲 黄哲参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3,共9页
杞麓湖位于云南省通海县城郊,是受人类干扰较为严重的高原浅水型湖泊之一。为了解杞麓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现状,于2021年对杞麓湖浮游植物和富营养化相关水质参数进行了4次调查,并对其鱼产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杞麓湖浮... 杞麓湖位于云南省通海县城郊,是受人类干扰较为严重的高原浅水型湖泊之一。为了解杞麓湖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现状,于2021年对杞麓湖浮游植物和富营养化相关水质参数进行了4次调查,并对其鱼产力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杞麓湖浮游植物有8门116属213种,其中绿藻门种类数最多,有118种;伪鱼腥藻(Pseudoanabaena sp.)为全年优势种,且优势度较大;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值分别为(50.442±4.479)×10^(7) ind./L和(20.132±2.208)mg/L,均以蓝藻门为主;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浮游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691±0.081、0.490±0.021和1.537±0.066;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均值为76.3,显示杞麓湖处于重度富营养状态;杞麓湖浮游植物可提供的鱼产力为1843.59 t。综上所述,杞麓湖富营养化严重,湖区藻类密度较高且利用率偏低,建议加大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的放养量,以达到以鱼净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麓湖 浮游植物 富营养化 鱼产力
下载PDF
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放流杞麓湖后的初期迁移特征
3
作者 朱挺兵 胡飞飞 +8 位作者 龚进玲 杜红春 杨德国 吴兴兵 李学梅 孙昳 刘开润 梁用本 黄哲参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58-1365,共8页
为了解云南特有鱼类大头鲤(Cyprinuspellegrini)增殖放流后的空间迁移特征,于2021年7月在云南省杞麓湖开展了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标记放流试验,并通过定点回捕监测对鱼苗放流后的初期迁移特征进行了探讨。共放流大头鲤幼鱼7000尾,平均全... 为了解云南特有鱼类大头鲤(Cyprinuspellegrini)增殖放流后的空间迁移特征,于2021年7月在云南省杞麓湖开展了人工培育大头鲤幼鱼标记放流试验,并通过定点回捕监测对鱼苗放流后的初期迁移特征进行了探讨。共放流大头鲤幼鱼7000尾,平均全长(8.4±1.2)cm,平均体重(7.5±3.5)g。放流鱼苗全部做了可见植入荧光标记(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VIE)。放流24 h后即开始回捕,共在放流点及附近水域设置10个固定回捕监测点,采用地笼进行为期3 d的持续回捕。共回捕到放流鱼苗37尾,总回捕率为5.286‰。回捕个体平均全长(7.1±1.0)cm,平均体重(4.4±1.8)g。回捕个体的标记均清晰可见,标记保持率为100%。放流后3 d内各固定监测点回捕到的放流鱼苗数量变动显示,放流鱼苗呈现出先向两端沿岸浅水区迁移,后向开阔水域迁移的特征。放流后第1天鱼苗的群体冒险性为33.33%,而放流后第2、3天的群体冒险性均超过第1天的2倍,表现出先谨慎探索,后大胆冒险的行为特征。放流鱼在放流后1、2、3 d内的日迁移距离分别为199.4、110.6、98.8 m,呈逐渐下降趋势。根据有关背景资料及本研究结果,提出了完善大头鲤增殖放流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头鲤 增殖放流 标志回捕 迁移特征 杞麓湖 可见植入荧光标记
原文传递
杞麓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龚进玲 杜红春 +7 位作者 朱挺兵 胡飞飞 崔丽莉 刘开润 李学梅 杨德国 王春勇 褚荣波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6,共9页
为了了解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杞麓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状况,于2021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杞麓湖中的浮游动物开展了4次季节性采样调查,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素... 为了了解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的杞麓湖中浮游动物群落的状况,于2021年3月、6月、9月和12月,对杞麓湖中的浮游动物开展了4次季节性采样调查,采用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冗余分析方法,研究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水环境因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中有4门31属51种浮游动物,包括25种轮虫、13种原生动物、6种枝角类和7种桡足类浮游动物,有15种浮游动物为优势物种;各季节采样日杞麓湖6个采样点的轮虫物种数量(≥10种)都远大于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物种数量,轮虫、原生动物、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密度分别变化在660~7650 ind./L、0~6060 ind./L、0.00~15.00 ind./L和7.20~183.00 ind./L之间,其生物量分别变化在0.79~9.18 mg/L、0.00~0.30 mg/L、0.00~0.30 mg/L和0.02~0.96 mg/L之间,3月与6月采样日杞麓湖6个采样点浮游动物优势种物种密度之间差异显著(p<0.01);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值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值分别变化在1.08~2.32和0.35~0.79之间;水温、水体pH和水体透明度是影响杞麓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水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环境 杞麓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